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文深教中教学内容的确定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看似浅显的课文而言,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课堂教学教什么取决于什么?王荣生先生说主要取决于文章体式与具体学情。这固然不错,但也不都限于此,客观地讲,还应考虑到课文的特点、教学的资源等因素,尤其是课文的特点,这往往是我们选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似乎较为浅显,没什么特点,其实无特点正是最大的特点。更何况,浅近也不等于无特点,准确地讲,本文最大特点就是浅近:1.文字浅白;2.故事尽人皆知;3.人物性格无人不晓。故而,笔者就着眼于这一特点,用近乎闲聊的方式开展教学。
  ……
  师:为什么一开始廉颇看不起蔺相如?
  生:廉颇认为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在廉颇之右”,于心不甘。
  师:“口舌之劳”真的不算什么吗?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请同学们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这里,同样是表示“给”的意思,几处表述有所不同(出示PPT):
  (赵王)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相如)谓秦王曰:“……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师:同样是“给”的意思,为什么相如与赵王的表述不同,而相如在与赵王、秦王交流时表述又前后不同?换句话说,赵王用“予”,而相如时而用“许”,时而用“偿”,为什么不都用“予”?
  生:赵王说“予”,相如本应也说“予”,但“予”是“给”的意思,而“许”有“许可”的意思,“许可”交换与把璧给人家不是一回事。相如之所以用“许”,说明早在出发前已心中有数了,他要帮助赵王摆脱困境,而对于如何做,他也已成竹在胸,最终保住了和氏璧,保住了赵国的尊严。
  生:而在与秦王交流时,相如特别强调“偿”,而不说“予”,“偿”有“偿还”的意思,这是在抓秦王的辫子,意在提醒秦王,您的行为是在赖账。
  师:看来,蔺相如长于外交辞令,不在于滔滔不绝的言辞,而更在于其精妙准确的表述。那么,大家现在再认真地读一下《渑池斗智》这则故事,看看还能不能发现类似精妙的外交言辞。
  生:我们组在这个故事中发现两处不同表述:“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前者秦御史用“令”,而蔺相如用“为”。
  师:有什么区别吗?
  生:“令”是何等威风,这是给秦王抹了黑—— 毕竟诸侯之间的斗争讲究以理服人嘛,而一个“令”字就可以看出秦王的恃强凌弱、蛮横无理。
  生:“为”相对而言是主动的,说明赫赫有名的秦王是主动击缻,取悦赵王,这就显示出赵王的仁德。
  生:另外,我们觉得,“令”与“为”都记在了各国的史书上,后人还会有不同的理解。
  师:怎么讲?
  生:“令”只是证明秦王发号施令,至于赵王“鼓”了没有,就不得而知了;“为”字不然,明明白白,不劳过多推敲,一定是心甘情愿地“击”了。(众生点头)
  师:妙!足见蔺相如反应之敏捷,表达之准确!由此看来,廉颇“徒以口舌为劳”的说法太过小瞧蔺相如的价值!这样看来,通过刚才这些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司马迁所写的这则传记,主要是写蔺相如的,廉颇只不过是个配角呢?
  生:不是的,传记的开头,介绍廉颇的文字最多,不惜笔墨,威风凛凛。而介绍蔺相如却是轻描淡写不正说明廉颇地位更高吗?
  生:我反对,恰恰相反,这是在反衬蔺相如地位低下却有卓尔不群的才华。(众生笑)
  师:可是,这篇传记的题目偏偏叫“廉颇蔺相如列传”呀,看来应该叫“蔺相如廉颇列传”才对。何况,三个故事中,“完璧归赵”似乎就没有廉颇什么事,“负荆请罪”中明显是用廉颇衬托蔺相如的呀?
  生:……
  师:好,下面就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请同学们认真读书,慢慢寻味。
  生:渑池之会时有一个细节,“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注意此时两个人都看出问题的端倪,然而廉颇分明更在蔺相如之前,属于先知先觉。(生笑)
  生:接下来“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如此看来,能看破秦王阴谋并能出谋划策的人,是廉颇而非蔺相如!廉颇这么富有智慧、果敢坚定,远在蔺相如之上!
  师:是啊,他居然还提出“请立太子”—— 这意味着什么?仅仅是“绝秦望”吗?不,更是在“绝赵王望”啊!(众生大笑)正所谓“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
  生:渑池之会的主角看似是蔺相如,但故事结尾却有这样一句话:“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可见,秦“不能加胜于赵”的根本原因是有廉颇这样强大的后盾!换句话说,蔺相如之所以能成功上演智斗,或者说勇斗秦王的好戏,其前提是廉颇的武力保障!
