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有李慎之,南有王元化”之说,我在2003年才耳闻,这一年,李慎之先生逝世。此后我零散听过一些学界的故事,不免感叹知人论世何其难。而思想界的风雨苍黄与尘世间的人心变幻,有些并不能在字里行间读到。
2006年春天,王元化出版了《人物·书话·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此书是在《人和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基础上增改而成的。新书增加了30多年前王元化的两篇重要文章《韩非论》和《龚自珍论》,而反复读一些文章,对王元化的读书、交游、思考也有更为立体的理解。
我早就听王元化的学生辈说,先生身体欠佳,甚少见客。不想在吴中杰教授的热情介绍下,王元化先生爽快地答应一起聊聊天。多年前的一日,我随吴中杰教授夫妇到王元化先生所住的上海庆余别墅访问,但见王先生躺在卧室床上,午睡后需要吸氧,他先请吴中杰夫妇进卧室坐在床边谈天。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当年王元化向熊十力问学的旧事:一次王去访问熊,熊正在沐浴,王坐在外间,可熊仍坚持要王进去,赤身坐在澡盆里和王谈话。
等待中,我在客厅环顾四周,墙上有王元化父亲王芳荃的一幅书法,桌上一张瓷盘上则有王元化和太太张可的画像。约一小时后,王先生從卧室中走出,他深深致歉,说自己视力不大好,读书要靠别人代读,写文章回信也要口述。我提起钱穆先生晚年患眼疾后口述的著作《晚学盲言》,王元化忙道:“我不敢跟他相比。陈寅恪先生晚年眼睛也不大好,人家是很有才气的人,文章是涌出来的,我的文章则是改出来的。”
王元化取出两本书让我们观看。一本是翻译成日文的“王元化著作集”中的《文心雕龙讲疏》,谈到日本学者冈村繁用蝇头小字认真校改译稿的治学之风,他颇为欣赏;另一本是《王元化画传》,其中一张照片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的合影,和王元化同时受聘的,有王力、王瑶、王起、吕叔湘、钱锺书、钟敬文、朱东润等学界名家。谈话之时,其余学者均已谢世,只有王元化健在,不免让人感慨。
王元化论学往往一针见血,臧否人物无所顾忌,听来别有一番震耳之感。而他谈到动情时的神态,至今历历在目。到了晚饭时间,我们起身告辞,问起张可女士的健康情况,王元化声调低沉地说:“她生病了,身体很差,现在已经在医院里。她是很好的人,为了我,吃了很多苦头,却从来没有怨我。”王元化和张可患难与共的故事,是动乱时代中绝美的一景。
2006年8月6日,张可逝世。
2008年5月9日,王元化逝世。
【“对年轻人严格要求没什么坏处”】
王元化的父亲王芳荃少时家贫,得教会资助就学,1906年东渡日本,1911年返国进清华留美学堂讲授英语,后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又回到清华任教。王元化随父亲居住在清华南院14号,那时,住南院1号的是赵元任,2号是陈寅恪,17号是王国维。王芳荃也堪称“清华元老”,闻一多、梁实秋、余上沅等一批现代著名学人,都曾是他的学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月8日日军开进北平,王元化辗转到了上海。1938年,18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问:“您在清华园长大,又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为什么十几岁就热情地投身革命?”王元化说:“萧伯纳讲过,一个人在20岁时不左倾,就是没有出息的青年;如果他到25岁以后还是这样,也是没有出息的。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左倾的时代,大批的知识分子都是向左转的,像罗曼·罗兰、鲁迅等。那时我们在北平耳濡目染,觉得日本人的统治横行霸道,恶劣极了,从小就觉得这个国家是被另外一个国家所凌辱的。我当时在清华园,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但是出了清华园,到城里来,触目所见都是这类情形。当时张学良在东北还实行不抵抗政策。”
我接话:“马君武还写诗讽刺过张学良。”王元化即刻背出马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他感叹:“那时候读了这些诗,我们都觉得非常沉痛。‘一二·九’运动时,他们觉得我是一个从来不问政治的人,我要求去参加学生自治会,说:你们要开会到我家里来,我家里很宽敞——这完全是一个时代的气氛。”
当年,王元化在江苏文委孙冶方、顾准等人领导下工作,主要在上海参加地下党的文化活动。而孙冶方、顾准日后被视为难得的学问家、思想家。王元化说:“我入党时,孙冶方是书记,顾准是副书记。我是吸取地下党文委的乳汁长大的,那时才十几岁,他们做人行事的习惯,无形当中也感染了我。那种党内的生活氛围使我至今仍非常怀念。”“幸运的是,‘文革’后我又见到孙冶方,并多次晤谈,可和顾准在1939年分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后来连音信也断了。留在我记忆中的他,还是20多岁时的青年形象。我读了顾准的遗篇,才知道他的为人,才理解他的思想,可是为时已晚。当他尚在时,尽管困难重重,我没有去看望他,向他请教学问,终究是一件憾事。”
王元化年轻时写了一些文章,难免骄傲。他回忆:“他们老不给我发表文章,说你的文字没过关,里面教条的东西很多,我当时气得不得了,又没有办法。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我很苦闷。后来上海的环境变化了,好几年后,他们再看我的东西,说有点脱胎换骨了。所以,我觉得对年轻人严格要求没什么坏处。我在上海当地下党文委书记到抗战胜利,那时上海文委领导是刚从延安回来的一个老同志,他首先点了我的名,参加小组会时,让下面的人来揭发我、批判我。被撤掉后,我改到大学教书,在那里,不得不很好地用功。”
