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对蔡毅而言,仿佛只是转瞬之间,人生就已逾耳顺之年了。整个人生过程,便是不停地奔走、辛劳、学习与沉思,其间的许多体验和感悟,已化成一篇篇文章,一幅幅孜孜求索、追求真理的图景。其结果,是让人生抵达渴望的梦境,在那里体味属于生命的完满。倘若没有这种精神上的不断登攀,人生便难以抵达理想之境。而今,经历岁月沧桑、滚滚洪流冲刷的蔡毅,越发淡定稳重,在疼痛和荣耀里从容应对,宠辱不惊。依旧坚守着他一贯的善良淳朴,精勤不懈且笔耕不辍。
记者是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职工宿舍里见到的蔡毅。眼前的蔡毅,脸上洋溢着温和的微笑,显得那么亲切、平和、从容,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透出独特的思维与非凡的睿智,低低的话语诉说着冥思细想的冷静与认知的深邃。
学术研究历来是寂寞清冷之苦差事,但有的人却将它变成了捞名搏利的手段,弄得学术界也变成了名利场,乌七八糟的假冒伪劣充斥其间。真正想搞研究的,只有退守边缘,冷眼旁观,时间长了,相信虚火会败,繁华会歇,一切假冒之物会显露,金子迟早会闪光。蔡毅倡导每一个学者,都要敢于用文字发出自己最真诚的声音,批判不良现状,弘扬和肯定好的东西和风气,以图纠偏除弊,促使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大道求真 简单至上
当时光穿越了驳杂陆离的世相,蔡毅对大道哲理的思考与探索,还有那份对生活与价值理想的认知坚守,都日益清晰透亮。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笃信只有信念和追求,才是人生的核心所在,只有领会了这些,人生才有可能进入理想的境界。
蔡毅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资深研究员。1951出生在山西省长治市。后因父母工作调动,随父母南下,才来到云南昆明。1952年到了昆明之后,就一直在昆明生活,用蔡毅的话说就是,他是老昆明人。1969年,蔡毅刚读完初中二年级,就因文革之乱,不得不跟母亲到五七干校开始了农村生活。在五七干校呆了一年后,又调到昆明市五七农场(海埂农场)务农。1975年抓住机会又从海埂农场调到了昆明26中教书,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蔡毅考上大学,进入云南师范大学读书后,才结束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压抑生活。
回想起来,蔡毅说,在农场那段生活非常艰苦,每天都要参加农业劳动,种包谷、洋芋、水稻、养猪、放牛、盖房等等。虽说当时生活很艰苦,但现在回想起来,也不乏美好的回忆,那就是每天放牛的时候,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读自己喜欢的文学类书籍。放牛这件事情,至少持续了半年,就我一个人,还有农场一个农民,每天早上就是赶一群牛到大山上。牛在有草的山坡上吃草,吃一阵再往另一座山赶,就这样度过了好多时光。幸而青春岁月也没有虚度,因为我比较好学,下乡期间,只要有空,我都坚持自学。只要能借到书,就在农场里看书。每次上昆明再把这些书还给别人。然后再借新的一批书,包括在放牛的间隙,把牛放在山上,牛在吃草,我在读书,时光就是这么度过的。
在谈及看的文学书籍时,蔡毅告诉笔者,有小说、诗歌、传记,可以说全是禁书,那时被称为“封资修”的作品,其实就是外国文艺,外国的小说,包括中国古代的书。在文革期间,这些东西统统被视为毒草,根本不让读。到海埂农场以后,那里实行军事化管理,更不允许读书。所以那时读书都是偷偷摸摸像在搞地下工作一样,一旦被发现,书就会被没收。带去的书一被发现,就会面临一个小型的“焚书坑儒”式的批斗会,书被毁,人挨斗。“在这方面我吃了不少的苦头。但个人的兴趣已然生成,很难扼杀,虽然受了些打击,我依然不想改,还是继续坚持着。我认为,读书很重要。如果不读书,我的青春就会虚度。而读书使我心明眼亮,看到、学到很多知识。这就增添了我人生的力量。我觉得,一个人一生就该做些事,不能混混噩噩,要学更多的知识和本领,这样一生才会更充实,更有意义”蔡毅说道。
1974年底,蔡毅被调到昆明26中教书,教语文和政治两个科目,从此结束了他的下乡生涯。1977年,恢复高考,蔡毅抓住机会参加了考试,自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进入云南师范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云南省公安厅,负责写材料,可是他不喜欢这个工作,于是便主动联系调动工作,就这样调到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蔡毅想,社科院就好了,可以从事专职学术研究工作了。他最先是当编辑,编《云南社会科学》这本杂志。在编的过程中,蔡毅又觉得编辑并不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他觉得最理想的工作,就是心无旁鹜全身心地搞学术研究,于是又争取了从编辑部调到哲学所。用蔡毅的话说,就是从此,他才真正的解脱了。可以专心地,除了读书写作搞自己的研究外,便无更多的杂事干扰。这样的日子虽然很单纯,但自己很满足,也很充实。
