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之梦园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f38966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最后的花了/最后的花了/最后的春天”——《梦园》
  在既不忙于“谋生”也不急于 “谋求真理”的时候,顾城发现“我就是真理”。“植物呵,你这绿色的孩子/等来的要是秋天呢?”如果只是一棵普通的植物,当然摆脱不了春荣秋枯的命运,可是“你是常春藤,你拥抱着整座森林,使所有落叶飞上枝头”(《梦痕》)不论怎样的时代换迁,春天却永驻诗人之心。 这便是中国佛教所说“无所驻处是真心”。
  “大地上长麦子/也长诗人”(《日晕》)启功曾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人诗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顾城成长于文化大革命的文化原始空白中,无疑是回到了人类的天真时期。像唐以前的诗歌一样,技巧和形式对顾城诗歌的影响很小。顾城曾多次在谈话中提到,“我就觉得写诗跟人喘气儿似的,你不能因为人家不让你喘气就不喘,或者让你怎么喘,说嘴喘气好,我就用嘴喘不用鼻子;那我鼻子喘舒服我就得用鼻子喘。”“我写诗,更像是土地的现象,而不是人的现象”。由于顾城觉得写诗是像呼吸一样自然像鸟叫一样自由的事,只与自己相关。它是神灵附体的时候,从自己生命中“长”出来的。所以顾城后期的诗歌,越来越显现出“自语”的倾向,甚至被人认为是算不上诗的呓语。因为这些诗歌,除了顾城自己,只有少数几个身边亲近的朋友才能读懂。可是诗歌并不是因为接受者的懂得才具有意义的,诗歌甚至与意义无关。这种功利主义的诗论观,显然是顾城努力要摆脱的。诗歌之所以为诗歌,是因为它是天外透过来的光亮。它通过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却与这个世界无关。正如朱光潜在《诗论》中所说:“意象如日神阿波罗,凭亮普照,世界一切的事物借他的光辉而显现形象。他怡然泰然地在那里静观自得,一切‘变化’在取得形象之中就注定了‘真如’(being)。”
  特别是1988年,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定居以后,更是回到自然当中,像个野人一样生活。“山上有城/城下有树/树下有人”(《柳罐》)生活在原始森林一样的激流岛上,顾城感到“精神大的不得了”,他给精神找的出口,就是“写东西”,“我们写东西/像虫子 在松果里找路”(《我们写东西》)“树一个劲冒叶子/你一个劲说话”(《滴的里滴》)“谁能够比树枝真实”(《呀》)顾城越来越被精神的光辉所照耀,不能享受物质生活,他沉迷在他的“可汗城”里,编织着他从童年时就一直梦想的“异国的传说”。他并不是没有在大学教书或者到处演讲挣钱的机会,“说好了 枝杈丛生的人/是另一半/……/有钱的人是另一半”(《边》)他知道自己是哪一半,他是要做“枝杈丛生的人”,“比树枝真实”的人。
  当顾城“齐天”“齐物”,与自然万物与太阳的光辉融为一体,便达到一种“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张说《醉中作》)的状态。这个时候,不仅他的诗歌,甚至他的书信、散文,以及唯一一篇长篇小说《英儿》都有着诗歌一样优美的语言。启功曾说:“从诗广义的概念来讲,宋词、元曲何尝不是诗?一篇好的散文也有诗的成分。”对顾城来说,他的《诗话散页》以及他的诗论,都像他的诗歌本身一样,语言简单优美,用花的香气鸟飞翔的自由等来表现诗歌的意义,形象生动而又不艰深晦涩。《英儿》虽是一篇小说,实际是诗人在受到强烈刺激以后,像遗言一样写下的“忏悔录”,它由一些散乱片段的回忆以及书信组成,因此,它缺少通常小说不可缺少的情节和叙事线索。他更像是诗人用生命最后谱写的诗歌绝章。
  在诗歌这条道路上,顾城越奔越快,越奔越远,以致诗人的灵魂脱离了肉体本身。“这些花/都不应该有泥土/都不应该有土”(《吸烟》)他爱花,却不希望花有泥土。他觉得生命只是一场“失误”:“我本不该在世界上生活/我第一次打开小方盒/鸟就飞了,飞向阴暗的火焰//我第一次打开”他活着,却总是想着死了的样子:“0点/的鬼/走路十分小心/他害怕摔跟头/变成/了人”。他知道他的“墓床”是“安放”在“松林中”的“愿望”,“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而“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都与诗人无关了。没有人种它。它生生灭灭都是自然当中生命内部结构迸发出来的力量,开花也是。我们被他精神的光辉照耀,就像我们被一朵“绿花”吸引。而这一切,终将归于岑寂。
其他文献
华罗庚先生说过:“数与形本是两依倚,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同时数形结合并不等同于严格的证明,又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出现错误.我们应力求避免学生在数形结合中的典型错误,充分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使抽象变直观,复杂变简单”。数形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抽象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期刊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
期刊
目前,新课改实施的如火如荼,教学改革的内容也逐渐深入,各科教师都将高效课堂作为了自己对教学工作追求的目标。目前,语文教学的状况不算太好,教师经常为教学效率的低下而感到苦恼。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相关的经验,现对此进行一些浅显的研究与论述。  一、更新观念,实施探究式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期刊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若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一首毛泽东书写长征豪情的名诗,它曾在以前的初中语文课本上作为讲读课出现,现在新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中仍保留有;在新版的初中历史课本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将《长征》诗的第一句作为课题,同时又把全诗作为该课引文的重要内容介绍,足见这首诗的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难题。不少学生写的作文主题粗俗,内容宽泛,层次混乱,语言贫乏,读来如同嚼蜡。针对这些问题,语文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摸索,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细心观察,参与课内外活动,鼓励学生积累与思考,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没有一定
期刊
一、引言  作文教学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语文教学中却是最薄弱的环节。《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教学现实却是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教师要学生交作文,学生就敷衍、搪塞,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写作欲望,农村初中更是如此。总之,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
期刊
《祝福》是鲁迅1924年创作的小说,收录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小说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突出了彻底反封建的主题。作为鲁迅小说十分经典的代表作,高中语文教材虽历经若干次改版,但一直都将它收入小说教学单元。对于这一课的教学,一般的教法是紧紧抓住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依照介绍作者、背景
期刊
信息时代,计算机与网络已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学生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
期刊
怀一颗虔诚之心观看了省专家老师《记承天寺夜游》的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过程,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老师对切入点和主问题的巧妙把握,对文本细腻深刻的解读,对课堂环节的艺术处理,都给了我深深地启发和触动。  前段时间,我也曾经执教过苏轼的这篇短文的公开课。当时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查找资料,细研文本,经过一次次的讨论修改,从千头百绪到清晰明了,期间的繁琐艰辛不必言说。但讲完之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感觉还是肤浅,对
期刊
那次赛课,没有获奖,但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近期,读了一篇文章《这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说,退休之后的大反思,让我明白了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是于永正老人,他说,退休后才经常想,如果时光倒退十几年,让我再教一届小学生该有多好。“如果时光老人,再给我十几年的时间,让我重教一年级,上课时,我会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会让学生从我这里体会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