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课程是本科英语专业的重要人文素质课程,但在以培养实践人才为主的三本院校中,不仅课时受限,教学方式也普遍过时。然而,语言的学习不止表象的语言形式,还有内在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以商务和贸易为方向的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的理解能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要实现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所应有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任务教学法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外语系的《英语专业经典著作导读》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任务教学法在文学课堂中的实践过程,并对教学结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英语专业;文学课程
H319
一、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文学课程是本科英语专业的重要人文素质课程,其培养目标在于向学生介绍英语这门语言背后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传统和代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但长期以来,在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的三本院校中,英语专业文学课的重要性被严重忽视,普遍偏重文学史和各时期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常识性学习,却忽略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学习。其教学组织方式亦偏于老旧僵化,教学效果不佳,培养目标往往难以得到实现。
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外语系为例,到2014年为止,系部编制的学生培养计划中文学课总共只占1个学分,仅在大三第1学期开设每周1个课时的文学课程。学生不重视,教师也大多态度敷衍。其结果是,文学课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语言技能了。2015年开始,文学课改名为《英语专业经典著作导读》课,学分增加到3个,课时同样增加到每周3个。在授课内容上,也从文学常识的学习扩展到了文学文本的赏析层面。这一变革给文学课带来了生机,也给文学课程带来了难题。首先,在授课内容上,过去那种以年代和文学标志性运动为线索的知识串讲太过单薄,必须加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具体文本,训练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批评的能力。其次,在授课方式上,过去以教师主讲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使学生真正领会文学作品的文学内涵。要使文学课以具体的文学文本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基本技能,以具体“任务”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接下来,我们将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外语系13级英语1班的《英语经典著作导读》课程为实践对象,以二十世纪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代表作《在地铁车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为例,设计2个课时的任务教学课堂,并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
二、任务教学法
1. 理论基础
上世纪70年代,交际法在欧洲产生。这是一类以培养交际能力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交际法认为,语言学习不单单是语言规则的学习,更是语言交际的学习。因此,语言教学的过程应该交际化。这是任务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但相比交际法,任务型教学不仅专注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关注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任务教学法也是对传统的结构大纲和功能意念大纲的批判,它是过程式大纲的产物,更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此外,任务教学法所倡导的小组活动还体现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构建主义理论中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思想。最后,二语习得理论中关于互动式输入和互动中的意义协商的研究成果同样促进了任务教学法的发展和成熟。
2. 教学原则
任务教学法在实际的操作中应遵循几大原则:1)真实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4)互动原则;5)意义优先原则。真实性原则要求在信息的输入过程中,其材料尽量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从而尽可能和在真实生活中一样应用语言技能;任务教学应该以实用性价值为主,任务的设计尽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任务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放手让他们参与其中,得到锻炼;互动原则要求老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任务前充分准备,任务过程中给予帮助,宏观把控,任务后及时点评;意义优先原则要求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优先评价语言意义的实现与否,避免因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错误而妨碍任务的完成。
3. 教学模式
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就任务教学法提出了各自的教学模式,其中Jane Willis的教学模式简明实用,使用最为广泛。Willis的教学框架包括三个环节,即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链阶段(task-cycle)和语言分析阶段(language-focus)。
任務前阶段:该阶段活动主要包括介绍话题和介绍任务。
任务链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主要分为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计划(planning)——准备报告任务,和报告(report)——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语言分析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同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操练(practice)——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三、教学实践
基于以上理论,接下来我们将依照Willis的任务教学模式,以二十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的代表作《在地铁车站》为教学文本,设计2个课时的任务教学课堂。教学实践班级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外语系13级英语1班,全班30人,分成6个小组,每组5名同学。每个小组负责1个文本,根据任务难易复杂程度,每组1-2名成员负责一个任务。
1. 任务设定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这一课的任务项目设定如下:
任务1:由小组成员1负责完成。通过查找图书文献和网络资料等方式,介绍作者埃兹拉·庞德的生平、代表作品、写作风格等; 任务2:由小组成员2负责完成。通过查找图书文献和网络资料等方式,介绍“意象”的涵义,及其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任务3:由小组成员3负责完成。分析文本《在地铁车站》中的重点“意象”及其内涵;
