从农村向城市转型学校学生行为教育研究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城镇化,促使相关地区从农村向城市转型,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向城市转型,最重要的是改掉原来的一些陋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们常说,忘不掉的是素质,而行为习惯就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一、行为现象掠影
  从农村向城市转型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逐年增大,而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家长职业不太稳定、收入不高忙于生计,学历层次又不高,缺乏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时间。
  自从走上这一工作岗位时,我就在不断地关注学生,发现一些不良的行为现象:教室里面有一张很显眼的废纸被丢在了地面上,很长时间,有许多同学从其面前经过,却没有一个人能主动弯腰将其拾起丢到垃圾箱中;曾有机会多次带领学生到老城区参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开始之后,仍能听到我们的部分学生在那里喧哗,影响会场秩序,往往需要强调多次才能制止这种行为;新区十分关注民生,在云溪花园实施美化亮化工程绿,里面有健身设备、名贵树木、美丽草坪、漂亮路灯,然而里面却布满了丢弃的塑料袋、废纸杂物等,这些都是学生早上或放学买东西后留下的,甚至还有同学在放学后在草坪上追打玩耍,用弹弓毁坏路灯,这样的行为屡禁不止;午休时间,追打、嬉戏、大声吵闹……
  二、现象探究分析
  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普遍存在,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妨作些分析。应该说这些现象的存在跟新区的开发转型、学校、家庭、是分不开的。学校作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出现这样的现象,应该是其教育的目的没有达到;而家庭作为孩子长期居住场所,出现这样的现象,应该说是它对孩子所起的作用没有到位;而社会作为孩子今后必须经历的过程,出现这样的现象,应该说其在对孩子的指引上出现了偏差。然而我们反过来看,就学校而言,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行为教育,都在想方设法加大对孩子的指引教育,并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形成更有效的教育方案来加强教育。
  三、问题破解思考
  1.寓行为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行为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良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在训练中,各科教师要有目标、有标准、要求一致,才能使学生的行为有所依据,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是错,也便于教师指导和检查。如: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课前准备工作,这一工作的开展仅靠班主任是不够的,需要各课任老师统一要求,按统一标准进行规划训练。这样学生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对坏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矫正和防御的作用。
  2.寓行为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行为教育,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加强。叶圣陶认为“归根结底教育就是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习惯”。学生只有懂得了这些道理,才会自觉地去遵守,使行为教育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主题班会、晨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活动就是很好的前沿阵地,可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把行为规范行为教育变成了自己内在的需要,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寓行为教育于日常生活中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行为规范行为教育应渗透于他们的学习、劳动、娱乐等各个方面。在具体要求上,因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应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四、策略措施探讨
  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外显行为,也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内涵行为,如何有效提高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行为教育呢?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从小培养、时刻关注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发展,持续有效地提高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1.以身作则、 行为示范
  有些行为习惯养成是可以看得见的,比如劳动、卫生行为习惯等,可以透过孩子的一系列行为习惯进行判断。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指引教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指引孩子,对学生进行“以身指引”教育。比如说,作为老师当看到教室地面上有一些废纸,如果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学生也肯定是视而不见了;如果能及时的弯下腰认真仔细地把废纸物等拾起来,放入垃圾箱中,我想久而久之,教室将不会再有废纸,因为孩子如果看见了,定会弯腰将其拾起来。这样的“以身指引”不但对教师而言如此,对于家庭、社会成员而言也应如此,特别是家庭成员长时间同自己的子女孩子在一起,这种“以身指引”的教育效果定会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循序渐进,及时矫正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它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完善才能形成。故而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应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力争形成“及时矫正”,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现象,及时引导改正。
