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遗产旅游原真性是一个动态、多元的问题,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原真性的认知和理解不同,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从旅游者、专家学者、东道地居民、旅游介体、旅游经营者等多个维度对遗产旅游的原真性进行了探讨,着重探讨了不同利益群体在遗产旅游原真性构建过程中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遗产旅游;原真性;桃坪羌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44-02
随着20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及盛行,激起了人们对文化遗产及其内涵的极大兴趣,加上人们渴望摆脱现实生活、寻求真实的心理诉求以及怀旧心理,由此促使遗产地掀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潮。然而,伴随着遗产旅游而来的是文化遗产的破坏和严重的商业化、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的矛盾也更加尖锐,遗产保护与旅游者的原真性体验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试图对遗产旅游的原真性进行多维度的思考。
一、遗产旅游的原真性
(一)何为遗产旅游
关于“遗产旅游”的定义有很多,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界定:首先,对于遗产旅游者而言,遗产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方式,是旅游活动的高级阶段,在游览观光的同时获得文化上的审美体验;其次,对东道地居民/遗产旅游产品供给者来说,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旅游开发经营理念,是一种对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再者,对遗产旅游经营者来说,它是以发展遗产地经济为目的,同时注重保持遗产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保护遗产地的原生态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现方式。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理县桃坪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羌寨,以其迷宫式的民居建筑和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网闻名于世,被中外学者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2007年该寨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寨中羌碉历史悠久,羌族风情浓郁,是羌族村寨的典型代表。从1996年起,桃坪羌寨被理县政府视为理县“藏羌文化走廊”的“门户”开展羌族风情的村寨旅游。历经14年,其旅游开发商品化程度较高,锅庄舞、民族服饰、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搬上了旅游发展的舞台,可以说桃坪羌寨是探讨遗产旅游原真性的经典案例。
(二)遗产旅游的原真性
1、何为“遗产旅游的原真性”
原真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意为“自己做的”、“最初的”,最初用于描述博物馆的艺术展品,20世纪70年代被美国景观建筑学家MacCannell引入旅游研究后,旅游体验研究开启了一片新的领域1。目前常被翻译成“真实性”、“本真性”、“原真性”等,在遗产科学中常被译为“原真性”。遗产旅游原真性大致可分为: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和旅游主体体验的原真性。前者以旅游客体—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原真性,是本体意义上的原真;后者是从旅游者体验的角度来研究遗产旅游活动中游客对真实的感知,是存在意义上的原真。
2、关于原真性的研究
学术界关于旅游体验原真性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客观主义原真性( Objective Authenticity),关注游客客体(Tour Objects)的真实性,强调旅游客体即展示给旅游者的对象应该是完全真实、毫不掺假的;第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建构主义原真性(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即在注重客体真实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差异性;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存在主义原真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研究游客在个体及个体之间寻找原真的感受,即使客体是不真实的。1999年学者王宁提出“存在的本真性”这一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探讨旅游主体(Tour Sebjects)的原真体验;第四阶段:最近几年学者们开始关注旅游主体、客体互动过程中构建出来的新的“原真性”——“好客的/互动的本真性”。学者王宁在2007年提出“互动/双向本真性”,他将本真性分为单向本真性和互动/双向本真性。他认为长久以来对于原真性的研究都是把其作为一种单向的,即只存在于旅游对象中、有待游客去观察和发展的原真,此时游客被假定为被动的观众,并未参与到本真性的建构当中。而互动的本真则是游客和东道主互动的本真,游客是主动的、积极参与的,并卷入了自己的情感。同时,还有学者提出要关注在原真性构建过程中介体/媒体的作用,对原真性的理解应从客体、主体与介体3个角度进行,研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综上可以看出,对原真性的研究经历了客体到主体、静态到动态的变化过程,说明原真性不是静止、客观、固定的,而是主观、多元、不断发展和被创造的。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能否获得原真性体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二、不同利益群体对遗产旅游原真性的理解及建构