【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1946年至1948年,王元化在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任讲师,教授大一、大二的基础国文。刚开始教书时,王元化自感基础差,有时备课到夜里一点多钟。有些学生觉得王元化的年龄跟他们差不多,不免轻视,王元化也很慌,讲话时心里发抖,吃了很多苦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有五次提到《文心雕龙》。王元化说: 《文心雕龙》有一篇《辨骚篇》,讲屈原的《离骚》,刘勰认为后世模仿《离骚》的作家可分为四类:“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鲁迅说屈原的后世模仿者:“皆着意外形,不涉内质,孤伟自死,社会依然,四语之中,函深哀焉。”他怎么可以看出这么深刻的道理,我怎么一窍都不通,这句话怎么有深深的哀痛在里边呢?他是为了挽救社会而讲这些话的。
王元化对古典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过程。他原以为如鲁迅所说“中国古书滚他娘的,丢到茅厕里就算了”,后来才觉得不对。在孤岛时期,王元化的母亲曾请任铭善先生教他《庄子》《说文解字》《世说新语》,那时他并没有心思读,但母命难违,不得不读。后来,王元化向汪公岩先生请教《文心雕龙》《楚辞》《文选》,汪先生比起任铭善来,旧学根底更加厚实,而且于自然科学方面造诣极深,曾教授溥仪化学,但所涉及的古书,王元化一窍不通。汪先生说:“你不懂这些东西,就没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王元化这才转过头来,重新审视传统名著。如果说当年的任铭善给了青年王元化以国学基本常识的话,那么在汪公岩这里学到的,便是系统的朴学治学方法。
从此,王元化将醉心于文学批评的精力转而潜心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著作——《文心雕龙创作论》(后改名《文心雕龙讲疏》)中的某些观点,即萌生于講课之中。1959年底,王元化经历几乎精神崩溃的数年审查后,被定性为胡风分子,开除党籍,行政降六级。1960年初,王元化被安置于上海作协文学研究所,重新致力《文心雕龙》研究,时任文研所所长的郭绍虞对他多有教益和提携。1979年,王元化积多年心血之作《文心雕龙创作论》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成为“文革”结束后,我国文艺理论学界和古典文学研究界影响最大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关于刘勰身世的重新考辨,推翻成说,具有突破意义,王元化揭示并阐发的一些古代文论术语,既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又具有明晰的思辨色彩,曾引起长久广泛的讨论。
从1975年起,王元化开始写作长篇论文《韩非论稿》(后改名为《韩非论》),于1976年8月完稿。当时正开展大规模的“评法批儒”运动,通行的论点是,韩非是集法家之大成的人物。对此,王元化是有疑问的,他研究发现:韩非凭法、术、势所建立的,是一个阴森森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甚至不得互相往来,否则就有朋比为奸、犯上作乱的嫌疑。人民也不得随便讲话、争辩是非,因为君主的话就是法令,除了重复法令的话之外,愚者不敢言,智者不须言。他的朋友看了这篇文章,偷偷跟他讲:“你还要拿给人看,还不快收起来……”
【高度评价龚自珍】
1977年6月,王元化撰成长篇论文《龚自珍思想笔谈》(后改名《龚自珍论》),此前,龚自珍被尊为法家,王元化力求还历史之本源:龚自珍是一个“歌泣无端字字真”的性情中人,从不懂得曲学阿世。王元化的太太张可亲手以娟秀小楷抄写了这部书稿。
龚自珍生前,已有“程龚”“龚魏”之称,先与程春庐,后与魏源齐名,受到时人的瞩目。但人们对龚自珍并不理解,大多把他视为言行怪诞、放荡不羁的狂士。王元化指出:“当时一般人把龚自珍看作是言行怪僻的狂士,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学问的确有点杂,既悖于传统的儒宗,又异于时流的考据训诂之学。他喜好百家之言,熟悉掌故,钻研佛法,通蒙古文,精于西北舆地,于塞外部落、世系、风俗、山川形势、源流合分,尤役心力。他还关心科学。”
王元化认为龚自珍著作中对个性解放的呼声,是震破漫漫长夜的第一声春雷:“当时也有一些名士谈性情、谈性灵,但是他们深知检点,懂得避讳,小心翼翼地不敢也不想去触痛社会的疮疤。龚自珍却不是这种不愿烧坏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他精通史学,熟悉掌故,深知嘉道年间所出现的那种‘万籁无言’的死气沉沉的局面,是清朝统治者‘积百年之力以震荡摧锄天下廉耻’的恶果,从而对此作了有力的批判。龚自珍所处的时代已现衰世景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产生才相、才史、才将、才士、才民、才工、才商,甚至也不会出现才偷、才驵、才盗。他宛如置身荒凉的墓地,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那首有‘九州生气恃风雷’之句的著名诗篇。他感到时代脉搏在激烈地跳动,渴望看到坚强的性格、充沛的精力、巨大的气魄,可是他的四周只有不足道的侏儒——庸俗、卑吝、丑陋。”
对于龚自珍的“但开风气不为师”,王元化说:“他的学问是可以为师的。他是最早的讽刺家,照理说,鲁迅和龚自珍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为什么鲁迅对此没有只字涉及呢?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章太炎曾斥龚自珍‘欲以前汉经术,助其文采,不素习绳墨,故所论支离自陷,乃往往如谵语’,这种指责是极不公允的,只能视为经学今古文之争的门户之见。我不能断定在对龚自珍的评价上,鲁迅是否受到了章太炎的影响。龚自珍所讲的话毫无顾忌,也曾写下诗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那一代人的思想是很犀利的,我喜欢龚自珍远超过喜欢康有为。”
