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一直是电影市场的主力军。
追溯电影史,年轻人对青春电影的热爱几乎与电影同步产生:表现成长的烦恼、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浪漫又残酷的少年情怀、青春期荷尔蒙的冲动。
在过去30年的中国,青春电影一直没有形成独特的体系,每一阶段的青春电影都有被割裂的迹象,80年代的青春电影,具有后文革时代充满理想主义的呐喊;90年代,充满打架斗殴的残酷青春开始亮相,到了新世纪,物质与思想的混乱同时占据主流,似乎每一代人都曾经一度缺失青春。
导演也一样,无论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贾樟柯的《小武》、《站台》,还是王小帅的《我11》,每个人的青春电影作品都像是“报复”童年,修补记忆,或和解过去,或温暖从前,都一样逃不出带有“自传”色彩的窠臼。
事实上,无论导演还是观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青春电影?与我们想要什么样的青春一样“伤脑筋”。
电影院里的年轻人'
在电影院线老板们心中,当下有一类观众他们不得不关心,即18岁-35岁的年轻人,尤其是90后。
据中国电影网2012年研究数据显示,年龄在15岁-25岁的观众占观影人次的46.6%,26岁-35岁占29.8%,而36岁-45岁仅占到13.1%。
位于北京南城的正华影院运营经理王欢心情愉悦,去年一年,走进正华影院观影的人次比三年前番了一倍,且以年轻人居多。
这与中国电影市场每年持续增长的票房数据相对应。
纵观过去的2012年电影市场,票房首次突破170亿元。引进大片打开了闸口,《碟中谍4》、《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冰川时代4》、《无敌破坏王》、《泰坦尼克号3D》等一拥而入。与此同时,中国国产电影的票房占比首次降到50%以下。虽有《泰囧》、《画皮Ⅱ》力撑,但整体票房还是被好莱坞大片抢过风头。
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数据称,2012年,国产片产量达到893部,但佳作仍偏少。
这一现象也印证了耀莱成龙国际影院一位负责人的说法,引进片与喜剧片是90后这一群体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
“内地电影题材形态的特点,依旧是题材单一,一时间都是古装大片,有时一如既往的家长里短,影片类型不丰富”,该负责人表示。
正华影院运营经理王欢说,去年的历史题材影片成绩惨败,说明青年人在历史题材电影上已呈现审美疲劳。
王欢分析称,进影院看电影的主力人群,集中在90后15岁-24岁的青年居多。80后大部分已有家庭,生活压力较大,不是口碑非常好的片子以及大片,专门去影院观看的占比并不高。他认为受欢迎的影片一定要有好的切入点、能让观众引起共鸣。像《泰囧》看二三遍肯定也不好笑了,有的影片也未见有深的哲理启示,但是观众喜欢看。例如《失恋33天》,由于内容贴近年轻人生活现实,不摆高深架子,因此大卖。
青年导演在想什么?'
另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新晋导演快速成长为主流电影的主心骨。国产电影唯一突破12亿的《泰囧》,导演徐峥41岁;首部过7亿的《画皮Ⅱ》,导演乌尔善41岁;包括港片黑马《寒战》的两位香港导演刚刚出道;半红不火的《黄金大劫案》出自年仅35岁的宁浩之手;此外还有《二次曝光》的女导演李玉。
这些影片导演都很年轻,徐峥、乌尔善、陆剑青、李玉,以及台湾导演魏德圣和蔡岳勋,他们都40岁上下,有大把的才情和精力可以释放。有人甚至评论,这样的中青代导演,“有望扛起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
而专业人士却有不同的看法,由电影人程青松创办的金扫帚奖,除了评选年度最差影片之外,也评选十佳优秀国产片,他表示找到合格的十部佳片,十分为难。
于是一种观念再次被提起来:第五代导演长时间占据电影地盘,第六代又在文艺与市场之间纠结不前。
有人说,中国电影环境正遭遇超过20年的文化霸权。但张艺谋们在那个公众热爱以道德高度评判影片的年代,经历过滔天骇浪式的公众讨伐:背弃初心,影片商业逢迎。
作家阿城曾在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提到第六代导演时表示:第六代终于开始专注人了,摆脱了他们以前的导演宏大叙事的习惯。
如果说第五代导演们在确立自己的地位后更擅长选择“政治正确”的路线来稳固江山,那么贾樟柯似乎都不太在乎去迎合所谓的“政治正确”。
除了贾樟柯,70后出生的一代导演,也逐渐显山露水,他们没有太多思想负担,而更偏向于拍商业片。滕华涛的《失恋33天》引领新的市场纪录,徐静蕾《杜拉拉升职记》也是商业片的一次迈进,宁浩则拍起了《黄金大劫案》。
有“实力”的青年导演决心在票房上一比高下,那么没实力的青年导演都在做些什么?
