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tl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的6月2日,王国维一如既往地到校,备成绩册,与人聊天,离校……一切看起来与平常并无什么不同。出来校门,他便叫了黄包车到颐和园去,那大约是上午十点左右。他付了车钱,让车夫在门口等候,然后径直走进园内。在僻静少人的湖畔,王国维抽了最后一口烟,纵身一跃跳进昆明湖,最终因窒息而死……
  一代国学大师,就此悄然逝去。这一自沉之举,震惊清华园,震惊学术界,更震惊了海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心。
  《清史稿》里是这样介绍他的:
  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州诸生。少以文名。年弱冠,适时论谋变法自强,即习东文,兼欧洲英、德各国文,并至日本求学。通农学及哲学、心理、伦理等学。调学部,充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辛亥后,携家东渡,乃专研国学。谓:“尼山之学在信古,今人则信今而疑古,变本加厉,横流不返。”遂专以反经信古为己任。著述甚多,撷其精粹为观堂集林二十卷。返国十年,以教授自给。壬戌冬,前陕甘总督升允荐入南书房,食五品俸,屡言事,皆褒许。甲子冬,遇变,国维誓死殉。驾移天津,丁卯春夏间,时局益危,国维悲愤不自制,於五月初三日,自沉於颐和园之昆明湖。家人於衣带中得遗墨,自明死志,曰“五十之年,祗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云云。谥忠悫。海内外人士,知与不知,莫不重之。
  这样的评价,不能说不贴切,但本质上偏差太大,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王国维究竟是怎样的人?为何突然选择投湖结束生命?他随身携带遗书一封,是否和梁济一样,早已筹备多时,下定决心只为以死唤醒国人良知?这样的问题一直被不断提出着,疑问如水面涟漪,至今波荡着人们的心。
  王国维投水时随身有遗书一封,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于是后人猜测其死因,提出“殉清说”“尸谏说”“逼债说”“性格悲剧说”“文化衰落说”……诸如此类,现今更出现了“忧郁症”之说。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陈寅恪为王国维撰文《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穿透历史的迷雾,如今能看到的只是当时的真实。陈寅恪的评价不可谓不中肯。王国维的学术成就毫无争议,他是一位学者而非政治家。因此,他并非死于政治,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他是汉族高级知识分子,有最正统的中国文人风骨,而中国文人经过几千年来的剧烈心理挣扎,早已与朝廷产生了某种文化认同。皇家御用成了中华文明的代言词,可惜最后毕竟还是走向了衰落。在这个艰难的时刻,西方文明带来思想的火种,这让他看到了理想的美好,但光明之下拖曳出的影子,却也因此在他眼中增加了一笔浓重的黑。时光流转,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白了少年头……他沉醉过,挣扎过,扬弃过,融合过,为了正统中华文明之美,拼尽一生。最后的最后,他没能在迷雾中找到希望,终是死得可惜又必然。作为中华最后的正统文人,文化已经变成了他的生命,既然现实中找不到真正的文化净土,那就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别无他途。选择在那样的时刻为文化以身相殉,不过因为清末正好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结尾,也是古老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终站,因此王国维祭奠的是五千年来的华夏文明,而清代不过是他的落脚点。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首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这段话至今不知已被多少文人引用,而这,也正是这位近代博学通儒一生为学的大师的真实写照。用一生走过这三重境界的他,热爱着文化,追寻过文化,拥抱了文化,最终的最终,他把以身相殉变成了与文合一,让这红尘里受拘束的人化作辞藻中恋花的蝶,将生命变成舞蹈,颂一曲蝶梦庄周。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现今,我们可做的,或许,只能是翻阅着《人间词话》,在闲暇中念诵这首《蝶恋花》。因为,毕竟——
  世上再无王国维。
其他文献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这也标志着古老的中国将迎来一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春天。这就是民国。随着循环王朝的陨落,史官逐渐被记者所代替。这一时期凡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无一能与报刊脱开关系的,有的甚至终身成为新闻人。报刊成了引导大众的舆论高地,近现代思想文化都与之息息相关。属于那个时代的声音和身影在以文字和照片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之后,才能让我们
期刊
著名杂文家吴非先生说:“跑了不知多少历史名校,发现校史陈列室内‘陈列’的能够真正称得上名人,并能够为学校撑足台面的,居然大多是民国时期培养的文化教育精英!”人们不禁要问:民国时期何以能培养那么多的文化教育精英?  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无分种族、阶级、宗教,一律平等,公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这就在法律上赋予国民以各种自由和权利
期刊
敬爱的闻一多先生:  最早接触到您的名字,是在中学课本上。从《最后一次演讲》一文中,我知道您不仅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诗人,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英勇无畏的民主战士,而且是我们湖北浠水的老乡,这让我倍感亲切与自豪。  我读着您的诗《一句话》,感到一种难以抑制、喷薄而出的爱国激情:“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
期刊
上篇:民国文化:精气神
期刊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王国维  有人说,她是一朵艳丽的罂粟花,蛊惑着寂寞的可怕的文坛,蛊惑着凡俗的世人的爱情。然而,她也被蛊惑其中,只是与众不同的是:一身孤傲的她可以华丽转身,只留给世人一个苍凉、永恒的背影。  如果我们能够想象,一个女子在银色的月光下起舞、飞扬,又悲恸低回,最后缓缓旋起,慢慢化入一片平静澄明的月
期刊
民国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代,一方面战火纷飞、列强侵略、国破家亡、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另一方面那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思想巨匠、各界学人、政治精英在时代的夹缝中尽显其个性和性情,梁启超的善变、王国维的决绝、胡适的宽容、章太炎的狂妄、辜鸿铭的迂阔、鲁迅的呐喊、傅斯年的认真、叶企孙的高尚、陈寅恪的耿介……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醒狮国学》透过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接近一百年的文化事件,真切地感受到这
期刊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更何况这是一段与新中国交接的历史时空。百年过去,我们回望上个世纪上半叶,看民国风景,有历史,有人物,有景观,有文争武斗,有救亡呐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那些事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
期刊
《战国策》是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它记叙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的言论及其纵横捭阖的活动。《战国策》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在《战国策》中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游士说辞,往往引类譬喻,借习见的事物为喻,循序渐近地达到辩说的目的。《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典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故弄玄虚,突破难点  战国时期,范睢逃
期刊
《菜根谭》有句“浓夭淡久”,意思是浓艳的美色易早逝,淡雅的芬芳才长久。纷繁的世界,这滚滚红尘中,淡,是淡泊处世,是淡定为人,是心灵深处淡然而执著的归依。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从25岁开始就弃绝社交,足不出户,劳动之余埋头写下1700多首诗。她对世俗繁华、名利、宗教甚至爱情都是超脱的,她生前只公开发表了10首诗,退出基督教会,独身到终老。她写自然如家园,常有细致入微、准确生动的描绘,即使平凡的景象,
期刊
吴宓,字雨僧,泾阳人,童年时期聪敏好学、才思过人。稍长,入北京清华大学深造。1917年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学位,1921年学成回国。  吴宓先生不仅是我国第一个系统学习比较文学的学者,而且是在高等学校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并且运用其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文学的第一人。早在1920年,吴宓先生就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新旧说》两篇文章,首次向国内知识界介绍了比较文学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