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传播文明传递幸福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_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三,阳光明媚,我们去采枫叶。漫山遍野,寻寻觅觅,回家啦回家啦,回家舂枫叶啦!”这是武鸣县太平镇庆乐小学(以下简称庆乐小学)自编的壮族歌谣《情满五色糯米饭》中的一节。充满灵气的童声唱出了壮族人的生活场景,也反映出壮民族文化的璀璨。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壮族文化传承活动上,这首歌给现场的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庆乐小学坐落在素有“文体之乡、人杰地灵”美誉的武鸣县太平镇庆乐村。学校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早在1981年,该校就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学校。在30多年的时间里,该校秉承传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树立了“喜、乐、和”办学理念,确立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凸显民族教育,培育民族新人”的办学目标,致力于民族传统教育,开发建立“民族风情与文明校园”“传统节日与活力校园”“民族体育与健康校园”“壮族山歌与艺术校园”、“民俗文化与责任教育”五大校本课程,大力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
  打造具有壮族气息的校园文化
  走在庆乐小学的校园,时常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壮族歌谣从广播里传出,不时还会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和着音乐轻轻哼起壮族歌谣,这时你会欣喜地发现,壮民族文化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得以延续。在校园的花圃里、道路边,摆设着一些奇巧的石槽、石磨、犁头、车轱辘等物品。据校长覃志忠介绍,这些都是壮族人民过去常用的劳动工具,是学校筹建“原始农具陈列室”的其中一部分。
  今年年初,庆乐小学开始筹建“原始农具陈列室”。校长覃志忠号召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爱心人士把家中闲置的原始农具捐赠给学校。覃志忠想方设法把这些农具做成活教材。石槽、石磨、石礅、瓷器等壮民族过去常用的大型劳动工具被放置在校道两边,舂米棒、老服饰、旧时背带等小型物品则放在陈列室内。覃志忠说,建立“原始农具陈列室”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忘本源。平时仅仅依靠说教作用并不大,让孩子们亲眼看到,亲手摸到这些祖辈们使用过的东西,可以让孩子们更为直观地感受祖辈为过上幸福生活而付出的艰辛劳动。这些农具不但能够激起后人对祖辈们的敬仰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品质。如今,“原始农具陈列室”的物品已经成为孩子们进行民族教育的宝贵资源。
  设立“原始农具陈列室”是庆乐小学打造壮民族气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在该校的校园里,可以感受到该校洋溢着浓厚的壮民族文化气息。该校的门牌、标语、横幅都用壮汉两种文字书写;学校里几乎每一名学生都会唱本校的壮语校歌——《让壮乡儿女走上世界》,这首歌是庆乐小学自创的壮族歌曲,表达了壮族儿女的美好祈愿。该校还自创有二声部壮族原声态山歌《欢乐齐欢乐》《太阳爬上山》等,自编壮族歌舞《情满五色糯米饭》《迎客歌》《酒歌》《送客歌》等纯壮语歌曲。如今,这些优秀的壮语歌曲已由学校的“勒庆乐”艺术团演唱录制成光盘。
  目前,庆乐小学正在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发展、更加彰显学校壮民族文化特色的新路子。该校计划在3年内建一个校园民歌广场、300米长民族文化长廊、160平方米“壮民俗陈列馆”、5处大型原始农具自然景观和民族综合楼为一体的“壮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同时,该校还将继续努力打造以壮民俗为主题的班级、教学楼走廊文化,在围墙上创作壮民族体育竞技图案、壮族英雄人物、壮族故事专栏等,完善校门壮民族文化建设,规范“壮民俗陈列馆”的管理,让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教育科研、民族文化交流、培训考察等多功能一体化、充满浓郁壮族风格的全区农村壮汉双语实验教学示范学校。
  开发具有壮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两年前,校长覃志忠就有了设立本土课程的想法,他说:“我希望孩子们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能体会到家乡文化的魅力。”但是本土课程没有现成教材,只能靠挖掘本地资源自行开发。
  “当务之急,是要找到精通当地民俗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覃志忠后来想到了武鸣县文化馆的老馆长黄天恒老师。黄天恒老师一直都从事壮民族文化研究,时常到庆乐村采风。当覃志忠把这个想法告诉黄天恒时,黄天恒一口答应,认为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此后,黄天恒就经常来到庆乐小学教孩子们唱山歌。别看他年事已高,但在课堂上唱起山歌一点不输壮族小伙子,自从他来到庆乐小学,孩子们就更加爱唱山歌了。黄天恒还经常走家串户收集山歌素材,自创或改编山歌教给孩子们。
