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一堂好的语文课是一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备课就是雕塑这件艺术品。备课,是教师熟悉、掌握教材的过程,是设计最佳教学方法、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要上好语文课、讲好一篇课文,关键在备好课。怎样才能备好课呢?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
一、钻进去,就是认真地钻研教材,最后能自如地“驾驭”教材。
先“通览”教材,包括读文章的标题、作者、写作时间、课文内容及注释、书后提示和练习题目等。通览也不是一次完成。第一遍阅读主要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生字、难字,就要请教工具书。再读时要及时划出疑点、难点,有些则应笔录。在“通览”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和其他资料书、工具书,借以解决通览时发现的各种问题。通览中遇到的诸如一些政治、历史、自然等方面常识性问题,虽不是教学的重点,有的也不一定教,但教师应当借助资料弄懂,不应有丝毫的含糊和忽略。对于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教师也应多了解一些,以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深刻理解。从通览教材到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如同蚯蚓翻土一样,要处处翻松,从数量上看,应当力求多一些,广一点。有了“多而广”,才能出“少而精”。枝繁叶茂果实甜,“少而精”是钻研得“多而广”的结晶。当然,“多而广”,并非是漫无目的的“博览”,应当紧扣课文,在弄清字、词、句、篇,把握作者思路、文章文路上用气力。
要“驾驭”教材,还必须熟读精思,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排除疑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钻进去”。熟读精思,就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仅要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用的什么辞章,而且要弄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用,要过细地排解教材中的一个个难点、疑点。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开头有这样一句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句中的“声”可不可省去呢?是不能省去的,“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说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再比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一句中“一道”也很生动,“山尖”本只是一个点,但因为围着济南的是一圈小山,一圈小山的山尖连起来就成了“一道”,“一道”且照应了上文的“一圈”。再如“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句中的“点”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又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劈头一句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个句子里为什么要用个“也”字呢?这个“也”字作什么讲呢?把这句话变成“东京无非是这样”行不行?要弄懂这些问题,只有联系作者生平等,“钻进去”研究一番,才能找到答案。这里的也“字”作“同样”讲,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前面,其实省去了“国内是这样”这样的句子,一个“也”字,就把国内使人失望和愤慨的情况也带进了文章,做到言简意赅,意在言外,发人深省,余味无穷。钻研课文就是要一字一句要钻深,一章一节要吃透,主旨布局要领会,手法特色要贯通。
“钻进去”,钻研课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深入钻研教材中与课文关系密切的注释、提示及练习等。钻研这些,有利于把握编者意图和教学重点,也有利于教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启发学生深入地学习。教师钻研注释、提示、练习,不仅要弄清含义,还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和答题。对较复杂的练习,教师不妨先“下水”做一遍,从中分析学生可能产生的歧义和错误,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
二、备课,既要下工夫“钻进去”,又要动脑筋善于“跳出来”。
备课愈细,钻得愈深,就会感到“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讲课时容易面面俱到、“全面出击”,结果是“多而杂”,“满堂灌”,常怀“紧迫感”,感到课时不够用。因此,备课深入以后,就一定要敢于“跳”出来,善于“跳”出来,千万不能陶醉于山阴道上而流连忘返,把自己钻研所得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学生。
敢于“跳”,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割爱”,抓重点,抓关键。华罗庚教授读书有个重要经验,就是“由厚变薄”,一本书老厚老厚的,但华罗庚教授看了之后,只抓住几条,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了薄薄的一张纸,这就是抓重点和关键。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一是要认真分析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种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权衡轻重,确定主次;二是要弄清教材与前后各单元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三是要掌握各单元的教学要求,明确本篇教材在本单元教学中的位置;四是要仔细研究练习中所提示的重点;五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善于跳,就是要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法,精心组织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难易程度、篇幅长短、文体形式及学生状况,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当安排教学程序,讲什么,练什么,怎样讲,怎样练,讲练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分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的读、思、问、答如何穿插,备课时都要一一研究落实,就是对课堂教学的细节(如提问的措辞、板书的位置等)也要用心设计,提问的语言要注意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板书要注意规范化、条理性、完整性和艺术性。
善于“跳”,教师还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重点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读写能力提高了,有助于其他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更有着重要的作用。备课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研究如何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钻得进,跳得出,是对备课的严格要求,教师非下苦工夫不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们从难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力争把每一堂课都上得既科学又艺术,把每一堂课都变成令人倾倒的艺术品。
