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品德教学作为重要的综合素质教学内容,在所有教学科目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核心素养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在品德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特征以及品德教学中具体的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教学改进,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品德教学;教学探讨
核心素养是人在成长生活当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影响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品德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施。通过品德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核心素养对生活的影响,从而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品德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模式在品德教学中效果不显著。因此,教师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品德教学特性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1.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1.1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社会和个人的生活需求,可以将核心素养理论分为三大类别和九项素养[1]。在这个基本框架下,学生的品德教学主要包括三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工具。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进步,教师在进行品德培养时,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学生逐步培养成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2核心素养的特征
核心素养的特征包括:首先,关键性。所谓的关键性是指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必要、最核心、最关键的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其次,公共性。所谓的公共性也可被称为共通性,是指核心素养为每个人所必须具有的关键品质,不具备个性和跨学科性。第三,整合性。所谓整合性是指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通常以整合的方式发挥着作用。第四,发展性。所谓发展性就是指核心素养往往是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具有促进学生更好适应社会,更加全面发展的作用。
2.品德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品德教学的核心素养包括:第一,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运用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逻辑推理和判断得出一种全新结论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包括:发现问题处理信息能力、比较质疑和甄别选择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反思修正能力。第二,调适能力。品德教学包含了很多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对个人意志、情绪、认知等进行调适,确保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外部矛盾。调适能力主要包括:外部调适和内部调适两种。第三,信念力。所谓信念力是指学生通过品德教育,经历反思实践后,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持久且适用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能力。信念力包含了对国民身份的认同,对价值的认同,对政治的认同以及对国家的认同。由高到低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价值性格化、组织、评估、反应、接受。第四,行动力。所谓行动力就是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保证学生能够将已经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基本能力。构成行动力的六个要素:行动动机、行动目标、匹配分析力、策划力、执行力、评价力。
3.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教学改进
3.1时事悦读,接地气聚人气
时事是品德教育中最有力的证明,也是反映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的重要案例。在品德教学中充分运用实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终生发展能力。只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取时事案例时,尽量贴近日常生活,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品德教学。将品德教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充分拉近学生与教学之间的距离。学生接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持续保持学习的热情,深刻认知到解决问题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会乐观面对生活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让学生阅读名人演讲稿,然后用一张旧报纸充当被采访人的角色,让学生畅所欲言,趁机引出不同人面对同样的生活将会展现出不同的态度。
3.2 热点辩论,外显辩析力,内化信念力
辩论是一种能让人快速了解自身观念,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在品德教学中运用辩论的手段,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还能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不同的观念和理念[2]。“理念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选取社会热点或者学生生活、內心的疑惑等作为辩论的选题,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矛盾,拉近真相与理想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同感,淡化教育痕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例如:前些年关于“跌倒老人扶不扶”的事件成为社会的热点,在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选取这个议题,让学生开展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思维和思路也会相应的变得清晰。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了解保持乐观心态还要学会宽容和爱。
3.3 参与表演,强化体验感,提升调适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品德教学中效果不大,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表演的形式,强化体验感。学生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通过体会角色换位思考,内心将会获得更加真实和具体的感受,品德也会在不断体验和实践当中不断提升。教师在选取角色扮演的情境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实际生活出发,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表演的方式来开展核心素养教育活动,这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在学生时代渴望被同学、教师重视,同时,学生渴望展示自我平台的构建,这对学生学习自信心增加具有积极作用,也只有学生对自我充分认可,才会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在集体活动中展现真实的自我,从而有利于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表演形式,以此丰富学生的表演经验,提高学生对品德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还会在表演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核心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引导学生了解热爱生活,善于寻找身边的快乐一课时,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是影响身理的重要因素。还可以让学生一起改编合唱《快乐去哪儿了》,让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到心态对于发现快乐、寻找快乐的重要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教学途径。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品德教学,将新课程改革中优秀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品德教学当中,注重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况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品德教学整合路径探索 ——以《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再见,我的小学生活"为例[J].科学咨询 , 2016 ,17(28) :68-69.
[2] 郑燕婷.巧用微课,助力培养学生品德核心素养——基于微课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和研究[J].教育 , 2017 ,13(2) :00097-00097.
