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治疗小儿急性中毒17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dkja51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方法对小儿急性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7例小儿急性中毒的病因、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复方地芬诺酯中毒9例,采用血液灌流(小时P)或血液透析方法,次数1~3次,均好转出院;灭鼠药、硝酸甘油、地芬尼多、百草枯中毒各1例,均采用血液灌流法,治疗后好转或治愈;阿普唑仑、莨菪碱类植物中毒各1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均好转,去痛片中毒1例采取血液滤过法,1次即脱险。消炎利胆片与环丙沙星同服中毒1例接受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未愈放弃治疗出院。结论:血液净化方法应根据患者中毒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对于合并多脏器受损的重度中毒患儿应及早采取联合血液净化方法。
  关键词 血液净化小儿急性中毒抢救措施血液灌流
  目前据报道,儿童意外死亡已成为儿童总死亡原因的第1位,中毒则为意外死亡的第3位[1]。血液净化技术目前是重度急性中毒的主要抢救措施之一[2]。2008~2012年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度小儿急性中毒患儿1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3~17岁,以大年龄儿童为主,从服药到就诊时间平均7.3小时,其中复方地芬诺酯中毒9例,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灭鼠药中毒1例,表现为昏迷伴反复抽搐,硝酸甘油中毒1例,主要为血压下降;地芬尼多、莨菪碱类植物、去痛片、消炎利胆片与环丙沙星同服中毒各1例,除外最长的服药后8天转来本院1例,其余服药至就诊时间2~12小时,均以昏迷入院;阿普唑仑中毒1例以嗜睡入院,百草枯中毒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可疑肺脏受损。服药后诊断及诊断依据:①有中毒病史;②有相应毒物中毒突发临床症状;③使用纳洛酮对抗后,地芬诺酯类等阿片类中毒可短期症状改善。
  治疗方法: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对重症中毒者早期加用血液净化:本组9例复方地芬诺酯中毒,3例采用血液透析法,6例采用血液灌流(小时P)法,1例百草枯中毒合并肾功能不全,应用床旁血液透析法,1例消炎利胆片与环丙沙星同服中毒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给予连续床旁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法,另外阿普唑仑、莨菪碱类植物中毒各1例采用血液透析法,灭鼠药、地芬尼多片、硝酸甘油中毒者各1例均采用血液灌流法,去痛片中毒1例,采取血液滤过法治疗。开始透析时间:地芬诺酯片中毒为服毒后5小时内6例,6小时1例,8小时1例,>24小时1例。其他中毒服毒后6小时内6例,服毒12小时1例,误服后8天1例。使用山东产灌流器:活性炭YTS—100、YTS—150,或珠海产树脂小时A—130等,全部采用股静脉等中心静脉穿刺置单针双腔管建立血管通路,年龄小用生理盐水预充。肝素做抗凝剂,首剂30~50U/kg,追加15~25U/kg,血流量80~200ml/kg,净化时间均2~3小时,净化次数1~3次。
  结果
  9例复方地芬诺酯中毒7例痊愈,2例好转后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其余8例不同药物中毒病例4例治愈,3例好转后自动出院,1例因就诊时间过晚,于误服8天后入院,行血液透析等綜合治疗后未愈放弃出院。大部分净化1次结束神志即转清或改善,其中重者需要2~3次;1例服去痛片者昏迷入院,服药至就诊时间超过26小时,错过最佳洗胃时机,故立即行血液滤过治疗,1次即脱险。
  讨论
  在实践中体会:①依据毒物的理化特性选择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是血液灌流的主要适应证,其疗效优于血液透析[3]。凡能够通过透析膜而被析出的药物及毒物,即分子量小、不与组织蛋白结合,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而不固定于某—部位者,均可采取透析治疗。血液滤过的适应证基本上与血透相同,适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但在肝昏迷、低血压和严重水、钠潴留等情况下血滤优于血透。本组小儿急性中毒中复方地芬诺酯中毒高发(52%)。其分子量489.06,属于中分子物质,口服吸收迅速,2小时达血浓高峰,对人体最小致死量200mg/kg。因其大剂量使用后具有吗啡样欣快作用,而被青春期及青春前期儿童作为药物滥用品。其毒性剂量可引起呼吸抑制及昏迷。本组9例中毒者中,8例年龄12~16岁儿童,属有意服用,服用剂量较大,6例发生意识障碍,2例危重症昏迷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从服药到就诊时间平均7.1小时,大部分错过了最佳洗胃时间,故均需积极联合血液净化技术治疗[4]。通过选用血液灌流技术可吸附血中过量的地芬诺酯达到清除毒物的目的,对于其导致的肾功能不全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时,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于重症药物中毒1例,系消炎利胆片与环丙沙星同服中毒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予连续床旁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法,可在清除毒物本身的同时,清除全身炎症反应多种炎性介质,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效果更好。②尽早进行血液净化。血液净化仅能透析、滤过及吸附血中毒物,而对毒物造成组织损伤无作用,本组消炎利胆片与环丙沙星同服导致的重症中毒患者,在中毒8天来后方开始实施血净治疗,终因服药时间过长,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后未愈,放弃出院,因此应尽早进行血液净化。③小儿体重轻血容量小,原则上根据公斤体重选择相应容量和低顺应性的透析器避免低血压的发生。若无条件在引血前预充生理盐水。结束时盐水可少量回输,但不能超过患儿血容量10%,必要时采用空气回血减少液体入量,效果很好。血液透析超滤量控制在3%~5%公斤体重。复方地芬诺酯中毒血净后仍意识障碍24小时内重复1~2次方可脱险。各种中毒并发急性肾衰,需根据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情况决定透析次数。