原真性对于遗产旅游是头等重要的,但是由于不同利益群体的文化背景及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追求的真实不同,因此对原真性的理解也不相同。对原真性评价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其评价标准或依据的不同,而这种差异恰恰来源于不同的利益诉求。
(一)旅游者对原真性的理解
遗产旅游者是众多利益群体的核心,在出游之前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媒介的对外宣传,由此在头脑中对遗产地形成一种“原真印象”,当旅游过后,通过自己的旅游经历对之前形成的印象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形成一个对原真性的综合评价。因此,人们通常是根据自己以往的旅游经历、知识背景以及自己对遗产地的理解和旅游动机等因素来判断遗产旅游是否是原真的,可以说,旅游者对原真性的理解和判断是带有极大主观性的。
同时,不同的旅游者对遗产旅游原真性的评价也不同,可将游客粗略的分为普通大众游客和专家学者型游客。
首先,根据旅游动机和对真实要求的不同将普通大众游客分为:观光型和求知型。观光型游客出游的目的是为了逃离日常的生活环境和体验异文化,他们只是对遗产地的肤浅体验,只关注旅游过程中的愉悦感受,并不要求体验的是完整、本真的遗产,因此他们很容易接受遗产旅游中的非真实和舞台化真实。而求知型旅游者却不仅限于观光,还要求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他们对于真实性的理解和辨别力通常较高,对于真实性的要求也较高。
其次,专家学者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及采用专业标准的不同,从而对遗产旅游的原真性也有不同理解。专家学者主要利用文献、考据等手段,制定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和鉴定程序。因此可以说专家学者对遗产旅游原真性的的理解是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同时也是遗产保护的标准。但是由于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而且人们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专家学者对遗产原真性的评判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二)东道地居民/遗产旅游产品供给者对原真性的展示和建构
遗产旅游地的居民是当地文化的传承者和诠释者,游客对遗产地原真的体验很大程度要上受他们行为的影响。在旅游尚未开发及开发初期,他们处于自然的生活状态中,这可以说是本真的遗产地文化,但随旅游开发程度的加深,东道地居民的好客行为会逐渐被利益心驱使而染上商业化的色彩,演变为带有商业表演性质的舞台展演,当然这并不意味不真实,因为它将原生文化经过艺术提炼和加工使得游客更易接受,虽然与原真有较大改变,但仍保存了其基本内容和形式,其真实性没有丧失,相反得以保持,而且十分吸引游客。同时由于本真的遗产是分散、不突出的、并不是时时可以观察到的,游客停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游客需要高效率的感知原真,因此可以说:将若干带有真实性特点的实物或不可触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外来的游客,就是在实现遗产旅游的真实性。
(三)旅游介体和经营者对原真性效果的制造与生产
由于时间、空间以及文化程度等原因,游客对旅游客体的认知并不是直接的,多半是通过旅游介体获得的,这些介体包括宣传媒介、旅游服务机构等,他们对旅游客体的宣传、介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客对原真性的认识。而遗产地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通常是遗产地媒体形象的提供者,他们开发旅游的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对外提供的遗产地形象已经是经过某种程度商业化包装之后的,是一种迎合旅游者的期望、偏好等而建构和设计出来的“真实性效果”,所以说旅游者之前从媒体获得的遗产地印象早就偏离了最初的本真。旅游者脑中期望的真实性是建构出来的一种伪真实,旅游宣传媒介、遗产地的宣传和解说在其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让游客在遗产旅游过程中,自认为自己看到的舞台化的构建是原真的体验。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对于解决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冲突来说不失为一种双赢的模式。当然这种舞台真实一定要控制好“度”,否则就会完全沦落成为商业表演。
三、不同利益群体在遗产旅游原真性构建过程中的互动
在遗产旅游活动中,不同利益的群体对原真性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在原真性的构建过程中他们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
专家学者在遗产原真性构建过程中对遗产的真实性起保护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旅游活动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于旅游者来说,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旅游者,无论他们出于什么样的旅游动机,当他们进入遗产地之时就已经步入了东道地居民和遗产旅游经营者事先布置好的“圈套”中,他们体验到的都是旅游经营者依据旅游者的偏好和期望而设计和建构出来的舞台真实,并且他们对真实的体验方式及节奏都完全在东道地居民和遗产旅游经营者的掌控之中。正是旅游者对这种真实的消费为旅游经营者和东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收益,也保障和促进了遗产旅游销售的正常进行。
