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何以重学?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以《劝学》打头,此种编排,其中有无深意,值得探讨。另加上《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共八篇论“学”,可见荀子为学之态度。然荀子为何重学?他作《劝学》究竟想劝人们学什么?又该如何学?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将从《劝学》篇谈起,就荀子“劝学、重礼”等态度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荀子缘何劝学
  (一)“饰邪说,文奸言”之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新型的封建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使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也为各种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战国末期,中国社会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转型。
  在这个社会大动荡的时代里,各诸侯割据称雄,社会剧烈动荡,荀子所看到的是一个“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和“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的世道,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的世道。
  社会转型、战乱纷争及文化下移促成了先秦各家学术及思想的发展和繁荣,正是这丰富多样、博大精深的百家思想孕育出了独具魅力的劝学思想。物双松曰:“方荀子时,学废久矣!世之小有才者,率恃聪慧,低视圣法,议论武统,百家鼎沸,故荀卿作书,首劝学也。”荀子的劝学思想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二)“学废久矣”之窘境
  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的时代,天子失官,文化下移,各家学术及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是儒家学派。儒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学”,作为创始人的孔子,不但劝学,而且乐学。《论语》开篇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亦把自己定位为“学而不厌”的好学者,《公治长第五》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自孔子去世后,儒学一分为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孟子和荀子。孟子虽注重学,但与“思”相比,他对“学”又相对忽略,从子思开始,“思”得到了压倒性的强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已。”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乃是自身固有之物。“耳目之官不思……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学问的目的就是通过“思”的工夫,来保持和扩充先天的良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过于强调“自得”,而忽视了“学”作为一个共同体对于学者的意义,因而埋下了忽视“学”的祸根,这个祸根深植于孟子的心性论中而与他的整个思想系统有关联。
  至荀子,他所看到的是一个“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的世道,与此同时荀子身处的是一个学术、思想空前繁荣的时代,荀子的思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荀子》以《劝学》开篇,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便具有了不同的意义,那是荀子对当时人们忽略学习、过于信任内省的批判。
  荀子的很多主张,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看作是对子思和孟子的反动,如以性恶对抗孟子的性善,《性恶》开篇便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的性是恶的,而所谓的善,是人为的努力。“然则从人之性……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他认为,人生来性恶是学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学习的作用是“化性起伪”,人要知礼仪、弃恶从善必须通过学习才行。
  (三)“化性起伪”之主张
  荀子生活的时代,是战国后期。传统的世族世官制迅速瓦解,封建制度日益成熟完备,列国诸侯长期割据称雄的局面即将结束,封建大一统的趋势出现。他和孔子、孟子一样,为实行王道统一中国而周游列国,当时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持统治,一向把自己说成是天生的圣人君子,神圣不可侵犯,读书具有明显的贵族性。荀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大胆向奴隶主阶级挑战,表现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要求前进的生气勃勃的革命精神。面对当时的学习风气,荀子著书以劝学,《劝学》开篇指出“学不可以已”,这不是建议而是要求,作为《荀子》一书的首篇首句,开篇立意,足以表明他的态度——重学。那么,人为什么要“学”呢?
  “学至乎没而后止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认为,“学”乃人之存在条件,即人之在世则应“学”,离开“学”无以言人。他的“性恶论”决定了“学”的必要性,同时他认为“恶”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那么要如何才能“化性起伪”呢?“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固强学而求有之也。”荀子认为,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化性起伪”的目的。关于学习的内容,他强调“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荀子把“礼”的地位提高到了极致,他认为,礼是治国的根本,“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所以他呼吁人们学礼,这也是他重学的一个原因。
  此外,他还在《劝学》篇中举出了大量事实,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说明知识、才能都是通过学习,不断积累获得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反驳了当时的“天命论”等观点。他对儒家经学的传承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清代学者汪中曾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
  二、荀子勸学的内容
  (一)始乎诵经
  “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荀子认为学习的对象是五经,《书》记载了古代政事;《诗经》收集了符合乐章标准的诗歌;《礼》规定了敬重礼节仪式的准则;《乐》培养了和谐一致的情感;《诗》《书》内容广博,《春秋》包含了微妙的道理,这些典籍把天地间一切事物的道理都包括殆尽。但他在推崇读经的同时提出了“数、义”之说,荀子认为学习的程序从诵习《诗》《书》开始,到读《礼》完成,而这对学习来说只是“数”,学习的“义”是“始乎士,终乎圣人”,即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成人。   (二)终乎读礼
