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分类讨论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各地中考试题中涉及到“分类讨论”的问题十分常见,因为这类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而且考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然而从近几年的中考阅卷中发现学生在解此类问题时,考虑不周全导致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的教与学中,尤其是在中考复习时,对“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渗透不够。
  本文将主要从近年来中考试题中举例说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这对提高同学们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养成严谨的思维品质都是有较大益处的。
  一、直线型中的分类讨论:
  例1、(1)如图1,在△ABC 中,∠B 、∠C 均为锐角,其对边分别为b、c,求证: = ;
  (2)在△ABC 中,AB= ,AC= ,∠B =450,问满足这样的△ABC 有几个?在图2中画出来(不写作法,不述理由)并利用(1)的结论求出∠ACB的大小。 (2003年荆门市)
  (简评)本题第一小题是课本上的原题,第二小题则要分△ABC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而初中学生很容易忽视钝角三角形的情况,因为课本上只讲锐角三角函数,导致解题不完整。
  例2、操作: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CD上一动点(与C、D不重合),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点P重合,并且一条直角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直角边与正方形的某一边所在直线交于点E.
  探究:(1)观察操作结果,哪一个三角形与△BPC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2)当点P位于CD的中点时,你找到的三角形与△BPC的周长比是多少? (2003年昆明市)
  略解:第一问:如图(1),另一条直角边与AD交于点E,则△PDE∽△BCP,证明:在△PDE和△BCP中,∵∠1+∠3=90°,∠2+∠3=90°,∴∠1=∠2,又∠PDE=∠BCP=90°,∴△PDE∽△BCP;或如图(2)若另一条直角边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同理可证△PCE∽△BCP或△BPE∽△BCP;
  第二问和第一问也要分两种情况,如图(3)、(4)
  
  例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E=EB,MN=1,线段MN的两端在CB、CD上滑动,当CM=____时,△AED与以M、N、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2002年桂林市)
  本题要求△AED与△MNC相似时,没有具体指明边和角的对应关系,因此要分类讨论,当AD与CM对应时, , ,CM= ;当AE与CM对应时, ,可以求出CM= ;
  二、方程中的分类讨论:
  例4、关于x 的方程kx2-4x-3=0有实数根,求k的值。(十堰市中考题)
  本题首先要考虑到的x2系数是字母k,因此要对字母k讨论:①当k=0时,原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它有实数根,所以k=0;②当k≠0时,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要使它有实数根,则△≥0,得到k≥ ,所以k≥ 且k≠0;综合①、②得到k的取值为k≥ .
  例5、已知方程2x2+3x-m=0,用实数m的代数式表示 .
  本题首先要对方程的△进行讨论,①当△≥0时,即m≥ 时, = ;②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不能够用m 表示 .所以当m≥ 时, =;m< 时,不能够用m 表示
  三、函数中的分类讨论:
  例6、已知如图,抛物线t=ax2+bx+c与x轴相交于B(1,0)、C(4,0)两点,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于A点,过A、B、C三点的⊙P与y轴相切于点A,M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MB交抛物线于N,交⊙P于D.
  ⑴ 填空:A点坐标是(),⊙P半径的长是(),a=(),b=(),c=();⑵ 若 ∶ =15∶2,求N点的坐标;⑶ 若△AOB与以A、B、D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MB•MD的值.(2003年湖州市)
  
  
  四、圆中的分类讨论:
  例7、矩形ABCD中,AB=5,BC=12,如果分别以A、C为圆心的两圆相切,点D在圆C内,点B在圆C外,那么圆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本题首先要确定圆C的半径范围是5<Rc<12,然后要明确圆A与圆C可以内切,也可以外切,而AC=13,当圆A 与圆C外切时圆A的半径范围是1<Ra<8;圆A 与圆C内切时圆A的半径范围是18<Ra<25;因此圆A 的半径范围是1<Ra<8或18<Ra<25
  例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是经过O(0,0)、A(0,2)、B(2,0)的圆上一个动点,(P与O、B不重合),则∠OAB=______,∠OPB=_______.(2003年南昌市)
  本题源于课本,但是又高于课本,人教版几何第三册习题7.2里第6题是求一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如果对这个题理解深刻的话,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OAB=45°,当点P在优弧OAB上运动时,∠OPB=45°;当P在弧OB上运动时,∠OPB=135°,所以∠OPB=45°或135°;
  分类讨论涉及全部初中数学的知识点,其关键时要弄清楚引起分类的原因,明确分类讨论的对象和标准,应该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分门别类加以讨论求解,再将不同结论综合归纳,得出正确答案。
其他文献
班级是学习与成长的人生场所,是个有生命特征的群体,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班主任是为班集体的专门管理而设计的角色,是对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全面负责的教师,是该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协调者,是学生生命活动的推动者。  对于刚接手的新班,班主任老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推动者,如何走进一个新生班集体,走进一个共同学习的单位,走进一个“生命共同体”,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期刊
初中数学总复习不是对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将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中变化的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达到总复习的要求;才能达到三个“化”。下面就来谈谈如何进行三个“化”。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
期刊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巨大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能增进师生间的情谊,缩短师生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教书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为目标,从教学思路到教学方
期刊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审美的丰富性在于通过听觉能够刺激唤醒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在心中呈现丰富多彩的立体世界。反之亦然,其它艺术学科的信息作用于各种感官,也能激发听觉神经,从而产生乐感。白居易在《画竹歌》里说看绘画的审美感觉是“举头忽看不是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宋祁在《玉楼春》中说“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都是视觉与听觉审美艺术水乳交融的绝唱。本文试图就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艺术通感,
期刊
内容摘要: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头戏,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良好德育人氛围,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才能 抓住根本。 社会、家庭对教育的要求在提高,对孩子的期望值在提高,特别是学业成绩的要求提高,也引起教育内部激烈的竞争。这种局面给教育工作者以压力,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问题,引起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思考。   关键词:未成年人 道德 建议    随着国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好转,
期刊
管理,简言之就是由管理者通过一系列协调性活动,把一组相关要素整合起来,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的实践过程,在学校管理中有许多要素,如何将这些要素调配好,这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关系到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学校管理的主要要素包括人、事、物、时间、空间、信息等,根据我在学校管理中的体会,我认为,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关键的两个要素是人的要素、事的要素。  一、人的要素  “事在人为”,人是管理中的核心要素,
期刊
以住对体育课的评价都是对运动的体能和运动的技能的评定,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大多数学生都成了体育学习的失败者,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相抵触的。在教学中如何对体育与健康课进行评价呢?根据教育部推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得出以下评价方案。  一、教学评价过程  1、出勤
期刊
原有政治课教学存在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的缺点。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来成年人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第一,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第二,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和创新。高中
期刊
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科学而先进的理念是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催化剂。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以新的角色积极参与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观点,掌握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方法,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完成以应试教育角色向以素质教育角色的转换。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师角色不仅是知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