  当地有个风俗:有了山歌还不能缺快板。覃志忠于是又请到了熟悉快板的壮族民间艺人黄必昌,让他担当“勒庆乐”艺术团的快板指导老师,经他改编的快板壮族歌谣朗朗上口,成为艺术团的固定节目之一。
  后来,覃志忠还请来了体育老师黄杰元,让他担任学校的壮族体育课的教师,把当地具有壮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融入课堂。现在,该校的许多孩子都能熟练地参与打陀螺、滚铁环、抛绣球、跳竹竿舞等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让每一名学生会唱两首以上山歌,会跳一支壮族舞蹈,掌握一项以上民族体育技能,会做一种地方风味小吃等是庆乐小学将壮民族风俗引入校园的目标。目前,该校已经举办过两届壮族文化传承活动节,无论是壮民族文化艺术展演还是民族体育竞技项目,庆乐小学的孩子们都玩得很在行。从大型竹竿舞表演到制作壮家民俗风味小吃,孩子们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学校组建的“勒庆乐”艺术团还经常开展山歌擂台赛,每年参加“三月三”壮族传统歌圩活动,使庆乐小学“勒庆乐”艺术团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现在,该校已经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壮族文化传承活动,学校的办学品位不断提高。壮族文化传承活动不仅让师生领略到了独特的壮乡民族风情,让壮族文化得到了传承,也让壮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在文化传承中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继续做好双语教学实验工作
  “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每天都要做很多好事……”庆乐小学三(2)班的教室里,传出了整齐洪亮的朗读课文的声音。这是一节壮语课,孩子们捧在手上的书,都是用壮语编写的。尽管还只是小学三年级,但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不少壮族文字。“一年级和二年级学到了不少(文字),现在这本书我自己都能读完了。”该班的一名同学拿着这本三年级的教材,颇为自豪地说。
  庆乐小学是我区坚持开展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工作时间最长、效果最好的学校之一。该校的壮汉双语教学要求使用壮汉两种文字教材,壮语教材内容必须与汉语教材内容基本保持一致,教师教学用语使用壮语和汉语,以自治区教育厅“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十六字方针为原则,在学好壮语文的基础上,提高汉语文水平,达到壮汉兼通的目的。庆乐小学的“双语”教育从学前班就开始抓起,在学前班阶段采用壮文教学,讲授壮文拼、读、写的方法;学生进入一年级后,实行壮汉同步教学,教师灵活掌握壮、汉文教学进度,到小学毕业时,全校学生的汉文、壮文水平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壮文的兴趣,庆乐小学每年都举办各种丰富多样的比赛活动,如壮语讲故事比赛、壮语作文比赛、壮语课文朗读、壮语课文书写比赛等。2011年,该校学生积极参加全区壮语作文比赛,有15篇作品获奖。2011年10月,黄捷、罗樱华两位同学参加全区小学生讲壮文故事比赛荣获一等奖,并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媒体的关注。2011年5月,该校六年级学生黄艳芝同学参加全国《历史的选择》读书征文比赛,获得特等奖,还光荣地代表武鸣县小学生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仪式。
  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庆乐小学的壮汉双语教学充分利用壮语的优势,努力克服壮族儿童的语言障碍,经过多年的实践,庆乐小学的教学成果喜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因为在庆乐小学打下的壮语基础,从庆乐小学毕业的学生不少都从事与壮语言相关的工作,他们精通壮文,为壮语言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传承文化,传播文明,传递幸福。庆乐小学弘扬壮民族文化的脚步没有停止,该校把每年举办的壮族文化传承活动节为载体,继续深化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不断壮大“勒庆乐”艺术团的队伍,重点研究和传承庆乐村文艺队《壮族师公舞》及代表性的壮族歌舞,在校歌《让壮乡儿女走上世界》基础上,创作与收集原生态壮族山歌、壮族民歌、壮语快板等,汇编成民族校本教材,让壮族文化艺术得以更好地弘扬和发展。
  (责编 欧金昌)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位师者,她如一个痴迷的厨师一般精心烹制着教育这道菜肴,并以精湛的厨艺使这道菜肴越炒越可口,使之散发出幸福的味道。她就是桂林市叠彩区拱极小学(以下简称拱小)校长孔幼芳。  以礼雅治校  孔幼芳对教育情有独钟,18岁师范学校毕业便走上讲台,从一名普通教师一步步成长起来,期间先后担任过校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副校长,2008年出任拱小校长。她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期刊
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中心小学的学生都喜欢称叶晓为“快乐的叶老师”。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叫她“快乐的叶老师”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叶晓这样解释:“也许是因为我比较喜欢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小心地呵护学生的精神成长,营造出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引领他们快乐地投入学习,所以学生都喜欢我的课。”正是因为一直怀着“快乐教学”的理念,自任教以来,叶晓都在探索如何以“快乐”的旋律来贯穿
