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合理治疗3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动态监测血压,给予硝苯吡啶、卡托普利、复方降压片及美托洛尔,其中2种或3种药物联合用药,每8小时1次(美托洛尔,每日1~2次),个别患者6小时1次。结果:联合用药、调整服药时间,治疗1~3个月后,30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结论:高血压的合理治疗,应采取联合用药、正确确定服药时间间隔及其个体化。
  关键词 高血压 联合用药 服药时间间隔 个体化
  
  高血压的治疗是世界性医学难题。高血压发病人数众多,我国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EH)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平均每年以350万人的速度递增[1]。当今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国人群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EH又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危险因素。因此EH的合理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占重要地位。
  根据我们临床观察,患者血压不能降到理想水平,与患者用药不合理有很大关系。现将我院部分EH患者合理治疗前后情况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本组30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10)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年龄56~70(平均64.5)岁,女8例,年龄52~69(平均62.6)岁;高血压病史5~30(平均14.2) 年。
  降压药物调整前治疗情况:①血压测定:用标准的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测定坐位右肱动脉血压;测血压时间为每日5:00~6:00,每次服药前、服药后1小时、2小时,测定1周血压,收缩压230~130(平均180)mmHg,舒张压130~90(平均100) mmHg。发现血压高峰出现在5:00~6:00或8:00~10:00,最高血压达230~l80/130~100mmHg。②服药种类、剂量及时间:常以单一药物硝苯吡啶10~20mg,卡托普利25~50mg,复方降压片2片,美托洛尔12.5~50mg,偶有联合,为上述几种药物随意搭配;服药时间:每日服药3次者,为每日三餐后30分钟,即7:00~8:00、12:00~12:30、17:00~18:30,每日服药2次者,早晚餐后30分钟,或是出现症状(头痛、头晕等)后服药。
  合理谓整降压药物及服药时间:根据上述观察,发现患者降压治疗不合理,降压效果不佳,血压波动较大。因此我们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重新调整治疗方案,在常规治疗(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消除紧张因素等)基础上,在原来药物的种类及剂量不变的情况下,首先调整用药时间,每日8小时1次,经动态测量血压发现服药后1小时、2小时血压可下降5~20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再根据患者血压及个体情况分别用药:采用硝苯吡啶与美托洛尔联合12例;硝苯吡啶与复方降压片10例;复方降压片与卡托普利6例,硝苯吡啶、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2例。其用量为硝苯吡啶5~10mg、美托洛尔6.25~25mg、复方降压片1~2片、卡托普利12.5~25mg。除美托洛尔每日1~2次外,其余均为每日8小时1次。观察2~4个月。血压可降至正常范围。其中1例在3种药物联合下,服药后l小时,2小时血压可降到正常,但下次服药前血压又高于正常,故调整服药时间,每日6小时l次后,血压亦降到正常。
  