东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进行遗产旅游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旅游经营者根据旅游者的偏好设计和构建了“舞台化的真实”,并在旅游介体的协助和东道地居民的配合下,展示给了旅游者。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遗产旅游的经营者往往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遗产原真性的破坏及东道地的文化缺失,而东道地居民缺少对遗产原真性的判断能力和迫切希望提高生活水平的考虑,常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加入到遗产原真性的建构和展演中。但是当伴随旅游而来的文化商品化和环境的破坏等负面影响加大时,他们内部的文化精英也会产生文化自觉,渴望保护他们自己的原真文化及环境,而且旅游经营者出于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他们会同东道地居民一同寻求保护环境、文化与旅游开发两者权衡的出路和方法。
四、结语
遗产旅游原真性是一个动态、多元的问题,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原真性的认知和理解不同,正是这种理解的差异导致了遗产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态度,也是由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互动导致了遗产地不断地被构建成为“舞台化、符号化的原真遗产”。目前看来,将遗产纳入到旅游开发当中不失为遗产保护的一种相对可行的方式,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遗产旅游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必须从遗产地原真性的不同理解和互动过程入手。
参考文献:
[1]马凌.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旅游学刊,2007,(10).
[2]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社会学研究,1999,(6).
[3]王晓晓,张朝枝.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与遗产地管理[J].旅游科学,2007,(1).
[4]张朝枝,马凌,王晓晓,于德珍.符号化的“原真”与遗产地商业化—基于乌镇、周庄的案例研究[J].旅游科学,2008,(10).
[5]李应军.民俗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问题探讨[J].文史博览理论,2006,(10).
[6]徐贛丽.生活与舞台—关于民俗旅游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J].民俗研究,2004,(4).
[7]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8]周亚庆,吴茂英,周永广,等.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比较[J].旅游学刊,2007,22(6):42-47.
关键词:遗产旅游;原真性;桃坪羌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44-02
随着20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及盛行,激起了人们对文化遗产及其内涵的极大兴趣,加上人们渴望摆脱现实生活、寻求真实的心理诉求以及怀旧心理,由此促使遗产地掀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潮。然而,伴随着遗产旅游而来的是文化遗产的破坏和严重的商业化、旅游开发和遗产保护的矛盾也更加尖锐,遗产保护与旅游者的原真性体验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文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试图对遗产旅游的原真性进行多维度的思考。
一、遗产旅游的原真性
(一)何为遗产旅游
关于“遗产旅游”的定义有很多,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界定:首先,对于遗产旅游者而言,遗产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方式,是旅游活动的高级阶段,在游览观光的同时获得文化上的审美体验;其次,对东道地居民/遗产旅游产品供给者来说,它是一种深层次的旅游开发经营理念,是一种对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再者,对遗产旅游经营者来说,它是以发展遗产地经济为目的,同时注重保持遗产资源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保护遗产地的原生态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现方式。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理县桃坪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羌寨,以其迷宫式的民居建筑和四通八达的地下水网闻名于世,被中外学者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2007年该寨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寨中羌碉历史悠久,羌族风情浓郁,是羌族村寨的典型代表。从1996年起,桃坪羌寨被理县政府视为理县“藏羌文化走廊”的“门户”开展羌族风情的村寨旅游。历经14年,其旅游开发商品化程度较高,锅庄舞、民族服饰、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搬上了旅游发展的舞台,可以说桃坪羌寨是探讨遗产旅游原真性的经典案例。