蔡毅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一辈子都得学习。新的知识总是层出不穷的。什么时候停止了学习,什么时候就停止了进步。只有永远不停地努力学习,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有的单位让我去讲学习型社会,我觉得这个课题就很好,便欣然应允。任何一个人,只要你不想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想充实愉快的度过自己的一生,学习是终身的事,绝不是一段时间的事。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很高。你想要真正的适应和驾驭这个时代,就一定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你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心无旁骛 笔下兴波
做学问需要创新,需要怀有与众不同的强烈愿望,敢于质疑流行的真理和权威,敢于说出自己算不上成熟的观点,发出自己独特而真实的声音。在执着追求中,甘愿承受各种打击,并坚持尝试以各种思维方式解决复杂问题。
蔡毅最向往的就是自己不受其它的杂事干扰,一心从事专业的学术研究。有思想,有激情的时候就开始写作,这种生活对他来说是最惬意的。因为他觉得搞科研的人就应该全心全意地进入到自我的境界中,无论读书学习还是思考研究,都要专心,而不能老被一些杂事纠缠所困扰。只有真正进入这种状态,研究成果就可源源涌出。为达此目的,他放弃了不少机会,坚持不随波逐流去搞那种应时应景的课题。只有自己喜欢才去研究,喜欢才去写作,按自己的心愿办事,才会有好东西诞生。蔡毅认为,如果你受到各种限制,就很难进入到自由创作的境界中。反之,只有牺牲一些经济利益以后,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 蔡毅从事文学艺术的研究以来,一直对一个问题怀有兴趣:那些作家,艺术家是怎么进行创作的,他们是怎样把生活中的一些感悟转化为艺术品的。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人的创作都是一件神奇的事。本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书籍,就是因为一些有心人,在生活当中收集各种素材,最后将之变成了文字和书籍。这个过程从来都被认为是极其神秘的。他就想来研究这种“神秘”,破解它,从而使之变得平凡。为此,他花费了十多年的功夫,专心研究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是怎么从无到有,化虚为实的。研究作家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如何通过自己艰辛的构思运神,劳心劳力,记叙、展示或创造各种充满情趣的人、事、物等生活艺术内容,促成文学生命的诞生。最后写成了《创造之秘——文学创作发生论》一书。创造的秘密何在?他自己就来解读它。这本书至始至终,写得都异常辛苦。蔡毅自己也说,书里面解答了很多前人没有解释的奥秘,包括前人没有说清楚的问题。他投入的精力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这本书写成后,他认为,自己已从青年进入到中年,并在书的后记中说“可怜白发生”。
写作和学术研究、学术探索都是很艰苦的事,但是蔡毅喜欢这样的工作。这样的生活对其他很多的人来说异常艰辛,因为他们坐不住,不甘冷清,耐不住寂寞。蔡毅身边也有很多的人早已转向,下海的、开公司的、从政的,做什么的什么都有。而他就坚定地走着属于自己选择的路,一直到了今天并乐在其中。蔡毅的学术研究,大概可以分作几个阶段,最早的一个阶段,基本上属于突破禁区的。中国的文艺受的束缚特别多,受阶级斗争论、“文艺为政治服务”和极左思潮的影响,创作极不自由。蔡毅最先的很多功夫都花在冲击禁区,突破禁区上。如提出改造文艺理论的方向断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不是谁决定谁的线性关系、艺术是生活的导师等观点,这些充满真知灼见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强烈反响,他的五篇文章,先后被最权威的《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打破了云南的记录。这件事,云南省的学术界、文学界没一人能做到。许多人为了能上《新华文摘》奋斗不休,若有一篇文章上,就觉得很了不起。而蔡毅却创了记录,的确十分不易。
甘于冷寂 别样辉煌
