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bul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改革进入崭新的阶段。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更强调“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和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自己。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氛围 好奇心 创造性
  一、钻研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钻研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实现教材价值的潜在因素和乐趣,变苦学为乐学。着眼于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分析、有所创造,心中装着学生对教材的动态分析。学生获取知识不但有探索、有假设、有推想、有判断、有想象、有结论,还有评价、有矫正、有检验,因此是一个创造性思维培养过程。老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在理清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师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相信所有学生、人人想创新、人人能创新,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為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着重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剖析思考,将范围尽可能缩小,将供学生探索发现的材料充分开发出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材料支持。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力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使他们成为自主活动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
  由于受家庭、社会的溺爱感化,儿童的信赖意识比较强,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再加上传统教育的影响,致使学生迷信老师的意识比较严重。这种现象制约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创造欲望,更缺乏创造意识与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彻底消除依赖心理。因此,①在生活中,教师要把学生视为自主、发展、有潜力的人,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喜优厌差。教学过程中教师把知识和智慧的阳光均匀地撒向他们,在他们心中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这样学生会对自己、对老师充满信心,从而增强学习激情;②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学生的意见对与否,只要他们能发表见解,就要加以鼓励和表扬,及时表扬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引导扶正错误的意见,补充不完善的意见;③在评价学生答问时,教师要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满腔热情、语言自然,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重要的是营造平等、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想创新。
  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是创新的潜在动力。小学生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产生疑问。如为什么老师一下子就能判断随意一个数能否被2、3、5整除呢?盖房子木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求知欲望。无论儿童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老师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见解,爱护和培养学生好奇心。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就会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四、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动作技能,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发展起来。
  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观察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陶行知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勇于发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体验创新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引发创新和探究意识。
  3.培养学生多向思维,促进创造能力的形成。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因受定式思维的影响,不能灵活迁移的情形,如果教师能适时点拨,根据题目有多种解法的情况,启发学生仔细反复思考,适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产生学习兴趣,推动学习目的向崇高境界迈进。
  五、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高创新意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条件,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争取他们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层次发展,逐步产生自我期望、自我鼓励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形成“乐学”的心态,再加上教师语言鲜明的评价,使学生一直处于情绪高涨状态,以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随着社会发展和教学创新,以及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会出现更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教育创新,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公文标题不同于一般文章的标题。一般文章的标题在拟制时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不受限制,比较灵活多样;而公文标题要受到特定的行文目的与要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强的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课程改革的进行,初中数学正在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體,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挖掘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广泛开展,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概念 特点 措施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对数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对学生主体地位的
摘 要: 空间观念是创新能力养成的基本要素,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在平面图形教学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生的知识、生活基础;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想象;通过突破学生思维定式;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  关键词: 空间观念 平面图形教学 教学效果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空间观念”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被明确提出。空间观念是创新能力养成的基本要素,空间观念和
摘 要: 由于数学学科的严谨性,教学中老师容易忽略“直觉”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许多伟大创新都是从突如其来的“直觉”开始的。数学学习中的直觉思维,常通过学生各种奇思怪想反映出来,或者另辟蹊径解决某个问题,或者找到新颖的解题思路。因此,老师应重视学生直觉思维培养,将其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完成。  关键词: 初中 直觉思维 数学教学  元素周期规律是门捷列夫在梦里发现的,阿基米德定律是伟大数学家在洗澡时悟出
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文秘专业教学虽然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本位”教育,但由于课程设置、学生实训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而且中职文秘专业过于强调学
摘 要: 简便计算是学生数学计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简便计算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当前,在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定式思维、举一反三能力欠缺,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化简便计算训练,让学生灵活掌握计算规律,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简便计算 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计算技
关于MEMS结构疲劳特性的研究报道中,典型的研究疲劳的方法是基于观测裂纹的产生和扩展的,如一种扇型梳壮驱动器用来产生循环的拉压作用,以此可以观察Si梁结构的裂纹的扩展情
摘 要: 要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语言,灵活运用规范数学语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策略。作者结合前期所做的六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现状调查,就培养六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提出对策。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能力  笔者从教以来发现小学数学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小学生学习了一定数学内容后,难以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出现的数学问题或结果不敢质疑等。
摘 要: 小学数学研究的是基本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几何图形、长度的认识等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和人们日常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数学中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使问题简单化,让小学生初学数学便产生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针对数学中广泛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探讨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 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 运用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旨在培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通过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等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前预习 能力培养 意义 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預”可以让人未雨绸缪,可以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预”对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