程青松表示,“青年导演的作品要进入院线非常艰难,他们很多处于一种‘院外循环’的状态,有些在拍微电影、短片、电视电影、低成本的电影,由于缺少资金做宣发,这些电影很少为人所知。所以现在中国电影一年有800多部产量,只有100-200部在院线上映,好几百部包含众多青年导演心血创作的影片观众根本无法看到。”
作品进不了市场,就会限制青年导演的发展,于青年导演的成长十分不利。
消息显示,2013年将陆续推出小清新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郭敬明的《小时代》,而类似于星座电影、友情电影、小清新电影等适合青年口味的影片,是否会引起新气象,还有待经过市场的考验。
对于青年导演来说,已经到来的2013年里,类似于像乌尔善与徐峥这样的好运气不知是否留存。
“馅饼计划”'
对于有电影梦想的年轻导演来说,他们的最大门槛在于电影是一个试错成本很高的行业——投资方不愿冒险相信新人,电影行业整体急功近利,新导演怎样才能获得更多机会? 过去的几年,中国政府屡有新政推动新青年的影片计划,意在推动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复苏,扶植青年电影。
2007年,“青年导演资助计划”推出,拿出800万元资助16位青年导演,包括之后每年都有新人获得这项专门为青年人设立的政府津贴。
同年4月,西安曲江影视集团又斥资一亿元人民币启动“青年电影亿元助推资金”。这是继刘德华、成龙等以《疯狂的石头》、《鸡犬不宁》等小成本影片成就“亚洲新星导”计划之后,民营影视机构又一次对青年导演的关注和扶持。
2008年,“亚洲星引力导演计划”,旨在发掘电影新人、拍摄小成本优秀商业电影。其中乌尔善据此计划拍出作品《刀见笑》(乌尔善因为此片才顺利取得《画皮II》的拍片机会)。
2012年,“馅饼计划”青年电影人培育项目启动,此创作项目旨在为中国当代最不安于沉默,富于革新精神的青年电影人提供实践舞台。孔二狗、吴有音等人成为该项目投拍导演。
除去政府、民间机构资金支持,电影圈前辈也有提拔新人的努力。金牌监制陈国富近年扶持不少新导演,包括乌尔善、冯德伦、杜家毅、林书宇等人都得到他的提携。
2009年,贾樟柯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其西河星汇公司已募集到一亿元人民币,将投拍年轻导演的新电影。新人韩杰通过贾樟柯的提携与“添翼计划”也拍出《赖小子》、《hello!树先生》。
罗拉倡导的“云南印象”让两岸10位青年女导演崭露头角;王家卫也打算和上影合作推出新锐导演;华人导演李安也将启动“推手计划”。
人们严重意识到,新一代影人的接班尤为重要。虽然青年电影具有创作上的不确定性,但业界依然需要从资本、制作、明星等多角度给予倾斜支持,甚至包括创建更包容的评价环境。
这无疑将给中国的青年导演更多机会,给青年电影留下更多空间。而最重要的,依然还是青年人的作品具备诚意,青年电影人的成长才能从多角度得到保护与资助。
2013年2月18日,华谊兄弟艺术总监陈国富,购买“十年女友要嫁人”网帖电影改编权的新闻四处流传,剔除炒作嫌疑,该故事讲述的是80后群体在面临异地恋、房价、婚姻、生存抉择的诸多争议与现实话题。
陈国富的经纪人陶昆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选取该故事的原委,“陈导的看法是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碰到的困境,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做出的抗争和选择”。该帖不少读者备受感动,并称看故事如看到自己,活生生的事例身边太多。
给青年导演们的馅饼,能否最终让年轻一代导演与年轻一代的观众尝到,还需要年轻一代电影人对现实更多的触碰与体察,需要拭目以待。
追溯电影史,年轻人对青春电影的热爱几乎与电影同步产生:表现成长的烦恼、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浪漫又残酷的少年情怀、青春期荷尔蒙的冲动。
在过去30年的中国,青春电影一直没有形成独特的体系,每一阶段的青春电影都有被割裂的迹象,80年代的青春电影,具有后文革时代充满理想主义的呐喊;90年代,充满打架斗殴的残酷青春开始亮相,到了新世纪,物质与思想的混乱同时占据主流,似乎每一代人都曾经一度缺失青春。
