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女性的成长历程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男权社会的歧视和压迫,使女性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活着的意义,而女性作为人类个体,有其对于作为人的生命本在的向往和追求。本文要关注的是两位处于两种社会意识形态下的底层社会的弱势女性的生命追索过程,探索思考了恶劣环境下女性自我价值的有意识和潜意识的觉醒和完成,进而讨论了自尊和仁爱所生发出的女性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自卑情结 成长 女性温情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女性是经不住诱惑偷吃禁果把人类带出天堂的始作俑者,是打开潘多拉盒子把疾病和灾难洒向人间的恶的化身,而这只不过是男权社会杜撰并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当中,处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如何获得生存的尊严,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和夏洛蒂·勃朗特分别在其小说《紫色》和《简·爱》中做了探索和思考。
   《紫色》是20世纪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书信体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她以独特的叙述方式为黑人女性的解放及整个人类的解放提供了新的视角。小说主人公茜丽是一位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妇女:14岁时被继父强奸,先后生下两个孩子;22岁时,继父把她当商品一样转手给了鳏夫X先生,她没有尊严,没有地位,像男人一样劳作,“她整日置身于一种矛盾、困惑的境遇之中,既明白自己不能这样生活,又不明白怎样生活,既想挣脱这种生活,又不知道如何挣脱这种生活。”故事结尾,茜丽在周围朋友的帮助鼓励下最终觉醒,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有尊严的新女性。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颠覆当时英国社会传统妇女观,思考探索女性独立的代表作品。小说塑造的简·爱,是一个同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在那个以金钱、门第决定人的社会地位的社会里,简·爱是寄居亲戚家,受到舅妈及表兄妹虐待的孤儿;是一个生活在寄宿学校,受到非人摧残的小女孩;面对阶级社会的虚伪和残忍,她顽强生活勇敢反抗,最终获得独立和尊严,尊重和爱情。
   一 女性的自卑情结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改进的,当这种改进成功时,自卑感就会得到化解,因自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或消失;当改进受阻甚至无望时,自卑感就愈积愈多,变成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这就是自卑情结。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紫色》中的茜丽被继父强奸,被丈夫毒打,对于生活她是奴隶,之于男人她是泄欲工具。继父说她“丑陋愚蠢”,她自己也这样认为,“她(莎格)比我漂亮千万倍。”处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的她不敢抬头看男人们,即使笑也是害羞地用手掩着嘴。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结里,茜丽从未想过要反抗,默默地生活在自卑和苦难中。《简·爱》中的简,经历的是另外一番不幸,她从小父母双亡,寄居舅母家,被舅母虐待、表兄凌辱。由于不堪忍受欺辱,她毅然离开舅母家来到劳渥德慈善学校。但小女孩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再一次被彻底打碎,布洛克赫斯特校长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学校里的师生,这些都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加之她身材矮小,相貌平平,在一个女性只有拥有财富和美貌才能赢得社会地位的社会中,简的内心同样充满了自卑。她的命运似乎没有茜丽那么悲惨:她至少可以接受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并最终自食其力。但恰恰是知识让她对当时社会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一个靠做家庭教师获得微薄收入勉强养活自己的女人,在贵族社会中充当的不过是一个仆人的角色。内心强烈追求自由平等的女性意识,使简强烈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又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弱小和无力,因此她自卑又痛苦。
