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助”,化解争抢玩具小纠纷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ed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男孩龙龙带了一块水滴形的玩具宝石到幼儿园,小女孩婷婷见到非常喜欢,就从龙龙手里抢了过来。婷婷抢宝石的时候还弄疼了龙龙的手,两名幼儿发生了争执。老师将他们带到一个安静的房间,把引发争执的宝石玩具拿在手里,语气温和地询问:“我看到你们两个在抢东西,我想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龙龙:“婷婷抢我的宝石。”
  老师:“龙龙说婷婷抢他的宝石,婷婷,是这样吗?”
  婷婷:“我喜欢他的宝石,是水滴宝石,我也想要。”
  老师:“嗯,我听到了,婷婷喜欢龙龙的宝石。那我们想一想,除了抢还有什么办法可能让龙龙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宝石吗?”
  婷婷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做,表情有些迟疑。老师:“宝石是龙龙的,要龙龙同意我们才可以玩。你可以告诉龙龙你很喜欢他的宝石,再问问他可不可以允许你玩一下,这样也许更容易让龙龙愿意和你分享他的玩具。”
  婷婷在老师的启发下尝试和龙龙沟通:“龙龙,我很喜欢你的水滴宝石,可以让我玩吗?”
  龙龙:“不行,刚才你把我的手都弄疼了。”龙龙很气愤地拒绝了。
  老师:“龙龙的手被弄疼了,老师看到龙龙很生气。”
  龙龙:“嗯。”
  老师:“婷婷,你听到了吗?”
  婷婷:“嗯。”
  老师:“婷婷,宝石是龙龙的,刚才你抢龙龙的宝石,还弄疼了龙龙的手,所以龙龙有些生气,你愿意为刚才的行为向龙龙道歉吗?”
  婷婷:“龙龙,对不起。我不该抢你的宝石。”
  龙龙:“嗯,我原谅你了。”小朋友真是爽快啊!
  幼儿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问题不断呈现的过程,因为幼儿总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实例中的老师有一个非常好的状态,就是对幼儿保持接纳和涵容。老师将幼儿的行为看作不能满足需求时的正常反应,并且对幼儿的需求保持着积极的回应。
  婷婷:“我可以玩你的宝石吗?我很喜欢水滴宝石,我想把它带回家,晚上让它陪着我。”
  龙龙:“不行,不行,你不能把我的宝石带回家。”
  老师:“婷婷,宝石是龙龙的,看来龙龙不想让你把宝石带走。也许如果只在幼儿园里玩一玩,龙龙更可能同意,比如在午睡的时候让宝石陪陪你,你觉得呢?”
  龙龙:“不行,不行,我现在不想让婷婷玩了,我不想让婷婷把宝石带回家。”看来龙龙有点警觉了。
  老师:“龙龙,你现在还生婷婷的气吗?”
  龙龙:“不生气了。我原谅她了!”
  老师:“原谅婷婷了,但是现在不愿意让婷婷玩你的宝石,对吗?”
  龙龙:“我不想让婷婷把宝石带走。”
  老师:“老师听明白了。宝石是你的,你可以拒绝婷婷。龙龙,现在你可以带着你的宝石回去了。”老师将宝石玩具交给龙龙,龙龙拿着自己的宝石回教室去了。这时婷婷在老师身边伤心地哭了起来。
  不知道大家看到老师让龙龙带着宝石回班,而婷婷哭了起来这一幕会作何感想?老师是否应该劝说龙龙把宝石分享给婷婷呢?
  其实,龙龙作为宝石的主人已经把自己的想法和决定说得很清楚了。龙龙有权处置自己的物品,有权决定是分享还是自己玩,更何况龙龙其实已经明白,婷婷并不想只玩一会儿而是想拥有这块宝石,所以很担心。拒绝是龙龙合情合理的选择。如果老师强行劝说龙龙把宝石给婷婷,实际上是用自己的意志压制了龙龙的想法。也许龙龙会在老师的劝说下同意将宝石给婷婷,但这相当于让龙龙承担了满足婷婷的责任。这不仅对龙龙不公平,也会让婷婷产生自己必须得到照顾的错误认知。实例中,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自己行为的边界,也很好地把握了幼儿责权利的边界。老师对龙龙权利的确认,可以增强龙龙对自己主人身份的确定感。
  老师:“龙龙拒绝了你,老师看到你很伤心。”
  婷婷:“我特别喜欢那种蓝色的。”
  老师:“嗯,那块宝石确实很漂亮,老师也很喜欢。我们想一想,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有一块自己的吗?”
