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是操作性、艺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期,幼儿学习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美术知识,激发幼儿绘画的愿望。为此,以情感体验的美术活动作为幼儿情感教育的切入点,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更能养成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而幼儿美术教育不完全是技能教育,画出美丽的画面,更多的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成为综合性人才。本文就如何将情感体验融入到幼儿的美术教学中,让幼儿的情感与美术学科相结合,挖掘生活中有用、有趣的资源,用心捕捉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而进行探讨。
关键词: 情感体验 美术
幼儿美术是幼儿情感释放、从事造型、欣赏艺术的活动。它具有幼稚、荒诞、
可爱、梦幻、率真等众多特征。真实的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审美追求。对于幼儿
来说,情绪、情感既是美术创造内容的来源,又是创造活动的动力所在。影响幼
儿美术活动的因素还包括意象、对事物的再现、创作作品。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
是一种实践,需要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行美术创造首先要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
然后产生创造动机、再到意象的生成,最后才是动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具有某种
意味的形象。由此可见,幼儿对事物的感知、情绪、情感是影响幼儿进行美术创
造的重要因素。那该如何以幼儿美术活动为载体,将培养幼儿道德情感作为教育
的本体目标,根据幼儿的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开展的一系列能让幼儿自我感受、
自我体验、自我积累的以体验为前提的美术活动研究本人有以下一些个人的看法
与大家共鸣。
看法一:情感体验的资源
案例:中班美术活动《淹城动物园》,在开展本次活动前,我进行了本班孩子特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班孩子80%的孩子是非本地户籍,我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发现许多孩子虽然具备了聪明活泼、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知识开阔等优势,但却对常州本土文化知识之甚少,这一批孩子们常常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情感培养。为此,我们把情感体验内容与幼儿美术活动相结合,将情感教育引入到美术教育活动中以渗透体验的形式进行尝试研究。从情感体验(让孩子亲身感受我们常州淹城动物园里面许许多多动物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流利地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情感迁移(知道到淹城动物园是常州众多名著中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激发孩子们对第二个家乡的热爱)——情感表达(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活动,最后让孩子们把想说的都画下来)画面充满了童趣,表达了他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感受到了家乡的美。
体会: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儿童的世界是情感的丗界,儿童作品的表面是形象,背后蕴涵的是情感,是内在心灵的表达。但我们教师往往重作品的表象而会忽视孩子在创作时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怀要表达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从而丧失良好的教育契机。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儿童本身,忽视了儿童的情感体验。而幼儿美术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创造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观察交流。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一定要求幼儿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美术。但至少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美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因为这样有利沟通生活中的美术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促使幼儿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美的理解,使之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美术及美术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更能激发幼儿绘画创造的兴趣。
看法二:情感释放的动机
案例:记得在小班教学《我喜欢的颜色》时,我向幼儿介绍,今天老师带了一些花布宝宝来,配合精彩的卡通化的声音效果,红色、黄色、蓝色的花布宝宝一个个像真的飞到了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幼儿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颜色的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的显示四个颜色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节目:我是红颜色,我给我的好朋友穿上了一件红彤彤的红衣裳;我是黄颜色,我给我的好朋友穿上了一件黄灿灿的黄衣裳……。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那些颜色组成,除了画布上有这些好看的颜色外,我们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好看的颜色,这些幼儿回答十分积极踊跃。漂亮的颜色都飞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上,幼儿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大胆绘画做好了铺垫。
体会: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它能使幼儿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抓住孩子们的情绪情感特征,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每一个幼儿都是具有情感的“生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把教学植根于对幼儿深厚的“爱”之中。努力创设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才能让幼儿置身在探索美术的乐园里。
看法三 :情感发泄的工具
