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腾起伏尽其妙,尺幅千里巧编织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ong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中写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僧惠洪在《冷端夜话》中这样评论白居易的诗歌:“老妪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则评论白诗“用语流便”。综观前人评论,白诗之所以流传胡汉,老少皆懂,根本原因在于其明白晓畅。笔者以为,《琵琶行》之所以流传千古,除了语言因素之外,其故事、情节诸方面因素也是功不可没。下面不妨就此角度对《琵琶行》作新的解读。
  《琵琶行》读来精彩绝伦,易诵易记,首先在于其有故事有情节,这从元人马致远的《青衫泪》和清人蒋士诠的《四弦秋》这两个根据《琵琶行》演绎的剧本不难看出。从这个角度而言,《琵琶行》不仅是诗歌,更是精心巧构的小说,或者说,是一篇诗体小说。
  从故事来看,文章写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琵琶女的故事”,她本是京城人氏,13岁就学会弹奏琵琶,名声显赫。弹罢曲子,赢得曲师赞扬,妆梳起来,引起秋娘妒嫉。五陵少年,争赠礼品,一支曲子,换来无数绫罗绸缎。击打拍子敲碎钿头云篦,吃喝美酒泼脏血色罗裙。流光容易把人抛,转眼之间,兄弟从军,阿姨身死,身老色衰的她门庭冷落,只好下嫁商人,来到江州。商人重利,离多聚少。留下她独守空船,陪伴她的只有惨淡的月光与茫茫的江水。梦回当年,空添悲切……
  一个是“诗人的故事”。“诗人”自从去年辞别京城,贬官在浔阳,一直卧病。浔阳荒凉偏僻,一年到头,听不见管弦奏鸣。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周围只有黄芦苦竹。早上晚间,听见的都是杜鹃的哀鸣与猿猴的悲哭。春江花晨和秋季月夜,只能靠自酌自饮打发时光。能称为音乐的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空添自己的悲痛心绪……
  两个故事,通过音乐联系在了一起: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了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并借音乐写人生的悲与恨。
  换言之,是琵琶女的身世让作者想到了自己:琵琶女借音乐赢得了艺名,艺冠群芳;自己借文章赢得了声名,名动京城。琵琶女年长色衰,独守空船;自己因诗招恨,被贬江州。自己不就像琵琶女一样,如倡优所蓄吗?白居易由己及人,对琵琶女饱掬一腔同情之泪: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更是伤人伤己:由琵琶女的“看”与“被看”,想到了自己的“看”与“被看”,由自己的痛苦想到了当时为士大夫所不耻的“琵琶女”的痛苦,最后迸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呐喊,这其中,我们看到了一颗柔软的悲天悯人的心,一种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这正如《唐宋诗醇》所评:“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与两个故事相对应,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双线结构:一明一暗,严谨缜密。以歌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月夜弹琵琶→凄凉话身世→却坐促弦急。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一闻琵琶声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为君翻作琵琶行。双线交织,汇合在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上。双线结构,使整个叙事既交叉又汇合,从而拓展了诗的意境,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加了文章的美学效果。
  从情节来看,作者巧妙地处理了两组关系:变与不变,转折与呼应。
  先说变与不变这组关系。
  从变的角度来说,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种变化。
  一是人物神态、动作、心理的变化。写出场:琵琶女先是“欲语迟”,在“我”的“添酒回灯”与“千呼万唤”下她才“半遮面”地出来。写演奏:由“转轴拨弦”,到“低眉信手”,到“轻拢慢捻”,直到“曲终收拨”。写心理:“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的动作与神态,恰到好处地折射出了琵琶女的心理。这些描写,细细刻画出了琵琶女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变化。
  二是音乐的变化,共有四个层面。曲谱的变化:初为《霓裳》,后《绿腰》。音域的变化:“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到“嘈嘈切切”。音色的变化:“大珠小珠”到“间关莺语”,到“幽咽泉流”,到“冰泉冷涩”,到“如裂帛”。音高的变化:“弦弦掩抑”到“弦凝绝”,到“声暂歇”,到“无声胜有声”,这是低音;由“银瓶乍破”到“铁骑突出”,这是高音。
  三是摹写角度的变化,诗人先用听觉来写音乐,“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嘈嘈切切错杂弹”写出了大弦、小弦的交替出现。诗人更多的是把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大珠小珠落玉盘”写音乐的清脆悦耳,“间关莺语”以“莺语”写音乐的轻快流利,“幽咽泉流”写声音的悲抑哽塞,“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音乐由低沉突然转为高亢,这些声音中同时夹杂着各种画面,令人如身临其境,进入了真实的音乐场景,琵琶女的弹奏也因此有了一种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艺术魅力。
  四是人物命运的变化。琵琶女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如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诗人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如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命运的落差使得文章在情节上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从不变的角度来说,也有两种情况。
  一是琵琶女。琵琶女刚开始是“欲语迟”,“半遮面”,继而是“沉吟放拨”“起敛容”,最后结束时是“良久立”,这些一以贯之的犹豫迟疑,将琵琶女江湖漂泊、天涯沦落、自惭身世、内心矜持、不愿轻易见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不变的还有琵琶女的弹奏。无论是前奏曲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还是沉思曲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还是尾曲中的“凄凄不似向前声”,都打入了自己的悲凉身世,借音乐抒发了内心的不平与愤懑。
  二是诗人。诗人开头是“醉不成欢惨将别”,自叙身世部分“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写“醉”;“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偏无音乐”“住近湓东地低湿”“杜鹃啼血猿哀鸣”“呕哑嘲哳难为听”写“惨”。这些不变的内容使得作者的天涯迁谪之恨贯串诗歌始终。   而结尾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则将琵琶女与诗人的悲惨命运推向了高潮,使两者不变的内容合而为一,这种变与不变的巧妙对接,使得文章在跌荡中保持情感脉络清晰流动,文脉贯通,浑成一体。
  再说转折与呼应这对关系。
  从转折来看,白居易这一首诗尺水兴波,轩腾起伏,可以说是“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典范。开头相见部分,诗人“举酒欲饮无管弦”之际,“忽闻水上琵琶声”,为一转;这边厢“寻声暗问弹者谁”,那边厢“琵琶声停欲语迟”,为二转;诗人“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女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为三转;“出来”之际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为四转。琵琶女自叙身世部分,少年时的秋月春风、大红大紫,到年长色衰时的门前冷落,到嫁作人妇后的独守空船,更是将琵琶女从人生的顶峰摔入痛苦的深渊。而琵琶女的弹奏部分,更是神龙百变,曲尽其妙,将琵琶女精湛的技艺写得淋漓尽致,有神鬼莫测之机。