   二 困境中的成长
   1 信仰的力量
   《紫色》中的茜丽在痛苦中默默承受着来自男权社会的压迫和摧残,过着非人的生活,处于一种失语的生存状态。她在写给上帝的信中划掉“我是”,改成“我曾经是一个好女孩”,这一下意识行为本身表明她对自我及女性主体的否认。《紫色》由92 封信组成,其中70封为茜丽写给上帝的信,她把内心的苦痛和对于生活的希望都对着上帝倾诉。她跟上帝说:“我14岁了,我曾经是一个好女孩,也许你(上帝)可以给我一些启示让我明白在我身上发生着什么。”“她向上帝倾诉,希望从上帝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但后来茜丽逐渐意识到上帝从未听她的倾诉,从未关注她的痛苦。所以在信中第一次表达了对上帝的反感,厌恶‘你(上帝)一定睡糊涂了’所以就不给上帝写信了,转为给妹妹耐蒂写信。”上帝曾是茜丽心中的慰藉,也是她命运的牢笼。但是从她开始怀疑和否定上帝的那一刻起,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简·爱》中的简,是一个很早就有意识地寻求生命尊严、有自己思想的女孩。她对上帝的存在确信无疑,对上帝充满希望和信赖,当简决定离开桑菲尔德府时,罗切斯特痛苦不已:“我该怎么办?简,到哪儿去找伴侣,找希望呢?”简·爱回答:“像我一样,信任上帝,相信天国,希望在那儿跟你再见。”而在拒绝圣约翰的求婚后,她又听到上帝的召唤:“简,简,简!”那是罗切斯特的声音……上帝之于简是一种召唤,在寻求自我生命尊严的过程中,“她感悟上帝的召唤,把含糊不明转变为确信无疑,把迟疑谨慎变为勇气和决心,新的感悟激发起她新的行动,激励她一定要加以实现。”虽然简笃信上帝的存在,听从上帝的启示,但她却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和摆布。事实上,简所虔信的上帝的启示是她自己内心自我意志的一种外化,上帝的启示和引导也是她内心的意志和信念的体现。她借助上帝寻找力量,不断坚定的是自己面对生活和现实的勇气。
   2 知识的力量
   《紫色》中的茜丽并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女性,她接受过七年学校教育,虽然这些教育还远没有把她塑造成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知识女性,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她受压迫受摧残的社会现实,甚至都没有能唤起她自我觉醒反抗压迫奴役的意识,但是她至少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她可以通过给上帝写信,在黑暗的生活中排解内心的痛苦。她虽然没有想过要奋起反抗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她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当X先生追求妹妹耐蒂时,她写道:“我告诉耐蒂要专心学业,那比照顾孩子更重要,看看发生在妈妈身上的事情吧。”尽管茜丽依然处在自我意识的混沌状态,但她已经模糊地意识到了知识对于妹妹的重要性,那是妹妹不再重复自己和母亲的命运的希望,这是一个女性对于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模糊认识。丢弃了对上帝的信仰后,她开始给远方的妹妹写信,后来在女友莎格的帮助下,找到了妹妹耐蒂的回信后,她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妹妹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在她的脑海当中展开了一片奇妙而又广阔的画面,她在字里行间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活生生的妹妹还生机勃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更重要的是,她发现了在她所生存的黑暗天地之外的某个遥远的地方,那里的天空格外的蓝,阳光格外的耀眼。她对于外面的世界开始有了无限的憧憬。
   知识和教育对于简的命运的改变,则更加重要。简生活在冷漠势利的里德舅妈家中,书籍是她最好的朋友,在书籍中她读到过希望,也看到过幻灭:
   “贝茜问我是否想要一本书。书字产生了瞬间的刺激,我求她去图书室取来一本《格列佛游记》。我曾兴致勃勃地反复细读过这本书,……我毫不怀疑有朝一日我会去远航……”
   阅读让简学会了思考生活和现实,不是逃避而是面对。和茜丽相比,弱小的简也经历了长久的逆来顺受,但是她面对虐待和侮辱的态度和反应却与茜丽有着很大的不同,当表哥约翰打破她的头,用残忍的语言侮辱她时,她奋起反抗:“你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简说。“你像个杀人犯——你是个奴隶监工——你像罗马皇帝!”她说:“我读哥尔斯密的《罗马史》时,尼禄、卡利古拉等人物已有自己的看法,并暗暗作过类比,但决没有想到会如此大声地说出口来。”被锁进恐怖阴森的红房子,她还在内心呐喊,“我为什么受苦?”“不公平!”她勇敢地痛斥里德太太的虚伪,她告诉受虐的海伦·彭斯不能一味地纵容坏人的残忍。阅读帮助简认识了阶级社会的虚伪和残酷;同时,学习也让简最终成长为一个有知识的年轻女性,找到了自己的自尊。
   3 友情的力量