案例:在中班美术活动《多变的圆》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材料,有钢笔、回形针、纽扣、橡皮、彩带、彩纸、胶水、几何图形等,让孩子们在圆的基础上进行拼贴,进行添画。当孩子操作时,时而开心时把圆当成小猪的身体,将铅笔作为小猪的尾巴;时而把圆当成妈妈的脸蛋,将彩带作为妈妈的头发;时而生气时把圆当成缓解心情的湖面,将回形针扳直,变成圆盘里湖面的波纹;时而伤心时,把圆当成自己,将橡皮作为自己伤心的眼泪。这样不仅能大大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工具,用不同的方式对幼儿美术认识和喜爱,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体会:以情感体验的美术活动作为幼儿情感教育的切入点,不仅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更是能养成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幼儿美术教育不完全是技能教育,使幼儿人人都画出美丽的画面,而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成为综合性人才。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的最重要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际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幼儿期情感正在萌发,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的性质也逐渐变化,情感能力也逐渐增强,幼儿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态度,如对大自然的感受、对艺术的感受、对人际情感的感受。因此适时提供情感体验的内容是非常必要也是幼儿期本身发展的需要。
看法四:情感交互的乐趣
案例:大班美术活动《新年卡》中,我首先让孩子们在新年来临之际,感受往日亲人对自己的关怀。想想自己是怎样关心亲人的?做一张心意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结果卡上都写满了祝福语。并在课题活动《爱他人》主题中,通过回想自己与参观过的山区孩子的不同,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引发孩子的共鸣,联想到自己应如何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最后说出自己的梦想。孩子们有了以下的梦想。“我们可以给他们寄点书籍,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都能上学读书。”“我们可以为他们捐款”等。这一些列感觉→表达→反思→表达的交互激发策略,都是为了引导幼儿思考的过程,让每一个孩子能培养成活泼、开朗、合作、宽容、懂得付出感情、关心别人的一代。
体会:柏拉图曾说:“培养其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自己的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古希腊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被视为情感教育的特殊方式。由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如果能启迪幼儿思维,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对其掌握新知识就会事半功倍。通过互动式的情感体验,幼儿不仅能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情感智慧为激发点,开拓艺术题材的空间,体现美术与情感的关系,还能更好的有效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而且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儿童心理状况,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
幼儿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艺术精英教育。教师应更多的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轻松愉快中发展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爱好、兴趣、性格,给与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柏华著 《EQ情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
[2]裴娣娜 发展性教学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第25版
[3]陈佑请《教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及其生成》.2002年第2期
[4]陈 迁 《幼儿教育》.《艺术体验的缺失》. 2005年4月
[5]张 晖《学前教育研究》.《试论对幼儿园教材的价值审视》.2006年第3期
[6]陈素萍 《学前教育》.《关注孩子的情感表达》.2006年2月
[6]张菊芳 《少儿美术》.2010年总第150期
关键词: 情感体验 美术
幼儿美术是幼儿情感释放、从事造型、欣赏艺术的活动。它具有幼稚、荒诞、
可爱、梦幻、率真等众多特征。真实的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审美追求。对于幼儿
来说,情绪、情感既是美术创造内容的来源,又是创造活动的动力所在。影响幼
儿美术活动的因素还包括意象、对事物的再现、创作作品。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
是一种实践,需要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行美术创造首先要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
然后产生创造动机、再到意象的生成,最后才是动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具有某种
意味的形象。由此可见,幼儿对事物的感知、情绪、情感是影响幼儿进行美术创
造的重要因素。那该如何以幼儿美术活动为载体,将培养幼儿道德情感作为教育
的本体目标,根据幼儿的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开展的一系列能让幼儿自我感受、
自我体验、自我积累的以体验为前提的美术活动研究本人有以下一些个人的看法
与大家共鸣。
看法一:情感体验的资源
案例:中班美术活动《淹城动物园》,在开展本次活动前,我进行了本班孩子特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班孩子80%的孩子是非本地户籍,我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发现许多孩子虽然具备了聪明活泼、会思考、会学习、接受信息快,知识开阔等优势,但却对常州本土文化知识之甚少,这一批孩子们常常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情感培养。为此,我们把情感体验内容与幼儿美术活动相结合,将情感教育引入到美术教育活动中以渗透体验的形式进行尝试研究。从情感体验(让孩子亲身感受我们常州淹城动物园里面许许多多动物的喜爱之情)——情感表达(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流利地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情感迁移(知道到淹城动物园是常州众多名著中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激发孩子们对第二个家乡的热爱)——情感表达(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活动,最后让孩子们把想说的都画下来)画面充满了童趣,表达了他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感受到了家乡的美。
体会: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儿童的世界是情感的丗界,儿童作品的表面是形象,背后蕴涵的是情感,是内在心灵的表达。但我们教师往往重作品的表象而会忽视孩子在创作时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怀要表达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从而丧失良好的教育契机。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儿童本身,忽视了儿童的情感体验。而幼儿美术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创造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幼儿主动地进行观察交流。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一定要求幼儿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美术。但至少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美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因为这样有利沟通生活中的美术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促使幼儿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美的理解,使之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美术及美术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更能激发幼儿绘画创造的兴趣。