  荀子强调礼,提倡“隆礼”,继孔子之后,他对周礼再作“损益”,赋予“礼”以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他对“礼”的界定是:“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倡导新的等级制度,扬弃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制,代之以封建社会的等级制,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荀子的“礼”是什么?根据荀子的论述,它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礼是治国根本,是社会制度规范,“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礼是道德规范的总称,“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礼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礼仪、规范,传统有“三礼”“五礼”“八礼”“九礼”“十礼”之说;从某种程度上说,礼也是法律,“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所以荀子认为,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如果实行了礼治,就能实现最理想的天下大治。
  荀子为什么“隆礼”呢?儒家是礼文化的积极倡导者,“礼、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对此孔子不偏不倚,既重仁又重礼,至孟子重“仁、义”,而荀子重“礼、法”,提倡“隆礼”。荀子“隆礼”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礼能管理人事;礼能理财为用;在荀子看来,与法相比,礼具有德化功能,可以直指人心,可以息争止乱。因此,学“礼”更符合荀子劝学的目的。
  三、荀子谈如何学
  (一)积
  《荀子》一书以《劝学》开篇立意,既说明了荀子关于“学”的态度,又介绍了“学”的内容、过程及方法等。在荀子看來,学习过程以“积”为最重要,无论是知识掌握还是德性修养,都离不开“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圣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后天养成的,关键就在于“积”。
  荀子认为“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无止境。《劝学》篇中开宗名义就提出了学无止境的中心观点,“学不可以已”,旨在提醒人们,学习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不能中途放弃,只有专心治学、永不满足的人,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紧接着通过“青、冰、木、金”四个例子,荀子论证了学习是一个刻苦努力、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
  第二,“积微见著”。荀子重视从小“积”,强调积微见著的意义,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要“积”不厌小,“积”不厌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量变终将引起质变。荀子强调,学习中要“积”,同时生活上也要“积”。“干、越、夷、貘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四个民族,两南两北,如果没有对生活的点滴积累,荀子岂能知晓四地的风俗,又如何能区分彼此的异同?
  第三,“圣可积也”。“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人们可以通过日常的积累提高精神境界、发展智慧,最后具备圣人的思想。荀子在《性恶》篇指出“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这说明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他认为人生来性恶,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掌握化性而起伪的能力,生命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才能确立其道德的一面,因此需要通过学,通过虚一而静的心来了解作为生命之衡的道,进而由此道来规范自己的自然生命。荀子“圣可积”的理论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这也是人们学的动力。
  第四,在“积”的过程中,荀子强调要“锲而不舍”“专心一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荀子看来,只有持续地“积”,持之以恒才能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所谓滴水穿石,坚持就是胜利。同时,荀子秉承一心一意的信念,明确表示“学也者,故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即学习要端正态度,摆脱浮躁,循序渐进,专心致志。
  (二)善假于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劝学》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论断,形象地说明了荀子关于君子的看法。“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用成段的句子引出君子“生非异也”这个前提,其中关于思和学对比且对立的意味也十分明显,接着又用“蒙鸠、射干、蓬”等例子论证“善假于物”的观点。
  四、价值何在
  (一)学习仍是现在的重点
  荀子以学作为人禽之别,学对于人具有本质的意义。而且学之为己,学不是为了获取可供夸耀的资本,学是为了自身的德性修养。只有自身德性修养提高,才能群居和一,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有序。虽然荀子的“学”与现在的“学”有很大的区别,荀子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圣人,与现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也有不同,但对“学”的重视是相同的。现在普遍被接受的“学习终身化”与荀子的“学不可以已”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明学习仍是现在的重点。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高速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学习是人们适应社会的唯一途径,不仅仅是学校内的学习,社会、生活中随时都有值得人们学习的东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课改,学校教育已经越来越完善。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实现最好的自己。
  (二)荀子强调“学礼,建立一个有法度的社会”仍是现在的重要内容
  荀子重“礼法”,提出了礼法互补、王霸并用的系统理论,为大一统王权政治提供了最佳的治国模式。关于大一统王权政治的制度建设,荀子论述了他的王政和王制思想。荀子的礼义观思想,促进人们知法和守法,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法的认识和理解,使全体公民自觉守法,他的礼治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依然是人们学习的重点,它深深根植在人们生活的土壤中。
  (三)荀子提倡的很多学习方法、态度现在仍值得人们借鉴