导演也一样,无论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贾樟柯的《小武》、《站台》,还是王小帅的《我11》,每个人的青春电影作品都像是“报复”童年,修补记忆,或和解过去,或温暖从前,都一样逃不出带有“自传”色彩的窠臼。
事实上,无论导演还是观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青春电影?与我们想要什么样的青春一样“伤脑筋”。
电影院里的年轻人'
在电影院线老板们心中,当下有一类观众他们不得不关心,即18岁-35岁的年轻人,尤其是90后。
据中国电影网2012年研究数据显示,年龄在15岁-25岁的观众占观影人次的46.6%,26岁-35岁占29.8%,而36岁-45岁仅占到13.1%。
位于北京南城的正华影院运营经理王欢心情愉悦,去年一年,走进正华影院观影的人次比三年前番了一倍,且以年轻人居多。
这与中国电影市场每年持续增长的票房数据相对应。
纵观过去的2012年电影市场,票房首次突破170亿元。引进大片打开了闸口,《碟中谍4》、《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冰川时代4》、《无敌破坏王》、《泰坦尼克号3D》等一拥而入。与此同时,中国国产电影的票房占比首次降到50%以下。虽有《泰囧》、《画皮Ⅱ》力撑,但整体票房还是被好莱坞大片抢过风头。
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数据称,2012年,国产片产量达到893部,但佳作仍偏少。
这一现象也印证了耀莱成龙国际影院一位负责人的说法,引进片与喜剧片是90后这一群体最受欢迎的电影类型。
“内地电影题材形态的特点,依旧是题材单一,一时间都是古装大片,有时一如既往的家长里短,影片类型不丰富”,该负责人表示。
正华影院运营经理王欢说,去年的历史题材影片成绩惨败,说明青年人在历史题材电影上已呈现审美疲劳。
王欢分析称,进影院看电影的主力人群,集中在90后15岁-24岁的青年居多。80后大部分已有家庭,生活压力较大,不是口碑非常好的片子以及大片,专门去影院观看的占比并不高。他认为受欢迎的影片一定要有好的切入点、能让观众引起共鸣。像《泰囧》看二三遍肯定也不好笑了,有的影片也未见有深的哲理启示,但是观众喜欢看。例如《失恋33天》,由于内容贴近年轻人生活现实,不摆高深架子,因此大卖。
青年导演在想什么?'
另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新晋导演快速成长为主流电影的主心骨。国产电影唯一突破12亿的《泰囧》,导演徐峥41岁;首部过7亿的《画皮Ⅱ》,导演乌尔善41岁;包括港片黑马《寒战》的两位香港导演刚刚出道;半红不火的《黄金大劫案》出自年仅35岁的宁浩之手;此外还有《二次曝光》的女导演李玉。
这些影片导演都很年轻,徐峥、乌尔善、陆剑青、李玉,以及台湾导演魏德圣和蔡岳勋,他们都40岁上下,有大把的才情和精力可以释放。有人甚至评论,这样的中青代导演,“有望扛起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
而专业人士却有不同的看法,由电影人程青松创办的金扫帚奖,除了评选年度最差影片之外,也评选十佳优秀国产片,他表示找到合格的十部佳片,十分为难。
于是一种观念再次被提起来:第五代导演长时间占据电影地盘,第六代又在文艺与市场之间纠结不前。
有人说,中国电影环境正遭遇超过20年的文化霸权。但张艺谋们在那个公众热爱以道德高度评判影片的年代,经历过滔天骇浪式的公众讨伐:背弃初心,影片商业逢迎。
作家阿城曾在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提到第六代导演时表示:第六代终于开始专注人了,摆脱了他们以前的导演宏大叙事的习惯。
如果说第五代导演们在确立自己的地位后更擅长选择“政治正确”的路线来稳固江山,那么贾樟柯似乎都不太在乎去迎合所谓的“政治正确”。
除了贾樟柯,70后出生的一代导演,也逐渐显山露水,他们没有太多思想负担,而更偏向于拍商业片。滕华涛的《失恋33天》引领新的市场纪录,徐静蕾《杜拉拉升职记》也是商业片的一次迈进,宁浩则拍起了《黄金大劫案》。
有“实力”的青年导演决心在票房上一比高下,那么没实力的青年导演都在做些什么?