在《龚自珍论》中,王元化写道:“他的名士风流的结习,总是当时读书人的一种缺点、一种坏脾气,我们只能把这归咎于他的时代风气和他的思想局限。看人论事,须取大节,既不必有意回护,也不必刻意苛求,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在当时作出了新贡献的人物,也是有局限、有缺点的人就行了。”当我笑着提出不太同意王元化的这一观点时,王元化即刻道:“我爱人的哥哥满涛也批评我这个观点,他说《十日谈》里就有很多涉及性的问题,龚自珍只是表示一种文人雅事。你看我们‘五四’的时候,刘半农写文章还要红袖添香夜读书,陈独秀还去逛八大胡同。我也是受基督教的影响,所以我在某些地方好像比较保守。”
难得的是,在那个时代,龚自珍已经开始接受外来的思想,眼界开阔。王元化说:
龚自珍跟林则徐是挚友,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时,龚亲自写了一篇《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为林则徐出谋划策,提出了几条有关禁烟的意见,并建议林则徐制造先进武器用于海防,最后全部被采纳了。龚和徐都有满腔的爱国热情,那时对外国了解得还不多,但是今天看起来已经大不容易。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组织了一个班子翻译外国的报纸和书籍,主持汇编《四洲志》,记述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预感自己没有机会继续编写《四洲志》了,就把在广州时搜集、翻译的部分外国资料及《四洲志》的手稿交给了魏源,嘱托他继续这项事业。魏源就以这些材料为基础,编成《海国图志》,那是了解世界地理历史的书。日本的明治维新受了两部书的影响,都是中国传过去的,一本是《海国图志》,还有一本是徐光启翻译的欧几里德的《几何》。 龚自珍和他的朋友们冲破“万马齐喑”的局面,给学术界吹进了新鲜空气,可以说,林则徐和魏源均是后来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驱。王元化不无惋惜地道:“龚自珍在介绍西学方面没有作出贡献,这是因为他不幸早逝。鸦片战争爆发不久,他就暴卒了,传说他死于仇家之手。如果他不是突遭意外的变故,可以推断,他会像林则徐、魏源一样,为了抵抗侵略,探访夷情,去认真研究西学。龚自珍对于后世的影响,主要是那批判性的讽刺诗文。在这方面,他远远驾凌于同辈之上,为我国近代思想史放出一道耀目的异彩。”
【“五四的儿子”】
从1980年代初起,王元化结合切身体会,写出了一批在思想界深具影响的文章。在《和而不同 群而不党》一文中,他认为:长期以来,在学术思想领域里散播了过多的仇恨,这不仅仅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之类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在学术领域里也存在着类似问题。“我觉得我们还缺少一些宽容精神。前人有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和而不同’和‘群而不党’。这种精神也许可以消除一些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无原则纠纷”。
我说:“您提出‘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应该是有切肤之痛,这样的观点是您几十年来自身经历的一个反思。”王元化说:“你说得对,中國所谓的宗派思想是很厉害,所以我才说‘和而不同,群而不党’。东北有一个学者写中国的帮派,我说你应该把帮派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进行理性的挖掘,不是光提出反对就完了——为什么它会渗透、流传在我们思想的血脉里?胡风事件发生时,周扬有宗派思想,胡风的宗派思想也很厉害,当然胡风是一个弱势者、被压迫者,值得同情,但要承认胡风也有很多缺点,贾植芳先生就讲过,胡风要是做了周扬,可能比周扬还要周扬。有人讲,王元化也不一定读了很多书,他的思想往往是跟他的切身经历,跟他的遭遇联系起来的,我觉得这是‘知我者也’。我没有什么太了不得的学问,读书也很有限,我觉得能对我的经历有一点历史性的总结,能使别人产生一点共鸣,那就是值得的。”
王元化常说自己是“五四的儿子”,坚持对五四重新思考,涉及文化传统、政治哲学、中西思想比较、近现代思想人物评价问题等。对鲁迅和胡适等五四时期重要的思想人物,王元化晚年又有新的思考。
论及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少不了要谈到鲁迅和胡适两个人。王元化说:“我年轻时是一个鲁迅的崇拜者。抗战爆发后我逃难出来,眼镜钢笔都不能带,书更不必提,只偷偷地带了两本《海上述林》,还有一张我按照鲁迅的照片画的像。鲁迅是伟大的,在20世纪的传人恐怕也不多,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在认识鲁迅方面走过一个曲折的道路,从对鲁迅浓厚的崇拜色彩中冷静下来,对我们认识、尊重鲁迅有好处。”
王元化认为:
五四以来,胡适对自己的批评,我觉得比较冷静。他是很看重身后名的,我举几个例子,比如他写信是留底稿的,他的日记是很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中国现代的思想史、文化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小时候在清华园,赵元任先生是我的父执辈,他说过一句话:“胡适的日记是写给别人看,我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赵元任先生的日记有很多符号、音符、拼音文字,那些都是只有他懂的记号。胡适有一句引用龚自珍的话:“但开风气不为师。”他的确是开风气之先,比如他的《中国哲学史》上卷,那是第一次用西方的方法、观点来写中国的哲学史,当时倍受推崇,但而今安在呢?
