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运是个什么东西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h7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人夸奖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我是一个很容易感到尴尬和害羞的人,隔着屏幕还好,假如是当面被夸赞,我总会一阵恐慌,无地自容,要么低头不语,要么极力掩饰:
  “没有啦,只是运气比较好而已。”
  “这次考的内容碰巧很简单。”
  “我写得很差啊,还要继续努力。”
  这是些连我自己都不大相信的套话,是中国人特有的谦虚的方式。如此贬低自己的价值,否认自己的努力,倒也不是虚伪,只是习惯性退缩,生怕显得太招摇,太骄傲。可是,还真的有人看不到“努力”,只看到“幸运”。
  记不清有多少次,陌生的读者给我发类似这样的私信:
  “我觉得你挺幸运的,十几岁就在刊物上发表作品,高考也考进了名牌大学,一路顺风顺水。”
  “你是怎么认识那些编辑,怎么跟他们搞好关系的?”
  “真羡慕姐姐,你好像很少为成绩苦恼,而且现在可以每天做喜欢的事。”
  我哭笑不得。在他们眼中,好像这一切都是老天送到我嘴边喂我吃下去的,我只要享受幸运就够了。
  十几岁的我不认识任何编辑或作家,家人也没什么文学修养,更无资源引荐,自己的作品能被编辑从浩如烟海的稿件中拣出来,靠的完全是质量,而且在发表第一首诗之前我有多少投稿石沉大海,没人数得清;我生在考生多、高校少的高考大省河南,“很少为成绩苦恼”的背后,是拼命学习的苦与累;“顺风顺水”的前提,是自己造风,自己划水;“现在可以每天做喜欢的事”的背景,是至少十年的创作积累,是毕业时顶着各方压力的咬牙坚持,是直到现在还要承担的收入不稳定的风险。
  我想说的不是自己幸运与否,而是,我并没有先天优势,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即便有所谓“才华”之类的东西,若无努力的土壤,“才华”也不过是蒲公英的种子,飘着飘着就找不到了。
  很诧异地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拜幸运。
  网上,满眼都是“锦鲤”和“转发抽奖”的微博。我特别纳闷,真有人觉得自己会是百万人中的幸运儿吗?“转发这条微博,一周之内就会有好事发生”这样的蠢话真的有人信?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么那惊人的转发量和点赞数又该作何解释?


  我不转发,因为我不相信自己能中奖,也不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幸运。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我和表弟热衷于在学校门口买一种幸运贴纸,中奖率不高,即便中了也不过是三五块钱。几乎从未批评过我们的外公得知此事后,竟板起脸严肃地说:“我从不让你们的妈妈和舅舅买彩票、玩抽奖,我总教育他们别想着不劳而获。想要什么,应该靠自己的劳动得到。”从那之后我再没试过这类碰运气的事。
  而如今,外公所坚持的那种质朴风气,那种“靠自己努力发家致富”的信念,似乎已成了被摒弃、被鄙夷的对象。特别是疲于奔命的年轻人,缺钱时不再天真地想:“只要我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会好起来。”而是绝望且不失调侃地说:“真想一夜暴富啊!现在买彩票还来得及吗?买之前先转一条锦鲤!”电脑壁纸、手机壳、帆布包,甚至衣服上,都坦荡张扬地印着“一夜暴富”四个字。以前的人也会做天上掉馅饼的美梦,但没有现在这么普遍,这么理直气壮,也不这么大动干戈。
  靠努力不如靠锦鲤,怎么会丧到这种程度?倒也不完全因为他们好吃懒做。我身边的朋友,毕业后很少有过得满意的,特别是进公司工作的,多半被压榨得萎靡不振、气若游丝。加班和熬夜是常态,薪资不多,即便多,也没时间花,或者全都花在医院了。还有个在保险公司工作的朋友,居然给自己买了一份猝死险……
  “好日子是奋斗来的”,这话不错,但反过来讲,“奋斗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就不一定了。年輕人热衷于转发锦鲤,口口声声崇拜幸运,多半是在脆弱、无助、无望的状态下做出的挣扎和发泄。这样一想我就明白了,很多人并不真的相信好运,也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而是在疲惫不堪的时候,以这样的姿态进行戏谑和自嘲。
  对这些付出了努力暂时还没得到回报的人来说,要么是付出的还不够,要么是目标设定出了问题,要么是缺一点机遇,缺一点好运。
  可是,好运又是个什么东西?如果我不努力,即便最好的出版社、最好的编辑来找我出书,我又能拿出什么来款待这从天而降的好运呢?
