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数学,有趣的课堂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定的素材,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学发展需要的情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新的教学理念的作用下,“创设情境”已成为很多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中,创设情境似乎已成了落实新课标的代名词,很多教师甚至到了“无情境不入课堂”的境地。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对儿童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孩子的一种渴求认识世界、希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意识倾向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是推动孩子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学习括动的一种精神力量。游戏这一适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的活动,引入教学中,能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趣味性的活动之中。创设有效的游戏情境,或是复习导入,或是探究新知,都能活跃孩子的思维,开阔孩子的思路,大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孩子应用数学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
  但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由于诸多原因,过于平庸或过于绚丽的无价值的情境充斥着小学数学课堂:有的教师忽略情境创设的目的性,一味地追求数学的生活味,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既脱离教学目标,又游离于学习目标之外的情境;有的教师为了出奇制胜,过分追求情境的标新立异,忽略了情境的挑战性;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情境的趣味性,忽略了情境的负面干扰,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降低了课堂效率……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所谓“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开展对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的研究,使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能科学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树立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不能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不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渲染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创设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我们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更不能是虚拟的,只追求表面形式的,如果是这样,不但不符合新课程理念,而且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呼唤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
  (1)创设生活情境,建构数学知识。儿童的数学学习,应源于他们的生活现实。教师应该结合数学知识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在课堂创设蕴含数学训练、洋溢生活气息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生活事物感受数学、建构数学知识。这样,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也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去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建构数学知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数学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教学时,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如何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深度”等行动策略。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是极有帮助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新知有密切联系的数学素材,设计出形式生动、可供探究、空间宽绰的数学问题。“问题情境”的出现,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索行为。
  (3)创设活动情境,促进数学理解。
  数学知识不仅需要“思”中学,同时也需要“做”中学。对于那些依靠“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猜测想象”仍旧难以充分理解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认识抽象知识的直观表征,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师相当精确的引领点拨,直观理解向抽象建构的认知提升便能顺利达成。
  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解决问题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但情境的创设不能随心所欲,一定要处理好宽泛性与定向性、探索性与高效性、直观性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生活性与数学性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创设的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其他文献
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渠道。所以,在课上我注重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轻松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教学中,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构建自主识字的课型。  1在任务中识字:如让学生在识字中“过关”,即必须掌握的字,一定要弄清生字的音、形、义。  2“做动作”识字。
期刊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爱说、爱唱、爱跳和爱模仿,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可塑性强。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英语和使用英语并发展各种能力。根据小学生的上述特点,将游戏活动应用于英语教学是适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求的。  一、唱一唱  通过听、唱英语歌曲来学习英语是小学英语教法是有效方法,歌曲能以其欢快的曲调
期刊
这种模式可以让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进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使自己在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格养成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本文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构成,包括教师启动、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练习巩固,还有注意事项,包括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及其实施原则。  现代教学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
期刊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正是学生心灵和性格的塑造者,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呢?  一、营造氛围 真诚沟通  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自由培育;给孩子一面画壁,让孩子自由挥笔。顺孩子之天性,就孩子之喜好,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期刊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1“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的创新潜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
期刊
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准备、选择和设计实验材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而我们农村的科学教师哪怕是专职教师至少也要担任两个年级的科学教学,对于平时实验课中实验材料的准备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大到实验仪器,小到一张纸、一根线都得亲手准备,忙碌过后我也常常静下来反思:教师给学生准备材料,上课固然省时,因为实验现象大多在教师掌控之中,但这样的探究是学生们真正的探究吗?是学生们的自主探究
期刊
一、思想教育  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就应组织学生收看有关电视节目。当屏幕上五星红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应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争光的愿望,让他们学习健儿们,特别是残奥会上的健儿们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利用小学生好胜、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学习有趣的体育竞赛与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使他们在活动中认识一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的尊严、责任和义务
期刊
如何把诗词的朗读训练更好地落到实处呢?本人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摸索,总结出遵照课标,结合教学进程,将朗读训练划分为三个步骤,系统实施的教学思路。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着力“正确”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是朗读训练的基础,任何好的朗读都要以读准字音为前提,对朗读习惯和能力形成中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这也是达到“正确”的初级目标的基本环节,所以要切实明确每个字的发音,重点是区分好平翘舌,前后鼻音,
期刊
一、重视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行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具体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让学生从各方面了解学习美术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逐渐明白学习美术的重要性。教师倘若还还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迫切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二、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期刊
一、确立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确立时,必须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及相关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再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而立。  例如: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校园文化和小学生精神风貌的缩影,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并且各种行为蕴藏于小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小学生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时每刻,且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