任务4:由小组成员4负责完成。尝试翻译这首短诗,并分析“意象”的表现方式对全诗艺术效果的烘托作用;
任务5:由小组成员5负责完成。试介绍一二类似诗人及作品,并分析这些西方意象派诗人对“意象”的处理方式与中国古典诗人有何相似之处。
2. 任务实施
教師在任务设定完成后,在课前以口头或邮件等方式分配各小组成员相应的任务。学生利用图书和网络等手段准备任务,并将资料形成Powerpoint课件。任务前阶段准备工作结束。
第一个课时内,由小组成员1,2,3分别陈述各自的任务准备情况。每位小组成员的陈述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教师负责对课堂节奏进行掌控,并在每位成员结束陈述后,根据情况作相应补充或修正。在这一个课时中,学生的任务是对所学习的文本信息作直观的描述,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搜集和重组信息的能力,训练他们的语言逻辑和概括能力。
第二个课时前半部分,由小组成员4和5分别陈述各自的任务准备情况。每位小组成员的陈述时间同样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教师对时间进行控制,并在每位成员陈述完毕后加以点评。这部分的任务要求学生对文本做出主观性分析,难度较之先前有所加大,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所有小组成员陈述结束后,任务链阶段结束。
第二个课时的后半部分进入任务分析阶段,由其余同学对小组成员的陈述进行讨论,并就任务话题发表个人观点,和小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引导,给予帮助,及时评价和鼓励。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促进生生互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对整个任务过程作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赏析意象派女诗人Hilda Doolittle的《山岳女神》(“Oread”)并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内涵。至此,整个任务教学的实施过程结束。
3. 教学成果评价
通过比对使用任务教学法的英语1班和进行常规教师主讲式教学的英语2班的作业,我们验证了任务教学法在文学课程中的巨大优势:两个班级上交的学生作业中,能够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并说明意象内涵的学生百分比,1班为33%,2班仅为3%;能够基本把握诗歌意象并说明意象内涵的学生百分比,1班为60%,2班为70%;没能正确找出诗歌意象并说明意象内涵的学生百分比,1班为7%,2班为27%。由此结果可见,任务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目的的把握。任务的整个完成过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了他们对教学信息的理解,提高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结论
在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所承载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已经不容忽视。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教学组织形式亟需转变,而任务教学法为这一转变提供了极具可行性的方向。虽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将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师生在初期都有可能遭遇不适应感,有时还会面临网络等资源配备不到位等阻碍,但这样的转变无疑是有益的。毕竟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包括表层的语言形式的学习,还包括语言之下文化内涵的学习。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此,在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深层文化涵义的理解能力的同时,一定也能提升他们的其他基础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 程小棠. 任务型语言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吴勇毅. 对外汉语教学探索[M]. 学林出版社, 2011.
[3] 丰玉芳、唐晓岩.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年第一期, 25-29.
[4] 夏纪梅、孔宪辉. “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J]. 外语界, 1998年第四期, 34-40.
作者简介:郭珊(1985-)女,汉,湖南益阳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英语专业;文学课程
H319
一、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文学课程是本科英语专业的重要人文素质课程,其培养目标在于向学生介绍英语这门语言背后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传统和代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但长期以来,在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的三本院校中,英语专业文学课的重要性被严重忽视,普遍偏重文学史和各时期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常识性学习,却忽略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学习。其教学组织方式亦偏于老旧僵化,教学效果不佳,培养目标往往难以得到实现。
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外语系为例,到2014年为止,系部编制的学生培养计划中文学课总共只占1个学分,仅在大三第1学期开设每周1个课时的文学课程。学生不重视,教师也大多态度敷衍。其结果是,文学课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语言技能了。2015年开始,文学课改名为《英语专业经典著作导读》课,学分增加到3个,课时同样增加到每周3个。在授课内容上,也从文学常识的学习扩展到了文学文本的赏析层面。这一变革给文学课带来了生机,也给文学课程带来了难题。首先,在授课内容上,过去那种以年代和文学标志性运动为线索的知识串讲太过单薄,必须加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具体文本,训练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批评的能力。其次,在授课方式上,过去以教师主讲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使学生真正领会文学作品的文学内涵。要使文学课以具体的文学文本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基本技能,以具体“任务”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接下来,我们将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外语系13级英语1班的《英语经典著作导读》课程为实践对象,以二十世纪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代表作《在地铁车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为例,设计2个课时的任务教学课堂,并对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价。
二、任务教学法
1. 理论基础
上世纪70年代,交际法在欧洲产生。这是一类以培养交际能力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交际法认为,语言学习不单单是语言规则的学习,更是语言交际的学习。因此,语言教学的过程应该交际化。这是任务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但相比交际法,任务型教学不仅专注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关注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任务教学法也是对传统的结构大纲和功能意念大纲的批判,它是过程式大纲的产物,更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此外,任务教学法所倡导的小组活动还体现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构建主义理论中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思想。最后,二语习得理论中关于互动式输入和互动中的意义协商的研究成果同样促进了任务教学法的发展和成熟。
