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几百年前,王阳明的心学发扬至徽州,时至今日,黄山的好山水、好手艺依旧可以体悟到“君子一心,万理守具”的黄山心学。
吴国忠的徽笔店在黄山市屯溪老街一个不太热闹的路口旁,时值皖南晚冬的傍晚,一抹余晖早早地打在门口那块“徽笔世家”的匾额上,正午的暖意现在已经散去,眼前的马头墙、石板路、小青瓦马上就要被还原成黑白照片的色调。老吴迎我进门,下午,他刚送走一批日本客人,现在正是端着大茶杯休息的时候。上来招呼我们的是老吴的太太杨凤琴,事实上,这位年约四十岁的妇人是制作徽笔最重要的角色。她沏茶,端来几只黄山烧饼,然后搬来一只小板凳,沉默地坐在我们旁边,一直微笑。与遇到的任何一位徽州手艺人一样,老吴不善言辞,衣着打扮一如他这间百十来平的徽笔店一样朴素。
“这茶叶也是本地的吧?”我问老吴。
“山上的野茶,长得不漂亮,味道好。”
“哪里采来的?”
“泾县。”
昨天,我们刚从泾县回来,那是中国最好的宣纸产地。东汉年间,蔡伦的弟子扎丹在皖南造纸,他想造一张世上最好的纸以为老师画像。有一天,孔丹在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流水终年冲洗让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做成宣纸。
我把这个故事说与老吴,他点点头,“好纸好笔,写出来的字是不一样的”。说罢,他从柜台后面取出几页宣纸,选了一只毛笔,蘸满墨汁,写下一个“心”字……
第二天一早,我们又来到老吴的笔店,早上光线好,也是制笔的好时候。事实上,一支毛笔完工,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兼、钝、齐、压”四步。此时的杨凤琴正进行“齐豪”,她用一只牛骨梳反复梳齐打理着笔毫,从水里捞出一根根仔细地挑拨梳理着手中的毫毛——整个过程都要在水里进行。
“就这样一直梳吗?”
“对。”
“就这样一根根地梳吗?”
“对。”
不用尝试也知道这种看似科技含量不高的技术活儿不是平常人所能掌握的,单是这坐得稳的心性就不知道要让浮躁的大城市人修炼多久。杨凤琴的哥哥杨文是黄山市有名的徽笔大师,他在老街上有几间大铺子,而老吴的手艺也很好,昨天来拜访的日本客人已经是他的老主顾了。
杨凤琴做完了她的活计,剩下的该是老吴的工作了。在毛笔上刻字算是制笔工序的最后一道了。我想了想,请他在那只产自黄山的竹制笔杆上刻上两个字:“心学”。
明代中后期,与朱子学“别立宗旨”的心学在徽州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在徽州士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便“心学”在徽州曾经如此辉煌,老吴依旧不懂自己的毛笔会与这门大学问有什么关系。我和他解释“君子一心,万理守具,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端倪”的道理,他似乎听懂了,笑着地回复我:“徽州就是个有文化的地方嘛!”
让人可以窥出这“君子一心”的黄山心学之理的不只是老吴的毛笔,也远远不只横卧在徽州的太平湖、齐云山、木坑竹海——胡开文墨厂便是另外一个神奇的去处。
就制墨而言,难得一见的工艺当属古法手工点烟。所点的松烟原料来自黄山老松根,“现在这种材料已经很少有了,国家封山育林,禁止砍伐树木,原料稀缺。我们制松烟的主要原材料是通过与一些林场的合作,取山上腐朽十五年以上的含油脂高的松根,烧出的烟料还要存放三年以上才用,现在使用的烟料是2010年前后的。”墨厂的老王师傅这样告诉我们。
“灯盏碗烟”是唐宋以来的制墨工艺。用此点烟法取得的墨灰细腻、轻纯,再和以冰片等名贵中药材,用驴胶等粘合,即成高档墨锭,保证了古法徽墨的“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品质。
此时,眼前漆黑一片的房间里只有一盏微弱的灯泡,不过一会儿,我们的鼻腔里便充满了漆黑的油烟。进屋之前,老王师傅就告诉我们,这烧烟的房间不能透风,否则油烟会被风吹散,难以收集,而这“灯盏碗烟”的手工操作也相当艰苦,120盏灯生产两天,每天十小时,才能出一斤成品墨,而这一斤墨的原料桐油就要几十斤,原料的配备比例十分讲究:猪油、漆配多了,燃点不理想;猪油、漆配少了,墨的黑亮度达不到要求。
烧烟工序后,还需通过抖料(十万杵)、文火熬制、锤打(干锤百炼)、入模成型、打磨整理、描金加色等数十道工序,一块上好的徽墨才算制作而成。
老王师傅的工作间在胡开文墨厂老厂房的二层,厂房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外墙覆满了爬藤,楼里处处留着墨迹。王师傅的几十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摆满了墨模和各种工具,他在天平上称好墨料,拿到木墩上反复敲打,然后揉搓制作成墨条,放进墨模。我试着掂量起王师傅刚刚抡起的那个制墨铁锤,根本拿不动,那只大锤有七磅重,没点儿力气别想动它丝毫。王师傅面前那个捶打墨料的木墩有一人合抱那么粗,经年累月的捶打让它留下了一个拳头深的坑。工作间只有两位制墨人:王师傅和他对面的胡师傅。那一只只烧得正热的小炉子,墨香扑鼻,徽州冬天的清冷肃煞在这里全然不见。