“几卷诗书明淡泊,一窗风雨笑蹉跎”。六十多年来蔡毅放弃常人热衷与追逐的名利,奋力以赴,不求近效;铢积寸累,攀登不止。他醉心于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的探究,关注的是文坛的重大现象、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专注于研究文艺创作的核心问题——价值观和价值追求。从过去相对抽象的一般文艺现象逐步过渡到对当今文学现象、特别是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研究,表明蔡毅与文坛的关系更趋紧密了,他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论总结现象,影响当下,又用自己的评论和批评干预社会,改良现状,致力于促进文学、文坛的健康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当代文坛,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当代文学,或者说是中国文学有没有跻身世界文坛的大作品、大作家。这个问题的提出,自然而然就引申出了中国的作家为什么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文学和众多作家的内心的一个情结。蔡毅也在考虑这个问题,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这就形成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诺贝尔文学奖,跟中国究竟有无关系,有没有必要去获取它?为什么中国拥有那么多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却没有一个人获得过此殊荣,是中国文学真的没有具备世界级水平吗?中国文学一直面临着类似的许多困惑。也造成了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存在着许多偏见和误解。为了释疑解惑,蔡毅把视线关注投到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上,于2003年出版了《渴盼辉煌——诺贝尔文学奖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方向》一书,这是蔡毅研究生涯中一个重要的成果,受到文学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十年后,当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打破了中国文学一直没有获得这个奖项的魔咒,此事成为2012年中国的一件大事,为中华民族争了光。蔡毅以自己的努力和呼吁而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他是曾经为之奔走呼号,使中国文学一定要去争取早日获得桂冠的思想得以确立和广泛传播。蔡毅自认为,他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快乐的行走》一书中,蔡毅以散文的形式,把他看到过游历过的地方,进行了一种呈现。他把游历中发现最有意义的,难忘的地方进行了记录。读过这本书就会知道,蔡毅的生活是由两极所构成的,一方面是静,专心读书和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动,往外走。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尽可能的在全世界到处走走看看。蔡毅的一大爱好就是旅游,他到过美国、法国、加拿大欧洲十多个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尼泊尔等共二十多个国家。四处游历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国外及当今世界有了一些切实的体会。以往读过很多的国外包括法国、英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大量文艺作品,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到实地去看,进博物馆、艺术馆,还有一些文学巨匠的故居探访,就能加深并印证自己的某种认识。通过这样的行走,让他感觉到不一般的快乐,所以书名就叫做《快乐的行走》。蔡毅本人,除了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学问以外,非常喜欢能到世界更多的地区去游览、观赏。他认为,这是人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如果缺了这一面,人就会变得非常单调枯燥。而有了这一面,生活的情趣就会扩大,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就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蔡毅的人生轨迹也是向着这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多读书,多学习;另一方面,多行走,多游历。生活就充满了快乐,人生会越来越开阔,越来越丰富,这也是蔡毅的一种追求。
