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弊端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脑的普及,我们农村中学如今也配备了电脑,学校也提倡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多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问题,其也相应存在一些弊端。本人就平时教学的一点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对于教师本身
  (1)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烦琐的工作,作为历史教师将历史情节再现就得查找和搜集各种符号、语言、文字、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各种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整合成为所用的课件。应该说这种课前准备是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如果我们是为了一堂公开课而进行这样的准备是可以理解,但要在平时的每一堂课都进行这样的准备,那就有些困难了。这样就使教师的备课不够充分,减少了挖掘教材知识点的时间,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2)助长了教师的惰性。有的教师为了方便将其他教师的课件拷贝一下也不去备课就可以去上课了,自己对课件都不熟,上课的时候也就是走马观花,点点鼠标,嘴巴蠕动着照着课件念,重点的地方稍微提一下,一节课也就结束了。
  (3)有的教师对于多媒体操作不熟悉(一些老教师),上课中间多媒体出现了故障不知道如何处理,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过程,甚至中断教学,耽搁了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教学进程。
  二、对于学生来讲
  (1)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由于信息量大,一堂课从头到尾手按鼠标,换灯片翻页过于仓促,对于刚上过的内容就很难形成像黑板板书那样留下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因为没有老师的板书过程,学生笔记常常来不及记,有的甚至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应该去记。
  (2)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花样”(动画、声音、特效)现象,使得我们农村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历史教学中大都是学生没有见过的老照片,这无疑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3)如果其他学科也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每天眼睛盯着屏幕的时间就很长。多媒体教室窗户要遮光,不易透风,再加上屏幕亮度很高,对学生的眼睛刺激很强烈,特别是长时间看着银幕,闷在黑乎乎的教室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头脑发昏,学习效率可想而知,给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带来一定的不利。
  三、从教学效果来看
  (1)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2)多媒体教学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教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也不应该只是多媒体的一个操纵者,而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加入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紧盯屏幕的现象,“媒体”充其量只是一个“热闹”的工具,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3)多媒体教学手段扼杀了课堂的生动性。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这种教学状况与“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有什么不同?
  实践证明,电教媒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形象直观、突破时空限制、增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果等诸多优点,但在实践中多媒体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问题,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多媒体,要从历史学科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合理利用,使得历史这个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学科萌发生机。
  (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教师;备课;开放性;  学习方式;形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9—0090—01  多少年来,小学教师上课前必须先备好课,写出教案,而且教案内容要具体,形式要完整无缺,书写要工整、认真,否则就有“不认真”、“不敬业”之嫌。学校管理者也以检查教案来判断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久而久之,演化出一系列备
“死”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字眼,但有时也需要提及,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
摘要:数学文化扎根于社会实践,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衰而荣枯。本文通过对数学文化基本内涵的解析,数学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分析,寻找数学文化在技校数学中的教育价值,并初步探索数学文化在技校数学中的渗透与发展。  关键词:数学文化;中职教育;教育价值     一、数学文化的基本内涵     数学文化是文明与生俱来的产物,从古人类在狩猎等活动中因生存需要学会记数以来,数学文化便伴随着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写作  能力;有效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4—00122—01  1.设置自由开放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写作入门的关键。面对题目有话可说,即为入门。但目前,许多初中生看到题目,大都先冥思苦想,再生编乱造,然后三言两语交差。之所以如此,正如叶圣陶所说
介绍系统CAE仿真特点和一般过程,以大型转炉系统CAE为分析实例,介绍其仿真技术在炼钢设备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系统CAE仿真技术无论对冶金设备的创新设计,还是对在役设备的性能掌
以动圈式电液伺服阀为研究对象,采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分析动圈式伺服阀前置级滑阀在运动过程中内部流场的分布特性,详细分析流体速度场,并将仿真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关键词〕 英语教学;初高中衔接;学习方法;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41—01  一、传授学生正确学习方法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统计资料显示,高一年级学生英语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高一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习惯不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在1999年创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实践模式,是由“师本教育体系”向“生本教育体系”转变,即由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从主要依靠教的教育教学
摘要:在小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真正采用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教法,立足双基,培养习惯,着眼学生,面向全体,加快教师角色转化与素质的提高,新理念的内化应成为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强化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迅速
真空熔炼不含稀土元素和稀土元素质量分数为0.1%的FeCr-2Mo合金钢,对其夹杂物组成和形态进行分析,在MM-200型环/块磨损机上进行环/块型磨损试验,并根据磨损试样表面形貌分析了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