其他文献
你幻想过拥有超能力吗?力大无穷,无须开口就能交流,拥有多个分身……你相信吗?这些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奇妙能力,你我或许也能拥有。日本科學家、东京大学系统信息学专业教授稻见昌彦所著的《超人诞生:人类增强的新技术》,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未来。  稻见昌彦是一位关注科幻作品、从科幻作品中获取发明灵感的科学家。作为一位科幻迷,他受《攻壳机甲队》的启发,利用光的回反射和投影技术发明了“光学迷彩”,这被《时代》
期刊
稻草人立在麦田里时,总像一个奇怪的隐喻。  第一次产生这个念头时,我十三岁,在镇上念初中,每天上学时都要经过一大片麦田。金色的麦田里,稻草人安静地伫立着,从它的背后依次延展出麦穗、鸟群、天空和群山——万物生长,而它是一切的起点。  我将这一幕写在了我的小说中,装进信封里,寄到杂志社,最后石沉大海。可我依然在写各种稚嫩的故事,然后把它们变成信封里的梦,最后把自己变成收发室外的稻草人。群鸟衔着嘲笑声自
期刊
二月:两个季节的忧伤  这个早晨没有月亮。天还没睡醒,路很黑。  青青没想到,春天握住冬天的时候,风却比深冬更冷,微微有些潮湿,像她的心情。  老树依然伸着光秃的胳臂,等待它的叶子从大地归来,显得孤独憔悴。青青从树下走过,很慢,甚至有些艰难。她看见远处教室的灯亮着,比太阳还暖,友好地向她招手。和所有开学的场景一样,同学们吵吵闹闹,充满活力,但青青除外。  她明知道自己不属于这个班了,却还是忍不住走
期刊
母亲在楼下催着我快些,清明节,我们该回老家给姥姥扫墓了。  透过车窗,窗外的树影已飞快溜走,就好像那段时光也在我的记忆深处悄悄溜走。与姥姥生活的大多数回忆早已模糊,可一到荷花快开放的时节,犹如迷路的孤狼听到狼群的吼声就能回到狼群,我的记忆也被唤醒。  姥姥坐在摇椅上看着我在她身边跑来跑去。我喜欢与她玩捉迷藏,时常在她的左肩拍一下,又躲到右边,如此反复。我让她猜猜是谁,她总是不厌其烦地配合着我,说着
期刊
南京这个六朝古都,我生于斯长于斯,在数不清的人文风物中,我最钟情于它的巷子。或许你会问我,南京的巷子有什么特别的呢?无非白墙黛瓦,和所有城市的巷子一样,充斥着市井气。  不,不是的。我也见过北京的巷子。如果把北京的巷子比作海洋,那么南京的巷子就是行于山川中的溪。海洋存在至明与至暗,海面平静温和,浪花闪着金光,眼前的视野是如此开阔明丽,往往会隐匿住深处的暗礁。巷子迎着光的一面亮得近乎灼眼,背着光的一
期刊
读者说  我很喜欢读书,常常也乐于写点儿什么。别人都说我以后会成为文学家,这让我汗颜,毕竟,我连“文学”的概念都没有,也从来没发表过任何文章。更残酷的现实在于,我父母很反对我走这条路,甚至早已替我规划好了将来——考大学时必须报考理工类专业,好就业,有前途。好吧,其实我也不是太难过。我无意中在表姐家看到一本名为《神坛在左,华为往右》的书,知道作者就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生,而她照样让心里的文学种子钻破土层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抑郁症好像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了。以至于我都开始在网上找一些相关文章,想看看自己是否符合一二,毕竟我也曾在深夜里被许多极端又可怕的念头一次次地裹挟过。  那天,偶然看到一个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她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十六岁就保送到了一所名牌大学。然而,过去所经历的父母离异、家暴和语言暴力,一直困扰着她。她像一只被情绪圈围住的困兽,看得见困住自己的牢笼,却怎么也走不出去。  四岁那年,父母离异
期刊
打电话寻求客服的帮助,结果耳朵里传来的却是冷冰冰的人工智能回应。鸡同鸭讲,根本无法沟通;百转千回,硬是找不到人工接听。这样糟心的遭遇,有不少人都碰到过。  很多互联网企业用机器人客服来代替人工客服,其实是“客服降级,减低成本,漠视用户权益”的表现。  比如,一些企业转人工服务的环节过多、时间过长,增加了消费者操作难度。“一些平台为了节约成本,缩减甚至取消人工客服,导致人工客服永不在线。”“客服电话
期刊
读者说  我是一枚喜欢诗歌的高一女生。当然,也就是喜欢而已,并不会写,曾经尝试过,但那些长短句实在叫人不忍直视——连我自己都知道,那压根不是诗啊。所以,我给你们写信的目的也就很明晰了。没错,我想打听一下两个事情:第一,怎样才能写出好诗?第二,写诗能自学成才吗?如果不行,我是不是该想办法去拜个师?(周静静)  编辑说  有人说,拜师学写诗不太靠谱,因为写诗是很讲究天赋的,能写出惊人诗章的都是“天才”
期刊
货币对人类历史进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正如中国货币史学家彭信威所说:“货币是历史的一部分,研究货币史,总的目的是帮助理解历史。”  随着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货币制度甚至成了大国兴替的催化剂,人类对历史的理解也很难离开对货币制度的解读。  不过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解决了货币和货币制度问题,人类在这个问题上还处于摸索前进阶段。一次次不断地尝试和失败,对于货币制度构建,都具有无法替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