一、钻进去,就是认真地钻研教材,最后能自如地“驾驭”教材。
先“通览”教材,包括读文章的标题、作者、写作时间、课文内容及注释、书后提示和练习题目等。通览也不是一次完成。第一遍阅读主要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生字、难字,就要请教工具书。再读时要及时划出疑点、难点,有些则应笔录。在“通览”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和其他资料书、工具书,借以解决通览时发现的各种问题。通览中遇到的诸如一些政治、历史、自然等方面常识性问题,虽不是教学的重点,有的也不一定教,但教师应当借助资料弄懂,不应有丝毫的含糊和忽略。对于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教师也应多了解一些,以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深刻理解。从通览教材到广泛查阅有关资料,如同蚯蚓翻土一样,要处处翻松,从数量上看,应当力求多一些,广一点。有了“多而广”,才能出“少而精”。枝繁叶茂果实甜,“少而精”是钻研得“多而广”的结晶。当然,“多而广”,并非是漫无目的的“博览”,应当紧扣课文,在弄清字、词、句、篇,把握作者思路、文章文路上用气力。
要“驾驭”教材,还必须熟读精思,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排除疑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钻进去”。熟读精思,就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仅要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用的什么辞章,而且要弄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用,要过细地排解教材中的一个个难点、疑点。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开头有这样一句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句中的“声”可不可省去呢?是不能省去的,“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只是没有那种发出呼啸之声的北风,如说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再比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一句中“一道”也很生动,“山尖”本只是一个点,但因为围着济南的是一圈小山,一圈小山的山尖连起来就成了“一道”,“一道”且照应了上文的“一圈”。再如“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句中的“点”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又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劈头一句写道:“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个句子里为什么要用个“也”字呢?这个“也”字作什么讲呢?把这句话变成“东京无非是这样”行不行?要弄懂这些问题,只有联系作者生平等,“钻进去”研究一番,才能找到答案。这里的也“字”作“同样”讲,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前面,其实省去了“国内是这样”这样的句子,一个“也”字,就把国内使人失望和愤慨的情况也带进了文章,做到言简意赅,意在言外,发人深省,余味无穷。钻研课文就是要一字一句要钻深,一章一节要吃透,主旨布局要领会,手法特色要贯通。
“钻进去”,钻研课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深入钻研教材中与课文关系密切的注释、提示及练习等。钻研这些,有利于把握编者意图和教学重点,也有利于教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引导、启发学生深入地学习。教师钻研注释、提示、练习,不仅要弄清含义,还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和答题。对较复杂的练习,教师不妨先“下水”做一遍,从中分析学生可能产生的歧义和错误,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
二、备课,既要下工夫“钻进去”,又要动脑筋善于“跳出来”。
备课愈细,钻得愈深,就会感到“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讲课时容易面面俱到、“全面出击”,结果是“多而杂”,“满堂灌”,常怀“紧迫感”,感到课时不够用。因此,备课深入以后,就一定要敢于“跳”出来,善于“跳”出来,千万不能陶醉于山阴道上而流连忘返,把自己钻研所得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学生。
敢于“跳”,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割爱”,抓重点,抓关键。华罗庚教授读书有个重要经验,就是“由厚变薄”,一本书老厚老厚的,但华罗庚教授看了之后,只抓住几条,厚厚的一本书变成了薄薄的一张纸,这就是抓重点和关键。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一是要认真分析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种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权衡轻重,确定主次;二是要弄清教材与前后各单元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三是要掌握各单元的教学要求,明确本篇教材在本单元教学中的位置;四是要仔细研究练习中所提示的重点;五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善于跳,就是要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法,精心组织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难易程度、篇幅长短、文体形式及学生状况,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当安排教学程序,讲什么,练什么,怎样讲,怎样练,讲练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分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的读、思、问、答如何穿插,备课时都要一一研究落实,就是对课堂教学的细节(如提问的措辞、板书的位置等)也要用心设计,提问的语言要注意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板书要注意规范化、条理性、完整性和艺术性。
善于“跳”,教师还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重点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读写能力提高了,有助于其他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更有着重要的作用。备课时,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研究如何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钻得进,跳得出,是对备课的严格要求,教师非下苦工夫不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们从难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力争把每一堂课都上得既科学又艺术,把每一堂课都变成令人倾倒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