胡适年轻时很喜欢京戏,可他晚年在日记中说,京剧音乐简单,文词多不通,不是戏剧与音乐,也不是文艺,所以不看京戏。“五四”以来新文艺阵营的人多持这种看法,我本人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主要原因在于以西学为坐标去衡量中国传统文化,从而采取一种偏激的态度,认定凡是新的都比旧的好……他对京剧的批评,正如他对《红楼梦》的批评一样,他对苏雪林说,《红楼梦》还不及《海上花列传》,所以他从来没有对它赞一词。他认为京剧不值一顾,是因为它没有西方戏剧“最讲究经济方法”的三一律。
在学术上,胡适推崇大胆地怀疑,小心地求证,说到底是受了杜威或美国百科全书的影响,同时也受了中国疑古派崔东壁的影响。同为疑古派的顾颉刚认为除了《诗经》外,《左传》《尚书》等都是伪作,结果这么多年来经过发掘证明,这些都不是伪书,但这种观点统治了古籍研究几乎二十多年。所以我在学术上很多地方不同意胡适,因为站不住脚。但是从他的人格来讲,确实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我曾到台湾他的墓前凭吊。
回顾五四时代的人物,王元化有感而发:“我觉得‘五四’期间,有很多的闯将、先锋、导师……鲁迅的思想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他自己也说过是由‘进化论’到‘阶级论’。大革命时,他受到血的教训后,说自己搞的是遵命文学。诚然,他并不是遵奉统治者、权势者、压迫者的命令,和那些奴颜媚骨的投机家有着本质区别,显示了一贯的正直与骨气。但这并不能使他不犯错误,因为一旦跨入遵命文学,就难免会使自己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蒙受伤害。比如上世纪30年代,第三国际提出了‘反对中间派’的口号,认为中间比反动派对革命的危害还要大,文艺界因此伤害了一些不应伤害的文学家,比如施蛰存当时就被当作‘第三种人’,魏金枝也被当作同情‘第三种人’而遭批判。为什么要区别对待‘第三种人’呢?我始终相信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上帝造人,先让他有了缺点,他才成为人。’鲁迅到了晚年,也逐渐领悟到这种遵命文学是有弊端的,他在给萧军的信中劝他在外边也可以做些工作,恐怕就是同样心情的流露。”
王元化认为胡适也被压制过,但是他采取比较温和、渐进的方式。“我觉得胡适终其一生没有做过太违心的事情,在人格上,我觉得他确实像当年论辩中一方所讲的,是个‘比较完人’。他跟蒋介石有过激烈的争执,但他为了个人的思想、信仰,没有放松,也没有退步。胡适晚年在雷震事件中的表现,曾招致时人诸多非议,但他抄录杨万里的诗《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赠雷震狱中65岁生日,这说明他不是一个冷血的人。胡适说过一句话:‘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我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如果真能够做到这一步,也就无愧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了。” 我提到胡适晚年喜欢写的条幅是“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王元化说:“后来陈独秀也是这样的,真正有反省能力的人,都会到达这一步。五四时期,陈独秀曾扬言白话文的问题不许讨论。胡适在日记中认为,陈独秀的‘不许讨论’使白话文的推行提早了十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考虑一下,对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原则的放弃或中伤,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纵使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会不会有得有失,甚至是得不偿失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梦牵清华园】
王元化一生对清华园梦魂牵挂。当年的清华园,给王元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他眼中,与北大“破破烂烂”“人声噪杂得很”相比,清华是“井然有序的,都很用功读书,大家没有那种嚣张、杂乱、争斗的事情”。这种感受,使他深受“清华精神”影响,晚年的他,将自己的书斋定名为“沪上清园”,出版的一系列学术著作也以“清园”冠之。
王元化曾回忆起儿时趣事,当年的王国维脑后拖着一条小辫儿,孩子们就给王国维起了个外号“王小辫”,常常追在后面喊,王元化也是其中一员。后来母亲桂月华对他说:“你不要笑他,他是这里最有学问的人。”对于那时的王元化来说,这些大师的深厚造诣以及他们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尚未为他所认识,但童年的记忆却成了他终生的坐标,王元化曾表示:“我对大学的观念就是在清华形成的。”清华园中,陈寅恪为王国维的纪念碑所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王元化认为是中国现代思想神圣的灵魂。
聊起学界前辈,王元化有独到的见解:“王国维自杀前,他的学生姜亮夫去看他,发现他的书案上有德文版的《资本论》。他们看书绝不像我们这么狭窄,这么偏。陈寅恪的东西比较难读,他的书比较含蓄、蕴藉,需要咀嚼,我曾在里面写下批注,后来我眼睛坏了,没法做批注,读起来就很慢。陈寅恪是史学家,又是思想家,近世以来有深刻思想的大家并不多,有些人以博闻强记而闻名,有些人则以观念新奇来制胜,但真正的学问倚靠的仍然是深刻的思想,陈寅恪在这方面俨然是很有建树的。”王元化同时评价:“钱锺书的书读得很多,连骈体文都会做,可以随意引述中外各家的资料,这是长处,但不要太迷信他。他不像真正很有功底的王国维、陈寅恪,有一点喜欢炫耀自己的博学,我很客气地指出钱的问题,毕竟他是我的前辈。”
