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社会教育最关键的阶段,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并间接决定着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发展。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关系着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发展。教师是决定教学成效的核心要素,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够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因此在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不负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笔者基于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分析當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并就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提出了一些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206-02
教育强国,是我国最基本、最重大的国家战略部署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并且明确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和重要性,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承担起如此重任,不负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推进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时,应当具有的专业素质及修养。基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相关要求,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学特点,可将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道德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道德素养,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思想与行为上,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准则与规范。当然,道德素养并不仅仅针对小学语文教师,而所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都应包含这一点,只有具备这一素养,教师才能得到基本的认同,教师的其他专业素养才有可行性[1]。小学语文教师的道德素养包括对自身职业的热爱与认同,对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关爱,将教育事业作为自身的人生追求,将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知识素养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个显著特点——“杂”。这里所谓的“杂”,指的是各种知识的广博性、杂糅性。语文学科所包括的知识,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知识素养,通晓相关知识,能对课本内容作出扩展和发散,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的成效更加理想,才能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现更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三)能力素养
教师是一种职业。任何一种职业,都必然有职业能力素养要求。通常职业能力素养越高,所取得的职业成果也越多。对教师来说,同样如此。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和要求来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职业能力素养方面,一是应当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学研究,既能够自己完成教学资料的收集、筛选、整合、编排,又能够与其他教师一同进行教学方面的研讨,吸收他人的优秀成果,将自身的经验分享出去[2];二是能够高效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采取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保证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三是能够进行教学创新,根据教学内容和客观教学条件,设计、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措施,推进教育教学发展。
(四)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人文学科,既涵盖众多的知识,也具有深厚的人文性,这也是该学科的精髓所在,所谓“文以载道”便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一方面包括教师对历史、社会、文化中人的主体地位、核心地位的认知,能够在任何的环境、情况下尊重他人;另一方面包括教师对不同民族、地域、领域文化的认识、认同,能够肯定各种文化的价值,对各种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及审美。之所以要求教师具备这些人文素养,是由于这样才能感染、熏陶学生,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途径
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可分为以下途径。
(一)道德素养的培养
教师道德素养的培养,应当始于专业选择、专业教育,并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下去,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水平[3]。如教师在选择专业、接受专业教育过程中,必须明白教育专业意味着什么,担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客观了解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最好要打破“理想化”的认知,看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艰难。如果这一切都在预期内,自己都能接受终身,关爱、呵护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便可从此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面临更大的问题,如产生倦怠情绪、消极情绪。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不能理解,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尽快调整身心状态,从学生的成长中获取成就感、自豪感,看到学生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以不断激励自己保持初心,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各项制度,不断修正自身的思想、行为,将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首位。
(二)知识素养的培养
要想真正上好小学语文课,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深厚的语文学科知识,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与语文教学流程,正确看待小学语文学科的概念以及性质,对语文学科知识准确把握,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这些语文知识[4]。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做到“博观”,随时了解社会热点,将社会现象合理应用到教学中,并且要对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乃至天文、地理、历史等有广泛的涉猎,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知识内容适当引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突破教学的局限性,促进学生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三)能力素养的培养
为培养和提升自身能力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最好是做到每堂课后都进行简单的小结、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与闪光点,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分享个人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強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配合,共同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探讨,实现能力素养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个人专业能力学习,深入领会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教育要求,通过各种书籍、文件等,尤其是互联网,掌握先进的、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认知规律、身心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与理解,加深学生学习的主观认知、主观感悟,达到最佳的小学语文教学成效[5]。
(四)人文素养的培养
首先,为培养人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进自身对全球各民族、各地域历史文化的了解,开阔自身的视野。其次,要善于发现语文学科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情感的丰富多彩。再者,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将人文素养教育有效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尝试将自己的体会、情感体验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闪光的人文精神,将知识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统筹起来[6]。最后,教师还应当注重自身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要认识到文学之美,更要透过文学内容,感受和体会各种艺术创作形式的美、各种特色文化的美,并将自身对美的体验分享给学生,带领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进入人类文明的审美之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全面的、良好的专业素养,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广博的人文知识、过硬的教学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文精神,才能适应如今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要求,胜任自身工作,保证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恬静.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
[2]云晓瑜.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8).
[3]罗先慧.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报告——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分析[J].语文建设,2020(4).
[4]钟振裕.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水平调查的研究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8).
[5]田晶.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9(9).