  荀子作《劝学》以劝学,其中包括很多的学习方法、态度,现在仍值得人们学习。第一,德智兼修,重视道德之学。虽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但在现有的升学制度上,人们还是把重点放到了智育上,对德、体等存在相对忽略。荀子重德性,把学习过程看作道德生命之成长过程的思想值得人们学习。第二,学以致用,讲究学习方法。荀子在《劝学》中讲到“学以通圣人之道”“善假于物”,这正是现在学习者缺少的东西,人们要学会借助周围可以利用的资源有效学习,并将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既可以鼓励自己,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学习要注重方法,依据具体的学习情况来选择,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多元化。第三,学会“积”。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学习要有效果还是要“积”。因此,人们要学会“积”,学习也要有滴水穿石、百炼成钢的精神。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2017年,中原作家群硕果累累。1月23日下午,以“零奖金,全透明”的评奖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的第十四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在京举行。经投票,张翎《劳燕》、严歌苓《芳华》、李佩甫《平原客》、梁鸿《梁光正的光》、范稳《重庆之眼》,成为2017年度五佳作品。五佳作品中,中原作家群占去兩席,李佩甫是河南省内作家,梁鸿是在京的豫籍作家。  本届论坛的另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为第十九届《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总冠
期刊
摄影是追求纪实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一门艺术,在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中,某些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试图突破传统美学的审美,如以“私摄影”成名的荒木经惟探索了摄影艺术创作中虚构与真实之间的联系。“私摄影”掀起了现代摄影的风暴,其美学价值不仅在于发现了新的艺术表达手法和观看方式,还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对传统与现代恰当结合的优秀范例。  摄影术发明至今已有170余年,纪实摄影的发展更是一脉相承。所谓纪实,也就是以照
期刊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主要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追溯起来,田园诗的创作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以东晋陶渊明和谢灵运为先驱和奠基人,到唐代又涌现出王维、孟浩然等杰出代表。因此,后人将田园诗人分为东晋田园诗派和盛唐田园诗派。  由于田园诗人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山河景色以及生活在其间的朴实劳动人民,所以这类体裁的诗歌
期刊
当前,学界围绕狐这一主题已着墨甚多,狐作为文学上的一种独特意象,是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等的一种文学意象。本文将通过分析《搜神记》和《今昔物语集》本朝部中的狐意象,探求中日两国狐意象的异同及其原因,剖析中日两国民众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心理,使人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再认识和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在中国,被誉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集大成之作的《搜神记》中有十几篇关于狐的故事,呈现出狐意象的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孝经·开宗明义》篇中讲:“夫孝,德之本也。”“孝”字,上为老、下为子,意思即为子女能够承其亲,并且能够顺从其意。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的思想也刻印在人们心中。王永彬的《围炉夜话》更是提到“百善孝为先”,反映出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中韩两国共同重视的孝思想,对两国人民来说,更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中国
期刊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与社会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推动着社会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在明清小说中,茶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足以说明茶文化与明清小说文化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明清时期,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其内涵也逐步社会化和世俗化,这与明清小说文化的内容和价值观不谋而合,茶文化被明清小说家广泛运用到写作内容中。例如,施耐庵《水浒传》中有关茶文化的描写,
期刊
历史是什么?学历史有何实际意义与现实功效?如何研究历史?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对于历史的理解?这些问题皆为长久以来每一位治史之人所困扰但又必须首先加以思考與探讨的问题。伴随着当今跨国史、新文化史等历史研究新取向、新视角的发展,李剑鸣教授将其长久以来面向研究生讲述的“史学方法”课程的讲义内容最终整理成书,并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部书资料详实、引经据典,从历史学的定义、历史学研究者的责任与担当、史学具体研
期刊
作为一个极具知识分子气质的女作家,方方历来十分关注知识分子题材,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当我写知识分子生活时,感觉有一种冲动,有一种情感力量在里面,因此与市民题材的作品相比,我更喜欢《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这些作品,那些人物是我的亲人,我身边的人,所以写起来用的是心和血,其中很微妙的情感在这种状态下会比较敏锐地体现出来。所以要说起来,这些小说更接近我为内心写作的原则。”本文探究了方方小说中父辈
期刊
作为影响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环节,对其尊严的教育是最为重要也是最易被家长忽视的教育方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儿童题材小说始终凝注了对尊严教育问题的深深思考,《一厘米》即是以工厂食堂炊事员陶影为主人公,通过“一厘米”风波展示了她对儿子的教育以及在现实中遭遇的阻挠与困境,以精炼的篇幅折射出尊严教育的根本性质、内在特征及现实困境,对以母亲为主体的培养者有着广泛的启迪、借鉴作用。  马斯洛指出“社会上所有的人
期刊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作品以其“黑色幽默”闻名于美国当代文学。然而在作者玩世不恭的笔调中,其作品又时时透露出深层次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笔者从儒家社会理想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剖析。  一、书中的黑色幽默主义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指那种“从残忍中寻求乐趣”的“病态的、荒诞的幽默”。实际上,它就是透过种种荒诞无稽的描写来反映这个病态的社会、扭曲的现实。而这种病态的描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