王元化感慨:“王國维和陈寅恪是20世纪可以传下去的学者,那是大学者,跟我们这辈人是不能比的。我感觉很悲哀,中国传统的东西一代不如一代,我不行,在国学、西学方面的学养都不够,不是差一点点,而是差很远了,我的学生跟我又拉开了一点距离,学生的学生就更有距离了。真正要研究中国的思想史是要花很多力气的。”
(作者系文史学者)
2006年春天,王元化出版了《人物·书话·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此书是在《人和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的基础上增改而成的。新书增加了30多年前王元化的两篇重要文章《韩非论》和《龚自珍论》,而反复读一些文章,对王元化的读书、交游、思考也有更为立体的理解。
我早就听王元化的学生辈说,先生身体欠佳,甚少见客。不想在吴中杰教授的热情介绍下,王元化先生爽快地答应一起聊聊天。多年前的一日,我随吴中杰教授夫妇到王元化先生所住的上海庆余别墅访问,但见王先生躺在卧室床上,午睡后需要吸氧,他先请吴中杰夫妇进卧室坐在床边谈天。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当年王元化向熊十力问学的旧事:一次王去访问熊,熊正在沐浴,王坐在外间,可熊仍坚持要王进去,赤身坐在澡盆里和王谈话。
等待中,我在客厅环顾四周,墙上有王元化父亲王芳荃的一幅书法,桌上一张瓷盘上则有王元化和太太张可的画像。约一小时后,王先生從卧室中走出,他深深致歉,说自己视力不大好,读书要靠别人代读,写文章回信也要口述。我提起钱穆先生晚年患眼疾后口述的著作《晚学盲言》,王元化忙道:“我不敢跟他相比。陈寅恪先生晚年眼睛也不大好,人家是很有才气的人,文章是涌出来的,我的文章则是改出来的。”
王元化取出两本书让我们观看。一本是翻译成日文的“王元化著作集”中的《文心雕龙讲疏》,谈到日本学者冈村繁用蝇头小字认真校改译稿的治学之风,他颇为欣赏;另一本是《王元化画传》,其中一张照片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的合影,和王元化同时受聘的,有王力、王瑶、王起、吕叔湘、钱锺书、钟敬文、朱东润等学界名家。谈话之时,其余学者均已谢世,只有王元化健在,不免让人感慨。
王元化论学往往一针见血,臧否人物无所顾忌,听来别有一番震耳之感。而他谈到动情时的神态,至今历历在目。到了晚饭时间,我们起身告辞,问起张可女士的健康情况,王元化声调低沉地说:“她生病了,身体很差,现在已经在医院里。她是很好的人,为了我,吃了很多苦头,却从来没有怨我。”王元化和张可患难与共的故事,是动乱时代中绝美的一景。
2006年8月6日,张可逝世。
2008年5月9日,王元化逝世。
【“对年轻人严格要求没什么坏处”】
王元化的父亲王芳荃少时家贫,得教会资助就学,1906年东渡日本,1911年返国进清华留美学堂讲授英语,后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又回到清华任教。王元化随父亲居住在清华南院14号,那时,住南院1号的是赵元任,2号是陈寅恪,17号是王国维。王芳荃也堪称“清华元老”,闻一多、梁实秋、余上沅等一批现代著名学人,都曾是他的学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月8日日军开进北平,王元化辗转到了上海。1938年,18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问:“您在清华园长大,又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为什么十几岁就热情地投身革命?”王元化说:“萧伯纳讲过,一个人在20岁时不左倾,就是没有出息的青年;如果他到25岁以后还是这样,也是没有出息的。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左倾的时代,大批的知识分子都是向左转的,像罗曼·罗兰、鲁迅等。那时我们在北平耳濡目染,觉得日本人的统治横行霸道,恶劣极了,从小就觉得这个国家是被另外一个国家所凌辱的。我当时在清华园,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但是出了清华园,到城里来,触目所见都是这类情形。当时张学良在东北还实行不抵抗政策。”
我接话:“马君武还写诗讽刺过张学良。”王元化即刻背出马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他感叹:“那时候读了这些诗,我们都觉得非常沉痛。‘一二·九’运动时,他们觉得我是一个从来不问政治的人,我要求去参加学生自治会,说:你们要开会到我家里来,我家里很宽敞——这完全是一个时代的气氛。”
当年,王元化在江苏文委孙冶方、顾准等人领导下工作,主要在上海参加地下党的文化活动。而孙冶方、顾准日后被视为难得的学问家、思想家。王元化说:“我入党时,孙冶方是书记,顾准是副书记。我是吸取地下党文委的乳汁长大的,那时才十几岁,他们做人行事的习惯,无形当中也感染了我。那种党内的生活氛围使我至今仍非常怀念。”“幸运的是,‘文革’后我又见到孙冶方,并多次晤谈,可和顾准在1939年分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后来连音信也断了。留在我记忆中的他,还是20多岁时的青年形象。我读了顾准的遗篇,才知道他的为人,才理解他的思想,可是为时已晚。当他尚在时,尽管困难重重,我没有去看望他,向他请教学问,终究是一件憾事。”
王元化年轻时写了一些文章,难免骄傲。他回忆:“他们老不给我发表文章,说你的文字没过关,里面教条的东西很多,我当时气得不得了,又没有办法。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我很苦闷。后来上海的环境变化了,好几年后,他们再看我的东西,说有点脱胎换骨了。所以,我觉得对年轻人严格要求没什么坏处。我在上海当地下党文委书记到抗战胜利,那时上海文委领导是刚从延安回来的一个老同志,他首先点了我的名,参加小组会时,让下面的人来揭发我、批判我。被撤掉后,我改到大学教书,在那里,不得不很好地用功。”
