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视角下诠释现代竞技体育悲剧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竞技体育的悲剧事件,剖析竞技体育悲剧的对象及其精神本质,阐释竞技体育悲剧美是一种催人奋进之美、积极之美的没学理念,发掘悲剧人物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与挫折和失败对抗的不懈精神带给我们的非凡意义。 
  【关键词】 竞技体育;体育悲剧;美学意义
  
  体育悲剧美是体育美的基本范畴之一,而体育悲剧美又蕴涵着崇高的精神美——意志品质美。
  在残酷的体育竞赛场上,人们往往只关注成功者,其实,失败的悲剧从美学的意义上来说,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它能使更多的人真正的认识到体育悲剧的精神美在于它背后所反映着的人生真谛: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这种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人们产生积极向上和勇攀高峰的决心,这样惊人的毅力与奋进的精神比任何奖牌都更加可贵! 
  
  一、 现代竞技体育悲剧的对象
  
  美学悲剧性是一个严肃的领域,悲剧中的“悲”应该具有起特定的深刻的社会内容,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悲剧人物,并不是指所有失败者。鲁迅先生曾经提出了一个关于悲剧的著名论断:“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
  鲁迅先生的这一见解主要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说明悲剧的对象是“有价值”的人,另一个则是说明悲剧的基础是敢于真实地把有价值的人生“毁灭”给人看。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悲剧美蕴涵着崇高的精神美,只有那些在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能使人惊心动魄,心往神驰,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愉悦,具有审美意义的悲剧现象才是竞技体育悲剧的审美对象。 
  
  二、现代竞技体育悲剧性的美学内涵
  
  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员毕生不断向极限挑战,最终往往难免失败的结局。但是,每一次挑战都是一个里程碑,都是一段生命的传奇。当失败的悲剧以胜利的方式呈现时,这是一种多么辉煌的失败!体育正是因为这种失败的悲剧而显的悲壮与伟大。 
  2.1 竞技体育的悲剧性蕴涵着催人奋进的悲壮。
  人类往往是在接受悲剧中得到精神的提升和超越,最终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所以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悲剧性必然蕴涵一种积极的情感,这种“悲”与奥林匹克 “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一脉相承。
  比如,英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德里克-雷蒙德,在汉城奥运会上因为脚伤,赛前两分钟退出比赛,大家都以为他的职业生涯因此画上句号。但是他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为了下届奥运会他做了四次手术,这也将是他最后一次出征奥运。站在400米的起点一切看起来是那样的正常,但在比赛进行到150米左右雷蒙德突然摔倒在地,旧伤复发,跟腱断裂。苦等八年的奥运金牌梦提前宣告结束。躺在跑道上的雷蒙德已经意识到这一次奥运会对他来说又要结束了。痛苦与失望让雷蒙德流下了眼泪,泪水流淌在他痛苦的脸上,他的嘴唇因为伤痛而变得惨白。
  比赛已经结束了,来自美国的史蒂夫·刘易斯以44秒50获得这个组的第一名。但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比赛的结果已经没人在意了。全场65000名观众都把目光聚集在了跑道的一侧,已经被扶出跑道的雷蒙德挣扎着站了起来,用自己的一条左腿一蹦一蹦地试图回到跑道上。“雷蒙德靠着自己,靠着自己的尊严和坚韧的心站立了起来”。慢慢地,全场开始先是变得安静,然后响起了掌声,响起了欢呼声,越来越响,直到响彻全场。大家一起为雷蒙德加油。在越来越响的呼喊和助威声中,雷蒙德一步一步挪向终点……
  “我非常非常地骄傲。”雷蒙德的父亲说:“甚至比他赢得了奥运会的金牌还要骄傲!” 雷蒙德在超越极限的过程中,以其独有的英雄气概和一种博大的悲剧意识完成了人生最华丽的转身。
  竞技者也正是通过悲剧中的一次次失败或成功,才最终在体育运动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竞技体育比赛中的悲剧性必然蕴涵着一种积极的“悲”,既催人奋进的悲壮力量。 
  2.2 竞技体育的悲剧性蕴涵着震撼灵魂的崇高。
  对赛场上的每位运动员来说,他们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失败的积累的集合。虽然具有创造性、主体性的人永远处在对困境的超越与征服中,但人却面临着一个永恒的障碍。这个障碍不是别的,就是人的本身,从生物学、生理学、体质学的角度分析,人体在以运动的方式展现时,必然会困于某种极限,比如跳跃的极限、灵活性的极限、奔跑时的极限、力量爆发力的极限等等。
  2004雅典奥运会上,110米栏比赛,令所有中国人记忆犹新,中国选手刘翔以平世界记录的成绩摘得桂冠。
  但是,当人们分享刘翔成功喜悦的同时,不得不想起另外一个悲剧人物——阿兰-约翰逊,他在最后一个栏摔倒,摔破了衣服,摔掉了眼镜的情景。而当时已经33岁的他不可能出现在08北京奥运会上了。阿兰-约翰逊,跨栏项目中的一座里程碑,终于倒塌了。他最后的表演中却是如此令人遗憾,也如此令人震撼。
  竞技体育比赛是非常残酷的,失误既是失败,竞技比赛不会因任何的个人原因终止或重新来过。但失败者也是强者,即使他们没有挑战成功,即使他们没能创造辉煌,但是他们努力过、付出过、挑战过,他们是悲壮的也是崇高的。因为面对悲剧,人们除了同情、惋惜之外,更多的是肃然起敬。 
  
