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作业,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这种传统的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再也不能被禁锢在课桌上。鉴于此,教师应根据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在尊重学生多样化经验和个性知识获取与生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多元化作业,体现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上,而不仅仅是“作业”,否则,学生只是学会了知识的记忆,只是纸上谈兵。要让学生通过多元化作业不断激发多方面的感知和体验,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
  一、纸质化作业
  这类作业是我们日常教学经常采用的,包括随堂练习、单元练习、单元自我检测、模块练习、模块终结性测验、寒暑假作业及诊断性测验等。这些作业来源于教材中现成作业的改编或根据新情境材料命制。要选择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进行讲解或让学生练习,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或者选择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的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生活化作业
  教材中某些思考题是生活化作业的重要来源,这类题目是理论联系生活的桥梁和枢纽。例如,必修一“酶的特性”一节中旁栏思考题:“酶为什么这么娇气?”可以将这个问题设计在学案中,让学生谈谈发烧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发烧,人体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一旦发烧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学生马上想到发烧使新陈代谢混乱,而新陈代谢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发烧影响了酶的活性。
  三、可操作的作业
  有句话说得好:我听见了、就忘了;看见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教材所呈现的作业都是“死”的,教师应通过设计可操作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活动”自主探索、主动构建,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习得知识、学会方法,不断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思维水平。因此,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做中学”、“用中学”的多元化可操作的作业,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四、阅读类作业
  面对高考由考查知识逐步转变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趋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生物教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1.阅读教材。
  作业的布置应以问题提纲的形式出现(体现在学案上),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对教科书进行精读。精读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核心概念、原理的阅读。例如必修一中的一段文字:“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阅读后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能够独立复制、独立转录和翻译吗?有完成其功能的结构和成分吗?试想一下,合成的蛋白质种类能满足它们自身的需要吗?最后得出结论:它们叫半自主性细胞器。②相近知识对比阅读。在平时教学中指导学生将相近知识进行对比阅读,有利于提高识记、理解能力。例如DNA和RNA、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植物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相近知识。
  2.阅读笔记。
  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随堂笔记、摘抄笔记、批语笔记(在教材空白处记下对原文的理解)、观察笔记、听报告笔记等等。
  五、学术性作业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通过让学生亲身操作、参与研究,直接体验生物科学探索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和体验方法。教材中有很多作业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掌握,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1.追循科学家科学发现、发明的步伐,体验科学实验研究。如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的技能训练与拓展题,教学时以研究性学习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这类实验虽然科学家均已做过,但学生通过此过程激发了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和分析结果的能力。
  2.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境和课题,指导学生设计他们力所能及的科学试验,通常布置他们在课后进一步实施实验研究。如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的拓展题与“科学·技术·社会”部分,将学生分组利用实验法、文献检索法、网络检索法等多种方法对人工胰岛素、肾上腺素的作用以及糖尿病、兴奋剂等专题进行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布置学生汇报,让他们交流各自研究的过程、体会、结果,并相互评价,丰富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经验。
  3.挖掘教材,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热点,布置和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交流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如学习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我市马陵河污染的原因及提出治理方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培养“观察”、“资料收集与分析”等科学探究方法,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有效的作业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再教育过程,是学与教的组成部分,也是平日课程的主要活动。多元化的作业应该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与之相对应。长期以来的考试评价(纸质作业)能够对学生进行较为合理的评价,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作业则难以用此评价体系来衡量。如实地考察、口述性作业、研究性学习作业等,这些作业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技能和知识,而这些能力往往不易透过纸笔考试反映出来。因此如何处理好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关系是当前课程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和成功者。”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捕捉幼儿不经意间的创造性的探索倾向,满腔热情地鼓励和指导,让幼儿用特有的童心去感悟音乐,那么,音乐的世界就会在孩子面前打开新的窗口、展示新的内容,哪怕他们的理解与原音乐内涵大相径庭,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幼儿主动学习的
期刊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进步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逻辑起点,不仅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还关注学生的智力、心理、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判断一堂课有效还是无效、效益大还是小, 不是看老师“讲”了多少、做了多少精美的课件, 而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悟”出了多少道理。一般来说,组织课堂教学主要有预备上课、导入新课、分析探究教材、总结巩固等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原动力。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把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关键。我在地理教学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   引言,顾名思义即是一节课的导语,它虽不是课的正文,却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
期刊
从小学到初中,知识本身对学生的要求大幅提高,但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发展与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错误。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暂时性结果。本文拟对初中学
期刊
摘 要:课堂的预设与动态生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学过程的预设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明确学习目标,熟悉学习内容;要预设师生问题的生成,发挥教师的特长。  关键词:课堂教学 预设 学生需求 学习目标 动态生成    怎样上这堂课——是教师课前自我反思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
期刊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语文教学实在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而这正成了语文教师教学不力、低效的借口。以辩证的观点看,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正因为其他各科都在“扎扎实实”地搞应试,语文科则未尝不可以让学生在紧张枯燥的应试教学中注入一缕素质教育的清新空气或者人文关怀的一泓清泉,这种反差肯定会相当吸引学生的。  从教十多年,在我语文教学的前几年,我也像许多老师一样,感到语文教学很无聊、很无奈,总是把教学的失败看作是
期刊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可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
期刊
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产生新的想法、发展和制造新的事物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而在人类利用高科技激烈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现代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深入进行研究和探讨。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在实施素
期刊
地理实验教学是指师生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模拟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或制成模型,通过操作和观察,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成因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忽视了地理实验,只注重知识的灌输,没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现有资源,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中没有地理实验的要求,学校也没有地理实验的场所和设备。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既能实现教学目标与任务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新课标中首次对
期刊
数学现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它是人们必备的知识,人的发展离不开数学作支撑。可是,数学难学这是大多数学生的体会,特别是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更是他们升学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如何使他们走出这一困境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特别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有90%是在课堂上获得的。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