   《紫色》中的茜丽自我意识的最终被唤醒,莎格、耐蒂和索菲亚的鼓励帮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她们真正引导着茜丽开始真正的人生:“为了感谢茜丽在自己生病期间无微不至的照顾,莎格创作了一首叫做《茜丽小姐之歌》的布鲁斯,使茜丽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莎格的鼓励下,茜丽鼓起勇气第一次站到镜子前,正视自己的身体。莎格唤醒了埋葬茜丽内心深处的女性感觉,让她学会了爱自己的身体,从而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女人,一个完整的人。”莎格告诉她:“上帝在你心里,也在大家心里,你跟上帝一起来到人间……”。茜丽最终坚定地对X先生说:“你是个卑鄙的家伙,是离开你,走出去创造新天地的时候了!”茜丽终于离开家的牢笼,去孟菲斯开店做裤子的生意,她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赢得了自立,也找到了一个女人活着的尊严。
   简·爱的自我成长,除了她自己一直以来的自强不息、坚决反抗外,也有她在生活的缝隙中感受到的点点滴滴的温情和关爱:女仆贝茜的关爱,好心的药剂师,海伦·彭斯的微笑和勇敢,潭波尔小姐的友谊和帮助,这些人都为简的生活涂上了无限的温情,给了她无限的希望,支撑她走过冰冷缺爱的生活。
   “沃克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一书中说:妇女主义者是热爱其他妇女(有性欲方面和没有性欲方面的),喜欢或偏爱女人的文化、女人的感情变化和女人的力量的人。”女性间的这种互爱互助,给予了女性自身以依赖和力量,她们变得不再孤独,不再无助。
   三 女性的温情
   《紫色》中的茜丽后来不仅通过制作裤子经营生活还获得了亲身父亲的一笔遗产,从此过上了独立自尊的生活,并最终原谅了X先生与其和谐相处。“《紫色》的作者艾丽丝·沃克在故事结尾展示了一种伟大的博爱精神,女人宽恕了男人,理解了女人,女人和男人平等地和谐相处,女人和男人都获得了解放。因此,艾丽丝·沃克对整个人类的解放提供了新的视角。”而《简·爱》中的简也获得了一笔遗产,并最终拥有了与罗切斯特的爱,开始了全新的人生。在经济和地位都改变之后,她以博大的宽容原谅了里德太太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宽恕了一个弥留之际的忏悔者。这两位主人公生动地呈现了一个真正站立起来的女性的内心的温情和博爱。在女性的生命里,爱可以融化一切。
   结语
   当等级和男权压迫摧残了女性生存的尊严,反抗和觉醒就成为女性生命希望的开始。用最博大的胸怀和仁爱接纳和救赎曾经把苦难加之于她们的人们,这是女性温情独有的魅力。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宽容互助、和谐相处,这也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丽丝·沃克两位伟大女性作家对人类自我解放、自我发展的美好思考和探索,是她们给人类世界永恒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Walker,Alice.Preface.In Search of Our Mother’ s Gardens.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3.
   [2] A·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3] 艾丽丝·沃克,杨仁敬译:《紫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 陈德军:《〈紫色〉中的女性主义》,《科技信息》,2009年第18期。
   [5] 程立伟:《读〈紫色〉——从话语权角度看茜莉的成长》,《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6] 高爱英:《浅谈〈紫色〉的女性话语方式》,《文化研究》,2009年第1期。
   [7] 李宁:《毁灭·重生:〈觉醒〉与〈紫色〉——从爱德娜和茜丽的不同结局分析她们的“觉醒”》,《科技信息》,2009年第24期。
   [8] 李全福:《论简·爱反抗性格的塑造》,《西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9] 夏洛蒂·勃朗特,祝庆英译:《简·爱》,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简介:李敏,女,1982—,宁夏人,兰州大学200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美国文学,工作单位: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新现实主义产生于20 世纪70年代,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中十分重要的文学潮流,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世界影响。系统梳理新现实主义在美国文学中的产生、发展以及其特点,可以看出新现实主义在文学主题上是向现实主义的回归,而在艺术手法上则批判性地传承了后现代主义的创作特点。论文借此体会了新现实主义文学对传统文学形式既传承又超越的独特风格,并得以窥见美国文学丰富的发展内涵。  关键
期刊
