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的立场预设与前提逻辑(上篇)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an0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场人类与外星人的战争。主人公凯奇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却被派到前线作战,这无疑是一场自杀行动。就在濒死的那一刻,他意外地获得穿越时空的能力,能够不断地重复生死轮回,一次次重新回到战场……”
  “美国人正准备庆祝七月四日国庆日,外星舰队竟大举包围地球,并对全球展开致命的攻击。智勇双全的美国总统托马斯·怀特曼号召世界各国共御外侮,将七月四日变成地球的独立日。在电脑专家大卫·莱维森和黑人空军飞行员史蒂文·希勒等人协助下,地球人对外星人展开全面反攻,总统大人更亲自驾驶战斗机冲上第一线。”
  “天行者卢克加入反抗军,成为一名绝地武士,他和一名骄傲自大的飞行员、一个伍基族人及两个机器人一起,试图从能摧毁行星的武器威胁下拯救宇宙,同时还要救出莱娅公主,以及对抗黑武士达斯·维德。”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这是《明日边缘》《独立日》《星球大战》三部科幻电影的剧情梗概。把它们放在一起,你能看出什么共通之处吗?
  都是科幻电影(废话),都有外星人,都有战争,都有拯救……
  再问你一个问题:有没有觉得看的科幻电影越多,越感觉有众多雷同之作,而真正能令自己想象力大开、惊叹不已的故事、场景、设定少之又少?甚至会让人觉得,绝大多数科幻电影都被局限住了,似乎有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水晶天包裹在科幻电影外面?难道有智子把科幻电影创作者的思路给封死了?
  有些事情,并非简单一句“庸才多,天才少”就能解释。这次,让我们乘着比《神奇旅程》中的飞行器还小得多得多的飞行器,深入科幻电影的内部,挖掘它的前世今生,看看能否揭示这种无形的约束吧!
  在正文开始前,不妨先来罗列一下科幻电影中独特的“俗套”——
  1.外星人都是碳基生物,它们绝大多数都和人类或者地球上的某种生物近似;
  2.新技术是危险的,往往有毁灭世界的可能;
  3.科学家是危险而且疯狂的,他们经常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欲望而置宇宙的安危于不顾;
  4.外星人只有两类:善良的和邪恶的。前者帮助人类,后者意图占领地球或消灭人类。二者的区分标准很简单:类人的、相貌美观的是善良的外星人;类似地球低等生物(蚂蚁、蛇、蜥蜴等等)、看起来丑陋的是邪恶的外星人;
  5.英雄有着强大的意志力,他最终能用意志战胜一切,取得胜利;
  6.未来社会要么是严格的极权社会,要么就是无政府主义当道;
  7.未来或外星社会可能有着极高的科技水准,但其家庭、社会组织形式及人际关系甚至语言形式都与现代社会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8.科技力量往往最终失败,自然是伟大且不可征服的存在;
  9.造物与造主之间必然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一方往往会被毁灭;
  10.来到地球的外星人没有“国家”的概念,它们都是以种族为单位的;
  ……
  为什么我在“俗套”二字上要加引号?因为这与普通电影中那种“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类的陈词滥调完全不同。这些所谓的“俗套”,其实正是科幻电影独有的前提与预设产生的结果。所有电影,都要有前提和预设。在一般的电影中,前提有时是指影片的情节线或故事线,有时则指电影的戏剧核心。美国著名剧作家拉约什·埃格里在《编剧的艺术》一书中写道:“每一出优秀的戏剧必须有一个经过合理规划的前提……没有任何一种思想或观念能够像一个清晰可见的道德前提那样,强有力地将你带入它的逻辑推论里。”“你必须拥有一个前提,它将带领你准确无误地获得你想要达到的目标。”比如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前提就是“伟大的爱,甚至可以无惧死亡”。
  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对普通电影的前提或预设往往已经习以为常,比如“正义战胜邪恶”“过度的野心会毁掉一个人”等等。科幻电影则很不一样,它要创建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幻想世界,在构筑不同的物理环境的同时,还要建立独特的基于道德、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立场预设和前提逻辑。
  前提一:人类中心论及人择原理
  人类早已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自然也不是宇宙的宠儿,我们仅仅是这个地球上目前居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罢了。但在看似前卫的科幻电影中,“人类中心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难以改变的前提预设。
  我们知道,“外星人”和“异形”在英语中都是一个词
其他文献
