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歌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作者认为“读”是个基本的方法。如何把“读”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始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作者结合职高语文的教学实践,把“读”细化为“朗读”“默读”“诵读”三个层面,分别渗透到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以达到鉴赏诗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 职高语文诗歌教学 朗读 默读 诵读
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早期的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诗歌也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因此,诗歌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这是诗歌教学的方向。
职高语文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就是诗歌单元,标题是“飞扬的诗情”。此版块选取了中外现代诗歌中的几位诗人的代表作供学习欣赏。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读”在职高语文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职高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我们完全不必担心为了让学生考高分而毁了一个文学青年,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少一些对诗歌支离破碎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感知,让学生尽情地通过“读”来欣赏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读”细化为三个层面:“朗读”“默读”“诵读”。
一、朗读是诗歌教学的起点,表现诗歌之“声”
《现代汉语词典》对“朗读”的定义是“清晰响亮的把文章念出来”。可见,朗读是表现文本之声。因此我认为,“朗读”是诗歌教学的起点。拿到一篇诗歌作品,我会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达到“读通、读顺、读准确”的要求。我可能会请一位学生来朗读,还可能让同学们齐声朗读,也可能自己朗读给学生听,目的是做到不读错一字、不少读一字、不多读一字、不倒读一字。只有把诗歌作品读准确了,才能为下一步的理解打下基础。
二、默读是诗歌教学的难点,表现诗歌之“意”
在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诗歌之后,我会让学生默读诗歌作品,结合书下的注释,结合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等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我会适当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读罢此词学生都能够看出词的上阕写了秋景,下阕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至于再深一层地理解学生们就会有些困难了,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上阕所写秋景有何特点?与古人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请举出古人写秋的诗词中的一两例来比较。
学生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都学过一些诗词,其中也有一些写秋的名篇,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些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多有“萧瑟、悲凉、伤感”之感。而作者的词中所写的秋则是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
(2)同是以秋为题材,作品为何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呢?
提示学生从本词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作者作为一位时代的革命者当然不同于封建文人)来思考,这样学生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
至此,学生对此作的理解就深入了许多,对于词作所抒发的“意气风发、慷慨激昂”之情就有所体会。
再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
读罢此诗学生们都能体会到诗中流露出来的离别的伤感,能够感受到诗歌所描画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但这一幅幅的画面是怎样被描画出来的呢?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来理解体会了,以作者描写康桥的柳树这幅画面为例,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柳”暗喻为“夕阳中新娘”,学生们在读过诗作后都能体会到,但更深一层的理解就学教师问题设计来启发学生了。
(1)柳树都是绿色的,为什么作者笔下的柳树是金色的?
柳树被夕阳染成了“金色”。
(2)为什么是“夕阳”中的新娘而不是“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有柔美之感,流露伤感之情;而朝阳有阳刚之感,展现勃勃生气。
(3)金柳的艳影是倒影在波光里的,为什么会在“心头”荡漾?
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扎根于诗人的心中,难以忘怀。
至此,对这一幅画面中所展现出来的美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了。
三、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表现诗歌之“情”
“诵读”不同于“朗读”之处就在于要读出感情,学生在理解了诗作之后,就要有感情地把它“诵读”出来。我会给学生播放一些诗歌诵读的视频或录音,给学生配上音乐,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表现这一情感。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读出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简单、明亮、温暖之外流露出来的挥之不去的悲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要读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面对挫折的乐观坚定地人生态度”,读出诗作亲切和婉、热情坦率的语气。总之,要熟读成诵,升华作品的感情。
当然,诗歌鉴赏的方法有很多,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有很多。但我认为,“读”应当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么就让我们去“读”吧,读出诗歌之“声”、读出诗歌之“意”、读出诗歌之“情”。
关键词: 职高语文诗歌教学 朗读 默读 诵读
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早期的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诗歌也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因此,诗歌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这是诗歌教学的方向。
职高语文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就是诗歌单元,标题是“飞扬的诗情”。此版块选取了中外现代诗歌中的几位诗人的代表作供学习欣赏。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读”在职高语文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职高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我们完全不必担心为了让学生考高分而毁了一个文学青年,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可以少一些对诗歌支离破碎的分析,多一些整体的感知,让学生尽情地通过“读”来欣赏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把“读”细化为三个层面:“朗读”“默读”“诵读”。
一、朗读是诗歌教学的起点,表现诗歌之“声”
《现代汉语词典》对“朗读”的定义是“清晰响亮的把文章念出来”。可见,朗读是表现文本之声。因此我认为,“朗读”是诗歌教学的起点。拿到一篇诗歌作品,我会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达到“读通、读顺、读准确”的要求。我可能会请一位学生来朗读,还可能让同学们齐声朗读,也可能自己朗读给学生听,目的是做到不读错一字、不少读一字、不多读一字、不倒读一字。只有把诗歌作品读准确了,才能为下一步的理解打下基础。
二、默读是诗歌教学的难点,表现诗歌之“意”
在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诗歌之后,我会让学生默读诗歌作品,结合书下的注释,结合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等资料,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我会适当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读罢此词学生都能够看出词的上阕写了秋景,下阕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至于再深一层地理解学生们就会有些困难了,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上阕所写秋景有何特点?与古人笔下的秋景有何不同?请举出古人写秋的诗词中的一两例来比较。
学生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都学过一些诗词,其中也有一些写秋的名篇,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些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多有“萧瑟、悲凉、伤感”之感。而作者的词中所写的秋则是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
(2)同是以秋为题材,作品为何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呢?
提示学生从本词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作者作为一位时代的革命者当然不同于封建文人)来思考,这样学生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
至此,学生对此作的理解就深入了许多,对于词作所抒发的“意气风发、慷慨激昂”之情就有所体会。
再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
读罢此诗学生们都能体会到诗中流露出来的离别的伤感,能够感受到诗歌所描画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但这一幅幅的画面是怎样被描画出来的呢?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来理解体会了,以作者描写康桥的柳树这幅画面为例,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金柳”暗喻为“夕阳中新娘”,学生们在读过诗作后都能体会到,但更深一层的理解就学教师问题设计来启发学生了。
(1)柳树都是绿色的,为什么作者笔下的柳树是金色的?
柳树被夕阳染成了“金色”。
(2)为什么是“夕阳”中的新娘而不是“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有柔美之感,流露伤感之情;而朝阳有阳刚之感,展现勃勃生气。
(3)金柳的艳影是倒影在波光里的,为什么会在“心头”荡漾?
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扎根于诗人的心中,难以忘怀。
至此,对这一幅画面中所展现出来的美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了。
三、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表现诗歌之“情”
“诵读”不同于“朗读”之处就在于要读出感情,学生在理解了诗作之后,就要有感情地把它“诵读”出来。我会给学生播放一些诗歌诵读的视频或录音,给学生配上音乐,在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表现这一情感。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读出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简单、明亮、温暖之外流露出来的挥之不去的悲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要读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勇敢面对挫折的乐观坚定地人生态度”,读出诗作亲切和婉、热情坦率的语气。总之,要熟读成诵,升华作品的感情。
当然,诗歌鉴赏的方法有很多,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有很多。但我认为,“读”应当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那么就让我们去“读”吧,读出诗歌之“声”、读出诗歌之“意”、读出诗歌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