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宿”这一主题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体现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永别了,武器》是围绕着战争与爱情而展开的,海明威不仅在小说中反映了反战的主题,同时我认为海明威在这部作品中也深刻得透视了“归宿”这一主题。在探究归宿这一主题时,不得不引入以海明威为的“迷茫的一代”。在众多的海明威的研究中对于归宿这一主题的研究却从未涉及,因此我从这一角度切入研究海明威的这部作品。
  【关键词】反战;归宿;迷茫的一代
  【作者简介】杨春泽,女,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永别了,武器》是一部关于战争与爱情题材的长篇小说。但是我经过反复阅读这部小说,我认为这部小说还反映了另外的一个主题,“归宿”。我们知道这部小说的题目是《永别了,武器》,武器这个次在英文中是这个单词 “arms”,在英语中 “arms” 是一个双关语,它既可以指作武器,也可指作怀抱。当武器讲时,表示主人公告别战争,因为他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明了海明威的反战思想。当这个单词意为怀抱时,亨利像死去的凯瑟琳说再见,告别这段爱情。因此可以想象当主人公亨利从战场上逃出来之后后果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告别战争之后他的归宿是什么呢;然而又当凯瑟琳死后,他的灵魂归宿是什么的。因此,这部小说的题目也指向了“归宿”这一主题。其实这种归宿也带有某种未知性。“归宿”这一主题其实是一个抽象概念,可以指最终命运,终点,结果,也可以指灵魂之所这些概念。在我的这篇论文里我将分三个角度探索归宿这一主题。在这篇论文里,我将一一探索“归宿”这一主题在这三个方面和它们的未知性中的体现。
  一、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亨利最初对这场战争是持有乐观态度的,他认为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必不可免,只有采取战争行动,才能取得和平,因为意大利如果不参与战争,就会任人欺凌,最终也只能走向毁灭。只有拿起武器进行反抗才能保卫领土,取得胜利。在最初的几场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明显处于优势地位,战局也相当可观,因此亨利相信,意大利军队能取得胜利。然而当他黄疸病痊愈回到前线时所有人都垂头丧气,沮丧不已,很多士兵也都泄气丧失信心,认为战争不会胜利,因为自从亨利在前线受伤之后,在最近的几场战争中,意军都损伤惨重。亨利再次回来之后,军已经决定大撤退,因此很多人也都丧失了信心。亨利在文中对战争有个这样的一个描述“他们把你送上场,告诉你规则,一抓住你不在垒上,就把你杀死,或者相对艾莫那样,无缘无故地把你杀死。或者像对里纳尔迪那样,让你染上梅毒。但最后总会杀死你。这是绝对靠得住的。你等着吧,他们会杀死你的。”(P360)其实对战争这样的看法亨利在此时还没有形成。他确实准确的描述了,士兵和参与到战争里的人们此刻状态。他们已经对战争丧失信心,当亨利康复回来后和士兵军官说话时他有这样一段心里描写“我一言不发,什么神圣、光荣、牺牲、徒劳之类的字眼,我一听就害臊”(P206),参与到战争的人们他们看不到任何“勝利”、“神圣”、与“光荣”,然而他们亲眼目睹的都是伤痛、疾病和死亡。他们很多聚集到一起谈论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甚至亨利都开始怀疑这场战争会不会像英国和法国十四至十五世纪的百年战争一样会持续一百年,并且他们已经对意军的胜利不抱任何希望。因此在他们心里他们对战争的结果是不确信的,他们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不知道噩梦还持续多久,也不确定意大利是否会赢得胜利,也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从战争中生存下来。所以代表战争结果的这种“归宿”也充满不可知性。
  二、战争中大多数士兵的命运是什么
  亨利最后意识到,参加战争的大部分人的最终命运是什么“他们把你送上场,告诉你规则,一抓住你不在垒上,就把你杀死,或者相对艾莫那样,无缘无故地把你杀死。或者像对里纳尔迪那样,让你染上梅毒。但最后总会杀死你。这是绝对靠得住的。你等着吧,他们会杀死你的。”(P360)因此战争不会对任何人松开他的恶魔之手,伴随大部分士兵命运的都将是死亡。所以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他们归宿将是坟墓,有些是患了疾病比如里纳尔迪,也有些是身负重伤。
  三、从战场返回的人们他们的心灵归宿是什么
  第三部分是我论文讨论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从战场有幸返回的人们他们的心灵归宿是什么。第二部分论文探讨了参加战争的大部分士兵的命运是死亡,然而有幸从战场返回的人们他们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会怀有胜利的喜悦和立功之后的荣耀感,还是经历了战争之后,目睹战争了的荒诞,残忍与毁灭,而失去希望。他们回来之后的状况又是怎样的,他们的灵魂归宿又会在哪里。其实这部分内容会和“迷茫的一代”的有些关联。我在第三部分的第三小节会涉及到。
  1.凯瑟琳·巴克利—亨利的灵魂归宿。亨利和凯瑟琳从意大利战场逃到远离硝烟的瑞士之后,在这里他们度过了短暂的并且最快乐的一段时光。然而这段伊甸园般的美好也以凯瑟琳难产而死而告终。其实这也体现了海明威对于美好事物易幻灭的思想,但在此我们并不做探讨。自从他逃出军队后,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凯瑟琳。凯瑟琳就是他的心灵归宿。就像他说:当我们在一起时,我们从未感到孤单和害怕。因此不难看出当凯瑟琳死去之后,对亨利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小说的最后一段,当凯瑟琳在医院死后,作者描写道“但是,我就是把他们都敢出去,关了门,熄了灯,也丝毫没有用。那就像跟石像告别。过了一会我走出去,离开了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最后这一段海明威“冰山”式风格的描写,短短几个字,却蕴含着无限的内容和情感。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状态和他的世界。他的心情是绝望的,他的整个世界已经崩塌。当凯瑟琳死后他能去哪里呢,更重要的是哪里能是他的心灵归宿。那么现在我回答一下我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他的心灵归宿在哪里,答案是:他的心灵已不再有“归宿”。其实作者对于亨利逃出战场的描写也是绝大多数人返回战场时的状况,亨利最终的这种没有归属感也恰恰是这些人的写照。因此这也正是为什么海明威被认为是“迷茫一代”的代言人。   2.“迷茫一代”和海明威“归宿”主题的并置交叉关系。迷茫的一代指的是斯坦因对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类作家的描述。这些作家很多对于当时的美国社会现状和发展抱有怀疑和失望的情绪。他们中的很多都侨居到伦敦和巴黎。他们之所以迷茫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們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又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念,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上一小节已经得出结论,返回战场的人们他们其实已经没有心灵归宿,他们充满了迷茫。就像亨利最开始参加战争一样,政府为了鼓励美国青年积极参加战争,在战前进行了大量对战争的宣传,他们进行公开演讲说让他们在战场上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战争可以给他们带来荣誉和辉煌。所以很多像亨利一样热血方刚的年轻人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了战场。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的肉体与心灵面目全非。他们残缺的肉体加上对战争的失望和被战争的残酷所摧毁的心灵已经没有栖息之地,所以人多从战场回来的军人,他们充满了迷茫,对现实世界失去了希望。
  四、总结
  这部关于战争的长篇小说与“归宿”所反映出来的死亡,没有归属感,迷茫的情绪联系起来,也投射出了了海明威对于战争的悲观情绪和他看待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幻灭思想。同时这种悲观的“归宿”主题也带有某种未知性,更给小说渲染了一种迷茫的,没有归属感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孙致礼,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意林出版社(南京),2012.