期刊
本刊讯近日,南宁市政府印发《南宁市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用“公司运营,政府监管”模式试点校车服务的校车安全管理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从2012年起,将逐步淘汰非专用校车,保障应当使用校车接送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依法享有校车服务。到2015年底,全市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力争实现市域范围内75%以上的乡镇拥有农村客运站,90%以上农村客
期刊
本刊讯9月21日上午,以“发展职业教育,繁荣区域经济”为主题的2012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南宁开幕。开幕式结束后,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高枫与泰国教育部私立教育委员会秘书长陈维·涂苏繁分别代表自治区教育厅与泰国教育部私立教育委员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越南太原农林大学、柬埔寨中等艺术学校、
期刊
本刊讯10月17日,自治区教育厅召开“促进我区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大调研大讨论”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就破解我区高校发展难题,全面振兴我区高等教育做了动员部署。会议同时发布《关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我区高校不应片面追求大而全、规模“上档次”,而要做到某个学科、某个专业“在某一领域国内先进、区域高水平”,或者“小规模、特色鲜明”,不论
期刊
本刊讯近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落户我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幼儿园、中职教师可申请1万元的资助。本次资助主要由“励耕计划”和“润雨计划”承担。其中,“励耕计划”资助3300人,资助对象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等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在编在岗优秀教师。“润雨计划”资助1570人,资助对象为任教于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各类普惠性幼儿园(不含设区市辖区所
期刊
“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消息一经发布即传遍全国。一片人声鼎沸中,却有一个人一手执笔,一手搭在电脑桌旁,脑子冷静而飞快地运转着。他在想,莫言获奖能不能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素材?次日,他将《莫言获奖学生活动五招》《假如莫言上了大学》两集微课程上传到优酷网,使许多教师深受启发。  这个与时俱进、热衷研究的人,就是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主任李玉平。他那亲切的指导和敏锐的思考,折服了广大微课程学
期刊
本刊讯玉林市陆川县加大教育资助力度。据统计, 2012年,该县发放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 216.38万元,受益学生2.4万人;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23.7万元,资助学生805人,免除了750名普通高中库区移民子女的学费;发放大学贫困新生上学资助金45.7万元,资助1 082名大学贫困新生上学;筹措发放学前教育贫困幼儿助学金114.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8.58万元、自治区资金39
期刊
编者按:韦莉特级教师工作坊对准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定教,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学生的发展基础、存在问题、发展需求和潜能进行具体的研究。为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工作坊确立了以“1+5+N”的教师研修工作思路:“1”——代表特级教师韦莉及其率领13位教师组成的团队;“5”——代表工作坊的5所基地学校,分别是柳州市景行小学、弯塘小学、文惠小学、驾鹤路小学、柳东
期刊
“过去,我们老师住的是瓦房,一到雨天,就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家里的锅碗瓢盆都得用上,不然房间就成水塘了。”百色市德保县都安中心校的陆凤音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倾诉”了过去的困难生活后,她顿了一会,然后微笑着说道:“现在好了,国家和县里都很重视教师的住房问题,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教师周转房,我们住上了两房一厅的敞亮房子,再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学校还配备了宽带,我们查阅资料也很方便。”  近年来,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