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1世纪初,世界各大艺术品博物馆开始收藏和销售艺术微喷工艺输出的艺术复制品,在欧美市场,通过喷墨打印技术制作的复制品,甚至卖出了十万欧元乃至几十万欧元的高价。”最近,在上海莫干山路50号,爱普生影艺坊与《上海摄影》杂志共庆十周年之际,高端数码影像制作师于澜女士开了一堂课——《数码与艺术复制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其间提到了艺术复制品市场的行情,以及什么样的复制品有收藏价值。
从浙江赶来听课的一位公司老总,是艺术品复制的爱好者,他乐呵呵地告诉我:“我家客厅里挂着的世界名画,是我到欧洲考察期间,用单反相机翻拍下来,然后回到国内,请人制作的。”然而,在于澜看来,这样的复制,未经授权,不管是否违法,在道德层面就已经很丢分了。并且,在真正的艺术品复制行家看来,这些用自家高级相机翻拍下来,然后复制出来的世界名画,实际上与垃圾无异。
复制艺术品价值何在
21世纪初,欧美各大艺术博物馆和艺术收藏品拍卖市场,比如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大英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都从那时候开始收藏和销售艺术微喷工艺输出的艺术复制品。2004年左右,国内机构也介入这一市场,比如一鼎轩彩虹仿真艺术进行的故宫仿真古画展、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而中国国家博物馆、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等,都从艺术品复制中受益。
复制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其细节表现力,而获得细节表现力,要有赖于原作的授权复制、高性能的数据采集技术和复制者高超的色彩管理能力。于澜提起一位她认识的艺术品投资者:“他投了上亿资金,买了高端数码打印机,可做出来的东西很烂。原因在于他对艺术复制品的工艺不了解。实际上,博物馆收藏的殿堂级的复制品,价格高达几十万元,是有其道理的。比如正规的认证体系,就是复制艺术品价值的重要标尺。”
目前,人们在艺术品复制上遭遇了不少问题,比如难以区分复制品的优劣。藏家无论从分辨复制品品质的要素、专业素养上,还是从文化素养、艺术感知力上,都亟待提高。同时,许多复制机构对艺术品和艺术创作,缺乏基本的尊重,比如未经授权,直接翻拍作品用于复制。
“数码复制品虽说不是艺术品,可也绝非廉价印刷品。目前,高品质的艺术复制品在市场流通中,遭遇了与廉价批发的印刷品的较量,市场流通环节对复制品的评价体系和定价系统有缺失。”于澜补充说,“只有极少数人去深入观察和研究影像的细节部分,而平庸与伟大的作品,其区别往往只是在毫厘之间。”
根据此言,复制艺术品的价值何在,也就有了答案。艺术品复制,是技术对艺术的一种承诺,是还原再现,体现原作风貌是复制的最基本要求,却也是最高的乃至是唯一的标准。
传统仿制与数码复制的区别
提到艺术品的复制,往往会令人想到古往今来许多临摹高手,乃至于绘画、雕塑领域的造假高手。
传统的仿制面临的课题主要是材料的筛选、技法和色彩的还原等。传统的临摹、复制,在油画领域的成功可能性,要大于国画。毕竟,国画的晕染、枯笔等等,其造型过程有偶然性,其托裱过程,也有偶然性。于澜说:“国画的手工仿制,所谓仿真工艺的高难度,失误是不可逆转的。” 她以市场上遇见的所谓戈湘岚《骏马图》做例子,仔细分析了为何这幅《骏马图》系仿作,原因只在仿作无法达到戈湘岚本人的特点。
而最新的数码技术仿制,面临的则是与手工复制完全不同的课题——数码传感器采集设备与材料的筛选、数码后期校色、数码软件对制作工艺的有效控制、完美的流程与成品的可复制性、限量流通等等问题。