  三、竞技体育悲剧的关键——精神美
  
  精神美也就是意志品质美。体育竞赛不仅是技术、战术、智慧和体力的角逐,而且也是精神、意志、思想和作风的较量。运动员为国争光的顽强拼搏精神和胜不娇、败不馁,机智勇敢的优良品质,是时代精神美、社会理想美以及性格情操美的集中表现。
  竞技体育从它诞生之日起,在不断塑造着胜利者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塑造大量的悲剧人物。一些人在悲剧中沉沦、消亡,一些人在悲剧中重生、奋进。正是那些在悲剧中不断奋斗、超越自我豪情壮志的运动员的现实行动中,毫无保留的转化生命的搏击,以最勇敢的行为最高尚的灵魂袒露出人生价值的真谛。 
  搞竞技体育必然要经常与挫折和失败打交道。比如李宁、姚明,比如林丹、刘翔,他们的体育生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的都经历过失败的磨砺,但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成为历史永远的经典。
  竞技者唯有在遭遇挫折和惨败时,才会显露他们内心的世界,所以从本质意义上说,体育悲剧能够更直接、更显著地塑造人格美。体育悲剧是在竞技体育的激烈竞争中诞生和发展的,它是体育运动的最高精神境界。其美学意义在于它激发人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失败,以非凡的力量 ,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在体育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个伟大的运动员都是以耀眼的失败告别体坛。但恰恰证明了,竞技者在遇到强大的阻力并豪迈地与之抗争的时候,其精神美便彰显得更强烈。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交错中寻觅,在突破和沉沦中搏斗,在成功和失败中锤炼,在奉献和索取中升华,他们为人生而拼搏,为事业而拼搏,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声誉而拼搏。
  正是在这种寻觅、拼搏、锤炼、升华中陶冶了竞技者的心灵,也荡涤了亿万民众的心灵,满足了所有人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
  