其他文献
关键词 丙泊酚氯胺酮琥珀胆碱剖宫产术全麻诱导  椎管内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因其麻醉效果确切,对胎儿影响小,一直是国内外常用的方法。但有一些不适宜采用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就只能选用局麻或全麻。国外全麻诱导以硫喷妥钠、琥珀胆碱为首选。近年来我国市场已无硫喷妥钠可售。50例选用全麻的剖宫产术采用丙泊酚、氯胺酮、琥珀胆碱诱导取得良好效果。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0例,择期28例,急诊22例。年龄27±5岁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硫酸羟氯喹治疗风湿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收治风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羟氯喹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并于术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后送行病理检查。结果:异常子宫出血类型及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38例。子宫内膜息内19例,子宫内膜炎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1例,宫腔其他11例,萎缩性子宫内膜9例,宫内胚胎物质残留4例,子宫内膜癌3例,其他1例,总符合率94.7%。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非脓性耻骨骨炎的发病原因与机制、X线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分析23例女性非脓性耻骨骨炎患者,并对其中12例进行3个月~7年的随访观察。本病为正常妊娠和或分娩过程中的合并症,与胎次、胎位、胎数无何关连。结论:本病发病原因与机制揣测以女性激素为基础,局部损伤和外伤为直接因素引起局部血循环障碍而发生的骨坏死,病程有“自限”和“自愈”的特征。
期刊
关键词 呕吐新生儿病因临床分析  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与其他年龄组小儿不尽相同。其病因复杂,且临床鉴别较为困难,而对于呕吐及早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关系到治疗的成败。2008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新生儿中有呕吐症状患儿112,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新生儿中出现呕吐症状患儿112例,男62例,女50例,男女比例1.24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头孢呋辛、喜炎平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0例应用头孢呋辛、喜炎平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头孢哌酮钠、喜炎平治疗。结果:应用头孢呋辛、喜炎平的治疗组,显效46例,总有效率93.3%。应用头孢哌酮钠、喜炎平的对照组,显效30例,总有效率80.0%。结论:应用头孢呋辛、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
期刊
小儿高热惊厥又称“感染性惊厥”,是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5℃以上的发热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神经功能紊乱而致的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2006~2008年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42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0~6个月2例,6个月~1岁22例,1~2岁13例,2~3岁4例,3~6岁1例。  临床表现及病因:常于体温聚升的24小时内发生,表现为
期刊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008年1月起,对109例28~32周早产儿进行了RDS早期呼吸支持和治疗观察对比,以探讨N—IPPV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109例,出生后30分钟内,28~32周的早产儿。排除标准:①剖宫产儿;②糖尿病母亲;③母亲产前1周用糖皮质激素;④小于胎龄儿;⑤产房分娩时进行气管插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全麻气管拔管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96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记录诱导前、拔除气管导管几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观察拔管时发生中、重度呛咳的情况。结果:与D组比较,A、B、C组在拔管时及拔管后1分钟的HR、SBP、DBP均降低(P95%,呼唤能睁眼,然后吸痰拔管。A组:拔管前3分钟,静注1%利多卡因1.5mg/kg;B组: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对应用克龄蒙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有效性,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收治围绝经期患者40例,每天口服克龄蒙1粒,21天1周期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于治疗前后分别填写临床症状调查表,比较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做相关性分析。通过超声监测子宫内膜的变化。比较用药前后雌二醇(t=3.1,P<0.01)、促卵泡激素(t=2.8,P<0.01)、总胆固醇(t=2.4,P<0.05)、甘油三酯(t=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