我看王师傅捏、扯、揉、搓墨块好像很容易,也想去试试,结果发现手里的墨块根本不听话——王师傅给我示范着,说:“搓墨时,手力要特别紧,否则墨块半年就会开裂坏掉。”看似简单的敲榔头也需要时间,王师傅当年刚做学徒时,连敲九个月,师傅觉得入了门,然后才能从小的3l克的墨做起来。“我们制墨的从不觉得辛苦,但觉得枯燥。从早到晚,就反复那几个动作、几个手法,车间里只有榔头声,实在太单调了”。王师傅常常打开收音机听听黄梅戏,咿咿呀呀的唱曲从那个小电匣子传出,他点上一根烟,坐下来——我分明看到,一种名为寂寞的东西正悄然爬过胡开文墨厂墙壁上的藤蔓,向黄山更深处蔓延开去。
但,这寂寞并不让人烦恼。
美国人比尔与我们在黄山上一路邂逅,最后,我们在黟县碧山村的猪栏酒吧里一起约着喝了一次咖啡。让比尔起心动念来黄山源于2003年他在美国《塞勒姆日报》上看到的一篇题为“远离家乡的中国房屋——荫馀堂”的文章。那个在美国波士顿异地重建的徽州古建筑来自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黄村,于是,从2006年他第一次来到黄山到现在的十年间,比尔为了探访徽州古村已经先后来过中国四次。
比尔非常着迷于猪栏酒吧的邻居碧山书局。他的中文水平还不足以让他看懂书店里任何一本书,但他能理解这个让很多中国文艺青年追捧的书店的意义,“起码,在那个地方,你能享受一下自己一个人待一会儿的时光,不是吗?”
碧山书局的客人并不多,也没有工作人员,皖南晚冬的清冷让陈列的书籍比平素更为沉重。与声名在外的西递宏村相比,碧山村所呈现出来的生活气息尤其让人着迷。那些在徽州古村落中常见于大宅前门边厅的楹联依旧可以在这里见到,练达的处世之道或殷切的劝学向善之辞此时更多出几分入世的好感:“淡泊明志,清白传家”“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梯山航海,裕厥嘉猷”“养成大拙方是巧,学到如愚乃是贤”——比尔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要义,但可以确定这一定都是“教做人教做事的好话”——这就足够了。
吴国忠的徽笔店在黄山市屯溪老街一个不太热闹的路口旁,时值皖南晚冬的傍晚,一抹余晖早早地打在门口那块“徽笔世家”的匾额上,正午的暖意现在已经散去,眼前的马头墙、石板路、小青瓦马上就要被还原成黑白照片的色调。老吴迎我进门,下午,他刚送走一批日本客人,现在正是端着大茶杯休息的时候。上来招呼我们的是老吴的太太杨凤琴,事实上,这位年约四十岁的妇人是制作徽笔最重要的角色。她沏茶,端来几只黄山烧饼,然后搬来一只小板凳,沉默地坐在我们旁边,一直微笑。与遇到的任何一位徽州手艺人一样,老吴不善言辞,衣着打扮一如他这间百十来平的徽笔店一样朴素。
“这茶叶也是本地的吧?”我问老吴。
“山上的野茶,长得不漂亮,味道好。”
“哪里采来的?”
“泾县。”
昨天,我们刚从泾县回来,那是中国最好的宣纸产地。东汉年间,蔡伦的弟子扎丹在皖南造纸,他想造一张世上最好的纸以为老师画像。有一天,孔丹在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流水终年冲洗让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之造纸,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做成宣纸。
我把这个故事说与老吴,他点点头,“好纸好笔,写出来的字是不一样的”。说罢,他从柜台后面取出几页宣纸,选了一只毛笔,蘸满墨汁,写下一个“心”字……
第二天一早,我们又来到老吴的笔店,早上光线好,也是制笔的好时候。事实上,一支毛笔完工,要经过一百多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兼、钝、齐、压”四步。此时的杨凤琴正进行“齐豪”,她用一只牛骨梳反复梳齐打理着笔毫,从水里捞出一根根仔细地挑拨梳理着手中的毫毛——整个过程都要在水里进行。
“就这样一直梳吗?”
“对。”
“就这样一根根地梳吗?”
“对。”
不用尝试也知道这种看似科技含量不高的技术活儿不是平常人所能掌握的,单是这坐得稳的心性就不知道要让浮躁的大城市人修炼多久。杨凤琴的哥哥杨文是黄山市有名的徽笔大师,他在老街上有几间大铺子,而老吴的手艺也很好,昨天来拜访的日本客人已经是他的老主顾了。
杨凤琴做完了她的活计,剩下的该是老吴的工作了。在毛笔上刻字算是制笔工序的最后一道了。我想了想,请他在那只产自黄山的竹制笔杆上刻上两个字:“心学”。
明代中后期,与朱子学“别立宗旨”的心学在徽州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在徽州士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便“心学”在徽州曾经如此辉煌,老吴依旧不懂自己的毛笔会与这门大学问有什么关系。我和他解释“君子一心,万理守具,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端倪”的道理,他似乎听懂了,笑着地回复我:“徽州就是个有文化的地方嘛!”