【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1946年至1948年,王元化在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任讲师,教授大一、大二的基础国文。刚开始教书时,王元化自感基础差,有时备课到夜里一点多钟。有些学生觉得王元化的年龄跟他们差不多,不免轻视,王元化也很慌,讲话时心里发抖,吃了很多苦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有五次提到《文心雕龙》。王元化说: 《文心雕龙》有一篇《辨骚篇》,讲屈原的《离骚》,刘勰认为后世模仿《离骚》的作家可分为四类:“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鲁迅说屈原的后世模仿者:“皆着意外形,不涉内质,孤伟自死,社会依然,四语之中,函深哀焉。”他怎么可以看出这么深刻的道理,我怎么一窍都不通,这句话怎么有深深的哀痛在里边呢?他是为了挽救社会而讲这些话的。
王元化对古典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过程。他原以为如鲁迅所说“中国古书滚他娘的,丢到茅厕里就算了”,后来才觉得不对。在孤岛时期,王元化的母亲曾请任铭善先生教他《庄子》《说文解字》《世说新语》,那时他并没有心思读,但母命难违,不得不读。后来,王元化向汪公岩先生请教《文心雕龙》《楚辞》《文选》,汪先生比起任铭善来,旧学根底更加厚实,而且于自然科学方面造诣极深,曾教授溥仪化学,但所涉及的古书,王元化一窍不通。汪先生说:“你不懂这些东西,就没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王元化这才转过头来,重新审视传统名著。如果说当年的任铭善给了青年王元化以国学基本常识的话,那么在汪公岩这里学到的,便是系统的朴学治学方法。
从此,王元化将醉心于文学批评的精力转而潜心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其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著作——《文心雕龙创作论》(后改名《文心雕龙讲疏》)中的某些观点,即萌生于講课之中。1959年底,王元化经历几乎精神崩溃的数年审查后,被定性为胡风分子,开除党籍,行政降六级。1960年初,王元化被安置于上海作协文学研究所,重新致力《文心雕龙》研究,时任文研所所长的郭绍虞对他多有教益和提携。1979年,王元化积多年心血之作《文心雕龙创作论》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成为“文革”结束后,我国文艺理论学界和古典文学研究界影响最大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中关于刘勰身世的重新考辨,推翻成说,具有突破意义,王元化揭示并阐发的一些古代文论术语,既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又具有明晰的思辨色彩,曾引起长久广泛的讨论。
从1975年起,王元化开始写作长篇论文《韩非论稿》(后改名为《韩非论》),于1976年8月完稿。当时正开展大规模的“评法批儒”运动,通行的论点是,韩非是集法家之大成的人物。对此,王元化是有疑问的,他研究发现:韩非凭法、术、势所建立的,是一个阴森森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甚至不得互相往来,否则就有朋比为奸、犯上作乱的嫌疑。人民也不得随便讲话、争辩是非,因为君主的话就是法令,除了重复法令的话之外,愚者不敢言,智者不须言。他的朋友看了这篇文章,偷偷跟他讲:“你还要拿给人看,还不快收起来……”
【高度评价龚自珍】
1977年6月,王元化撰成长篇论文《龚自珍思想笔谈》(后改名《龚自珍论》),此前,龚自珍被尊为法家,王元化力求还历史之本源:龚自珍是一个“歌泣无端字字真”的性情中人,从不懂得曲学阿世。王元化的太太张可亲手以娟秀小楷抄写了这部书稿。
龚自珍生前,已有“程龚”“龚魏”之称,先与程春庐,后与魏源齐名,受到时人的瞩目。但人们对龚自珍并不理解,大多把他视为言行怪诞、放荡不羁的狂士。王元化指出:“当时一般人把龚自珍看作是言行怪僻的狂士,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的学问的确有点杂,既悖于传统的儒宗,又异于时流的考据训诂之学。他喜好百家之言,熟悉掌故,钻研佛法,通蒙古文,精于西北舆地,于塞外部落、世系、风俗、山川形势、源流合分,尤役心力。他还关心科学。”
王元化认为龚自珍著作中对个性解放的呼声,是震破漫漫长夜的第一声春雷:“当时也有一些名士谈性情、谈性灵,但是他们深知检点,懂得避讳,小心翼翼地不敢也不想去触痛社会的疮疤。龚自珍却不是这种不愿烧坏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他精通史学,熟悉掌故,深知嘉道年间所出现的那种‘万籁无言’的死气沉沉的局面,是清朝统治者‘积百年之力以震荡摧锄天下廉耻’的恶果,从而对此作了有力的批判。龚自珍所处的时代已现衰世景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产生才相、才史、才将、才士、才民、才工、才商,甚至也不会出现才偷、才驵、才盗。他宛如置身荒凉的墓地,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那首有‘九州生气恃风雷’之句的著名诗篇。他感到时代脉搏在激烈地跳动,渴望看到坚强的性格、充沛的精力、巨大的气魄,可是他的四周只有不足道的侏儒——庸俗、卑吝、丑陋。”
对于龚自珍的“但开风气不为师”,王元化说:“他的学问是可以为师的。他是最早的讽刺家,照理说,鲁迅和龚自珍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为什么鲁迅对此没有只字涉及呢?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章太炎曾斥龚自珍‘欲以前汉经术,助其文采,不素习绳墨,故所论支离自陷,乃往往如谵语’,这种指责是极不公允的,只能视为经学今古文之争的门户之见。我不能断定在对龚自珍的评价上,鲁迅是否受到了章太炎的影响。龚自珍所讲的话毫无顾忌,也曾写下诗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那一代人的思想是很犀利的,我喜欢龚自珍远超过喜欢康有为。”
