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观等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ly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观是关于课程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高职课程观的具体内涵包括几个方面:(1)适应社会的课程价值观。首先,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目的,决定了适应社会的课程价值观;其次,人的社会化、职业化需要,决定了适应社会的课程价值观。(2)“技能为本”的课程设计观。“技能为本”课程设计观是相对于知识为本课程设计观而言的;“技能为本”的课程设计观要求高职课程设计应以技能为主线,服务于学生的技能习得。(3)实践主导的课程实施观。因为实践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实践是技能学习的基本路径;实践是笃学求知的根本目的;实践是提高学习效能的催化酵母。实践主导的课程实施观要确保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要在理论课中渗透更多实践教学因素;课程的实施要遵循实践的逻辑。(4)就业为本的课程目标观。落实就业为本的课程目标观,一是要在课程实施中找到统领课程学习的逻辑基准;二是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三是要在课程实施中重视学生职业人格的培养。
  摘自《职教通讯》2013年第七期 张健《高职教育课程观的多元解析》
  关于职业学校存在的合理性
  福斯特命题(即“职业学校谬误论”)引发了职业学校存在合理性与变革取向的考问:(1)巴洛夫与福斯特之争:职业学校存在合理性问题的提出。(2)学徒制与学校制之博弈:职业学校存在合理性的历史追问。一是学校何以产生:职业教育历史悠远,可以说“自有分工,便有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的产生基于权利诉求;基于效率原则;基于科学理论的学习。二是学校何以被质疑:职业学校存在合理性问题源于历史条件的变革;源于自身的天然缺陷;源于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三是学校何以尚存:职业学校尚存源于自身的教育使命;在于与教育对象的主体需求息息相关;还在于其技术知识的传承功能。(3)技术话语与学校本位之张力:职业学校存在合理性的内在困境。一是跨界属性,职业学校面临的内在困境之一是如何面对跨界问题;二是匠器法则,职业学校面临的内在困境之二是如何应对匠器成长的特殊规律;三是默会向度,职业学校面临的内在困境之三是如何面对技术知识。(4)回归学校与适应变革之融合:职业学校存在合理性问题破解策略。首先是做当为之事。“当为之事”即是不可替代之事,“学校”回归“学校”是根本;其次是做可为之事。“可为之事”是适应变革,效率原则同样是学校存在合理性的基础。
  摘自《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七期 路宝利,庞海珍,石瑞珍《论职业学校存在的合理性——福斯特“职业学校谬误论”引发的考问》
  关于高等教育功能分化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功能泛化的新时代。高等教育功能泛化的原因是知识经济时代多方利益诉求的增加以及效率时代大学变革的迟缓;高等教育功能泛化表现为大学在不断地适应着社会对其功能的诸种诉求以及大学对自身发展目标的模糊。功能分化是实现高等教育走向卓越的重要举措:(1)实现大学功能分化,有助于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2)实现大学功能分化,有助于大学特色发展,能够满足差异化需求;(3)实现大学功能分化,有助于大学发展核心竞争力,增强竞争能力。促使大学功能实现分化的措施,一是以市场为推动力的大学功能改革;二是以保证大学公共职能为目的的政府力量介入;三是以增强自主变革为目的的大学组织结构变革;四是以维护群体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力量发挥。
  摘自《江苏高教》2013年第三期 杨聚鹏,苏君阳《复杂时代的高校功能改革研究》
  关于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与整合
  (1)冲突与失衡: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现状。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与失衡的主要表现:一是行政权力过度膨胀;二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越位;三是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对彼此间平等合作的关系认识不足。(2)文化与逻辑: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解析。首先,从历史视角看,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与失衡是长期以来高校管理过度行政化的后果;其次,从文化视角看,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是学术文化与行政文化冲突的结果;再次,从实践视角看,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与失衡源于它们的目标取向、利益追求和运行方式不同——它们遵循着各自的实践逻辑。(3)协调与合作: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整合路径。一要强化共同体意识;二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三要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四要合理划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职能与界限;五要发挥校长的纽带作用。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十四期 范丽娟,李旭炎,林祥柽《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与整合》
  关于高等教育供给制度创新
  利益相关者对各自利益的诉求既会引发冲突和矛盾,也可能通过充分表达和有效整合形成制度变迁的动力。在现实至理想之途中,如何化解冲突矛盾、协调利益诉求成为思考高等教育供给制度创新的重点内容。高等教育供给制度创新的路径走向:(1)坚持利益均衡原则,搭建利益协调平台;(2)探索政府“元治理”下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3)架构普及、开放、终身高等教育模式,维护个人“根本利益诉求”;(4)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拓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渠道。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十五期 肖海燕《高等教育供给:利益相关者互动、利益诉求与制度创新》(逸 公辑)
其他文献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提升离不开高质量的专业技能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培训,这就需要检讨并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分析国内职业教育现状,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的启示,反思我国职业人才培养在教育理念、培训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电子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中职业素质和基础技能的重要性;根据工程实训中心在具体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方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完整职业工作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实施项目课程《制药通用设备》,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行动导向;制药通用设备;六步法、教学做一体;综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摘要: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视角出发,构建既符合财经类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所构建的“二三四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财经类高职院校的财贸特色,有助于推动首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6.71%  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2011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学生为662.67万人,就业学生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比2010年略有提升。  统计数据(不含技工学校)显示,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406.17万人,占就业学生的77.26%;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70.24万人
摘要:高职院校应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五个方面分析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运行与岗位需求等八个方面相适应,根据教改建议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细化运行机制,分析人才培养的预期价值。  关键词: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摘要:以职前职后融合的理念,从职后人才基本素养的角度进行专业课程技能目标的设定,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职后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设定课程的核心能力指标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尺;以专业课程延伸的社会实践平台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同时以职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载体,改革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从内容选取、教学组织、课程评价改革等方面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以上三者有效融合,构建专业课程、社
摘要:介绍了德国萨克森州教育体系的特点,探讨了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比较中、德两国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提出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文化因素;职业教育;德国职教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17-04  研究社会文化因素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不仅是教育管理者和从业者需要考虑
摘要: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华好集团通过校企合作“双元培养”办学,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华好学院为对象,对校企“双元培养”内涵、“双师型”师资建设、校企师资融合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助于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双元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61-04  根据《国
摘要:就维修电工考证与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相融通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将技能考证纳入课程体系,进行内容重构,制定课程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可实现课程项目化教学与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证培训的对接。  关键词:双证融通;维修电工;项目教学;课程考核;技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
摘要:校园文化在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类高职院校在强化职业指导有效性的同时,应该把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因此,应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明确职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的内涵,以突显基于校企文化对接基础上的校园文化特色,探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特色;校企文化对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