2. 教学原则
任务教学法在实际的操作中应遵循几大原则:1)真实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4)互动原则;5)意义优先原则。真实性原则要求在信息的输入过程中,其材料尽量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从而尽可能和在真实生活中一样应用语言技能;任务教学应该以实用性价值为主,任务的设计尽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任务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放手让他们参与其中,得到锻炼;互动原则要求老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任务前充分准备,任务过程中给予帮助,宏观把控,任务后及时点评;意义优先原则要求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优先评价语言意义的实现与否,避免因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错误而妨碍任务的完成。
3. 教学模式
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就任务教学法提出了各自的教学模式,其中Jane Willis的教学模式简明实用,使用最为广泛。Willis的教学框架包括三个环节,即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链阶段(task-cycle)和语言分析阶段(language-focus)。
任務前阶段:该阶段活动主要包括介绍话题和介绍任务。
任务链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主要分为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计划(planning)——准备报告任务,和报告(report)——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语言分析阶段:这个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同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操练(practice)——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三、教学实践
基于以上理论,接下来我们将依照Willis的任务教学模式,以二十世纪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的代表作《在地铁车站》为教学文本,设计2个课时的任务教学课堂。教学实践班级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外语系13级英语1班,全班30人,分成6个小组,每组5名同学。每个小组负责1个文本,根据任务难易复杂程度,每组1-2名成员负责一个任务。
1. 任务设定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这一课的任务项目设定如下:
任务1:由小组成员1负责完成。通过查找图书文献和网络资料等方式,介绍作者埃兹拉·庞德的生平、代表作品、写作风格等; 任务2:由小组成员2负责完成。通过查找图书文献和网络资料等方式,介绍“意象”的涵义,及其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
任务3:由小组成员3负责完成。分析文本《在地铁车站》中的重点“意象”及其内涵;
任务4:由小组成员4负责完成。尝试翻译这首短诗,并分析“意象”的表现方式对全诗艺术效果的烘托作用;
任务5:由小组成员5负责完成。试介绍一二类似诗人及作品,并分析这些西方意象派诗人对“意象”的处理方式与中国古典诗人有何相似之处。
2. 任务实施
教師在任务设定完成后,在课前以口头或邮件等方式分配各小组成员相应的任务。学生利用图书和网络等手段准备任务,并将资料形成Powerpoint课件。任务前阶段准备工作结束。
第一个课时内,由小组成员1,2,3分别陈述各自的任务准备情况。每位小组成员的陈述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教师负责对课堂节奏进行掌控,并在每位成员结束陈述后,根据情况作相应补充或修正。在这一个课时中,学生的任务是对所学习的文本信息作直观的描述,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搜集和重组信息的能力,训练他们的语言逻辑和概括能力。
第二个课时前半部分,由小组成员4和5分别陈述各自的任务准备情况。每位小组成员的陈述时间同样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教师对时间进行控制,并在每位成员陈述完毕后加以点评。这部分的任务要求学生对文本做出主观性分析,难度较之先前有所加大,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所有小组成员陈述结束后,任务链阶段结束。
第二个课时的后半部分进入任务分析阶段,由其余同学对小组成员的陈述进行讨论,并就任务话题发表个人观点,和小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引导,给予帮助,及时评价和鼓励。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促进生生互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最后,教师对整个任务过程作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赏析意象派女诗人Hilda Doolittle的《山岳女神》(“Oread”)并分析其中的意象及其内涵。至此,整个任务教学的实施过程结束。
3. 教学成果评价
通过比对使用任务教学法的英语1班和进行常规教师主讲式教学的英语2班的作业,我们验证了任务教学法在文学课程中的巨大优势:两个班级上交的学生作业中,能够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并说明意象内涵的学生百分比,1班为33%,2班仅为3%;能够基本把握诗歌意象并说明意象内涵的学生百分比,1班为60%,2班为70%;没能正确找出诗歌意象并说明意象内涵的学生百分比,1班为7%,2班为27%。由此结果可见,任务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对教学目的的把握。任务的整个完成过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了他们对教学信息的理解,提高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结论
在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所承载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已经不容忽视。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教学组织形式亟需转变,而任务教学法为这一转变提供了极具可行性的方向。虽然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将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师生在初期都有可能遭遇不适应感,有时还会面临网络等资源配备不到位等阻碍,但这样的转变无疑是有益的。毕竟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包括表层的语言形式的学习,还包括语言之下文化内涵的学习。英语专业文学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此,在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深层文化涵义的理解能力的同时,一定也能提升他们的其他基础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 程小棠. 任务型语言教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吴勇毅. 对外汉语教学探索[M]. 学林出版社, 2011.
[3] 丰玉芳、唐晓岩.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年第一期, 25-29.
[4] 夏纪梅、孔宪辉. “难题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J]. 外语界, 1998年第四期, 34-40.
作者简介:郭珊(1985-)女,汉,湖南益阳人,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