谈起兴趣爱好,蔡毅说到他爱游泳,爱打蓝球、乒乓球,更愿意待在自己宁静的书房里静静地读书,追逐自己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或许正是那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干劲与热情,正是由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劳作,蔡毅创造了一些个人的辉煌。作为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昆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他被评为云南省“四个一批”优秀人才,被授予“云南文学艺术贡献奖”。他长期从事的是文艺理论、艺术评论和美学研究,200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0年与人合作出版了《中国当代美学》,1992年与人合作出版了《幻想的太阳——宗教与文学》,1999年出版《文艺沉思集》,2002年出版了《创造之秘——文学创作发生》,2003年出版《渴盼辉煌——诺贝尔文学奖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方向》。2007年9月出版了《不朽的魂灵——文学永恒性探秘》。此后又相继出版了《价值之变——消费时代文学现象观察》《快乐的行走》《文坛与批评》《探寻真知》《心灵中的圣地》《为了心中的辉煌》多本书。另外还发表过评价张建中、苏新宏、杨修品等艺术家的艺术评论文章,研究电影、戏剧书法和文艺演出的数百篇各类文章公开发表,总计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公开发表过。这些文章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共荣获全国及省、市一、二、三等奖40余项,产生了较大影响。
采访过程中,记者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洋溢在蔡毅身上的人格魅力,不仅是对工作的热忱,也是对科研那种久久萦绕在心头的牵挂与热爱。蔡毅说:“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工作历程,虽然坎坷但终究是有价值的。”眼前的他,朴素的外表,掩饰不住的神采飞扬;可亲的笑容,彰显着为人谦逊的形象;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潜心钻研,对后辈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或许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简单,忙碌而又充实幸福。
日月如梭,不再年轻的蔡毅时常会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可以默默无闻,可以轰轰烈烈,可以依附攀援,可以独立存在,这全看各自的选择。生命里包含了太多的沉浮与荣辱。少年岁月的风雨如晦,青春时代的激情燃烧,壮年时光的执着守望……当岁月的影子在蔡毅眼里渐渐地拉长,借助那片光线的明亮回头看看,蓦然发现自己始终都在不停地奔走。蔡毅的奔走是为了寻找理想,实现理想。经历了许多的艰难坎坷才知道,奔走其实就是他人生的基本姿态。既然如此,何不用有限的生命去演绎无限的可能,创造自己的灿烂辉煌,那才是最值得做的事。
记者是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职工宿舍里见到的蔡毅。眼前的蔡毅,脸上洋溢着温和的微笑,显得那么亲切、平和、从容,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透出独特的思维与非凡的睿智,低低的话语诉说着冥思细想的冷静与认知的深邃。
学术研究历来是寂寞清冷之苦差事,但有的人却将它变成了捞名搏利的手段,弄得学术界也变成了名利场,乌七八糟的假冒伪劣充斥其间。真正想搞研究的,只有退守边缘,冷眼旁观,时间长了,相信虚火会败,繁华会歇,一切假冒之物会显露,金子迟早会闪光。蔡毅倡导每一个学者,都要敢于用文字发出自己最真诚的声音,批判不良现状,弘扬和肯定好的东西和风气,以图纠偏除弊,促使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大道求真 简单至上
当时光穿越了驳杂陆离的世相,蔡毅对大道哲理的思考与探索,还有那份对生活与价值理想的认知坚守,都日益清晰透亮。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笃信只有信念和追求,才是人生的核心所在,只有领会了这些,人生才有可能进入理想的境界。
蔡毅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资深研究员。1951出生在山西省长治市。后因父母工作调动,随父母南下,才来到云南昆明。1952年到了昆明之后,就一直在昆明生活,用蔡毅的话说就是,他是老昆明人。1969年,蔡毅刚读完初中二年级,就因文革之乱,不得不跟母亲到五七干校开始了农村生活。在五七干校呆了一年后,又调到昆明市五七农场(海埂农场)务农。1975年抓住机会又从海埂农场调到了昆明26中教书,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蔡毅考上大学,进入云南师范大学读书后,才结束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压抑生活。