  从呼应来看,以“说尽心中无限事”为接合点,诗作第二段的琵琶弹奏与第三段琵琶女的身世做到了丝丝入扣,契合无间。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
  然而,好景不长,“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此时,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并非柳暗花明,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突然振起,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别离”,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更是愤激的哀号,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
  通过这种呼应,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与身世的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除了内容上的呼应,文章的环境烘托也做到了循环呼应,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致:文章开头“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唯见江心秋月白”,文章凄怆的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绕船月明江水寒”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春江花朝秋月夜”将诗人的迁谪恨完全融入了浔阳江月……环境的前呼后应,为整篇作品营造了惝恍迷离的意境,使得琵琶女与作者都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千古一曲琵琶行,句留江上别离情。枨触天涯迁谪恨,相逢不识亦知音。白居易饱含深情,以精巧的构思,跌宕的笔法,尺幅千里,轩腾起伏,神行万变,成就了一篇文质兼美、辉映千古的璀璨篇章,铸就了独步古今、中华少有的诗体小说的典范。
  [作者通联:浙江临海市台州中学]
其他文献
每次执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总有一个困惑围绕心头,陶渊明到底是喜爱山水呢还是喜爱田园?乍看都一样,可是当你静下心来咂摸的时候,便会发现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爱田园者与爱山水者都热爱自然,但前者显然更像个农夫喜欢于自然中农耕劳作,而后者更像个旅行家喜欢在自然中游山玩水;且这种不同还必然导致他们笔下所抒发流泻的情感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在讴歌大自然时,也讴歌简朴的乡居生活,甚至还讴歌能供给他们衣食
进入中年级,语文学习对语言单位的感知已经逐步从第一学段的字词转向了句段,甚至一些典型的文本,也需要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关注总分总结构。统编版三上第六单元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组课文,都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文本。但纵观常态化的教学,教师对总分总结构的认知,总是习惯性地停留在外在的显性层面上,学生也就容易形成一种错觉:开头与结尾即分别为总起与总结,中间部分即为分写。看似依照这样的方法也
教学传统篇目《烛之武退秦师》时,除了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叙事散文的结构布局、表达方式、艺术剪裁、人物形象与思想价值之外,狠抓语言的品味与咀嚼,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揣摩语言,让学生感觉学习文言文,就是学文学言,就是文言并重,言以载文,文以言传,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之无言,一切皆空。  一、品实词,知言会意,把握纲目  题解《烛之武退秦师》,笔者抓住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一个是“退”字,该字有何意
文学接受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是发生在不同时空中的,这种时空造成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时代、社会、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个性特点等方面,这种种错位造成了读者感受与文本“真意”的隔阂。因文言文成文时间距离当下久远,文言表达习惯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巨大等因素,学生们学习时普遍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将之视为教材“三难”之一。但是,任何文本的感知都要遵循走近——走进——走出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涵泳——引导
文言文阅读与学习非特为中学语文教学之重点,更为难点。课堂教学中,很容易陷入互动不足,气氛低落的局面。要想走出这种困境,指导教师有必要回溯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入门阶段,思考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笔者在此仅以初中语文课文《狼》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面对这种相对较为浅显的文言文篇章,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具体做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重点、难点的讲解  教师首先应该于课前明确教学目标
君不见,考生“复制”真实生活,文章索然无趣,分数低迷;君不见,恩师指点“迷津”,怎料“编造”更添几多愁;君不见,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笔下人物却鲜活典型;君不见,托尔斯泰“直接写某个人,绝不典型”,剑指何方?罢罢罢,让我们掀起“虚”“实”的红盖头,走进考场作文的理想境界吧!  一、文体:虚实互现新意浓  写“实”的能力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外物的“再现力”,那我们就真实再现实用文体:《“交流
《囚绿记》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一单元标有星号的一篇略读文章。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另外两篇是传统名篇《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相对于前面两篇文章而言,陆蠡的这篇散文就更容易理解一些,比较适合学生自学。但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自己阅读,如何保证阅读的成效、怎样检查等都是问题,所以就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版
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关于媒介基本知识、对媒介信息运用等综合知能,核心是主体人认知、搜集、选择和评价信息的能力。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界定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指人们面对媒体提供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
教育家夏丐尊在《文心,文章作法》说:“无论是语、是句,凡是文字。都不过是一种寄托某种意义的符号。这符号因读者的经验能力的不同而感受不同。”“因为一事一物的内容,本已无限,把无限的内容用了——文字代替作符号,已是无可奈何的办法。要想再从文字上去依样感受它的内容,不用说是至难之事。”  因为“把无限的内容用了——文字代替作符号”,又是“从文字上去依样感受它的内容”,可见,文本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与“空
一、活动背景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