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煎煮也味香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两年喝普洱茶的人忽然多了起来,无论生饼熟饼,也无论新茶老茶,一般都采用冲泡法,和乌龙茶冲饮方法基本相同。很少有人想到煎煮普洱会是什么味道。
  


  比起乌龙茶,普洱茶似乎更耐冲泡,特别是老茶,能冲泡十水以上,有人甚至试过冲泡到三十水,据说还有味道。我个人没有这样试过,一则怕花时间,二则浪费水资源,不值为取。
  普洱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有关普洱茶的冲饮方式,唐宋两代是“杂椒姜烹而饮之”,也就是煮茶法。到了清代,普洱茶被列为贡品,清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既可以冲泡而饮,也可以熬煮而饮。
  普洱茶素来以“药用功效”著称,据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遣》记载:“普洱茶性温味香,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慢撒六茶山,以倚邦、蛮砖茶味较盛。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但是,这些药用功效却最适合于煎茶法,而冲泡法仅仅是一时的方便之举。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煎普洱茶法。
  煎普洱茶法所用茶器和煎绿茶法基本相同,包括茶炉一、茶铫一、茶箸一、茶囊一、茶洗一、公道杯一,过滤网一,茶碗数只,其它用器如常,这里就不——罗列了。
  首先煎水,然后备茶。水以山泉水为首选,以纯熟最为适用,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三沸水”。备茶时将适量普洱茶置于茶囊上,松松包裹后用麻绳绑扎,置于茶洗中。待得茶铫中水近一沸时,提铫将热水注入茶洗,以能完全浸没茶囊为度。烫洗两次,每次烫洗时间约3秒钟。等到水近三沸时,将茶囊迅速投入茶铫中,并用茶箸稍稍搅动一下,使茶囊受水均匀。普洱茶的煎煮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不加盖,火候以茶铫中水波微滚为度。茶煎好后即可断火,再静待约一两分钟,听着茶铫中已经“声闻俱息”了,普洱茶就煮好了,可以开汤。出汤前先用茶箸将茶囊拣出,然后滤茶。按人数将茶分入茶碗后饮用。
  需要说明的是,用煎茶法滤出的普洱茶汤香气深沉,滋味平和,入口甘淡,矫舌即空,三盏后喉底回甘,舌面生津,最适宜长日清谈或围炉夜话,也最适宜于禅修或茶道修习。另外,无论新茶老茶,也无论生饼熟饼,通过煎煮时间和火候控制,均能达到最佳品饮效果,可谓“等无差别”。这也许会给当前纷纭的普洱茶市场吹来一缕清风,带来一些思考,或许会还普洱茶一个本来面目——还其清静,还其深沉,还其平和,还其平常。
  且录小诗一首,诗曰:
  普洱陈香世所夸,风炉小鼎走羊车。
  火功妙在禅后得,静坐蒲团味转佳。
其他文献
黄金茶,一直以为茶是清雅之物,怎么起这么个“俗气”的名字呢?第一次喝到湖南保靖黄金茶的时候,印象还算不错,可却因为这个俗气的名字而遭到我的排斥……    邂逅    去年4月上旬,应朋友之邀参加了一个新茶品赏会。茶艺员递给我的是一玻璃杯用滚开水冲泡的绿茶。茶叶看起来并没什么特别,像常见的毛尖茶。倒是香气不错,纯正的板栗香,浓而不重,还透着几分清雅。啜一口。微苦但不涩,而且苦感很快化开回甘,瞬间一种
期刊
拓,即把碑刻、铜器等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  我国种茶、制茶和饮茶古已有之,一些重要的茶事难免有一些刻石为记,而这些碑碣被后人拓下,就成为宝贵的拓片茶文化或拓本茶文化。    拓片一:碑拓片  福建泉州南安莲花峰石上,有一处刻有“莲花荼襟”四个大字。偶见有人介绍此石刻时常把“莲花荼襟”误为“莲花茶襟”。虽然“茶”、“荼”古时相通,但在“太元丙子”(公元376年)时主要用“荼”字,石刻亦为
期刊
这是一次春茶的嘉年华,这是一场所有好茶之人的狂欢节。  6月23日,福州五四路置地广场彩旗飘扬,由本刊主办、九峰名茶协办的“2006春茶品茗品牌推介会”在众多爱茶之人的期待中精彩亮相。  此次受邀出席推介会开幕式的茶界专家有中国茶叶界泰斗97岁高龄张天福老先生、中国陶艺界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吴鸣等众多嘉宾。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为本次推介会发来了贺信。    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