回想起来,蔡毅说,在农场那段生活非常艰苦,每天都要参加农业劳动,种包谷、洋芋、水稻、养猪、放牛、盖房等等。虽说当时生活很艰苦,但现在回想起来,也不乏美好的回忆,那就是每天放牛的时候,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读自己喜欢的文学类书籍。放牛这件事情,至少持续了半年,就我一个人,还有农场一个农民,每天早上就是赶一群牛到大山上。牛在有草的山坡上吃草,吃一阵再往另一座山赶,就这样度过了好多时光。幸而青春岁月也没有虚度,因为我比较好学,下乡期间,只要有空,我都坚持自学。只要能借到书,就在农场里看书。每次上昆明再把这些书还给别人。然后再借新的一批书,包括在放牛的间隙,把牛放在山上,牛在吃草,我在读书,时光就是这么度过的。
在谈及看的文学书籍时,蔡毅告诉笔者,有小说、诗歌、传记,可以说全是禁书,那时被称为“封资修”的作品,其实就是外国文艺,外国的小说,包括中国古代的书。在文革期间,这些东西统统被视为毒草,根本不让读。到海埂农场以后,那里实行军事化管理,更不允许读书。所以那时读书都是偷偷摸摸像在搞地下工作一样,一旦被发现,书就会被没收。带去的书一被发现,就会面临一个小型的“焚书坑儒”式的批斗会,书被毁,人挨斗。“在这方面我吃了不少的苦头。但个人的兴趣已然生成,很难扼杀,虽然受了些打击,我依然不想改,还是继续坚持着。我认为,读书很重要。如果不读书,我的青春就会虚度。而读书使我心明眼亮,看到、学到很多知识。这就增添了我人生的力量。我觉得,一个人一生就该做些事,不能混混噩噩,要学更多的知识和本领,这样一生才会更充实,更有意义”蔡毅说道。
1974年底,蔡毅被调到昆明26中教书,教语文和政治两个科目,从此结束了他的下乡生涯。1977年,恢复高考,蔡毅抓住机会参加了考试,自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进入云南师范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云南省公安厅,负责写材料,可是他不喜欢这个工作,于是便主动联系调动工作,就这样调到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蔡毅想,社科院就好了,可以从事专职学术研究工作了。他最先是当编辑,编《云南社会科学》这本杂志。在编的过程中,蔡毅又觉得编辑并不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他觉得最理想的工作,就是心无旁鹜全身心地搞学术研究,于是又争取了从编辑部调到哲学所。用蔡毅的话说,就是从此,他才真正的解脱了。可以专心地,除了读书写作搞自己的研究外,便无更多的杂事干扰。这样的日子虽然很单纯,但自己很满足,也很充实。
蔡毅说:“我觉得每个人都是这样。一辈子都得学习。新的知识总是层出不穷的。什么时候停止了学习,什么时候就停止了进步。只有永远不停地努力学习,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的步伐。有的单位让我去讲学习型社会,我觉得这个课题就很好,便欣然应允。任何一个人,只要你不想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想充实愉快的度过自己的一生,学习是终身的事,绝不是一段时间的事。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很高。你想要真正的适应和驾驭这个时代,就一定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你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心无旁骛 笔下兴波
做学问需要创新,需要怀有与众不同的强烈愿望,敢于质疑流行的真理和权威,敢于说出自己算不上成熟的观点,发出自己独特而真实的声音。在执着追求中,甘愿承受各种打击,并坚持尝试以各种思维方式解决复杂问题。
蔡毅最向往的就是自己不受其它的杂事干扰,一心从事专业的学术研究。有思想,有激情的时候就开始写作,这种生活对他来说是最惬意的。因为他觉得搞科研的人就应该全心全意地进入到自我的境界中,无论读书学习还是思考研究,都要专心,而不能老被一些杂事纠缠所困扰。只有真正进入这种状态,研究成果就可源源涌出。为达此目的,他放弃了不少机会,坚持不随波逐流去搞那种应时应景的课题。只有自己喜欢才去研究,喜欢才去写作,按自己的心愿办事,才会有好东西诞生。蔡毅认为,如果你受到各种限制,就很难进入到自由创作的境界中。反之,只有牺牲一些经济利益以后,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 蔡毅从事文学艺术的研究以来,一直对一个问题怀有兴趣:那些作家,艺术家是怎么进行创作的,他们是怎样把生活中的一些感悟转化为艺术品的。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人的创作都是一件神奇的事。本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书籍,就是因为一些有心人,在生活当中收集各种素材,最后将之变成了文字和书籍。这个过程从来都被认为是极其神秘的。他就想来研究这种“神秘”,破解它,从而使之变得平凡。为此,他花费了十多年的功夫,专心研究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是怎么从无到有,化虚为实的。研究作家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如何通过自己艰辛的构思运神,劳心劳力,记叙、展示或创造各种充满情趣的人、事、物等生活艺术内容,促成文学生命的诞生。最后写成了《创造之秘——文学创作发生论》一书。创造的秘密何在?他自己就来解读它。这本书至始至终,写得都异常辛苦。蔡毅自己也说,书里面解答了很多前人没有解释的奥秘,包括前人没有说清楚的问题。他投入的精力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这本书写成后,他认为,自己已从青年进入到中年,并在书的后记中说“可怜白发生”。