[6]蒋秀云.语文教师核心专业素养的培育和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
【作者简介】
彭洋捷(1990~),女,四川广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师艺术修养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206-02
教育强国,是我国最基本、最重大的国家战略部署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并且明确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和重要性,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承担起如此重任,不负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推进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时,应当具有的专业素质及修养。基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相关要求,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学特点,可将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道德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的道德素养,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思想与行为上,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准则与规范。当然,道德素养并不仅仅针对小学语文教师,而所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都应包含这一点,只有具备这一素养,教师才能得到基本的认同,教师的其他专业素养才有可行性[1]。小学语文教师的道德素养包括对自身职业的热爱与认同,对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关爱,将教育事业作为自身的人生追求,将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二)知识素养
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个显著特点——“杂”。这里所谓的“杂”,指的是各种知识的广博性、杂糅性。语文学科所包括的知识,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知识素养,通晓相关知识,能对课本内容作出扩展和发散,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的成效更加理想,才能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实现更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三)能力素养
教师是一种职业。任何一种职业,都必然有职业能力素养要求。通常职业能力素养越高,所取得的职业成果也越多。对教师来说,同样如此。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和要求来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职业能力素养方面,一是应当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学研究,既能够自己完成教学资料的收集、筛选、整合、编排,又能够与其他教师一同进行教学方面的研讨,吸收他人的优秀成果,将自身的经验分享出去[2];二是能够高效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采取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保证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三是能够进行教学创新,根据教学内容和客观教学条件,设计、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措施,推进教育教学发展。
(四)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人文学科,既涵盖众多的知识,也具有深厚的人文性,这也是该学科的精髓所在,所谓“文以载道”便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一方面包括教师对历史、社会、文化中人的主体地位、核心地位的认知,能够在任何的环境、情况下尊重他人;另一方面包括教师对不同民族、地域、领域文化的认识、认同,能够肯定各种文化的价值,对各种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及审美。之所以要求教师具备这些人文素养,是由于这样才能感染、熏陶学生,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途径
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构成,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可分为以下途径。
(一)道德素养的培养
教师道德素养的培养,应当始于专业选择、专业教育,并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续下去,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水平[3]。如教师在选择专业、接受专业教育过程中,必须明白教育专业意味着什么,担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客观了解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最好要打破“理想化”的认知,看到教育教学工作的艰难。如果这一切都在预期内,自己都能接受终身,关爱、呵护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便可从此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遇到任何困难都不退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面临更大的问题,如产生倦怠情绪、消极情绪。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不能理解,但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尽快调整身心状态,从学生的成长中获取成就感、自豪感,看到学生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以不断激励自己保持初心,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各项制度,不断修正自身的思想、行为,将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首位。
(二)知识素养的培养
要想真正上好小学语文课,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深厚的语文学科知识,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与语文教学流程,正确看待小学语文学科的概念以及性质,对语文学科知识准确把握,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运用这些语文知识[4]。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做到“博观”,随时了解社会热点,将社会现象合理应用到教学中,并且要对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乃至天文、地理、历史等有广泛的涉猎,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知识内容适当引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突破教学的局限性,促进学生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三)能力素养的培养
为培养和提升自身能力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最好是做到每堂课后都进行简单的小结、反思,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与闪光点,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分享个人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強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配合,共同进行教学方面的研究、探讨,实现能力素养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个人专业能力学习,深入领会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教育要求,通过各种书籍、文件等,尤其是互联网,掌握先进的、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根据教学内容,针对学生认知规律、身心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与理解,加深学生学习的主观认知、主观感悟,达到最佳的小学语文教学成效[5]。
(四)人文素养的培养
首先,为培养人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进自身对全球各民族、各地域历史文化的了解,开阔自身的视野。其次,要善于发现语文学科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化、情感的丰富多彩。再者,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将人文素养教育有效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尝试将自己的体会、情感体验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闪光的人文精神,将知识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统筹起来[6]。最后,教师还应当注重自身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要认识到文学之美,更要透过文学内容,感受和体会各种艺术创作形式的美、各种特色文化的美,并将自身对美的体验分享给学生,带领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进入人类文明的审美之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全面的、良好的专业素养,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广博的人文知识、过硬的教学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文精神,才能适应如今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要求,胜任自身工作,保证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恬静.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20(14).
[2]云晓瑜.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路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8).
[3]罗先慧.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度报告——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统计分析[J].语文建设,2020(4).
[4]钟振裕.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水平调查的研究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8).
[5]田晶.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J].西部素质教育,2019(9).
[6]蒋秀云.语文教师核心专业素养的培育和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
【作者简介】
彭洋捷(1990~),女,四川广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师艺术修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