程青松表示,“青年导演的作品要进入院线非常艰难,他们很多处于一种‘院外循环’的状态,有些在拍微电影、短片、电视电影、低成本的电影,由于缺少资金做宣发,这些电影很少为人所知。所以现在中国电影一年有800多部产量,只有100-200部在院线上映,好几百部包含众多青年导演心血创作的影片观众根本无法看到。”
作品进不了市场,就会限制青年导演的发展,于青年导演的成长十分不利。
消息显示,2013年将陆续推出小清新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郭敬明的《小时代》,而类似于星座电影、友情电影、小清新电影等适合青年口味的影片,是否会引起新气象,还有待经过市场的考验。
对于青年导演来说,已经到来的2013年里,类似于像乌尔善与徐峥这样的好运气不知是否留存。
“馅饼计划”'
对于有电影梦想的年轻导演来说,他们的最大门槛在于电影是一个试错成本很高的行业——投资方不愿冒险相信新人,电影行业整体急功近利,新导演怎样才能获得更多机会? 过去的几年,中国政府屡有新政推动新青年的影片计划,意在推动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复苏,扶植青年电影。
2007年,“青年导演资助计划”推出,拿出800万元资助16位青年导演,包括之后每年都有新人获得这项专门为青年人设立的政府津贴。
同年4月,西安曲江影视集团又斥资一亿元人民币启动“青年电影亿元助推资金”。这是继刘德华、成龙等以《疯狂的石头》、《鸡犬不宁》等小成本影片成就“亚洲新星导”计划之后,民营影视机构又一次对青年导演的关注和扶持。
2008年,“亚洲星引力导演计划”,旨在发掘电影新人、拍摄小成本优秀商业电影。其中乌尔善据此计划拍出作品《刀见笑》(乌尔善因为此片才顺利取得《画皮II》的拍片机会)。
2012年,“馅饼计划”青年电影人培育项目启动,此创作项目旨在为中国当代最不安于沉默,富于革新精神的青年电影人提供实践舞台。孔二狗、吴有音等人成为该项目投拍导演。
除去政府、民间机构资金支持,电影圈前辈也有提拔新人的努力。金牌监制陈国富近年扶持不少新导演,包括乌尔善、冯德伦、杜家毅、林书宇等人都得到他的提携。
2009年,贾樟柯在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其西河星汇公司已募集到一亿元人民币,将投拍年轻导演的新电影。新人韩杰通过贾樟柯的提携与“添翼计划”也拍出《赖小子》、《hello!树先生》。
罗拉倡导的“云南印象”让两岸10位青年女导演崭露头角;王家卫也打算和上影合作推出新锐导演;华人导演李安也将启动“推手计划”。
人们严重意识到,新一代影人的接班尤为重要。虽然青年电影具有创作上的不确定性,但业界依然需要从资本、制作、明星等多角度给予倾斜支持,甚至包括创建更包容的评价环境。
这无疑将给中国的青年导演更多机会,给青年电影留下更多空间。而最重要的,依然还是青年人的作品具备诚意,青年电影人的成长才能从多角度得到保护与资助。
2013年2月18日,华谊兄弟艺术总监陈国富,购买“十年女友要嫁人”网帖电影改编权的新闻四处流传,剔除炒作嫌疑,该故事讲述的是80后群体在面临异地恋、房价、婚姻、生存抉择的诸多争议与现实话题。
陈国富的经纪人陶昆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选取该故事的原委,“陈导的看法是这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碰到的困境,以及他们面对困境时做出的抗争和选择”。该帖不少读者备受感动,并称看故事如看到自己,活生生的事例身边太多。
给青年导演们的馅饼,能否最终让年轻一代导演与年轻一代的观众尝到,还需要年轻一代电影人对现实更多的触碰与体察,需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