  生:再说开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一句,也并非只是为了反衬,要知道,齐国在此之前曾是强大于秦国的七雄之首,能“大破之”,足以见廉颇不凡之处。
  生:当赵王为和氏璧的问题所困扰的时候,他首先“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可见廉颇不仅有勇而且有谋,文韬武略俱佳。
  生:况且,在对蔺相如不满时,廉颇不是私下使坏,而是“宣恶言”,即高调扬言,可见其为人耿直,快人快语,胸无城府。
  生:负荆请罪更显廉颇光明磊落、坦荡如砥、知错能改,故能成为千古美谈。
  ……
  师:难怪清代女学者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一书中说:“见此二事,皆非常事,足以概廉将军矣。读此可悟作史去取之法。”那么何为“作史去取之法”呢?(出示PPT)
  司马迁在一个历史家之外,兼是一个艺术家,他晓得每一篇传记一定有一个中心,为求艺术上的完整起见,便把次要的论点放在别处了。这是前人所发现的“互见法”。我们可以这样说,就他单篇文章看,他所尽的乃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只有就他整部的《史记》说,他才是尽的历史家的责任。——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两位先贤经由司马迁的如椽大笔而万古长存,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然而,正是这两位先贤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家国大义,什么叫机智神勇,什么叫和合精神,什么叫宽容大度,等等。邯郸的赵苑公园,就曾用这样一副对联追慕他们的可贵精神:“相能回车国无不盛,将可袒肉军必扬威”—— 以蔺相如出上联,又以廉颇对得下联。下面,我们不妨也用这种方式来试试身手,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我出上联:章台会,无足智神勇何求保玉璧。
  生:狭路逢,有回车负荆得以传佳话。
  生:渑池行,非盛兵良将怎得拜上卿?
  生:将相和,有奇谋远虑才能护江山。
  生:将相和,非大度广怀怎言安邦国。
  ……
  以上是大致的教学过程,由此例我们可做如下几点思考:
  一、在浅白的文字中发现语言的艺术
  据笔者观察,当前学生厌学语文,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激不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与求知欲望,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早已不满足滑行于文字表层的所谓理解、分析、鉴赏、探究,浅显的学习无法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让他们从中学到东西。相反,这样的教学只会败坏学生的口味,甚至让他们误以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这就使得不少老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据市场”,吸引学生,他们不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上下功夫,反而在广度上找路径,于是,一节课东拉西扯,不惜脱离文本,无限制地拓展。最终,他们公然地把语文课上成了一节节文学课、历史课、地理课、政治课、班会课,或者别的什么课;不能把学生引入语言文字这丰富的宝藏中,如入宝山空手归。
  对于浅易的文言文而言,能设计出激发学生兴趣,并能引导他们深入文本的问题绝非易事,这首先需要一双发现文字魅力的慧眼,找到一个突破口。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来讲,文字的魅力在于微言大义,笔者选定司马迁刻画蔺相如的对话描写,因为这些语言,既能体现司马迁的精微细腻的文笔,更能彰显蔺相如敏捷机智、能言巧辩的特点。
  其次要设定好一个难易适中的问题,见微知著,由小处切入,帮助学生深入语言自身。笔者在第一个教学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为分析蔺相如人物形象)中,通过表述与“给予”有相关意义的三个字(“予”“许”“偿”),和学生共同发现蔺相如语言表述的独特魅力,这里是在探究、鉴赏,更是在授之以渔,即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课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特点,并给予他们一双发现的眼睛。果然,学生很快就在“渑池之会”这个故事中有了更大的发现。如此,由授之以法到用之以法,既让学生欣赏到了司马迁平中见奇的文字功力,同时教会了他们养成亲近文字、探究文字的习惯,学会了欣赏文字的方法,一石三鸟,学有所获。
  二、在不同的讲述方式中体味叙述的艺术
  廉蔺的故事无人不晓,而对于笔者所教的邯郸的孩子们而言,更是如数家珍,但这不是说就没内容讲了,相反,这正是可讲的地方。传记作品的教学价值就在其多样的叙事写人的手法。尤其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打破以往合传分别作传而互不关涉的方式,大胆裁剪,采用二人主体事件交叉叙述的处理方法,匠心独运,别出心裁。正因如此,只有将其与我们平常讲述故事的方法进行比较,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的高妙之处。
  于是,笔者在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为分析廉颇人物形象)中,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廉颇是不是一个配角?”这个问题看似言之凿凿,信而有征,能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然而,如不细读文本却又实难发现作者暗藏通篇的对廉颇的态度,这也就能使得这个探究持久且富有价值。让学生在这样的探究中,既亲近了文本,同时又深刻地体会到了作者作史的取舍之法,尤其是对司马迁“互见法”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有了一个真切的感受与体悟。
  三、于看似无人不晓的人物形象上捕捉鲜活的历史人物
  在大家的印象中,一提到蔺相如就想到了他的足智多谋,似乎廉颇就是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我们往往不着眼历史大局,忽视廉颇的军事存在,似乎相如一个人就可以廷辱秦王,敌得过千军万马,让不可一世的秦王胆战心惊;我们常常只见相如以国家为重,宰相肚里能撑船,却不见廉颇心无芥蒂,从善如流……
  而在这节课中,笔者力求在师生看似平常的交流中,让学生对自己本来认为早已熟稔于心的人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脸谱化的两位圣贤有一个真实的世俗再现。于是,本课的第一个环节,他们以廉颇为参照,发现一个真实的蔺相如;第二环节中,笔者又通过激将法的设问,让学生“发现”一个立体的廉颇;而在本节课的最后,笔者再次提高难度,让学生用对联的方式来概括二人的特点,既是对教学的总结,同时又是一种能力的提升。一节课,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究,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拓展,对先贤有了崭新的体悟,从中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感。
