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的主要写作方向是议论文,但其作为一种文体——一种单纯的文学体裁和写作方式,其与其他文体的内容及写作主体的思想认知等皆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效保障议论文写作质量的前提便是主体对自我认知的不断储备、逐渐提升的语文素养与不拘于一种文体的广泛写作兴趣。在此理论逻辑下,依据生活的学科及创作起源性,基于生活体察的写作便成为一种相对自由化、趣味化的教学模式,而能够改变传统拘于技巧模板等的写作教学惯性,使写作真正焕发活力,使学生写作兴趣、水平与语文素养等皆得到同步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生活体察 写作教学模式
基于生活体察的写作教学模式的由来为“文学、艺术皆来源于生活”,而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以细致而迥异于以往不以为意、理所应当的目光对生活现象与细节进行体察、思索。沿此起点,我们则可设计出由:累积写作素材、通过生间交流与探讨以深化拓展思维、通过写作落实与監督以保障持续锻炼此三大环节组成的写作教学链,即从学生主体的人文素养培育此根源处入手,以将“死气沉沉”的传统写作指导革新化为充满生活烟火气息的、灵活生机的趣味化模式。
1.观察生活与社会,以累积写作素材
高中学生面临重要的高考而承担有繁重的学习压力,因而其鲜有细致观察日常生活、关注外界社会的时间与心力,而在语文写作中一心致力于对技巧与模板的搜索掌握。但生活与社会却恰恰是真正写作的源泉——素材之源、思想之源。因此,教师首需要做的便是尝试引领学生从摞山的书堆中抬起头而放眼宽广的外在世界,欣赏宏观之伟而亦能心系细节之奇,而逐步累积起自身亦有深刻经验的写作素材,为之后写作过程中按需自如、自然的运用奠定基础。
例如:在每一天的语文作业布置中,我皆会安排一个“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作业,具体形式为:自己可通过对一天中生活的细致观察发现记录一个触动自己最深的现象或问题,亦可在每天的新闻浏览中选择记录一个自己最有感触的社会热点新闻,并写下自己最初的触动点。如一位同学写道:“放学路上难得的休憩时刻,望望初秋的天空,火红的夕阳和晚霞映照着几架高耸的塔吊与高低错落的正在修筑中的排排大厦,那是一种温柔的色泽,却透露着一种刚毅的、蓬勃的气息,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城市”!另一位同学写道:“在章子欣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便是‘信任’,信任与不信之间该如何抉择的问题亦便是该爱还是不爱这个世界的问题......”。如此,同学们每一天的累积不仅是对写作素材的累积,亦是潜移默化对其生活、社会看待视角、格局等的拓展过程与对其人文素养提升的过程,而这对于语文学习及写作而言是基础而亦是核心性的。
2.生间交流与探讨,以深化拓展思维
继生活与社会观察以得出写作素材之后,则便是对素材意义的赋予和处理过程,及对学生该如何更深刻看待素材外在形式所反映本质的引导。在此,由于个人经历与思想水平的局限性,其自我内部的“消化与分解”并无法使素材“活化”与深入化,而生生间的交流探讨则可在弥补此缺陷的同时,有效革新传统死板的“师讲生听”、“模板技巧”的写作教学模式。
例如:我将每一周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当做同学们之间进行对本周累积素材的自由探讨时间,而对于其具体的探讨形式,我并没有做严格的限定,而是让其去自由、放松地探讨、畅快地发言,形成一种头脑风暴式的热烈探说氛围,这对于其思维活跃性、素材感受程度而言都将是极有效的催促剂。例如一位同学提出“美国打压华为事件”,在谈及其关于此的看法时,有的同学则延续话题至任正非、公司员工、5G技术,甚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合作的益处和风险等。这便将一个话题素材的意义在可能的限度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拉伸,同时亦将原提出同学及后参与讨论的同学关于此事件的思想认知实现了最大限度内的深化。这是一种资源共享、亦是一种资源赋值的过程,将为之后的写作实践铺就稳固的认知前提。
3.写作落实与监督,以保障持续锻炼
任何写作教学模式的终归落脚点皆在写作发挥本身,即在最后的实际写作过程中能否结合自己的用语能力将素材与由此得到的思想认知进行完美的呈现。而此目标的达成必得需要不断的切实写作练习与有效的监督制约,以保障学生主体的写作坚持。
例如:在每一周的素材累积之后,我皆会让同学们在每周末依据自己本周所得与和同学们探讨所得写一篇议论文。当然,对于此所涉及的必要的议论文文体形式、论证要点、语言特征等我皆会利用其余时间做出详细的讲解。此环节旨在锻炼同学们对此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真正的写作能力。而此过程能够达成此目标的依据在于: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必然要对对象素材有深入的处理和思考,如针对“自我强大才是真的强大”的中心论点,想要引用上述“美国打压华为”的事件,其必得对此事件如何体现论点的形式有清晰逻辑化的认知;亦必然需要对文本结构有不断的审视和调整,如自己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此论点等。对此各方面不断思索落实的过程便是同学们写作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除却此,为监督其在每周都坚持落实,我还施行了上交打分的制度,以使同学们在写作态度、质量与自觉力上皆有鞭策。
基于生活体察与社会关注的写作指导方法契合写作的生活源头性而具有可行性,同时对写作关注点由文章模板、写作理论等至写作内涵的转移将极大提升学生的人文和语文素养,而此成果亦将作为写作能力的生成催化剂而存在。
参考文献:
【1】沈国全,葛琪琪,倪春凤.高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研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6):35-38.