写作和学术研究、学术探索都是很艰苦的事,但是蔡毅喜欢这样的工作。这样的生活对其他很多的人来说异常艰辛,因为他们坐不住,不甘冷清,耐不住寂寞。蔡毅身边也有很多的人早已转向,下海的、开公司的、从政的,做什么的什么都有。而他就坚定地走着属于自己选择的路,一直到了今天并乐在其中。蔡毅的学术研究,大概可以分作几个阶段,最早的一个阶段,基本上属于突破禁区的。中国的文艺受的束缚特别多,受阶级斗争论、“文艺为政治服务”和极左思潮的影响,创作极不自由。蔡毅最先的很多功夫都花在冲击禁区,突破禁区上。如提出改造文艺理论的方向断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不是谁决定谁的线性关系、艺术是生活的导师等观点,这些充满真知灼见的文章引起了学术理论界的强烈反响,他的五篇文章,先后被最权威的《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打破了云南的记录。这件事,云南省的学术界、文学界没一人能做到。许多人为了能上《新华文摘》奋斗不休,若有一篇文章上,就觉得很了不起。而蔡毅却创了记录,的确十分不易。
甘于冷寂 别样辉煌
“几卷诗书明淡泊,一窗风雨笑蹉跎”。六十多年来蔡毅放弃常人热衷与追逐的名利,奋力以赴,不求近效;铢积寸累,攀登不止。他醉心于文艺理论和文学评论的探究,关注的是文坛的重大现象、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专注于研究文艺创作的核心问题——价值观和价值追求。从过去相对抽象的一般文艺现象逐步过渡到对当今文学现象、特别是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研究,表明蔡毅与文坛的关系更趋紧密了,他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论总结现象,影响当下,又用自己的评论和批评干预社会,改良现状,致力于促进文学、文坛的健康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当代文坛,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当代文学,或者说是中国文学有没有跻身世界文坛的大作品、大作家。这个问题的提出,自然而然就引申出了中国的作家为什么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文学和众多作家的内心的一个情结。蔡毅也在考虑这个问题,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这就形成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诺贝尔文学奖,跟中国究竟有无关系,有没有必要去获取它?为什么中国拥有那么多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却没有一个人获得过此殊荣,是中国文学真的没有具备世界级水平吗?中国文学一直面临着类似的许多困惑。也造成了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存在着许多偏见和误解。为了释疑解惑,蔡毅把视线关注投到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上,于2003年出版了《渴盼辉煌——诺贝尔文学奖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方向》一书,这是蔡毅研究生涯中一个重要的成果,受到文学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十年后,当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人打破了中国文学一直没有获得这个奖项的魔咒,此事成为2012年中国的一件大事,为中华民族争了光。蔡毅以自己的努力和呼吁而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他是曾经为之奔走呼号,使中国文学一定要去争取早日获得桂冠的思想得以确立和广泛传播。蔡毅自认为,他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快乐的行走》一书中,蔡毅以散文的形式,把他看到过游历过的地方,进行了一种呈现。他把游历中发现最有意义的,难忘的地方进行了记录。读过这本书就会知道,蔡毅的生活是由两极所构成的,一方面是静,专心读书和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动,往外走。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尽可能的在全世界到处走走看看。