  四、现代竞技体育悲剧的美学精神意义
  
  竞技体育中不是任何悲剧都能产生美感,体育悲剧转化为悲剧美需要一定的条件——必须反映人在面对各种困境时所作出的艰苦抗争。人与各种束缚自我的外在力量进行的对抗历程,使得悲剧具有意义也更加具有美的精神意义。 
  4.1 竞技体育悲剧美诞生于升华失败。
  体育悲剧的美学意义不仅在于通往成功道路的艰辛,竞赛的无常,失败的残酷,更还在于它通过挫折和失败抗争的表现。大多数优秀的运动员都会体会到,在从事竞技体育的过程中,真正的困难和对手并不是那耸立在眼前险峻的山峰,不是那漫长的跑道,不是那头顶上的横竿,不是那沉重的杠铃......而是自己内在的体力、精神所承受的那种巨大压力。真正伟大的运动员都是意志坚强的人,因为他们能够比别人更能战胜自我。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28岁的俄罗斯优秀体操运动员涅莫夫,由于裁判的原因,没有能够用金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谢幕,这确实是一场悲剧。当时雅典体操馆里观众们对裁判长达15分钟的嘘声那是对涅莫夫的一种肯定,肯定他高超的体操才华,肯定他非凡的奥运精神。尽管涅莫夫没有站在竞技场上最高的领奖台上,但是他就站在了人生最高的领奖台上,我想那15分钟将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因为涅莫夫用才华和人格展示了奥林匹克的魅力,同时使一场竞技悲剧升华为一种完美的生命姿态。 
  4.2 竞技体育悲剧美诞生于超越自我。
  体育悲剧的美学意义还体现在悲剧的超越性。体育悲剧的超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物的自身超越,在逆境中顽强奋起:另一种是观赏者对悲剧的理解性超越,以及从中获得的情感性超越。
  比如残疾人运动会, “伤残”已经是一种悲剧了,但当伤残人向自己的悲剧发起挑战时,不断的超越自我,甚至超越了正常人。他们的拼搏精神就是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由“悲”升华到“美”,唤醒人们对美的追求。再比如04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操男队可以说是一败涂地,但经过四年的卧薪尝胆,他们东山再起,在08北京奥运会上他们以堪成完美的表现让世人看到他们创造的辉煌战绩,完成了在逆境中的完美超越。
  观赏者要实现对对悲剧的超越,正确地欣赏竞技体育悲剧,首先需要一定的鉴赏力和审美修养,既能感受到胜利和成功所特有的那种喜悦,又能真正体会到竞技体育悲剧所特有的那种“快感”。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所说的:“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当铁人三项比赛中的最后一名运动员满身泥泞疲惫的抵达终点时,观众们总是给予最热烈的掌声加以鼓励。
  悲剧情绪最初是痛感,以后逐渐由悲痛、怜悯、同情转化为感动、欣赏、愉悦,从而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这是一种最高的审美价值形式。惋惜中夹着兴奋,紧张中显露出期盼,有一股按奈不住跃跃欲试的躁动,进而与悲剧人物的同悲同喜,共同超越,最后实现人格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马飞,段宝林.竞技体育悲剧的美学内涵[J]体育学刊,2006,5 
  [2] 袁惠生,李巍峰.现代竞技体育悲剧的美学内涵阐释[J]科技信息,2007,4
其他文献
【摘要】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级各部门领导的正确引领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舒兰市教育局“两修三课”工作的内容,以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为根本任务,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通过实施研、培、教一体化,通过自主研修、集中辅导、小组学习、示范引领、模拟测试等多种形式协同运作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在这四种技能中,“写”这一技能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颇高。中考题书面表达占相当大比重。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写作训练。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1.1 夯实英语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句子的能力。  著名学者李富宁在《英语学习经验谈》中指出:“积累词汇、遣词造句是写作的关键”。优秀的写作总是建立在
期刊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尊敬师长是中华传统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对教师的尊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知书达理,传道授业,是社会各个阶层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历史发展到今天,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和加强,礼仪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礼仪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在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之前,必须特别注重自身的礼仪修养。  礼仪是一种文化,礼仪文化是人格魅
期刊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取得教学的良好效果,必须加强体育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巧妙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即便是在“精讲多练”的体育教学中,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最重要的媒介,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进行成功教学的必要条件,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针对性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于启发性。    一、加强艺术性
期刊
摘要:《书籍封面设计》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书籍封面设计,了解书籍装帧的一般知识。书籍装帧设计是设计性比较强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通过4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和思考兴趣,实现了人人主动创意设计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书籍封面设计》问题设计A4纸  《书籍封面设计》是岭南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属“设计·应用”类,旨在引导学生通
期刊
摘要: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稳定,各级各类学校开始有序复学。长久的居家生活已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影响。针对此情况,玉龙学校开展了一次全校范围的普查活动,旨在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业适应状态以及存在的适应困难,同时,给予老师、家长和学生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调查结果显示,玉龙学校学生整体复学适应状况良好,毕业年级适应状况优于其他年级,男生和女生在复学适应上表现出差异。此外,父母婚姻状况、亲子关系、是
期刊
摘要:华应龙老师两次执教《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一课,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学生,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课堂上,师生用数学的独特语言礼赞阅兵之美,用温暖的数据歌颂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发展进步,让人回味绵长:在经典的笑声里感受“真”的智慧,在温暖的数据中感受“善”的价值,在育人的大视野内感悟“美”的力量。  关键词:华应龙《阅兵中的数学故事》真善美  2019年11月底,终于有机会现场聆听华应龙老师2019版《阅
期刊
摘要:顾家漳老师一直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严实活乐,以实见长。严,即严格把握教学要求,每一节课都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进行严格训练。实,即教得朴实、教得扎实,不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求内容上的实实在在。活,即教学方法生动活泼,以教师教得“活泼”,求得学生思维“活跃”。乐,即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从而产生自觉学习的欲望。  关键
期刊
摘要:从著名小学语文教师支玉恒的一篇文章《说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获得关于数学教学的若干重要启示:如果说“用诗意的语言感染学生”是语文教学应当努力实现的一个境界,那么,数学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学生”。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更好地突出这样两个关键词:学生的“思”与教师的“引”。  关键词:数学教学支玉恒学生的“思”教师的“引”  笔者一直有这样一个看法:即使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也应经
期刊
一收到张祖庆老师的新书《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便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书中,祖庆老师从自身经历讲起,点破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三个阶段的成长路径:“职初教师踏踏实实学技术,骨干教师认认真真积经验,卓越教师风风火火做课程。”可谓“一语道破天机”,也阐明了教师从职初迈向卓越的成长变化。  从“克隆”到创造  祖庆老师说:“ 年轻老师要学会‘克隆’名师课堂。模仿,是学习本领极为重要的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