让人可以窥出这“君子一心”的黄山心学之理的不只是老吴的毛笔,也远远不只横卧在徽州的太平湖、齐云山、木坑竹海——胡开文墨厂便是另外一个神奇的去处。
就制墨而言,难得一见的工艺当属古法手工点烟。所点的松烟原料来自黄山老松根,“现在这种材料已经很少有了,国家封山育林,禁止砍伐树木,原料稀缺。我们制松烟的主要原材料是通过与一些林场的合作,取山上腐朽十五年以上的含油脂高的松根,烧出的烟料还要存放三年以上才用,现在使用的烟料是2010年前后的。”墨厂的老王师傅这样告诉我们。
“灯盏碗烟”是唐宋以来的制墨工艺。用此点烟法取得的墨灰细腻、轻纯,再和以冰片等名贵中药材,用驴胶等粘合,即成高档墨锭,保证了古法徽墨的“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品质。
此时,眼前漆黑一片的房间里只有一盏微弱的灯泡,不过一会儿,我们的鼻腔里便充满了漆黑的油烟。进屋之前,老王师傅就告诉我们,这烧烟的房间不能透风,否则油烟会被风吹散,难以收集,而这“灯盏碗烟”的手工操作也相当艰苦,120盏灯生产两天,每天十小时,才能出一斤成品墨,而这一斤墨的原料桐油就要几十斤,原料的配备比例十分讲究:猪油、漆配多了,燃点不理想;猪油、漆配少了,墨的黑亮度达不到要求。
烧烟工序后,还需通过抖料(十万杵)、文火熬制、锤打(干锤百炼)、入模成型、打磨整理、描金加色等数十道工序,一块上好的徽墨才算制作而成。
老王师傅的工作间在胡开文墨厂老厂房的二层,厂房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子,外墙覆满了爬藤,楼里处处留着墨迹。王师傅的几十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摆满了墨模和各种工具,他在天平上称好墨料,拿到木墩上反复敲打,然后揉搓制作成墨条,放进墨模。我试着掂量起王师傅刚刚抡起的那个制墨铁锤,根本拿不动,那只大锤有七磅重,没点儿力气别想动它丝毫。王师傅面前那个捶打墨料的木墩有一人合抱那么粗,经年累月的捶打让它留下了一个拳头深的坑。工作间只有两位制墨人:王师傅和他对面的胡师傅。那一只只烧得正热的小炉子,墨香扑鼻,徽州冬天的清冷肃煞在这里全然不见。
我看王师傅捏、扯、揉、搓墨块好像很容易,也想去试试,结果发现手里的墨块根本不听话——王师傅给我示范着,说:“搓墨时,手力要特别紧,否则墨块半年就会开裂坏掉。”看似简单的敲榔头也需要时间,王师傅当年刚做学徒时,连敲九个月,师傅觉得入了门,然后才能从小的3l克的墨做起来。“我们制墨的从不觉得辛苦,但觉得枯燥。从早到晚,就反复那几个动作、几个手法,车间里只有榔头声,实在太单调了”。王师傅常常打开收音机听听黄梅戏,咿咿呀呀的唱曲从那个小电匣子传出,他点上一根烟,坐下来——我分明看到,一种名为寂寞的东西正悄然爬过胡开文墨厂墙壁上的藤蔓,向黄山更深处蔓延开去。
但,这寂寞并不让人烦恼。
美国人比尔与我们在黄山上一路邂逅,最后,我们在黟县碧山村的猪栏酒吧里一起约着喝了一次咖啡。让比尔起心动念来黄山源于2003年他在美国《塞勒姆日报》上看到的一篇题为“远离家乡的中国房屋——荫馀堂”的文章。那个在美国波士顿异地重建的徽州古建筑来自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黄村,于是,从2006年他第一次来到黄山到现在的十年间,比尔为了探访徽州古村已经先后来过中国四次。
比尔非常着迷于猪栏酒吧的邻居碧山书局。他的中文水平还不足以让他看懂书店里任何一本书,但他能理解这个让很多中国文艺青年追捧的书店的意义,“起码,在那个地方,你能享受一下自己一个人待一会儿的时光,不是吗?”
碧山书局的客人并不多,也没有工作人员,皖南晚冬的清冷让陈列的书籍比平素更为沉重。与声名在外的西递宏村相比,碧山村所呈现出来的生活气息尤其让人着迷。那些在徽州古村落中常见于大宅前门边厅的楹联依旧可以在这里见到,练达的处世之道或殷切的劝学向善之辞此时更多出几分入世的好感:“淡泊明志,清白传家”“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梯山航海,裕厥嘉猷”“养成大拙方是巧,学到如愚乃是贤”——比尔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要义,但可以确定这一定都是“教做人教做事的好话”——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