在《龚自珍论》中,王元化写道:“他的名士风流的结习,总是当时读书人的一种缺点、一种坏脾气,我们只能把这归咎于他的时代风气和他的思想局限。看人论事,须取大节,既不必有意回护,也不必刻意苛求,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在当时作出了新贡献的人物,也是有局限、有缺点的人就行了。”当我笑着提出不太同意王元化的这一观点时,王元化即刻道:“我爱人的哥哥满涛也批评我这个观点,他说《十日谈》里就有很多涉及性的问题,龚自珍只是表示一种文人雅事。你看我们‘五四’的时候,刘半农写文章还要红袖添香夜读书,陈独秀还去逛八大胡同。我也是受基督教的影响,所以我在某些地方好像比较保守。”
难得的是,在那个时代,龚自珍已经开始接受外来的思想,眼界开阔。王元化说:
龚自珍跟林则徐是挚友,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时,龚亲自写了一篇《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为林则徐出谋划策,提出了几条有关禁烟的意见,并建议林则徐制造先进武器用于海防,最后全部被采纳了。龚和徐都有满腔的爱国热情,那时对外国了解得还不多,但是今天看起来已经大不容易。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组织了一个班子翻译外国的报纸和书籍,主持汇编《四洲志》,记述世界五大洲几十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预感自己没有机会继续编写《四洲志》了,就把在广州时搜集、翻译的部分外国资料及《四洲志》的手稿交给了魏源,嘱托他继续这项事业。魏源就以这些材料为基础,编成《海国图志》,那是了解世界地理历史的书。日本的明治维新受了两部书的影响,都是中国传过去的,一本是《海国图志》,还有一本是徐光启翻译的欧几里德的《几何》。 龚自珍和他的朋友们冲破“万马齐喑”的局面,给学术界吹进了新鲜空气,可以说,林则徐和魏源均是后来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驱。王元化不无惋惜地道:“龚自珍在介绍西学方面没有作出贡献,这是因为他不幸早逝。鸦片战争爆发不久,他就暴卒了,传说他死于仇家之手。如果他不是突遭意外的变故,可以推断,他会像林则徐、魏源一样,为了抵抗侵略,探访夷情,去认真研究西学。龚自珍对于后世的影响,主要是那批判性的讽刺诗文。在这方面,他远远驾凌于同辈之上,为我国近代思想史放出一道耀目的异彩。”
【“五四的儿子”】
从1980年代初起,王元化结合切身体会,写出了一批在思想界深具影响的文章。在《和而不同 群而不党》一文中,他认为:长期以来,在学术思想领域里散播了过多的仇恨,这不仅仅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之类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在学术领域里也存在着类似问题。“我觉得我们还缺少一些宽容精神。前人有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和而不同’和‘群而不党’。这种精神也许可以消除一些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无原则纠纷”。
我说:“您提出‘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应该是有切肤之痛,这样的观点是您几十年来自身经历的一个反思。”王元化说:“你说得对,中國所谓的宗派思想是很厉害,所以我才说‘和而不同,群而不党’。东北有一个学者写中国的帮派,我说你应该把帮派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进行理性的挖掘,不是光提出反对就完了——为什么它会渗透、流传在我们思想的血脉里?胡风事件发生时,周扬有宗派思想,胡风的宗派思想也很厉害,当然胡风是一个弱势者、被压迫者,值得同情,但要承认胡风也有很多缺点,贾植芳先生就讲过,胡风要是做了周扬,可能比周扬还要周扬。有人讲,王元化也不一定读了很多书,他的思想往往是跟他的切身经历,跟他的遭遇联系起来的,我觉得这是‘知我者也’。我没有什么太了不得的学问,读书也很有限,我觉得能对我的经历有一点历史性的总结,能使别人产生一点共鸣,那就是值得的。”
王元化常说自己是“五四的儿子”,坚持对五四重新思考,涉及文化传统、政治哲学、中西思想比较、近现代思想人物评价问题等。对鲁迅和胡适等五四时期重要的思想人物,王元化晚年又有新的思考。
论及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少不了要谈到鲁迅和胡适两个人。王元化说:“我年轻时是一个鲁迅的崇拜者。抗战爆发后我逃难出来,眼镜钢笔都不能带,书更不必提,只偷偷地带了两本《海上述林》,还有一张我按照鲁迅的照片画的像。鲁迅是伟大的,在20世纪的传人恐怕也不多,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在认识鲁迅方面走过一个曲折的道路,从对鲁迅浓厚的崇拜色彩中冷静下来,对我们认识、尊重鲁迅有好处。”
王元化认为:
五四以来,胡适对自己的批评,我觉得比较冷静。他是很看重身后名的,我举几个例子,比如他写信是留底稿的,他的日记是很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中国现代的思想史、文化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小时候在清华园,赵元任先生是我的父执辈,他说过一句话:“胡适的日记是写给别人看,我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赵元任先生的日记有很多符号、音符、拼音文字,那些都是只有他懂的记号。胡适有一句引用龚自珍的话:“但开风气不为师。”他的确是开风气之先,比如他的《中国哲学史》上卷,那是第一次用西方的方法、观点来写中国的哲学史,当时倍受推崇,但而今安在呢?