摘要 本文结合相关反讽理论,把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的有关体现反讽艺术的典型中英文例句加以点评。传统上,反讽定义有两种:一是“字面上说的与心里想的完全相反”,另一种是“字面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同”。在传统定义的基础上,现代语用学把反讽分成四大类:情景反讽、戏剧反讽、浪漫反讽和言语反讽。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反讽 反讽艺术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简·奥斯丁的
期刊
摘要 “自然”是乔叟作品的核心概念,但是这种“自然”并非是纯粹的自然,而是包含多重象征意义的神性自然。乔叟的“自然”观最早发端于《公爵夫人之书》,并且在其之后的作品中始终延续了这种“自然”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从而深刻揭示出乔叟“自然”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公爵夫人之书》 自然 神学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公爵夫人之书》是杰弗里·乔叟早年的一部
期刊
摘要 《父亲》是日本女作家小松知佳的短篇小说。它叙述了“我”在出嫁前的晚上,回忆父亲从幼时起给“我”录像的各个场景,以及“我”崇拜父亲、讨厌父亲、与父亲和好的“三步曲”,表现了父亲给予“我”的伟大的爱。本文通过父亲用摄像机为“我”拍照、录像的各个故事情节,着重分析了父亲对“我”的那种深沉、执着的爱。同时也简单分析了“我”为人子女,知道感恩并做出实际行动表示的可贵品质。  关键词:《父亲》 摄像机
期刊
摘要 《圣经》与其它文本的最大区别即是:《圣经》从头到尾都要维护上帝的绝对权威。他玛的悲惨故事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不放在更大的语境下来诠释,就有断章取义之嫌。其实他玛的悲惨结局是耶和华在惩罚大卫,是耶和华上帝定意如此。因此,在他玛的故事中,上帝是在伸张自己神权,并没有给父权的位置。  关键词:《圣经》 悲惨故事 父权 神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绝大部分女性主义阐释者在
期刊
摘要 《纳尼亚传奇》是英国著名的神学家、文学家C·S·刘易斯的代表作,作品包含七个独立但又相互呼应的故事,讲述的是儿童在纳尼亚王国的奇幻经历。故事共同的模式是:“超自然力量+恶魔或邪恶力量已经破坏或即将威胁美好的人类世界+战胜邪恶的英雄”;双方都拥有自己的代表和追随者,也有各自突出的品性;善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但善的力量最终会打败邪恶势力,许给人类一个美丽幸福的世界。尽管作品带有浓厚的劝诫意味和神
期刊
摘要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文学史上唯美派的巨匠,被公认为唯美主义大师。在长达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从始至终保持着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完美表现,其作品具有超越时代、超越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赏析谷崎润一郎后期作品《键》,来探讨其作品中的唯美主义。  关键词:谷崎润一郎 钥匙 唯美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文学史上唯美派的巨匠,被公认为唯美主义大师。其代表作有
期刊
摘要 被誉为“日本的莎士比亚”的近松门左卫门,出身没落的武士家庭,长期生活在商人阶层中间并从事甚或低于商人阶层社会地位的戏剧艺人工作。因关注平民的情感与思想,洞察平民阶层的义理人情,近松门左卫门的戏剧创作上也烙印上了“平民痕迹”。  关键词:近松门左卫门 戏剧 义理 人情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日本著名戏剧家,原名杉森信盛,又名左
期刊
摘要 《简·爱》是一部公认的反映19世纪女性意识的经典之作。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理论”对作品中的简·爱、海伦·彭斯以及伯莎·梅森三位女性意识的代表进行了分析,展现了作品中三位女性所反映出的女性意识对于男权社会的妥协,以及她们的对立与统一。  关键词:女性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 妥协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英国小说《简·爱》是当时反映女性意识作品中的佼
期刊
摘要 简·爱的情感历程是对爱的执著追求的过程,对其成长经历和生命中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心理解读,有助于以更为客观和理性的视角看待这部文学作品成功塑造的独具魅力的女性。  关键词:简·爱 情感历程 心理解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是一个令千万读者难忘的女性,她倔强而独立的个性、超越世俗的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敢于反抗和争取平等的性格,赢得了人们的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