  婷婷哭得更厉害了。“如果我和妈妈要,妈妈会说,你要了太多东西了,我们不能再花钱了,姥姥也会这么说。爸爸会说,我不是怕花钱,可是那些玩具上有油漆,对身体不好。有一次我拿了塑料的玩具,没有油漆,爸爸也说,塑料的也有毒。可是,我很喜欢水滴宝石,水滴宝石没有油漆,也没有毒。”
  婷婷把小脸儿转向老师,泪眼汪汪地看着老师,一字一顿地说:“我真的很喜欢水滴宝石!”
  老师:“婷婷很喜欢水滴宝石,老师听到了。那老师想知道,刚才你说爸爸妈妈都不会给你买,这是你想的,还是你向爸爸妈妈要过,他们没有给你呢?”
  婷婷:“是我想的。”或许这才是婷婷动手去抢的原因,因为在幼儿的心里,自己的要求是不会得到父母允许的。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看到,恰恰是婷婷认为父母不会给自己买水滴宝石,才促使她做出了抢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的需求常常是不被回应的,就会缺乏表达需求的资格感。需求在这个人的心里就会同时以两种状态存在:一是更加急切地渴望被满足,二是对被满足感到无望而无法正常表达。并存的两种状态会让一个人在需求被唤起时产生巨大的心理冲突,无法发展有效的表达能力和自我满足能力。压抑感和无助感会变成常有的心理体验,这样的孩子成年后难以有幸福的人生。老师反复多次告诉幼儿“我知道,你非常喜欢水滴宝石”,这实际上是对幼儿的需求给予了确认和理解。这样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表达需求和愿望的资格感,让幼儿迈过“自己不配表达需求和愿望”这道坎。
  老师:“婷婷觉得爸爸妈妈不会给自己买,所以很伤心。”老师看着婷婷的眼睛,认真回应。“婷婷,我们能做些什么让自己舒服一些吗?也许可以和我讲讲你想要的宝石。”
  婷婷:“我可以把它画出来。”
  老師:“嗯,我这里有纸和笔。”
  婷婷很熟练地画出了一个水滴形,然后在图形里画花纹,“这是一颗水滴宝石,它还有很多细纹,很漂亮。”婷婷一边画一边喃喃自语,老师在一旁欣赏着。
  当龙龙走后,事情的主题就变成了婷婷如何面对被拒绝和愿望不能实现的问题。这些是要由婷婷掌握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与龙龙无关。老师对婷婷愿望的倾听和确认,让婷婷的情绪得到了疏解,并且让婷婷尝试用更积极的办法处理自己的失落和挫败。画宝石的过程让婷婷在想象层面获得了满足感,更让婷婷的情绪得到了转化。龙龙的离开,实际上在告诉婷婷,你是可以被拒绝的,而你有能力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只有幼儿获得清晰的边界感,才会树立对自己和生活主动负责的意识,才会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婷婷的水滴宝石画完了,情绪好了很多。
  婷婷:“我想把它剪下来。”
  老师:“好的,我这儿有剪刀。”
  婷婷接过剪刀,郑重地剪着她画的水滴宝石。婷婷拿起剪下的水滴宝石对着老师笑了起来,“我想去班里给水滴宝石上色。”婷婷急着要回班里。
  老师:“你心情好了吗?”