  3.用心感悟,体验快乐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会让人的身心得到欣慰和快乐。对于孩子来讲,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他们用心体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受由良好的行为习惯带来的快乐,使其行为习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有这样一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中一层含义就是说如果长期同朱呆在一起,体验到其身,自己也变成了朱色;如果长期同墨呆在一起,自己也将“熔化”成为了墨色。比如说,在一个班级里,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做作业,而其他孩子却不做作业,那么先前做作业的孩子就会感觉到不平衡。久而久之,这种感受会使原先做作业的孩子变成了同其他不做作业的孩子一样;如果全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不做作业,而其他孩子都做作业,那么当他在受到教师或其他孩子的指证时,他将会感到无比的愧疚,而其他孩子就会感受到做作业的优越,心里也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开心、快乐。久而久之,先前那个不做作业的孩子在其他孩子的带领下,将改善自己不做作业的行为习惯,慢慢地促进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了。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者应从小事做起,从能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事做起,全面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爱心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成长心灵的阳光。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正值人生观萌芽阶段,正确地引导他们迈好青春第一步,是每一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每天、每件事、每时每刻,细心地观察、耐心地指导、静心地反思,试着去读懂孩子们的眼神,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会更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让每个孩子心头都开出幸福的花儿。  
期刊
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活泼等特点,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网络资源的开发能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模拟实验,网络便捷的交互性使交流更及时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能否使大面积的学科差生得到有效转化,变为合格生,已经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这不仅关乎每个学生的成长,而且影响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本校实际,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化学学科的差生转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部分学科差生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每位任科教师需要仔细、认真研究分析这个动态的变
期刊
教师,身教重于言教。这句话到底该怎么理解?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是这样做的。当年为了让他的儿子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他总是陪着儿子一起看书。他说其实多数时候他自己根本看不进去,但是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环境熏陶,他强迫自己装样子也要给儿子树立榜样。我们是教师,我们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即便是无意识的、即便是针对其他对象的,只要有学生看到听到,对学生就能产生影响,对学生就能产生教育作用。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限于
期刊
随着世界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的学生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他们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有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和环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老师就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打开学生的心扉,从其心理上寻找教育切入点,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解决心理困扰,增强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扬起自信的风帆,向理想的彼
期刊
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里弗尼亚州伯克利大学……这些世界顶尖名校,是多少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的青少年的梦想天堂,很多“成功人士”以自己是这些常青藤名校的一员而自豪。然而这些学校的入学率也很低,竞争十分激烈。如麻省理工学院,每年有10000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申请者,却只有1000余人能够获得入学资格,这样的结果让无数仰慕者望洋兴叹。  或许你正在为与培养了76位诺贝尔奖得主的麻省
期刊
“新课程标准” 中有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育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当新课程以全新的面目呈现在自己的面前时,我感到惘然,也有点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来面对,如何来实行。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终于使我对新课程有所感悟,对新课程的新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自觉地实践新
期刊
感受到了网上“淘课”的火热,苏州市的郑先猛老师认为,我们需要反思一下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着的缺失,给孩子们一张万能的学习之“网”。    2010年“淘课”在中国悄然兴起,一大批的有识之士、白领加入了“淘课”的行列。忙碌的充电,热闹的场景不可谓不火。“火”是对知识的一种渴求,一种追逐,“火”是一种自我提高的内驱动力。  看着国人对“名校公开课”的趋之若鹜,作为教育者,我们也隐隐地体味到了中国基础教育可
期刊
兴化市的薛茂红老师则从名校公开课中看到了资源共享,他的观点或许并不是很成熟,却值得深思。    当我们打开网易公开课,就会看到哈佛大学的《公正》、《幸福课》,斯坦福大学的《iPhone开发教程》,耶鲁大学的《哲学——死亡》等课程,如果你对其中的任何一门课程感兴趣,你可以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听、学一学。这在数年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原因很简单,那时许多地方还没有方便的网络,更没有这些名校的免费资源。而现
期刊
最近听了几位语文老师的字词教学,感触颇深: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苦恼和困惑的问题。目前,许多老师都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掌握,形式比较单一,对识字、识词的规律和方法指导不够,因此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  可是,这几节语文课却让我眼前忽然一亮:真是“一字一词都是故事;一字一词都是风景”。字词教学竟然如此美丽,如此引人入胜。  一、一个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