看法二:情感释放的动机
案例:记得在小班教学《我喜欢的颜色》时,我向幼儿介绍,今天老师带了一些花布宝宝来,配合精彩的卡通化的声音效果,红色、黄色、蓝色的花布宝宝一个个像真的飞到了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幼儿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颜色的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的显示四个颜色朋友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节目:我是红颜色,我给我的好朋友穿上了一件红彤彤的红衣裳;我是黄颜色,我给我的好朋友穿上了一件黄灿灿的黄衣裳……。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那些颜色组成,除了画布上有这些好看的颜色外,我们生活中还有没有其他好看的颜色,这些幼儿回答十分积极踊跃。漂亮的颜色都飞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上,幼儿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大胆绘画做好了铺垫。
体会: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它能使幼儿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力,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积极思考问题,探索创新。抓住孩子们的情绪情感特征,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能提供生动、活泼和鲜明的教学形象和动听的音响,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创设一个和谐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每一个幼儿都是具有情感的“生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把教学植根于对幼儿深厚的“爱”之中。努力创设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才能让幼儿置身在探索美术的乐园里。
看法三 :情感发泄的工具
案例:在中班美术活动《多变的圆》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材料,有钢笔、回形针、纽扣、橡皮、彩带、彩纸、胶水、几何图形等,让孩子们在圆的基础上进行拼贴,进行添画。当孩子操作时,时而开心时把圆当成小猪的身体,将铅笔作为小猪的尾巴;时而把圆当成妈妈的脸蛋,将彩带作为妈妈的头发;时而生气时把圆当成缓解心情的湖面,将回形针扳直,变成圆盘里湖面的波纹;时而伤心时,把圆当成自己,将橡皮作为自己伤心的眼泪。这样不仅能大大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工具,用不同的方式对幼儿美术认识和喜爱,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体会:以情感体验的美术活动作为幼儿情感教育的切入点,不仅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更是能养成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幼儿美术教育不完全是技能教育,使幼儿人人都画出美丽的画面,而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和道德素质,成为综合性人才。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的最重要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际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幼儿期情感正在萌发,情感所指向的事物的性质也逐渐变化,情感能力也逐渐增强,幼儿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态度,如对大自然的感受、对艺术的感受、对人际情感的感受。因此适时提供情感体验的内容是非常必要也是幼儿期本身发展的需要。
看法四:情感交互的乐趣
案例:大班美术活动《新年卡》中,我首先让孩子们在新年来临之际,感受往日亲人对自己的关怀。想想自己是怎样关心亲人的?做一张心意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结果卡上都写满了祝福语。并在课题活动《爱他人》主题中,通过回想自己与参观过的山区孩子的不同,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引发孩子的共鸣,联想到自己应如何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最后说出自己的梦想。孩子们有了以下的梦想。“我们可以给他们寄点书籍,让他们也能和我们一样都能上学读书。”“我们可以为他们捐款”等。这一些列感觉→表达→反思→表达的交互激发策略,都是为了引导幼儿思考的过程,让每一个孩子能培养成活泼、开朗、合作、宽容、懂得付出感情、关心别人的一代。
体会:柏拉图曾说:“培养其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自己的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古希腊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被视为情感教育的特殊方式。由于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如果能启迪幼儿思维,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对其掌握新知识就会事半功倍。通过互动式的情感体验,幼儿不仅能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情感智慧为激发点,开拓艺术题材的空间,体现美术与情感的关系,还能更好的有效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而且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儿童心理状况,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
幼儿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艺术精英教育。教师应更多的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在轻松愉快中发展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爱好、兴趣、性格,给与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柏华著 《EQ情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
[2]裴娣娜 发展性教学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第25版
[3]陈佑请《教育研究与实验》.《体验及其生成》.2002年第2期
[4]陈 迁 《幼儿教育》.《艺术体验的缺失》. 2005年4月
[5]张 晖《学前教育研究》.《试论对幼儿园教材的价值审视》.2006年第3期
[6]陈素萍 《学前教育》.《关注孩子的情感表达》.2006年2月
[6]张菊芳 《少儿美术》.2010年总第1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