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专生学习行为谈地理教学方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很久之前就存在教学难的问题,教学进展不顺利自然会造成学生学习任务的不过关。地理教学一般是枯燥乏味的,缺少想象力和一定的生活经验很难学的透彻。在教学中,中专生的学习难度是大的,而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也多是懒散和懈怠的。所谓在地理课程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中专学生的学习特点,使之持之以恒的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针对中专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专生;学习行为;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27-02
  一、中专生的学习现状
  1.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于“一技之长”。许多中专生由于升学成绩不理想进入中专,他们对于学习并没有多少上进心,更别提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他们只是想单纯的学好技术,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在社会上立足,盼望着去挣钱。中专学生对于文化课和学校开设的德育课往往秉持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而对专业课和技能课抱有极大的热情。并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强的。有的院校校风的不严谨也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懈怠
  2.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很多学生上课存在着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做笔记的情况,老师留的作业也是草草完成,更不用说做好预习和复习的工作了,所以学习是非常没有效率的。这些中专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过硬的知识储备,所以对于文化课的学习也是心不在焉的。他们不重视文化课,认为文化课程是无用的,看不到文化课对于他们素质培养的价值。
  二、中专生学习行为特点分析
  1.专业课兴趣大于文化课兴趣
  中专生不喜欢接触文化课,认为自己对文化课没有天分,有的学生还表现出抵触和害怕的情绪。可能上中专之前认为自己不必要学习文化课程,但是结果大失所望。而且中专的文化课有的是比普通高中要难一些的,这就更加深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学习兴趣的淡薄使得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但是,他们喜欢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因为这是他们选择并且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在还没有进入中专院校开始,可能就已经有了深深的向往。
  2.学习自主性差
  中专院校的教师有不少是老教师,他们不注重用生动的形式讲课。教师们的教学方式属于灌输式教育,只是一味的把书本中的知识填鸭式的教授给学生,却忘记了学生也有表达的诉求。整个课堂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一丝活跃的氛围。学生不喜欢在室内上枯燥的课程,所以喜欢上课外的有互动的课程,课外的课程更能激发他们的活力,让他们更好的表现自己的动手能力。
  3.缺乏学习目标
  行驶在大海中,没有灯塔指引方向,在平静的海面也会使人迷失。有一部分学生,他们的家长对他们疏于管理,学生自己也没有自控能力,学生只想着放松,对自己并没有什么要求。他们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去追寻的目标。没有目标的指引和约束,学生自然不会接受他人的规劝,不会主动学习文化课程和应具备的素养。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的建立,何谈学习的积极性。
  三、针对中专生特点研究地理教学
  1.把地理教学与实训课程相联系
  改变学生自初中开始对地理课的认识,重新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保持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中,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训技能联系起来,在课程讲解中,将庞大的地理数据通过实训课程展现出来,增强地理数据的强大说服力。进而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认同,培养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氛围。
  2.基于学生不同程度针对教学
  由于学生的地理储备水平不同,教师应对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教育方式。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鼓励,让他们擔任课代表,希望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对于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要赋予耐心,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引导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3.加强专业课与基础课程的联系
  学生的学习最主要的是在课堂中,所以在课上的表现百分之八十决定你的学习成绩。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特点着手,把专业课和基础课程结合起来学习,让学生懂得各个科目之间是有相关性的,从而主动地学习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最能够培養一个人文化的素养,一个人文化素养越高,他的气质和谈吐就会与众不同。地理知识也能够跟语文课程联系在一起。许多地理面貌都有许许多多优美的诗句去描写它,“一年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有许多诗句都描绘了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
  四、总结
  总的来说,学生的地理学习不仅取决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储备、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接受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自主性才会得以提高,才会从心里接受一门课程,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积极主动的要求自己达到目标。教师忽略学生的积极性,只会一味地打压学生,会造成学生学习的懈怠,很难进行自主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全球化趋势下,外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冲击,国内外某些敌对势力玷污“忽悠”我们国史和党史,践踏民族精神,误导年轻一代,这些都警醒我们要保护开发好中国传统文化,不让青少年偏离中国传统文化,并教育引导他们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之。  【关键词】传统文化 乡土文化 道德教育 批判继承 教材开发  【课题项目】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专项课题“乡土文化,家国情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及福州乡土
期刊
【摘要】就学校而言,学生习作基础在阅读。对于毫无阅读基础的学生却又要想方设法去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力争考试得高分,这是何等艰难的事。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找捷径,拿出自己的绝招:教学生背万能素材、训练万能开头法等等。但最终所有的付出均收效甚微。  【关键词】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96-02  中学阶段学校也确实发了不少
期刊
【摘要】竞走属于同场竞技、耐力性项目,这项运动有其独特的技术规则。在近几年比赛中,我国青少年竞走运动员在比赛的临场发挥,经常会出现一些技术犯规。这些情况的出现,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心理作用、对技术动作理解不够深刻、生理原因等等。本文通过对少年女子竞走运动员进行控制训练量,训练强度的实践训练,对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少年女子 竞走 运动成绩 技术规则  【中图分类号】G82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初中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由于是学习一种新的语种,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特别是阅读部分,这时需要老师采取扩展性的阅读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扩展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18-01  一、扩展阅读中要注意的问题  1.扩展阅读要以课本阅读为中心  
期刊
【摘要】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已然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需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文章基于这样的背景,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例,探讨其实践、效果和机制,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73-02  2013年11月上旬,笔者参加了湖北省荆州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课题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的起始课《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这是一种较新颖和难度的课型,笔者以前没有上过这种比赛型的公开课,经过多次个人与教研组的深入研究,最后才定型。本课也得到了与会师生的较多肯定。现将课堂教
期刊
【摘要】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灵魂,是凝聚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伟大国度的宝贵精神。核心素养要体现怎样的育人目标?如何践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呢?我们的做法是抓课堂主阵地,深化教学改革,精选课堂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家国情怀培养,让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扎根,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形成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在小学科学课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其实创新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科学课应以实验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现就如何搞好科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谈谈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06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76-01  长期以来对数学学习即题海战术学习的思想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思维的培养,在七年级的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深入观察及分析后,我进行了一些尝试,试图将学生引向数学思维的深度学习,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和自信,最终提高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  一、背景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20-0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看着学生每天乐此不疲地念诵着《三字经》,沉浸在古文学习的氛围之中,笔者暗自庆幸自己决定的正确。然而其实当笔者刚执教一年级时,也是带着极大的困惑去做这件事的。因为直面教育之现状,经典文化的植被已浅薄化,甚至沙漠化,但是,经典必须传承。  于是,除了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