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小学课外阅读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一)课外阅读影响着课内阅读
语文也应该注重实践性,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和课堂教学也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阅读教学一定要延伸到课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课文《郑和远洋》时,同学们通过课文中的描述了解了郑和第一次远洋的事迹,同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还知道郑和哪些事迹?”“郑和后面几次远洋又发生了什么?”通过类似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郑和事迹的兴趣,通过课外阅读,学习更多的相关史实。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毕竟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需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尤其是在语文基础知识考察:选词填空和病句分析上,因此,通过课外阅读,积累语文的基础知识,增加阅读素材,对语感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比如说,通过课外书籍的阅读,小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词汇量,比如课堂上学习的成语“闻名天下”,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扩展,可以列举很多类似的成语,“举世闻名”“家喻户晓”“世人皆知”等。
(三)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也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提升写作能力更需要充足的阅读积累。只有阅读量提高了,才能在写作时更加丰富和灵活的运用词汇,自觉的迁移所阅读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作业发现,平时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写作的词汇比较新鲜,而且善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能够运用丰富的联想,使作品充满灵气;而平时课外阅读量小的学生,只能局限于课内的词汇,思维比较闭塞,不够活跃,写出来的句子和文章也是空洞乏味。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外阅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中的词汇、故事脉络和行文思路会不由自主的进行记忆,并将这些内容巩固、内化到知识结构中;课外阅读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观察事物,变换角度体会自己立场的能力;课外阅读最重要还是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在阅读时,不自觉的想象文章中描述的场景和情境,并且投入想象接下来的情境,积极进行推理和感受。
(五)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按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尤其强调榜样的替代强化,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榜样除了现实生活中的老师、家长、同学等,通过阅读树立的美好人物形象也是榜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中的优秀人物形象,能够激励学生更好的拼搏和感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良好的人格。这种方式的道德教育,比课堂上教师的说教要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二、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問题
(一)缺乏系统的课程指导
在应试教育的局面下,教师往往更注重课内知识的教学,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课外阅读的引导,学生基本处于自由状态,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想读就不读,导致阅读的效果不佳,对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不大。
(二)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不够
学生没有教师的指导,对课外阅读基本上是持被动态度,并没有全情投入和主动领悟,只是浮于表面上的积累。学生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对阅读的内容吸收较少,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这种状态长期下去,学生会感到劳累和厌烦。
(三)儿童择书无自主权
小学生的自主能力有限,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课外书都是来自于家长的购买。现在很多家长都是支持孩子课外阅读的,也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支出,但是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外书的时候,还是为了学生的成绩,选择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教辅书籍。这样,孩子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受到了限制,也降低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之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阅读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阅读内容。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偏爱童话故事,中年级的小学生偏爱科学类书籍,高年级的小学生更喜欢情感丰富的书籍或者个人传记之类的阅读材料。在阅读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合理设置阅读内容,共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学校层面
1.制定相应的阅读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目前,很多小学并没有开设阅读课,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无序和混乱的局面。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每周至少要保证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筛选、读书的计划和时间安排、读书的方法和成果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教师的指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制定适合的课外阅读计划,使阅读有目标、有成效,打开阅读的思路。
2.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赛事。可以通过阅读比赛,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阅读比赛或者活动,可以加强小学生之间对阅读的交流,畅谈阅读带给自己的收获和读书时的所思所想。同时,比赛获得的奖励又满足了小学生获取别人认可的渴望,让学生喜欢阅读,热爱阅读,通过阅读获得内心的满足感,提高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二)教师指导层面
1.根据教材所学内容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也应该与课内阅读积极联系起来。课内和课外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比如,小学生在学习“西”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西游记》一书中,想到学生熟悉的孙悟空,推荐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小小西游》;在学习古诗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千家诗》,提高学生阅读故事和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文章《荒岛日记》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对课文进行有效联结。
2.开展主题式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确立分享或者阅读的主题,用教材作为指导,以少数带动多数,教会学生具体的阅读和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课文《美丽的公鸡》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针对“动物”这一主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描写。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一)课外阅读影响着课内阅读