胡适年轻时很喜欢京戏,可他晚年在日记中说,京剧音乐简单,文词多不通,不是戏剧与音乐,也不是文艺,所以不看京戏。“五四”以来新文艺阵营的人多持这种看法,我本人也有过同样的经历。主要原因在于以西学为坐标去衡量中国传统文化,从而采取一种偏激的态度,认定凡是新的都比旧的好……他对京剧的批评,正如他对《红楼梦》的批评一样,他对苏雪林说,《红楼梦》还不及《海上花列传》,所以他从来没有对它赞一词。他认为京剧不值一顾,是因为它没有西方戏剧“最讲究经济方法”的三一律。
在学术上,胡适推崇大胆地怀疑,小心地求证,说到底是受了杜威或美国百科全书的影响,同时也受了中国疑古派崔东壁的影响。同为疑古派的顾颉刚认为除了《诗经》外,《左传》《尚书》等都是伪作,结果这么多年来经过发掘证明,这些都不是伪书,但这种观点统治了古籍研究几乎二十多年。所以我在学术上很多地方不同意胡适,因为站不住脚。但是从他的人格来讲,确实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我曾到台湾他的墓前凭吊。
回顾五四时代的人物,王元化有感而发:“我觉得‘五四’期间,有很多的闯将、先锋、导师……鲁迅的思想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他自己也说过是由‘进化论’到‘阶级论’。大革命时,他受到血的教训后,说自己搞的是遵命文学。诚然,他并不是遵奉统治者、权势者、压迫者的命令,和那些奴颜媚骨的投机家有着本质区别,显示了一贯的正直与骨气。但这并不能使他不犯错误,因为一旦跨入遵命文学,就难免会使自己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蒙受伤害。比如上世纪30年代,第三国际提出了‘反对中间派’的口号,认为中间比反动派对革命的危害还要大,文艺界因此伤害了一些不应伤害的文学家,比如施蛰存当时就被当作‘第三种人’,魏金枝也被当作同情‘第三种人’而遭批判。为什么要区别对待‘第三种人’呢?我始终相信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上帝造人,先让他有了缺点,他才成为人。’鲁迅到了晚年,也逐渐领悟到这种遵命文学是有弊端的,他在给萧军的信中劝他在外边也可以做些工作,恐怕就是同样心情的流露。”
王元化认为胡适也被压制过,但是他采取比较温和、渐进的方式。“我觉得胡适终其一生没有做过太违心的事情,在人格上,我觉得他确实像当年论辩中一方所讲的,是个‘比较完人’。他跟蒋介石有过激烈的争执,但他为了个人的思想、信仰,没有放松,也没有退步。胡适晚年在雷震事件中的表现,曾招致时人诸多非议,但他抄录杨万里的诗《桂源铺》:‘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赠雷震狱中65岁生日,这说明他不是一个冷血的人。胡适说过一句话:‘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我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如果真能够做到这一步,也就无愧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了。” 我提到胡适晚年喜欢写的条幅是“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王元化说:“后来陈独秀也是这样的,真正有反省能力的人,都会到达这一步。五四时期,陈独秀曾扬言白话文的问题不许讨论。胡适在日记中认为,陈独秀的‘不许讨论’使白话文的推行提早了十年,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考虑一下,对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原则的放弃或中伤,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纵使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会不会有得有失,甚至是得不偿失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梦牵清华园】
王元化一生对清华园梦魂牵挂。当年的清华园,给王元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他眼中,与北大“破破烂烂”“人声噪杂得很”相比,清华是“井然有序的,都很用功读书,大家没有那种嚣张、杂乱、争斗的事情”。这种感受,使他深受“清华精神”影响,晚年的他,将自己的书斋定名为“沪上清园”,出版的一系列学术著作也以“清园”冠之。
王元化曾回忆起儿时趣事,当年的王国维脑后拖着一条小辫儿,孩子们就给王国维起了个外号“王小辫”,常常追在后面喊,王元化也是其中一员。后来母亲桂月华对他说:“你不要笑他,他是这里最有学问的人。”对于那时的王元化来说,这些大师的深厚造诣以及他们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尚未为他所认识,但童年的记忆却成了他终生的坐标,王元化曾表示:“我对大学的观念就是在清华形成的。”清华园中,陈寅恪为王国维的纪念碑所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王元化认为是中国现代思想神圣的灵魂。
聊起学界前辈,王元化有独到的见解:“王国维自杀前,他的学生姜亮夫去看他,发现他的书案上有德文版的《资本论》。他们看书绝不像我们这么狭窄,这么偏。陈寅恪的东西比较难读,他的书比较含蓄、蕴藉,需要咀嚼,我曾在里面写下批注,后来我眼睛坏了,没法做批注,读起来就很慢。陈寅恪是史学家,又是思想家,近世以来有深刻思想的大家并不多,有些人以博闻强记而闻名,有些人则以观念新奇来制胜,但真正的学问倚靠的仍然是深刻的思想,陈寅恪在这方面俨然是很有建树的。”王元化同时评价:“钱锺书的书读得很多,连骈体文都会做,可以随意引述中外各家的资料,这是长处,但不要太迷信他。他不像真正很有功底的王国维、陈寅恪,有一点喜欢炫耀自己的博学,我很客气地指出钱的问题,毕竟他是我的前辈。”
王元化感慨:“王國维和陈寅恪是20世纪可以传下去的学者,那是大学者,跟我们这辈人是不能比的。我感觉很悲哀,中国传统的东西一代不如一代,我不行,在国学、西学方面的学养都不够,不是差一点点,而是差很远了,我的学生跟我又拉开了一点距离,学生的学生就更有距离了。真正要研究中国的思想史是要花很多力气的。”
(作者系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