期刊
第六问 如何客观评价中国茶道?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由此可知,早在唐代就已经饮茶有“道”了。  古往今来,谈茶论道的人很多。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茶道一直未能“大行其道”。茶文化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一个小小的板块,而且一直流行于历代僧道缁流、文人雅士和部分帝王贵胄间,并不完全符合社会及大众的审美趣味。饮茶仅仅是民众的一种
期刊
于文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顾问。1940年出生于陕西老茶区紫阳县,生在茶区,长在茶区,他一生的志愿是教书育人并当个好作家。1994年,丁文推出《中国茶道》一书,界定“茶道”概念,创建“茶道学”,此书先后4次再版并传播到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后10年间,他先后出版了《茶乘》、《大唐茶文化》、《陆羽大观》、《茶魂》等书,共计176万宇。  人们一提“茶马古道”,就以为是在云南。实际上,在陕西宁强县
期刊
现旅居新西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影视传媒硕士,曾在福州从事媒体工作多年,有小专栏见诸《钱江晚报》、《福州晚报》等,小说、随笔见于《上海文学》、《上海文坛》等杂志,自认是一只除茶文化之外还爱好许多的三脚猫。  关于下午茶的文章有过不少了,关于“高茶”和“低茶”的疑问却始终不绝于耳:倘有人请赴一个“High Tea”的派对,是不是就是通常说的下午茶会呢?为什么有High与Low之分呢?  通常所知下午茶
期刊
喜欢茶,没有来由的喜欢一片。就像一片雪遇见了一朵梅启然而然地跟着染上了梅的清香。  正如人与人。本来天南地北各不相干,却在某日相遇了,进而一见如故。  “这是海南的特色茶,送给你。”朋友微笑着把一个碧绿的茶盒放在我面前,我感到了无限的温暖。尽管是冬天,窗外的寒冷似乎亦与我无关了。“香草兰!”仅是这茶的名字就已让我喜爱不已了,我仿佛闻见了兰香。茶的本质当然是优美的,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朋友竟有如此的雅意
期刊
俞昌雄,青年作家,福建70后诗人代表,在《诗歌月刊》、《散文》、《当代小说》、《诗刊》、《人民文学》、《新大陆》等海内外20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各类作品,在《成都晚报》、《民营经济报》等十来家报纸开设过专栏,作品曾入选《70后诗人诗选》、《人民文学新诗人诗选》、《朦胧诗二十五年》、《大陆青年作家作品选》等30多种选本,多次在省内外获奖,现居福州。  爱泡茶的男人很多,爱泡妞的男人亦很多。“泡茶”与“
期刊
徐晓村 1954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副教授,他主编出版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以优美的图文洋洋洒洒展示了中国茶的过去与现在,是中国茶文化的大观园。 武阳。今天的双江镇,是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茶叶交易市场。2000年前的王褒《僮约》,为我们留下了“武阳买茶”的记录。  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当时著名的文学家王褒到成都看望亡友的遗孀杨惠。仆人便了对女主人热情款待王褒表示不
期刊
几乎所有外出开荼庄的祥地茶农茶商,都将那幅带有图腾意味的家乡全景图高高悬挂在自己的店堂里、心坎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祥地几乎成为了祥华甚至整个安溪铁观音的象征……  原福建省省长、商业部部长胡平在视察福建省安溪县祥华乡时曾这样评价:“祥华观音,茶中极品。”  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祥华乡祥地村的铁观音几乎成为了祥华甚至整个安溪铁观音的象征。  探询祥地出好茶的根由,这里的茶农如数家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