语文也应该注重实践性,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和课堂教学也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阅读教学一定要延伸到课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课文《郑和远洋》时,同学们通过课文中的描述了解了郑和第一次远洋的事迹,同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你还知道郑和哪些事迹?”“郑和后面几次远洋又发生了什么?”通过类似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郑和事迹的兴趣,通过课外阅读,学习更多的相关史实。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毕竟是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需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尤其是在语文基础知识考察:选词填空和病句分析上,因此,通过课外阅读,积累语文的基础知识,增加阅读素材,对语感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比如说,通过课外书籍的阅读,小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词汇量,比如课堂上学习的成语“闻名天下”,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的扩展,可以列举很多类似的成语,“举世闻名”“家喻户晓”“世人皆知”等。
(三)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也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提升写作能力更需要充足的阅读积累。只有阅读量提高了,才能在写作时更加丰富和灵活的运用词汇,自觉的迁移所阅读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作业发现,平时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写作的词汇比较新鲜,而且善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能够运用丰富的联想,使作品充满灵气;而平时课外阅读量小的学生,只能局限于课内的词汇,思维比较闭塞,不够活跃,写出来的句子和文章也是空洞乏味。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外阅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中的词汇、故事脉络和行文思路会不由自主的进行记忆,并将这些内容巩固、内化到知识结构中;课外阅读也能够强化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观察事物,变换角度体会自己立场的能力;课外阅读最重要还是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在阅读时,不自觉的想象文章中描述的场景和情境,并且投入想象接下来的情境,积极进行推理和感受。
(五)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按照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尤其强调榜样的替代强化,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榜样除了现实生活中的老师、家长、同学等,通过阅读树立的美好人物形象也是榜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中的优秀人物形象,能够激励学生更好的拼搏和感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良好的人格。这种方式的道德教育,比课堂上教师的说教要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二、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問题
(一)缺乏系统的课程指导
在应试教育的局面下,教师往往更注重课内知识的教学,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课外阅读的引导,学生基本处于自由状态,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想读就不读,导致阅读的效果不佳,对阅读能力的提升也不大。
(二)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不够
学生没有教师的指导,对课外阅读基本上是持被动态度,并没有全情投入和主动领悟,只是浮于表面上的积累。学生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对阅读的内容吸收较少,也达不到好的效果,这种状态长期下去,学生会感到劳累和厌烦。
(三)儿童择书无自主权
小学生的自主能力有限,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课外书都是来自于家长的购买。现在很多家长都是支持孩子课外阅读的,也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支出,但是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外书的时候,还是为了学生的成绩,选择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教辅书籍。这样,孩子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受到了限制,也降低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之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阅读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阅读内容。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偏爱童话故事,中年级的小学生偏爱科学类书籍,高年级的小学生更喜欢情感丰富的书籍或者个人传记之类的阅读材料。在阅读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合理设置阅读内容,共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学校层面
1.制定相应的阅读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目前,很多小学并没有开设阅读课,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无序和混乱的局面。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每周至少要保证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师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筛选、读书的计划和时间安排、读书的方法和成果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教师的指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制定适合的课外阅读计划,使阅读有目标、有成效,打开阅读的思路。
2.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赛事。可以通过阅读比赛,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阅读比赛或者活动,可以加强小学生之间对阅读的交流,畅谈阅读带给自己的收获和读书时的所思所想。同时,比赛获得的奖励又满足了小学生获取别人认可的渴望,让学生喜欢阅读,热爱阅读,通过阅读获得内心的满足感,提高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二)教师指导层面
1.根据教材所学内容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也应该与课内阅读积极联系起来。课内和课外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比如,小学生在学习“西”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西游记》一书中,想到学生熟悉的孙悟空,推荐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小小西游》;在学习古诗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千家诗》,提高学生阅读故事和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文章《荒岛日记》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对课文进行有效联结。
2.开展主题式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确立分享或者阅读的主题,用教材作为指导,以少数带动多数,教会学生具体的阅读和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课文《美丽的公鸡》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针对“动物”这一主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描写。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