数码复制在不同领域,关注的焦点还不同。
比如在油画复制上,需要关注原作的创作年代、表现力、技法、颜料肌理以及扫描时的光源、输出介质等,以期获得足够的神韵。而在传统宣纸和绢布上作画的中国画,就需要关注原作的颜料、渲染技法、墨色的过渡、纸基的纹理等细节。于澜在9年前见过一幅宣纸《山圣像》,仔细分辨是数码复制品。原来,她发现了《山圣像》黑色着墨部分,有着绢布肌理,而宣纸留白部分,并无绢布痕迹的肌理。探求之下,得出结果。原来,复制者用大画幅相机翻拍了绢布上的原作,再通过photoshop软件,将绢布的肌理一点一点修除掉。然而,黑色着墨部分难以删除,留下了马脚。所以目前她手里有好几幅授权可以限量复制的国画,但一直没有进行复制:“这些都是绢本,我在等合适的好纸出现。”
讲到艺术品复制,难免还要提下古代壁画的复制。这个工作还需要复制者“赋予”一些已经退色的古代洞穴壁画以全新的颜色,这又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课题。值得一提的是,我曾在中华印刷厂位于青浦的车间,参观过该厂新近利用3D技术复制的龟兹石窟。中华印刷厂的工艺,与于澜所说不谋而合。当时,对如何立体“克隆”龟兹石窟,公司总经理张晓迁说:“制作完成后,我们用三维扫描仪做立体扫描,和实物做对比,几乎100%吻合。这种精度是任何高明的艺术家也做不到的。”然而,在色彩“赋予”上,厂方还是采用了主观着色。
数码复制的另一大领域,是老照片的制作。收藏级高质量无酸照片纸的使用,是老照片修旧如旧的关键所在,也是数码打印照片收藏的价值所系,于澜进一步提醒说:“老照片复制,最难的还是绒面照片纸作品的复制,因为它有反光,不好控制。”
链接:数码复制的数据采集设备
高解像度的色彩还原能力,以及细节的表现能力,离不开优质的设备,比如phaseone思数码采集器,拥有3.96亿像素。数码复制所需的专业照相器材,价格从20万到几百万。
真正专业的复制系统,比如德国的CRUSE扫描机,这套系统能达到使典藏级绘画艺术品的原作图像得以逼真的完美复制,技术特点要优于传统线性扫描仪和数码相机。
从浙江赶来听课的一位公司老总,是艺术品复制的爱好者,他乐呵呵地告诉我:“我家客厅里挂着的世界名画,是我到欧洲考察期间,用单反相机翻拍下来,然后回到国内,请人制作的。”然而,在于澜看来,这样的复制,未经授权,不管是否违法,在道德层面就已经很丢分了。并且,在真正的艺术品复制行家看来,这些用自家高级相机翻拍下来,然后复制出来的世界名画,实际上与垃圾无异。
复制艺术品价值何在
21世纪初,欧美各大艺术博物馆和艺术收藏品拍卖市场,比如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大英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都从那时候开始收藏和销售艺术微喷工艺输出的艺术复制品。2004年左右,国内机构也介入这一市场,比如一鼎轩彩虹仿真艺术进行的故宫仿真古画展、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而中国国家博物馆、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等,都从艺术品复制中受益。
复制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其细节表现力,而获得细节表现力,要有赖于原作的授权复制、高性能的数据采集技术和复制者高超的色彩管理能力。于澜提起一位她认识的艺术品投资者:“他投了上亿资金,买了高端数码打印机,可做出来的东西很烂。原因在于他对艺术复制品的工艺不了解。实际上,博物馆收藏的殿堂级的复制品,价格高达几十万元,是有其道理的。比如正规的认证体系,就是复制艺术品价值的重要标尺。”
