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几点启示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采用自主开放式的教学法,让学生释放潜能,并开掘潜能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充分展示自己,学生在读书时产生的内在能量会不断释放,他们边读,边理解,边表演,读书时摇头晃脑,伴之手势、动作、如醉如痴,达到忘我境界,这样他们完全进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学生在我指导下读完《背影》一文时,有的说:“我真的在一瞬间看到了‘我’父亲真实的背影而流下了眼泪”。他们在读课文时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选择各种各样的问题融入到阅读之中,汲取营养,为潜能的开发做好铺垫。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我不给学生确定统一的题目,不规定文体,让他们放手写作,并把作文批阅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欣赏自己的习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能力。鼓励他们读名著、书籍、报刊、杂志,并要求他们把优美句段摘抄下来,定期编发手抄报,进行日记、诗歌、写作竞赛。实践表明,多样的教学开掘了学生潜能,为他们插上奋飞的翅膀。
  
  二、教学时要巧设悬念,激发兴趣,积极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语文教学在课题上设悬念质疑,能引导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课中设悬念质疑,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结尾设疑,能产生意犹未尽的效果。如我在讲《中国石拱桥》时就在题目上设悬质疑:你见过什么样的桥?你理想的桥是什么样的?在讲《社戏》时,根据迅歌两次吃豆的不同感觉,在文中设疑,两次吃的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今天吃的没有昨天夜里的那么好吃?讲《山的那一边》于结尾处发问:“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感情?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思维的起点,这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新课改,语文教师一定要准确设疑,灵活质疑,科学解疑,正确答疑,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具备慧眼,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习的素材。
  讲《绿色蝈蝈》时,我让学生到田野或草丛中观察蝈蝈的活动实况,在教学导入时为学生播放光盘,学生们兴奋异常,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不知不觉进入角色,这时我提出:蝈蝈可爱吗?它们的外表美不美?它们在谈论什么?学生们发言踊跃,我又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有的说:它是娇媚的女孩,绿色的天使,说它透亮晶莹,说它是歌唱家,演奏家,说它们在窃窃私语,倾诉衷肠……。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课外积累能力的发展。
  再如我针对社会上一些商家不规范的文字书写,不规范的广告用语,指导学生走入社会大课堂,纠正不良用语,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参与能力。允许他们表现不足或错误,多给微笑,多鼓励,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与统一。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播,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如今语文阅读教学重心转向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与智力开发,这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在对待“能力培养”上,不同的教师在理解和操作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问题的单一化”、“答案的统一化”、“思维的一致化”等“一化”现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将课文按照自己的思路采取客观的、理智的分
期刊
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老师创设一个趣味性的物理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得到一个深刻的思考,从而理解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从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财力,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对学生基本
期刊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一个五、六十人的班级,免不了会存在着那么一部分认识水平、行为方式或学习基础与群体步调不一者,能否将他们引入正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能,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刚接手教五(2)班,我就遇到几个最让我头疼的学生(熊文广、熊涛、李松、李健等)他们人很聪明,但学习不用心,行为不规范,组织观念淡薄,逃课、打人、顶撞老师等样样在行。班上的规章制度,纪律公约对他们来说起不到任
期刊
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现象比小学阶段呈现出更为严重的趋势,初二年级尤为明显。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分化?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如下: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学习兴趣缺乏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心理原因。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与小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大,教学方式变化显著,并且教师的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许多学生适应
期刊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在试用思想品德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犹如春深之日走入一个郁郁葱葱的山涧,满目是缤纷烂漫的山花,为你带来沁人心脾的馨香。在教学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构建生活课堂,创设故事情境    中外教育名家
期刊
曾经一部电视剧 ——《激情燃烧的岁月》让观众大饱眼福,也让我体验到了生活要充满激情,课堂也是如此。学生学习有激情,老师教学有激情,课堂就有激情,学习效果就能事半功倍。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老师只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课后搞“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法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挥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高
期刊
美的教态要求教师有整洁得体的服装,潇洒自如的姿态,轻松丰富的表情,和蔼亲切的眼神。同时教师登台讲课要精神焕发,感情充沛,情绪稳定,满怀信心。要做到教态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态  神态主要通过面部表情流露。因此,教师的面部表情要轻松丰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要善于用眼睛说话,用眼睛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亲切中有严肃,容忍中有警告。使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吸取力
期刊
一等奖  孙 亮(江苏·洪泽)  侯华忠(湖北·枣阳)  汪占芳(黑龙江·海伦)  牟静华(四川·绵阳)  姚良严(广西·桂平)  张春荣(贵州·德江)  殷五清(湖南·岳阳)  杨文珊(北京·海淀)  彭 娟(湖南·邵东)  袁文健(江西·峡江)  李 涛(湖北·宜都)  麻忠诚(湖南·花垣)  雷金宝(陕西·绥德)  王永波(湖北·钟祥)  张晓东(河北·唐山)  张清涛(浙江·乐清)  潘淑
期刊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元,班主任是班级的统帅,有什么样的统帅就会有什么样的兵,那么如何做好这个统帅呢?我的体会是抓住八个大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就是要从教育、教学、教师等大方面上明确责任,确立目标,制定战略,定好基调,调好状态,扮好角色。这样在具体工作中方能高屋建瓴,有的放矢,做到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围绕这个目标制订具体措施、战术,便是“小处着眼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初中数学,课程的增多,相对来说,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减少,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正确的引导要能够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探究、归纳,形成技能。    处理好本文中四个量的关系,对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时会有很大的帮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