蔡毅的一大爱好就是旅游,他到过美国、法国、加拿大欧洲十多个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尼泊尔等共二十多个国家。四处游历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国外及当今世界有了一些切实的体会。以往读过很多的国外包括法国、英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大量文艺作品,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到实地去看,进博物馆、艺术馆,还有一些文学巨匠的故居探访,就能加深并印证自己的某种认识。通过这样的行走,让他感觉到不一般的快乐,所以书名就叫做《快乐的行走》。蔡毅本人,除了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学问以外,非常喜欢能到世界更多的地区去游览、观赏。他认为,这是人生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如果缺了这一面,人就会变得非常单调枯燥。而有了这一面,生活的情趣就会扩大,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就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蔡毅的人生轨迹也是向着这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多读书,多学习;另一方面,多行走,多游历。生活就充满了快乐,人生会越来越开阔,越来越丰富,这也是蔡毅的一种追求。
谈起兴趣爱好,蔡毅说到他爱游泳,爱打蓝球、乒乓球,更愿意待在自己宁静的书房里静静地读书,追逐自己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或许正是那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干劲与热情,正是由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劳作,蔡毅创造了一些个人的辉煌。作为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昆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他被评为云南省“四个一批”优秀人才,被授予“云南文学艺术贡献奖”。他长期从事的是文艺理论、艺术评论和美学研究,2000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0年与人合作出版了《中国当代美学》,1992年与人合作出版了《幻想的太阳——宗教与文学》,1999年出版《文艺沉思集》,2002年出版了《创造之秘——文学创作发生》,2003年出版《渴盼辉煌——诺贝尔文学奖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方向》。2007年9月出版了《不朽的魂灵——文学永恒性探秘》。此后又相继出版了《价值之变——消费时代文学现象观察》《快乐的行走》《文坛与批评》《探寻真知》《心灵中的圣地》《为了心中的辉煌》多本书。另外还发表过评价张建中、苏新宏、杨修品等艺术家的艺术评论文章,研究电影、戏剧书法和文艺演出的数百篇各类文章公开发表,总计三百多万字的作品公开发表过。这些文章有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共荣获全国及省、市一、二、三等奖40余项,产生了较大影响。
采访过程中,记者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洋溢在蔡毅身上的人格魅力,不仅是对工作的热忱,也是对科研那种久久萦绕在心头的牵挂与热爱。蔡毅说:“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工作历程,虽然坎坷但终究是有价值的。”眼前的他,朴素的外表,掩饰不住的神采飞扬;可亲的笑容,彰显着为人谦逊的形象;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潜心钻研,对后辈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或许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简单,忙碌而又充实幸福。
日月如梭,不再年轻的蔡毅时常会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可以默默无闻,可以轰轰烈烈,可以依附攀援,可以独立存在,这全看各自的选择。生命里包含了太多的沉浮与荣辱。少年岁月的风雨如晦,青春时代的激情燃烧,壮年时光的执着守望……当岁月的影子在蔡毅眼里渐渐地拉长,借助那片光线的明亮回头看看,蓦然发现自己始终都在不停地奔走。蔡毅的奔走是为了寻找理想,实现理想。经历了许多的艰难坎坷才知道,奔走其实就是他人生的基本姿态。既然如此,何不用有限的生命去演绎无限的可能,创造自己的灿烂辉煌,那才是最值得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