【关键词】:核心素养;品德教学;教学探讨
核心素养是人在成长生活当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影响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品德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实施。通过品德教育,让学生充分理解核心素养对生活的影响,从而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品德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模式在品德教学中效果不显著。因此,教师必须另辟蹊径,寻找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品德教学特性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1.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1.1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社会和个人的生活需求,可以将核心素养理论分为三大类别和九项素养[1]。在这个基本框架下,学生的品德教学主要包括三方面: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工具。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进步,教师在进行品德培养时,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学生逐步培养成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2核心素养的特征
核心素养的特征包括:首先,关键性。所谓的关键性是指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必要、最核心、最关键的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其次,公共性。所谓的公共性也可被称为共通性,是指核心素养为每个人所必须具有的关键品质,不具备个性和跨学科性。第三,整合性。所谓整合性是指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核心素养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通常以整合的方式发挥着作用。第四,发展性。所谓发展性就是指核心素养往往是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具有促进学生更好适应社会,更加全面发展的作用。
2.品德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品德教学的核心素养包括:第一,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运用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逻辑推理和判断得出一种全新结论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包括:发现问题处理信息能力、比较质疑和甄别选择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反思修正能力。第二,调适能力。品德教学包含了很多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对个人意志、情绪、认知等进行调适,确保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外部矛盾。调适能力主要包括:外部调适和内部调适两种。第三,信念力。所谓信念力是指学生通过品德教育,经历反思实践后,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持久且适用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能力。信念力包含了对国民身份的认同,对价值的认同,对政治的认同以及对国家的认同。由高到低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价值性格化、组织、评估、反应、接受。第四,行动力。所谓行动力就是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保证学生能够将已经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基本能力。构成行动力的六个要素:行动动机、行动目标、匹配分析力、策划力、执行力、评价力。
3.基于核心素养的品德教学改进
3.1时事悦读,接地气聚人气
时事是品德教育中最有力的证明,也是反映社会现象,社会热点的重要案例。在品德教学中充分运用实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终生发展能力。只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取时事案例时,尽量贴近日常生活,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品德教学。将品德教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充分拉近学生与教学之间的距离。学生接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持续保持学习的热情,深刻认知到解决问题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会乐观面对生活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让学生阅读名人演讲稿,然后用一张旧报纸充当被采访人的角色,让学生畅所欲言,趁机引出不同人面对同样的生活将会展现出不同的态度。
3.2 热点辩论,外显辩析力,内化信念力
辩论是一种能让人快速了解自身观念,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在品德教学中运用辩论的手段,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还能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不同的观念和理念[2]。“理念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基础,选取社会热点或者学生生活、內心的疑惑等作为辩论的选题,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矛盾,拉近真相与理想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同感,淡化教育痕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例如:前些年关于“跌倒老人扶不扶”的事件成为社会的热点,在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选取这个议题,让学生开展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思维和思路也会相应的变得清晰。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了解保持乐观心态还要学会宽容和爱。
3.3 参与表演,强化体验感,提升调适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品德教学中效果不大,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表演的形式,强化体验感。学生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通过体会角色换位思考,内心将会获得更加真实和具体的感受,品德也会在不断体验和实践当中不断提升。教师在选取角色扮演的情境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实际生活出发,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表演的方式来开展核心素养教育活动,这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在学生时代渴望被同学、教师重视,同时,学生渴望展示自我平台的构建,这对学生学习自信心增加具有积极作用,也只有学生对自我充分认可,才会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在集体活动中展现真实的自我,从而有利于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表演形式,以此丰富学生的表演经验,提高学生对品德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学生还会在表演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核心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引导学生了解热爱生活,善于寻找身边的快乐一课时,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是影响身理的重要因素。还可以让学生一起改编合唱《快乐去哪儿了》,让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到心态对于发现快乐、寻找快乐的重要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品德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教学途径。因此,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品德教学,将新课程改革中优秀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品德教学当中,注重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 况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品德教学整合路径探索 ——以《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再见,我的小学生活"为例[J].科学咨询 , 2016 ,17(28) :68-69.
[2] 郑燕婷.巧用微课,助力培养学生品德核心素养——基于微课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和研究[J].教育 , 2017 ,13(2) :00097-0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