(二)遗产旅游的原真性
1、何为“遗产旅游的原真性”
原真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意为“自己做的”、“最初的”,最初用于描述博物馆的艺术展品,20世纪70年代被美国景观建筑学家MacCannell引入旅游研究后,旅游体验研究开启了一片新的领域1。目前常被翻译成“真实性”、“本真性”、“原真性”等,在遗产科学中常被译为“原真性”。遗产旅游原真性大致可分为: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和旅游主体体验的原真性。前者以旅游客体—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原真性,是本体意义上的原真;后者是从旅游者体验的角度来研究遗产旅游活动中游客对真实的感知,是存在意义上的原真。
2、关于原真性的研究
学术界关于旅游体验原真性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70年代,客观主义原真性( Objective Authenticity),关注游客客体(Tour Objects)的真实性,强调旅游客体即展示给旅游者的对象应该是完全真实、毫不掺假的;第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建构主义原真性(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即在注重客体真实的基础上强调主体的差异性;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存在主义原真性(Existential authenticity)——研究游客在个体及个体之间寻找原真的感受,即使客体是不真实的。1999年学者王宁提出“存在的本真性”这一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探讨旅游主体(Tour Sebjects)的原真体验;第四阶段:最近几年学者们开始关注旅游主体、客体互动过程中构建出来的新的“原真性”——“好客的/互动的本真性”。学者王宁在2007年提出“互动/双向本真性”,他将本真性分为单向本真性和互动/双向本真性。他认为长久以来对于原真性的研究都是把其作为一种单向的,即只存在于旅游对象中、有待游客去观察和发展的原真,此时游客被假定为被动的观众,并未参与到本真性的建构当中。而互动的本真则是游客和东道主互动的本真,游客是主动的、积极参与的,并卷入了自己的情感。同时,还有学者提出要关注在原真性构建过程中介体/媒体的作用,对原真性的理解应从客体、主体与介体3个角度进行,研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综上可以看出,对原真性的研究经历了客体到主体、静态到动态的变化过程,说明原真性不是静止、客观、固定的,而是主观、多元、不断发展和被创造的。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能否获得原真性体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二、不同利益群体对遗产旅游原真性的理解及建构
原真性对于遗产旅游是头等重要的,但是由于不同利益群体的文化背景及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追求的真实不同,因此对原真性的理解也不相同。对原真性评价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其评价标准或依据的不同,而这种差异恰恰来源于不同的利益诉求。
(一)旅游者对原真性的理解
遗产旅游者是众多利益群体的核心,在出游之前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媒介的对外宣传,由此在头脑中对遗产地形成一种“原真印象”,当旅游过后,通过自己的旅游经历对之前形成的印象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形成一个对原真性的综合评价。因此,人们通常是根据自己以往的旅游经历、知识背景以及自己对遗产地的理解和旅游动机等因素来判断遗产旅游是否是原真的,可以说,旅游者对原真性的理解和判断是带有极大主观性的。
同时,不同的旅游者对遗产旅游原真性的评价也不同,可将游客粗略的分为普通大众游客和专家学者型游客。
首先,根据旅游动机和对真实要求的不同将普通大众游客分为:观光型和求知型。观光型游客出游的目的是为了逃离日常的生活环境和体验异文化,他们只是对遗产地的肤浅体验,只关注旅游过程中的愉悦感受,并不要求体验的是完整、本真的遗产,因此他们很容易接受遗产旅游中的非真实和舞台化真实。而求知型旅游者却不仅限于观光,还要求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他们对于真实性的理解和辨别力通常较高,对于真实性的要求也较高。
其次,专家学者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及采用专业标准的不同,从而对遗产旅游的原真性也有不同理解。专家学者主要利用文献、考据等手段,制定一套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和鉴定程序。因此可以说专家学者对遗产旅游原真性的的理解是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同时也是遗产保护的标准。但是由于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中,而且人们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专家学者对遗产原真性的评判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二)东道地居民/遗产旅游产品供给者对原真性的展示和建构
遗产旅游地的居民是当地文化的传承者和诠释者,游客对遗产地原真的体验很大程度要上受他们行为的影响。在旅游尚未开发及开发初期,他们处于自然的生活状态中,这可以说是本真的遗产地文化,但随旅游开发程度的加深,东道地居民的好客行为会逐渐被利益心驱使而染上商业化的色彩,演变为带有商业表演性质的舞台展演,当然这并不意味不真实,因为它将原生文化经过艺术提炼和加工使得游客更易接受,虽然与原真有较大改变,但仍保存了其基本内容和形式,其真实性没有丧失,相反得以保持,而且十分吸引游客。同时由于本真的遗产是分散、不突出的、并不是时时可以观察到的,游客停留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游客需要高效率的感知原真,因此可以说:将若干带有真实性特点的实物或不可触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给外来的游客,就是在实现遗产旅游的真实性。