  总之,浅文深教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选定,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只有选定了正确的教学内容,才能保障学生对课文的纯正兴趣,也才能保证教学的语文味与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我是在李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当我从苏州大学毕业,成为乡镇中学的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时,我很茫然,不知如何上课。在备课时,我总竭力去回忆,李老师当年的课堂到底给了我什么。我珍惜每一次到县中参加语文教研活动的机会。去听李老师的报告、讲座,看他的课堂展示,品他课堂上的师生活动,学他的“四步引读”。在《飞向太平洋》里,一句“点火”,我听出了文字中的民族自尊;在孔乙己最后摸出的三文钱中,我体悟出了旧
期刊
一、围绕“兴趣点”  在读一本书时,我们总有印象最深的部分,可能是某句、某段或者某章节,这是我们的直觉,是感性思维。学生阅读完整本书之后,我们应及时引导他们沟通交流内心感受与体验,围绕“兴趣点”,选择“畅谈”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畅谈”是一种“展示”,更是一种“呈现”,选择合适的呈现阅读成果的方式,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将“肚里的货”倒出来。学生对整本书的感受体验,有的比较
期刊
首届“吉视传媒·净月杯”象棋全国冠军南北对抗赛有感  这几年长春的象棋比赛很多,平均每年我都要去两次,300公里的路程,乘坐高铁1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来采访本次南北棋王对抗赛之前,主办方代表吉林省棋院刘沫兄弟要派人接站,被我好言婉拒了,在我看来,既然大家是朋友,就不要给朋友添麻烦。  按照之前打听好的路线,出了火车站,换乘摩电、轻轨,一路上信马由缰,走走停停,倒也轻松自在。轻轨终点站是长影世纪城,距
期刊
现在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流行“多元解读”“个性解读”“深度解读”“创新解读”等等。其实,“囿于教参”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仅需要借助教参避免“错误解读”,还需要反思一些不适当的解读。  一、“多元解读”的边界在哪里  “多元解读”正成为当今阅读教学的一种走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阅读可以随意发挥,如果放手让学生随意解读文本,学生在没有读懂原文的情况下随意发挥,往往会出现“误读”,文本不仅被肢解,而且被曲解。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叙事学作为一门关于叙事、叙事文本、形象、事件以及“讲述故事”的文化产品的理论,对我们理解、分析以及评价叙事性文本都有很大的帮助。将叙事学理论引入叙事性文本教学领域,对于实现叙事性文本教学的课程目标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比如:叙事学理论在解读文本时的多元视角可以给学生以更加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叙事学理论用于解读文本的基本思路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思维能力;叙事学理
期刊
孩子写作文,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缺少想法,立意肤浅,结构平面,板子不能打在孩子身上,也不应片面地抱怨学校和老师。年轻父母要从自身努力起,从家庭教育开始,保护孩子已经有的想法,让孩子一直能有“想法”,并引导孩子把想法留下来,这意义真的太大了。  孩子本来是有想法的  想法,有疑问、意见、看法、灵感等义项,还有动机(本文也指写作欲望)的意思。心理学认为,想法是孩子很容易就能产生的,只是大人们常常忽
期刊
晋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里有“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的句子,意思是说左丘明写的《春秋》就像江海被水浸漫、肥沃的湖泽被水滋润一样,使人的疑虑困惑如冰遇热消融般尽释,让你在自然逸乐中学习正确的道理,然后你就会掌握这些知识。我用“江海之浸,膏泽之润”作为题目,应该说比较准确地表达了我跟李震老师学写语文论文的体会。  我和李震老师还是有些缘分的。  最初在淮安中学任教
期刊
一、设计缘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这一目标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指导意义,但现在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有限,学生在校外有网络媒体等诱惑,课外阅读要落到实处有一定难度。面对这些情况,教师想要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但如
期刊
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一扁舟,一翁,一竿,渔翁侧身垂钓,其他皆为空白。整幅画,空而未空,让人感到烟波浩渺,仿佛天与云与水与人,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我们所阅读的作品里,也有大量的“空白”。而这些留白,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作品中的“空白”,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完而未完,沿着作品的主题继续进行  在我们语文课本中,一些作品因为创作的需要,
期刊
如果说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并能“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那么课外阅读则是在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积淀阅读方法,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组织与调控课外阅读呢?笔者的实践体会是,让评价为课外阅读留下痕迹,用档案描画学生成长轨迹。  一、把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感悟作为评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