  结 果
  
  29例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1例调整6小时1次后,血压也降至正常范围内。其中有1例患者血压已降至理想血压120/80mmHg以下[2]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根据重要器官受累程度分为三期: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的水平,但无心、脑、肾表现;第二期,除血压达到确诊水平之外,并有心、脑、肾一项轻度损害表现;第三期,高血压并发心、脑、肾或眼底中1项严重并发症,如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强调联合用药对EH患者冶疗,目的就是尽量将患者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或理想血压,减少高血压所致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最大限度地避免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由于动态监测血压,对患者血压波动高峰的出现,用药疗效的判定,调整联合用药的种类、剂量及药物维持时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并不是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强,而其不良反应却是随剂量增加而增大[3]。故我们采取联合用药,从而避免了由于用药种类、剂量不合适导致的降压不理想。
  分析血压高峰出现的原因:①服药时间有误:患者虽然每日服药3次,但白天服药间隔时间短,仅4.5~6.5小时,而晚上至次日晨服药间隔时间长达12~13.5小时,使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压。②服药不系统:待出现症状才服药,而许多患者血压升高并无症状。因此,为使患者血压保持平稳,减少波动、避免血压高峰出现,就应掌握合理的服药时间间隔。
  强调个体化:我们认为针对不同EH患者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地选择不同的药物联合、服药剂量及不同的服药时间间隔,是保证降压治疗目的的前提。对顽固性EH患者要采取3种药物联合,或缩短服药时间间隔,以争取良好的降压效果。使病人血压保持平稳、减少波动、避免血压高峰的出现。同时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使患者能够与医生密切配合治疗,可提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从而使高血压患者能得到合理治疗。
  由于加入我们观察的病例正在增加,以及跟踪观察时间的延长,我们将对EH治疗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金技.加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临床心血管病杂杂志,2000,16(6):243
  2 顾复生.高血压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4-6
  3 Johnson GD.Selectingappropriateantihypertensive drug dosage.Drugs,1994, 47(4):567-575
其他文献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常见多发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和临床问题。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心衰2号治疗慢性心衰3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00例患者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疗区,其中男134例,女166例;轻度58例,中度99例,重度143例;年龄40岁以下28例,40岁以上172例,平均年龄52岁;心功能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所选2003~2006年80例均为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并Ⅱ型呼吸衰患者,符合1980年全国肺心病专业组会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8~74岁,平均64.2±2.8岁;心功能分级按NYHA标准,Ⅳ级30例,Ⅲ级10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8岁,平均68.4±1.2岁;心功能Ⅳ级26例,Ⅲ级14例。两组一般情况统计学处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8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6例,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共46例,年龄32~87岁;男39例,女17例;前间壁心梗19例,下壁心梗18例,广泛前壁4例,下壁合并高侧壁2例,下壁合并右室2例,下壁并正后壁1例。  采用深圳科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STAR8000型多参数监护仪,连续监测3天以上,出现心律失常时记录心电图,统一分析签报告。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1994~2005年共收治50例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19~78岁,平均55岁;有高血压病史者28例,糖尿病病史者6例。  临床表现:①首发症状:头痛呕吐30例(60%),意识障碍伴尿失禁10例(20%),眩晕呕吐5例(10%),语言不清5例(10%)。②神经系统检查:有病理反射者30例(60%),颈强,Kemig's(+)者25例(50%)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胸腺肽a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采用胸腺肽a1为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用6个月,同时加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共1年。疗程结束后,观察乙肝病毒血清标志HBV-DNA,HBeAg阴转,HBeAg/抗HBe转换,肝功能(ALT)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6、12个月时ALT复常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明显优于拉米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20例过敏性紫癜进行了临床分析,单纯型10例,腹型7例,关节型7例,采用激素、扑尔敏、钙剂、维生素c、甲氰咪呱综合治疗。结果:20例痊愈,经过随诊,无1例复发。  关键词 过敏 紫癜 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999年8月~2005年3月20例病例中,男8例,女12例,7~10岁6例,10~14岁12例,14~18岁2例,本病全年散发,冬春季发病居多。  临床表现:皮
期刊
主持人:贺进  主办:北京尚艺书院  举办时间:2015年9月12日下午  举办地点:北京晚晴亚美艺博院  学书循理 回到常识  肖文飞(中央美院美术学博士 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  我的教学思路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学书循理,回到常识。  第一,学书循理。世界上没有不讲道理的人,你只要把道理给学生讲清楚,没有人会不愿意改变。教学重要的还是讲道理,学书要循理;第二,回到常识。我觉得常识的东西才是最重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手术适应证及最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0例经闭合复位(无手术刀口),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按Harris髋部评分(HHS)进行临床评估。结果:随访1.5~8(平均3.4)年,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膝关节僵硬及内固定断裂现象,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结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模式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NIPPV 早期主要用来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近 10 年来已广泛用于多种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  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作用机制除机械作用外,神经体液因素也能发挥重
期刊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6月我院住院病人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75~85岁,平均80岁,其75~80岁18例,80~85岁22例;病程1~20天,平均11.5天。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5例,发热8例,胸闷胸痛5例,恶心呕吐腹泻10例,神经精神症状9例,乏力纳差,全身衰竭12例,休克5例,呼吸衰竭7例,27例肺部闻及湿性啰音,7例闻及哮鸣音,呼吸音减低6例,心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