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物理教师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先提高九零后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兴趣;物理;实验;信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1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浓厚的兴趣将是九零后中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但是目前很多九零后的中学生思想情绪极不稳定,学习态度极不端正,不能以积极正常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上,特别是在理科中的物理学科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其实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强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一)趣味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可以将同学们在家里煮活鱼的时候,开始锅里的水是冷的,把鱼放进锅里,此时鱼儿还在水中悠闲地游荡,当水温逐渐上升时,鱼儿发现水温不对劲,不适合自己生存,开始加大力度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水温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一会儿锅里的鱼儿鱼就会肚子朝天,最终全部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同学们在家里曾经做过的这些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二)实验导入新课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引”。每节课的前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二、强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一)语言风趣幽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风趣幽默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二)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应有一颗爱心,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爱学生”的感情体现,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有饱满的精神、良好情绪,才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微笑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和蔼的语言能像春风那样惬意、畅快,能带给学生鼓励、信心、勇气、力量,会使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从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三)多做开发智力的物理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物理老师可以选择开发学生智力的物理题。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一只熊掉到一个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求熊是什么颜色的?答案:A:白色,北极熊B:棕色,棕熊C:黑色,黑熊D:黑棕色,马来熊E:灰色,灰熊。咋看,众人觉得不可思议,根本不符合逻辑,更不像物理题,甚至有点天方夜谭,但是仔细一思考,思维一打开就觉得条条有理、妙不可言,他的分析过程是这样的:通过下落时间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g=9.8085,两极的重力加速度大些所以是两极最后利用生物知识,南极没熊,所以是北极熊,所以是白色。
(四)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根据九零后的中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用多媒体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力的作用的大小的时候,教师可以放一部机场附近一只鸽子撞倒了一架正在飞行的飞机,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飞机这么大一个庞然大物,鸽子这么小,怎么会把飞机从空中撞下了呢?当然,任何人都不相信,鸽子的力气真有那么大吗?我相信这个视频短片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年迈时,有些学生还说这个显示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很有趣,印象深刻。
三、尊重和信任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九零后中学生学物理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作业那么多,又难做,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九零后的中学生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口头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高,对说理题的回答总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有话写不出,有理讲不准,啰啰嗦嗦。教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理解学生学物理时的困难,然后作出示范性的答题。老师慢慢引导,要求也逐步提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胆子就大了,脑子也开动起来了,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尽人意,也要鼓励他们,肯定他们能动脑筋的一面。
关键词:兴趣;物理;实验;信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1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浓厚的兴趣将是九零后中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但是目前很多九零后的中学生思想情绪极不稳定,学习态度极不端正,不能以积极正常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上,特别是在理科中的物理学科上表现得特别突出。其实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强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一)趣味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可以将同学们在家里煮活鱼的时候,开始锅里的水是冷的,把鱼放进锅里,此时鱼儿还在水中悠闲地游荡,当水温逐渐上升时,鱼儿发现水温不对劲,不适合自己生存,开始加大力度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水温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一会儿锅里的鱼儿鱼就会肚子朝天,最终全部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同学们在家里曾经做过的这些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二)实验导入新课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引”。每节课的前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二、强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一)语言风趣幽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风趣幽默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二)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应有一颗爱心,教师的言行举止就是“爱学生”的感情体现,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有饱满的精神、良好情绪,才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微笑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和蔼的语言能像春风那样惬意、畅快,能带给学生鼓励、信心、勇气、力量,会使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从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三)多做开发智力的物理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物理老师可以选择开发学生智力的物理题。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有一只熊掉到一个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求熊是什么颜色的?答案:A:白色,北极熊B:棕色,棕熊C:黑色,黑熊D:黑棕色,马来熊E:灰色,灰熊。咋看,众人觉得不可思议,根本不符合逻辑,更不像物理题,甚至有点天方夜谭,但是仔细一思考,思维一打开就觉得条条有理、妙不可言,他的分析过程是这样的:通过下落时间可以算出重力加速度g=9.8085,两极的重力加速度大些所以是两极最后利用生物知识,南极没熊,所以是北极熊,所以是白色。
(四)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根据九零后的中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用多媒体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力的作用的大小的时候,教师可以放一部机场附近一只鸽子撞倒了一架正在飞行的飞机,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飞机这么大一个庞然大物,鸽子这么小,怎么会把飞机从空中撞下了呢?当然,任何人都不相信,鸽子的力气真有那么大吗?我相信这个视频短片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年迈时,有些学生还说这个显示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很有趣,印象深刻。
三、尊重和信任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九零后中学生学物理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得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作业那么多,又难做,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九零后的中学生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口头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高,对说理题的回答总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有话写不出,有理讲不准,啰啰嗦嗦。教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理解学生学物理时的困难,然后作出示范性的答题。老师慢慢引导,要求也逐步提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胆子就大了,脑子也开动起来了,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尽人意,也要鼓励他们,肯定他们能动脑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