目前,人们在艺术品复制上遭遇了不少问题,比如难以区分复制品的优劣。藏家无论从分辨复制品品质的要素、专业素养上,还是从文化素养、艺术感知力上,都亟待提高。同时,许多复制机构对艺术品和艺术创作,缺乏基本的尊重,比如未经授权,直接翻拍作品用于复制。
“数码复制品虽说不是艺术品,可也绝非廉价印刷品。目前,高品质的艺术复制品在市场流通中,遭遇了与廉价批发的印刷品的较量,市场流通环节对复制品的评价体系和定价系统有缺失。”于澜补充说,“只有极少数人去深入观察和研究影像的细节部分,而平庸与伟大的作品,其区别往往只是在毫厘之间。”
根据此言,复制艺术品的价值何在,也就有了答案。艺术品复制,是技术对艺术的一种承诺,是还原再现,体现原作风貌是复制的最基本要求,却也是最高的乃至是唯一的标准。
传统仿制与数码复制的区别
提到艺术品的复制,往往会令人想到古往今来许多临摹高手,乃至于绘画、雕塑领域的造假高手。
传统的仿制面临的课题主要是材料的筛选、技法和色彩的还原等。传统的临摹、复制,在油画领域的成功可能性,要大于国画。毕竟,国画的晕染、枯笔等等,其造型过程有偶然性,其托裱过程,也有偶然性。于澜说:“国画的手工仿制,所谓仿真工艺的高难度,失误是不可逆转的。” 她以市场上遇见的所谓戈湘岚《骏马图》做例子,仔细分析了为何这幅《骏马图》系仿作,原因只在仿作无法达到戈湘岚本人的特点。
而最新的数码技术仿制,面临的则是与手工复制完全不同的课题——数码传感器采集设备与材料的筛选、数码后期校色、数码软件对制作工艺的有效控制、完美的流程与成品的可复制性、限量流通等等问题。
数码复制在不同领域,关注的焦点还不同。
比如在油画复制上,需要关注原作的创作年代、表现力、技法、颜料肌理以及扫描时的光源、输出介质等,以期获得足够的神韵。而在传统宣纸和绢布上作画的中国画,就需要关注原作的颜料、渲染技法、墨色的过渡、纸基的纹理等细节。于澜在9年前见过一幅宣纸《山圣像》,仔细分辨是数码复制品。原来,她发现了《山圣像》黑色着墨部分,有着绢布肌理,而宣纸留白部分,并无绢布痕迹的肌理。探求之下,得出结果。原来,复制者用大画幅相机翻拍了绢布上的原作,再通过photoshop软件,将绢布的肌理一点一点修除掉。然而,黑色着墨部分难以删除,留下了马脚。所以目前她手里有好几幅授权可以限量复制的国画,但一直没有进行复制:“这些都是绢本,我在等合适的好纸出现。”
讲到艺术品复制,难免还要提下古代壁画的复制。这个工作还需要复制者“赋予”一些已经退色的古代洞穴壁画以全新的颜色,这又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课题。值得一提的是,我曾在中华印刷厂位于青浦的车间,参观过该厂新近利用3D技术复制的龟兹石窟。中华印刷厂的工艺,与于澜所说不谋而合。当时,对如何立体“克隆”龟兹石窟,公司总经理张晓迁说:“制作完成后,我们用三维扫描仪做立体扫描,和实物做对比,几乎100%吻合。这种精度是任何高明的艺术家也做不到的。”然而,在色彩“赋予”上,厂方还是采用了主观着色。
数码复制的另一大领域,是老照片的制作。收藏级高质量无酸照片纸的使用,是老照片修旧如旧的关键所在,也是数码打印照片收藏的价值所系,于澜进一步提醒说:“老照片复制,最难的还是绒面照片纸作品的复制,因为它有反光,不好控制。”
链接:数码复制的数据采集设备
高解像度的色彩还原能力,以及细节的表现能力,离不开优质的设备,比如phaseone思数码采集器,拥有3.96亿像素。数码复制所需的专业照相器材,价格从20万到几百万。
真正专业的复制系统,比如德国的CRUSE扫描机,这套系统能达到使典藏级绘画艺术品的原作图像得以逼真的完美复制,技术特点要优于传统线性扫描仪和数码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