  婷婷:“嗯。”尽管泪痕还在脸上,笑容却已经从泪痕后面跳了出来。
  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愿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为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找到恰当的实现途径。日常生活中,幼儿因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发生冲突或心理发生问题的时刻,往往就是他们不能达成或者不能恰当达成自己需要的时刻。无论是父母、家人还是老师,此时不要替代幼儿解决冲突、压抑幼儿的情绪,而是共情他们的感受,协助他们认识和表达自己的需求,教给他们用恰当的方式寻求满足,当需求不能满足时引导幼儿调控自己的情绪。这些能力恰恰是幼儿今后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能力,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婷婷试图用抢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很显然,这个方式是不恰当的,也不能真正带给她满足。许多成年人会在这类事情里给幼儿更多的批评,搞不好还会给幼儿贴上很多标签。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实例里的老师并没有这么做。自始至终,老师都有非常清晰的自我身份的定位,既没有用成年人的权威压制幼儿,也没有给予幼儿标签化的道德评判,而是一直在协助者的位置上。协助幼儿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替代幼儿解决问题,涵容幼儿的不良状态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指责。幼儿由此有被理解的感觉,并获得真正成长。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第二幼儿园)
  责任编辑:谷珵
其他文献
苍茫太行山,巍巍八百里。在它的南麓怀抱内,有一块叫作侯兆川的腹地。当地为兴办教育,建设了学校汇聚的文化教育中心,其中,川中社区大学(以下简称“社大”)格外惹人注意。  这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一群幼儿园教师,在一位大学教授的引领下,尝试唤醒落寞的村庄。这是一批末代中师生抱团取暖的动人经历。她们用青春的光和热,给那些被生活遗忘的生命传递温暖,让他们点燃守望乡土的希望之灯。这是一
期刊
在老师们眼中,孙雪林是一位德才兼备、知识渊博的校长。他用责任与智慧编织梦想,践行爱的教育。在家长们眼中,孙雪林是一个不摆架子、人格魅力强大的校长。他用亲和与尊重呵护着稚嫩的心灵,践行着自己的承諾。在孩子们眼中,孙雪林亦师亦友。每天清晨,孩子们与他在校门口笑脸相见,他们有喜悦愿意与校长分享,有烦恼也愿意向校长倾诉。  短短三年,他以乘风破浪之心凝聚团队力量,带领天津为明双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天津为
期刊
“全美最佳教师”雷夫曾说过:“我们的演出不是为了得到掌声,而是关乎语言、音乐、团队合作、冒险、纪律、勤勉,以及自我发现……”雷夫通过戏剧改变了贫民孩子的生命气质,这对我们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有很大的启发。  山东省济南市育贤小学自2015年起,开始尝试“一台戏”体验教育课程的开发。“一台戏”体验教育课程包括“赏戏—编戏演戏—入戏悟戏”三部分。这里的“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我们并非是打造专业的戏剧
期刊
近期,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北京市教委印发了《关于因防控疫情推迟开学企业职工看护未成年子女期间工资待遇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每户家庭可有一名职工在家看护未成年子女,视为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形,期间的工资待遇由职工所属企业按出勤照发。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在具体执行政策时,一方面,需要职工和单位、同事之间做好协调,尽可能做到不影响单位的工作,如
期刊
近期,“教师冲在防疫第一线”话题引发热议。2月2日和4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河南省南阳市两地出台明确规定,叫停所属各地区抽调教育系统教职工到社区等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网友热评  @王开东: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本身也善于做思想工作,有关部门让教师志愿者参与到防疫第一线,确实也有一定道理。但一定要看长远。国家为何如此强调防疫?为何把防疫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原因是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克罗斯曾说:“自信的孩子才是安全的孩子。”潜在的危险是生活的常态,绝对安全的童年是一项不可能任务。看似无微不至的呵护实际上是控制化的教育,带来的只能是浅层的安全,剥夺了孩子面对真实生活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孩子对“危险”二字没有任何认识和体验,又如何在危险来临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反应呢?无法辨别自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孩子,自然无法成为自信的孩子。  人类的进化赋予了孩子自我保
期刊
用过氧化氢清洗割破的伤口,用冰来冷却烧伤、灼伤,将碰落的牙齿存放在水中,幼儿噎塞时拍他的后背……幼儿是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然而,一些监护人的安全急救意识较差,当意外伤害发生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甚至处理不当,导致原本能够挽回的生命转瞬即逝。而作为给幼儿提供教育保育的幼儿园,一旦出现意外伤害,能否合理、得法地解决和善后伤害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则成为考验整个体系管理智慧的命题。针对以往伤害发生后要解决的问
期刊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了《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儿童应尽量避免外出,不到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不走亲访友,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接触,确需外出的要正确佩戴口罩。家长为密切接触者的家庭,家长需居家隔离的,应当与儿童分开居住。  王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有时候孩子不愿意戴口罩,
期刊
幼兒的性格发展需要阳刚的一面。女幼师在幼儿教育中更细心、耐心,男幼师则更勇敢、有魄力,皆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走近一线男幼师,听一听他们的心声。  初来乍到  赵卉:我到幼儿园已经有5年时间了。之所以选择当男幼师,是出于热爱,也是对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种追忆,希望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且我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之后顺理成章地就从事幼教工作,来到了这所幼儿园。在这里,我可以担任和女教师一样
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伤害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是可以通过干预与控制有效促进安全,减少伤亡,降低损失。我们需要通过哪些渠道来创设一个适宜儿童平安健康成长的环境?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安全育儿意识是必然的题中之义,这是大概率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发生的方式。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安全的监管力度,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公共场所及设施的设计也应考虑是否给婴幼儿埋下安全隐患,让城市建设从儿童友好出发,赋予儿童“日常的自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