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课程设置模式的现存问题以及我国就业市场对高职学生能力的需求现状,进而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了探讨,并简单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模式的构建方案。
  【关键词】市场需求 就业 高职学校 课程设置
  
  一、分析传统课程设置的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所突显,而我国高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仍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对发展学生职业能力极为不利。以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通常文化基础课为:体育、德育、法律常识、劳动法、公共关系与礼仪修养、职业指导、企业管理、语文、数学、物理、英语;专业课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液压与气动传动、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工厂电气控制、钳工工艺学;专业实践课为:钳工实习、机械加工实习、电工实习、电焊实习。由该课程设置可以暴露出:
  (一)传统的公共基础课过多,专业选修课偏少
  传统课程设置不重视选修课的开设,专业课比例过大,重课堂教学,轻活动课程,重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课程内容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及综合职业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更不利于学生的就业、立业和创业。
  (二)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高职教育直接面向就业,面向服务经济建设。课程设置就应当“按需设课,按要编程”。然而理论性知识偏多偏深,忽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沟通,内容抽象难懂,学生将无法学以致用。学生看似学到了深厚的理论知识,实际并没有掌握真正的实践技能,迈出校门后,仍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操作或上岗培训才能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
  (三)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单纯的口授,学生被动的听记,教学内容表现为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性,这种课程模式忽视了教学过程应突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这一基本特征,不利于学生发展个性。
  二、市场需求对高职学生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学生能直接适应工作岗位,或经过短期培训即可上岗。如车工在校内就应具备利用机床加工出合格零件及保养、维护、维修机床的能力等。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應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使课程设置贴近生产实际。
  就业市场对智能型、复合型技术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并且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尤其是企业改造、重组以后,有些技术工人必须转岗。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注意先进性、综合性与灵活性,充分汲取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增设选修课。还要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具有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在职业群就业、从岗、晋升的基础。
  现代企业工作节奏快,操作型和服务型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工作中压力较大,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因此,课程设置时要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模式
  (一)精选教材,淡化专业限制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载体,选用与开发教材在课程设置改革中至关重要,部分传统教材内容繁杂且重复,知识陈旧,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教材选用应突出“项目化”,专业课的理论部分应削枝强干、删繁就简,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或是根据需要组织开发新的综合课程教材,避免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精简课时,让学生可以选修其他的课程。课程设置要淡化专业限制,引入“通才”教育思想。可以设置跨专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培养以本专业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的一专多能型技能人才。
  (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学生接受活动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探索,努力改革教学方法。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与灵活性。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借鉴、探索、总结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实践的能力。其次,营造具有职教氛围的课堂教学,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良好的职教氛围可通过模拟仿真现场、情景教学来实现。最后,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运用符合教学需求的现代化多媒体,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媒体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增设选修课程,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传统的课时设置缺乏灵活性,学时都限制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训练当中,培养的学生可塑性差。因此,要增加选修课程、实行弹性课时。理论课和实习课都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左右。选修课可以是相近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理论课和实习课,并根据当时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大局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并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积极乐观的精神。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也以此赢得社会的信任。
  
  【参考资料】
  [1]邹永忠,谢新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 .
  [2]蔡其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 教育探索,2006(6).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技能教学之一。听,是被动的语言输入手段。在中级听力教学中,录音材料的内容比起初级阶段难度有了很大提高,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积极的学习至关重要。笔者在文章中就自身体验的教学经验讨论了中级听力教学的内容、方法及难题。  【关键词】听力 发展 内容 方法 难题    前言   听力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输入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听力教学是
【摘 要】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书籍正在被人们渐渐地遗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读书或很少读书。在校大学生读书现状显现出的精神粮食匮乏更是 令人堪忧。  【关键词】大学生 读书 现状 分析 堪忧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读书不仅可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因此,读书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
【摘 要】本文提出合理建立实验教学合作小组,明确分工;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建立可持续的小组评价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实验教学 小组合作 有效探究  一、当前实验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通常是教师的提问无人应答,教学难以进行下去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这个问题。这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各自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只注重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的教学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再告诉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这一最便捷的信息处理工具,有效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受用的基础能力来培养。德国在这方面具备了十分先进的信息处理基础设施和法律框架,信息技术也处在较高的
【摘 要】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说非常重a要。从“以幼儿为本”的角度出发,结合日常教育教学经验,依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结合我园客观存在的环境条件,从色彩、材料、空间、密度等角度进行研究和创设,力求以幼儿发展为本,使我们的环境温馨、典雅、自然、和谐,成为有效的幼儿园环境,成为幼儿舒适、喜爱、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幼儿 心理学 环境  幼儿在幼儿园的时间每天长达10个小时,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
美国教育学家斯特林G卡尔汉曾提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问题是思维的心脏。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引发思维,但并不是提出了问题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都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好的问题应该是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好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一、有效提问激发兴趣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  对学生而言,问题是放飞他们想象的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成效成为广大历史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提升历史教学的成效,笔者针对西藏高中历史教育,在优化教学环节的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做了一个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历史课的教学,提升教学成效势在必然。如何把素质教育推进到西藏高中历史教学中去,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在
【摘 要】本文从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出发,对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扮演“聚合规则”和“准组合规则”的虚词及“意合”的语法手段进行归纳与探讨,以期从这两个角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提供若干有益的意见与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语语法特点 二语教学 语法教学 虚词 “意合”  0 引言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而学习一种语言的终极目的亦通过其社会沟通价值的实现而实现的。培养汉语作为
【摘 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张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进行自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主张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习惯 主动学习 有效性  “习惯”是指一个人后天逐渐养成的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行为的特殊的倾向。
【摘 要】好课多磨,在磨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养成质疑思考的习惯,而且要关注在合作互助中深入的思考,更要提升自身理论研究、外力引领的反思内化能力,并以此为导航系统,把准方向,驶入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应该:磨透教材;磨就学生;磨锐方法;磨精语言。  【关键词】磨透 磨就 磨锐 磨精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一位教育专家也对教学工作精辟说过:没有一生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