  [2]程锡麟,王晓璐.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New Essays on A Farewell to Arms written by Scott Donaldson[M]. 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 1987,London.
  [4]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VIII[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
  [5]邱云峰.二十世纪美国“迷茫一代”的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6]李晓娜.简析美国“迷茫的一代”形成的历史原因——对美国精神的执着和战后美国梦的破灭[D].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大班教學的弊端以及文化大背景的缺失,目前多数小学生学习英语时仍旧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缺乏主动整理,积极内化的动力和能力,导致知识呈散沙状存储,运用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激活。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思维导图的特征及制作,谈论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将散落的知识点凝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优化小学英语词汇、语法、阅读以及写作复习。  【关键词】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英语复习;知识体系  【作者简介】贺晓
【摘要】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英语的要求,必须提升对学生的英语教育,而初中仁爱版英语教材的出版,对比人教版及其他版本的英语教材能从简单逐步加深层次,减少了学习英语的难度,利于学生为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具有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特点。但是仁爱版英语教材由于使用时间短,编排也存在一些问题,任处于不断地完善和更新当中,导致仁爱版初中教学实践当中产生了些许困惑,本文对这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始终偏重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应试成绩,对于文化渗透工作处理不够到位,长期放置不管,势必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素养的完善。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在客观梳理当前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学遗留的缺陷问题基础上,结合实际探讨日后富有针对性的改革对策,希望能够为日后高校英语教学效率和水平同步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英语;跨文化教学;遗留问题;改革对策  【作者简
【摘要】微课是以流媒体视频作为载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由于其具有短、小、精的特点,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理论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在教学中被广泛关注。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微课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前景。初中英语涉及许多词汇和场景对话,通过微课的应用更能够为学生营造英语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王扬,江苏省扬
【摘要】以往的初中英语传统教学一般将重点放在词汇的记忆和词句的分析上,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翻译,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的创新,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英语活动的参与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和合作中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育创新  【作者简介】朱改莉,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安
【摘要】 在高职英语多模态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和信息接收方式,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拓宽其英语学習路径,让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在实践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老师应该明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写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同学与老师共
【摘要】随着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日益突出。如何在高职大学英语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中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在分析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翻转课堂;
【摘要】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在翻转课堂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并不只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获得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學习创造条件。  【关键词】翻转;学习策略;运用  【作者简介】吴颖,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翻转课堂是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的条件和大数据分析的优势,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
【摘要】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实施英语课程,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循序渐进的要求。本文以绘本I can为例,探究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尝试打破原有的阅读模式,将学生被动接受式的阅读转变为主动积极式的交互,从而提高绘本教学的实效性,有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致力提高其阅读素养。  【关键词】自然拼读;英语绘本  【作者简介】张妍,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Phonics(自然拼读法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优质教育成果的实现带来了多种可能性。但是,我国教育领域目前仍旧存在着保守思维,对网络资源应用缺乏与时俱进的思考和学习,对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英语研究尚不足够。故此,本文以网络资源为主体,结合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的固有模式,提出以资源契合和优势主张为主导的英语教育手段,对高校英语教学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资源;英语学习;教师引导  我国信息产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