(三)旅游介体和经营者对原真性效果的制造与生产
由于时间、空间以及文化程度等原因,游客对旅游客体的认知并不是直接的,多半是通过旅游介体获得的,这些介体包括宣传媒介、旅游服务机构等,他们对旅游客体的宣传、介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游客对原真性的认识。而遗产地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通常是遗产地媒体形象的提供者,他们开发旅游的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对外提供的遗产地形象已经是经过某种程度商业化包装之后的,是一种迎合旅游者的期望、偏好等而建构和设计出来的“真实性效果”,所以说旅游者之前从媒体获得的遗产地印象早就偏离了最初的本真。旅游者脑中期望的真实性是建构出来的一种伪真实,旅游宣传媒介、遗产地的宣传和解说在其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让游客在遗产旅游过程中,自认为自己看到的舞台化的构建是原真的体验。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对于解决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冲突来说不失为一种双赢的模式。当然这种舞台真实一定要控制好“度”,否则就会完全沦落成为商业表演。
三、不同利益群体在遗产旅游原真性构建过程中的互动
在遗产旅游活动中,不同利益的群体对原真性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在原真性的构建过程中他们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
专家学者在遗产原真性构建过程中对遗产的真实性起保护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旅游活动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于旅游者来说,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旅游者,无论他们出于什么样的旅游动机,当他们进入遗产地之时就已经步入了东道地居民和遗产旅游经营者事先布置好的“圈套”中,他们体验到的都是旅游经营者依据旅游者的偏好和期望而设计和建构出来的舞台真实,并且他们对真实的体验方式及节奏都完全在东道地居民和遗产旅游经营者的掌控之中。正是旅游者对这种真实的消费为旅游经营者和东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收益,也保障和促进了遗产旅游销售的正常进行。
东道地居民和旅游经营者进行遗产旅游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旅游经营者根据旅游者的偏好设计和构建了“舞台化的真实”,并在旅游介体的协助和东道地居民的配合下,展示给了旅游者。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遗产旅游的经营者往往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遗产原真性的破坏及东道地的文化缺失,而东道地居民缺少对遗产原真性的判断能力和迫切希望提高生活水平的考虑,常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加入到遗产原真性的建构和展演中。但是当伴随旅游而来的文化商品化和环境的破坏等负面影响加大时,他们内部的文化精英也会产生文化自觉,渴望保护他们自己的原真文化及环境,而且旅游经营者出于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他们会同东道地居民一同寻求保护环境、文化与旅游开发两者权衡的出路和方法。
四、结语
遗产旅游原真性是一个动态、多元的问题,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原真性的认知和理解不同,正是这种理解的差异导致了遗产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态度,也是由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互动导致了遗产地不断地被构建成为“舞台化、符号化的原真遗产”。目前看来,将遗产纳入到旅游开发当中不失为遗产保护的一种相对可行的方式,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遗产旅游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必须从遗产地原真性的不同理解和互动过程入手。
参考文献:
[1]马凌.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旅游学刊,2007,(10).
[2]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社会学研究,1999,(6).
[3]王晓晓,张朝枝.遗产旅游真实性理解差异与遗产地管理[J].旅游科学,2007,(1).
[4]张朝枝,马凌,王晓晓,于德珍.符号化的“原真”与遗产地商业化—基于乌镇、周庄的案例研究[J].旅游科学,2008,(10).
[5]李应军.民俗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商品化与文化真实性问题探讨[J].文史博览理论,2006,(10).
[6]徐贛丽.生活与舞台—关于民俗旅游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J].民俗研究,2004,(4).
[7]张晓萍.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中西旅游人类学研究论丛[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8]周亚庆,吴茂英,周永广,等.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比较[J].旅游学刊,2007,22(6):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