【2】丁文华. 生命视角下普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7.
关键词:高中语文 生活体察 写作教学模式
基于生活体察的写作教学模式的由来为“文学、艺术皆来源于生活”,而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以细致而迥异于以往不以为意、理所应当的目光对生活现象与细节进行体察、思索。沿此起点,我们则可设计出由:累积写作素材、通过生间交流与探讨以深化拓展思维、通过写作落实与監督以保障持续锻炼此三大环节组成的写作教学链,即从学生主体的人文素养培育此根源处入手,以将“死气沉沉”的传统写作指导革新化为充满生活烟火气息的、灵活生机的趣味化模式。
1.观察生活与社会,以累积写作素材
高中学生面临重要的高考而承担有繁重的学习压力,因而其鲜有细致观察日常生活、关注外界社会的时间与心力,而在语文写作中一心致力于对技巧与模板的搜索掌握。但生活与社会却恰恰是真正写作的源泉——素材之源、思想之源。因此,教师首需要做的便是尝试引领学生从摞山的书堆中抬起头而放眼宽广的外在世界,欣赏宏观之伟而亦能心系细节之奇,而逐步累积起自身亦有深刻经验的写作素材,为之后写作过程中按需自如、自然的运用奠定基础。
例如:在每一天的语文作业布置中,我皆会安排一个“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作业,具体形式为:自己可通过对一天中生活的细致观察发现记录一个触动自己最深的现象或问题,亦可在每天的新闻浏览中选择记录一个自己最有感触的社会热点新闻,并写下自己最初的触动点。如一位同学写道:“放学路上难得的休憩时刻,望望初秋的天空,火红的夕阳和晚霞映照着几架高耸的塔吊与高低错落的正在修筑中的排排大厦,那是一种温柔的色泽,却透露着一种刚毅的、蓬勃的气息,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城市”!另一位同学写道:“在章子欣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便是‘信任’,信任与不信之间该如何抉择的问题亦便是该爱还是不爱这个世界的问题......”。如此,同学们每一天的累积不仅是对写作素材的累积,亦是潜移默化对其生活、社会看待视角、格局等的拓展过程与对其人文素养提升的过程,而这对于语文学习及写作而言是基础而亦是核心性的。
2.生间交流与探讨,以深化拓展思维
继生活与社会观察以得出写作素材之后,则便是对素材意义的赋予和处理过程,及对学生该如何更深刻看待素材外在形式所反映本质的引导。在此,由于个人经历与思想水平的局限性,其自我内部的“消化与分解”并无法使素材“活化”与深入化,而生生间的交流探讨则可在弥补此缺陷的同时,有效革新传统死板的“师讲生听”、“模板技巧”的写作教学模式。
例如:我将每一周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当做同学们之间进行对本周累积素材的自由探讨时间,而对于其具体的探讨形式,我并没有做严格的限定,而是让其去自由、放松地探讨、畅快地发言,形成一种头脑风暴式的热烈探说氛围,这对于其思维活跃性、素材感受程度而言都将是极有效的催促剂。例如一位同学提出“美国打压华为事件”,在谈及其关于此的看法时,有的同学则延续话题至任正非、公司员工、5G技术,甚而是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合作的益处和风险等。这便将一个话题素材的意义在可能的限度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拉伸,同时亦将原提出同学及后参与讨论的同学关于此事件的思想认知实现了最大限度内的深化。这是一种资源共享、亦是一种资源赋值的过程,将为之后的写作实践铺就稳固的认知前提。
3.写作落实与监督,以保障持续锻炼
任何写作教学模式的终归落脚点皆在写作发挥本身,即在最后的实际写作过程中能否结合自己的用语能力将素材与由此得到的思想认知进行完美的呈现。而此目标的达成必得需要不断的切实写作练习与有效的监督制约,以保障学生主体的写作坚持。
例如:在每一周的素材累积之后,我皆会让同学们在每周末依据自己本周所得与和同学们探讨所得写一篇议论文。当然,对于此所涉及的必要的议论文文体形式、论证要点、语言特征等我皆会利用其余时间做出详细的讲解。此环节旨在锻炼同学们对此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真正的写作能力。而此过程能够达成此目标的依据在于: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必然要对对象素材有深入的处理和思考,如针对“自我强大才是真的强大”的中心论点,想要引用上述“美国打压华为”的事件,其必得对此事件如何体现论点的形式有清晰逻辑化的认知;亦必然需要对文本结构有不断的审视和调整,如自己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此论点等。对此各方面不断思索落实的过程便是同学们写作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除却此,为监督其在每周都坚持落实,我还施行了上交打分的制度,以使同学们在写作态度、质量与自觉力上皆有鞭策。
基于生活体察与社会关注的写作指导方法契合写作的生活源头性而具有可行性,同时对写作关注点由文章模板、写作理论等至写作内涵的转移将极大提升学生的人文和语文素养,而此成果亦将作为写作能力的生成催化剂而存在。
参考文献:
【1】沈国全,葛琪琪,倪春凤.高中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研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6):35-38.
【2】丁文华. 生命视角下普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