今天我要给你讲些东西:从现在算起一千年后,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和一个爱情故事。  现在,虽然我才说了几句,其中却没一句真话。其实这个男孩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男孩,因为他有一百八十七岁了。这个女孩也不是平常说的女孩,但并不是因为她的年龄。这个爱情故事也跟现在的爱情故事不同,里面没有对交配冲动的升华,也没有恋爱双方逐渐相互依从的本能。要是你没有立刻理解我上面说的这些,你可能会对这个故事失去兴趣。不过,
对人性进行深邃而微妙的展示没有作家不渴望做到,却只有少数作家能够完成。莫泊桑的《皮埃罗》以三千字的短小篇幅,对涵容和表现复杂人性,发起极限和力度的挑战,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但《皮埃罗》却不是莫泊桑的杰作,因为只要再增加对厚重度、丰饶性的考察,即可马上看出莫泊桑的杰作当属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羊脂球》。饶是如此,我们更能看出,佳作和杰作之间的差异。写作都是从“心”出发的,也都是生活的某种反映,作家介入
年末,空寂的街道铺满了雪,灰茫茫一片。枯黑干瘦的枝条上也压着厚厚的雪,沉甸甸的。  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中年人匆匆走进医院的大门,掏出一把钥匙,插入一道厚重的铁门。牙花与弹子完美契合,“咔嗒”一声,缓缓转动。  就在此时,一缕幽香拂过,中年人的手顿了一顿,抬眼望去,几株稀疏的蜡梅犹自清丽,香气仿佛钻出雪层,浸入每一寸冷冽的空气。  中年人垂下眼睑,推门而入。  窗外仍旧雾气弥漫,寒意灌进病房内,橙的发
在萧伯纳看来,人有两种,“理智”的和“不理智”的。理智的人改变自己,不理智的人才改变环境,而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的。“理智”的人面对客观环境,懂得如何顺势而为,从而安稳自处,他们是聪明的,但如果囿于现实、过于求安稳就很难创造历史。我更欣赏所谓“不理智”者,他们意识到人可以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改变环境,从而创造历史。   从个体角度说,“理智”和“不理智”都是为了实现自我。诚然,“理智”者的做法无可非议
何谓“硬核”?“硬核”是冷酷外表下的责任、坚硬晦涩中的柔软,是集体信念的坚不可摧,是风雨无阻的无悔等候。它既“高大上”,又深入民心、朴实无华。它是时代的奢侈品,又是时代的必需品——它是“硬核”,既坚硬,又核心。  “硬核”爆红的背后是人们对专业知识的追求。没有人想做“鹤立鸡群”里的“鸡”,每个人都想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能力赢得成绩。当今时代,学习时需要竞争,工作时需要竞争,谁拥有了更优秀的业务能力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末,我们都没料到工作、生活会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到如此大的冲击。  2020年初,我们都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迷茫,无法判断离“隧道”尽头还有多远。  2021年初,回顾一年抗疫经历,我们为人类抗疫表现出的韧性与智慧惊叹,也为零星不绝的疫情而忧心。   生活或人生,总是在确定与不确定中跌宕。如何对待确定和不确定,考验人类的智慧,影响我们的选择。  对此,你有
2019年12月1日,英国《太阳报》公布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统计了世界上每年杀死人类最多的生物名单。   排在第一的不是什么尖牙利齿的巨型食肉动物,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蚊子。每年因蚊子而死亡的人数高达75万人。排名第二的是人类,每年有44万人被“自己人”杀死。排名第三的是蛇,每年有10万人因蛇类而死亡。排名第四到第十的人类“杀手”分别是犬类、蜗牛、猎蝽、舌蝇、蛔虫、鳄鱼、绦虫。   而狮子和鲨鱼
原文摘录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①。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课本注解  ①指处于困境但不改其乐。《庄子·外物》以鲋鱼陷入即将干涸的车辙中,比喻人处于贫困的境地。  注解溯源   远水解不了近渴,远水也救不了“涸辙之鲋”。  王勃引用的“涸辙”出自《庄子》“涸辙之鲋”的典故,事关借钱。   庄子家里穷,于是向监河侯借粮,监
倾听着外国小朋友用中文诵读《三字经》稚气的声音,品味着科学家对中国考生充满期待的鼓励,欣赏着中国少年在国外绿茵场上的雄姿,怎不令人激情澎湃?如今的中国如巨龙腾飞,傲视寰宇,中国,我为你骄傲!  中国文化传播世界,我骄傲!  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5岁的外孙女用中文声情并茂地背诵《三字经》的视频走红网络。众所周知,《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它教人知故事、明道理、懂礼仪。外国小朋友为其所感染
公元2014年8月9日  储乐怡坐在电脑旁发呆。现在是周六的晚上七点半。储乐怡待在医生办公室的角落里,因为许久没有移动鼠标,计算机已经黑屏了。窄小的办公桌上除了电脑之外,散乱堆积着记号笔、圆珠笔、黑色水笔、科研记录本、第十一版《威廉姆斯内分泌学》、智能手机、喝了大半的珍珠奶茶、筷子,以及翻开的《盗墓笔记》。就这个弹丸之地,也不是获得住院医师资格才一年多的储乐怡自己的领地,这是她师姐王弗如的。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