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各学科的教育都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所担负的任务则更具特殊性。这是因为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并且课时在中学课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意味着不仅在智育方面,而且在德育、美育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完成语文教学核心任务的同时,根据语文教学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是贯彻教育方针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把德育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语文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人生观、價值观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授古今中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内容,这也使其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同时,我们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发挥语文学科特有优势,将语文教材中可挖掘的德育内涵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曾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用语文教材中的这些材料感染学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
  
  二、把德育教育渗透在阅读中
  
  以人为本,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归宿。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主动地担起这个职责,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人,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济南,“四书五经”被搬进了学生的课堂——当地一些学校正式开设了一门阅读课《国学》。这本阅读教材的编写以“四书五经”为主,从《论语》、《孟子》、《易经》、《左传》、《诗经》中精选了部分文段,引导学生读中国精髓,留文化之根。有关专家对此评价甚高,认为此举正好可以医治时下因国学素养匮乏而导致的营养不良等通病,有利于纠正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山东师范大学袁中岳教授对此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沉淀,其精粹之处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主流内核一脉相承,如诚信、自强、修身等无不神游于古今。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渐进式的感受、体验与思索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红楼梦》之所以流传至今,家喻户晓,除了它的艺术性外,宝黛爱情的真挚使它充满了感人的力量。电影《英雄儿女》久演不衰,在于它不仅表现了爱国爱人民之情,也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和兄妹之情。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问世,震撼了中国文坛,小说中对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的控诉,也深深震撼了几代人的思想,这种情感的力量是无形的,文学就是以这种特殊的形式教导着人们,丰富着人类的情感、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三、把德育教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之中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这说明要写好文章就必须先学会做人。再有,我们也常讲作文中要求学生写真情实感,即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行动上以此来严格要求。如我们写“诚信”,要求大家讲诚信,而不是只在书面上写写而已;我们写“挫折”,就要求大家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经受生活的磨砺和考验;我们写“关爱”,就不能只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关爱,相反,自己能给予他人多少关爱呢?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使得他们习惯于什么事都只从自身这一角度来考虑,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养成自私的毛病。通过作文,惭惭让他们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
  作文写不好,以后还有机会补上写好,而道德行为不好则是很难弥补的。因此,在我们的每一堂作文的讲授中,都应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将文中的道理与自身联系起来,而不是敷衍教师的空话。
  总之,把德育寓于学科教学之中,寓于语文教学之中,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以培养新时期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积极探讨研究这一课题。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把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强调道德选择的过程中,确定属于自己的、正确的观念和道德准则,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部分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课堂气氛”,一改以前的“ 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教师一问,学生一答,把有些没必要提问的问题拿出来提问,其实“满堂问”是“满堂灌”的变异,有效提问不多。如何
期刊
在大量的考试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类现象,像简单计算,竖式计算,简单应用题学生掌握得还是比较熟练,但是对于主观题学生却不知从何下手,常常以空白交卷,或者答案相当牵强。其实这些主观题特别简单,就是考查学生自己对题中所提出问题的见解和认识,可能题过于简单,学生习惯了数学中的标准答案模式,对于没有标准答案的主观题却是畏怯三分,不敢下笔,即使心中有答案,却不能体现于笔下纸上。如:给出一个图表,谈谈你在图表中发现
期刊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第5条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
期刊
摘要:利用多媒体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不但是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重要举措,而且还是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 优化 物理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利用多媒体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不但是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重要举措,而且还是让物理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
期刊
1.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江苏版))  探究拓展某种彩票是由7位数字组成,每位数字均为0-9这10个数码中的任一个.由摇号得出一个7位数(首位可为0)为中奖号,如果某张彩票的7位数与中奖号相同即得一等奖;若有6位相连数字与中奖号的相应数位上的数字相同即得二等奖;若有5位相连数字与中奖号的相应数位上的数字相同即得三等奖;各奖不可兼得.某人一次买了10张不同号码的彩票.  (1
期刊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汉朝的科学技术》。这节课选自河北人民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五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在秦汉时期,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大统一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得到发展,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等统治制度得以确立。同时,当时的中国古代先民也创造出了大量具有世界意义的科技文化成就。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
期刊
摘要: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说在春天播下的种子,在秋天一定会有所收获。作为教师,也应时时开动脑筋,拓展思路,使所培育的幼苗更加茁壮成长。幼苗的成长需要不断浇灌、施肥和除草,这就需要为人师者用心去培育。  关键词:兴趣 课前 导入 成功 热情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都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那么如何启迪人
期刊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过程和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初步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的学习方法,发挥着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感到理解和记忆困难。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让学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最终的体现是人才竞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人才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标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跨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当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重视数学应用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应用题是一类在题目中展现实际背景,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数学试题。从1993年开始,高考数学逐步加强了数学应用的考查,当年有一
期刊
词汇是一切语言及技能的基础。英语的学习过程是不断扩大新词汇的过程。但是记忆单词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现行牛津版的英语教材大幅度增加了词汇量,使学生和老师面临巨大的挑战。记忆单词的方法多以死记硬背、重复训练为主,比较机械、枯燥、乏味,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效率不高,成为学生苦恼、老师头疼的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