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就需要农村普通高中在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本土化的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建设人才。因此,认真分析和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寻求改革的策略,对发展农村普通高中和农村高效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本土化;职业教育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因此,农村普通高中要逐步进行改革,密切联系农村地方的实际,增强其地方的适应性,增加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内容,为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村而言,其各种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的进程中,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劳动者,故而农村普通高中必须增加本土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培养农村人才,以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农村普通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城市化明显,注重完成升学预备教育的任务,严重忽略就业的预备教育,这不利于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因此,农村普通高中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增加本土化的职业教育。所谓农村普通高中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就是特指农村普通高中在现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与本地农村实际的融合,开设体现出农村特色的农村职业技术课程,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过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要克服以单一升学教育为导向的做法,加强就业预备教育,增加本土化职业教育的课程,积极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从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指导思想的误区,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指导思想不端正,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把升学率作为学校追求的唯一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缺乏本土化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旦没有考取大学,就不具备本土化职业要求的劳动知识、技能、情感、品格等,就可能出现爱钱不爱农、务工不务农的心理和行为,甚至有可能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二)课程结构比较单一,教学内容城市化明显。由于高考改革的滞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的课程仍然是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围绕升学预备教育展开,是一种完全脱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城市化课程体系,与农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一致,导致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分离、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缺乏创造性和一技之长。
(三)教师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低。由于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教学评价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教师的流失现象严重,教师素质整体上不尽人意。无论是教师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还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存在不足。这样,教师就难以做到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通过不断专业训练,实现专业自主,体现出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成为合格的教师,满足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增加职业教育的需求。
(四)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教师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由于师资的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技术落后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以传授知识、直接教给学生知识点、训练学生应用知识做习题或者频繁做试卷提高应试技能和逼学生苦学为主。学生是以死记硬背教材上的知识点和做大量的作业为主,没有思考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这种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农村普通高中增加本土化职业教育的策略
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改革目前这种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及全方位的协调和配合,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本土化职业教育改革是重要的举措之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本土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千头万绪,主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明确农村中学的培养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中小学要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在适当阶段增加农业和其他实用技术的教学内容,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需要,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充足、适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这就为农村中小学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指明了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教育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使人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意识到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全身心地投入到升学预备教育中去是不正确的,认识到农村普通高中不仅要抓好升学预备教育的工作,还要搞好就业的预备教育,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劳动者。
(二)紧密贴近农村实际,深入进行本土化的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必须紧密贴近农村的实际,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增加本土化职业教育的选修课。在重视文化课的基础上,要依据系统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选择性原则等增设农业基础、果树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植树造林、水环境保护、农业污染防控等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特色的相关课程供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还要根据各地的优势,围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开设符合本地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有关的课程,形成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服务于本地的经济发展。
(三)积极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其本土化职业教育的素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关部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本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本土化职业教育的素质。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形成教师专业化的浓厚氛围,使教师意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危机感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主动积极地进行专业化发展,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的新知识及其教学技能、增长自己的专业能力。其次,要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制定符合农村中学教育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保障教师的利益;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他们安心工作;给长期在农村普通高中工作且业绩良好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评职称等方面优先予以照顾等。第三,建立农村中学教师培训中心,为农村普通高中培养、培训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的高水平教师,并为农村中学教师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等。第四,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为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不断地充实新思想、新知识、新思维。只有通过积极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师本土化职业教育的素质,才能确保农村普通高中改革后的教育质量。
(四)深入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高中教师在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既开发学生的潜能,又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二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质疑、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三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四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运用农村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体验学习,体验创新,密切知识与农村生产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爱农村、爱家乡、爱农民、爱劳动的情感、意志、品德、个性等,形成为人处事的本领。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教育本土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0YB352。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本土化;职业教育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因此,农村普通高中要逐步进行改革,密切联系农村地方的实际,增强其地方的适应性,增加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内容,为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村而言,其各种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的进程中,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劳动者,故而农村普通高中必须增加本土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培养农村人才,以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农村普通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城市化明显,注重完成升学预备教育的任务,严重忽略就业的预备教育,这不利于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因此,农村普通高中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增加本土化的职业教育。所谓农村普通高中本土化的职业教育,就是特指农村普通高中在现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与本地农村实际的融合,开设体现出农村特色的农村职业技术课程,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过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要克服以单一升学教育为导向的做法,加强就业预备教育,增加本土化职业教育的课程,积极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从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指导思想的误区,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指导思想不端正,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把升学率作为学校追求的唯一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缺乏本土化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旦没有考取大学,就不具备本土化职业要求的劳动知识、技能、情感、品格等,就可能出现爱钱不爱农、务工不务农的心理和行为,甚至有可能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二)课程结构比较单一,教学内容城市化明显。由于高考改革的滞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的课程仍然是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围绕升学预备教育展开,是一种完全脱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城市化课程体系,与农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一致,导致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分离、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缺乏创造性和一技之长。
(三)教师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低。由于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教学评价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教师的流失现象严重,教师素质整体上不尽人意。无论是教师的职称、学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还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存在不足。这样,教师就难以做到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通过不断专业训练,实现专业自主,体现出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成为合格的教师,满足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增加职业教育的需求。
(四)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教师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由于师资的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技术落后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以传授知识、直接教给学生知识点、训练学生应用知识做习题或者频繁做试卷提高应试技能和逼学生苦学为主。学生是以死记硬背教材上的知识点和做大量的作业为主,没有思考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这种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农村普通高中增加本土化职业教育的策略
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改革目前这种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及全方位的协调和配合,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本土化职业教育改革是重要的举措之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本土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千头万绪,主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明确农村中学的培养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中小学要注重全面素质教育,在适当阶段增加农业和其他实用技术的教学内容,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奔小康的需要,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充足、适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这就为农村中小学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指明了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教育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使人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意识到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全身心地投入到升学预备教育中去是不正确的,认识到农村普通高中不仅要抓好升学预备教育的工作,还要搞好就业的预备教育,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劳动者。
(二)紧密贴近农村实际,深入进行本土化的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普通高中必须紧密贴近农村的实际,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增加本土化职业教育的选修课。在重视文化课的基础上,要依据系统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选择性原则等增设农业基础、果树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植树造林、水环境保护、农业污染防控等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特色的相关课程供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还要根据各地的优势,围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业开设符合本地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有关的课程,形成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服务于本地的经济发展。
(三)积极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其本土化职业教育的素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关部门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本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本土化职业教育的素质。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形成教师专业化的浓厚氛围,使教师意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产生危机感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主动积极地进行专业化发展,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的新知识及其教学技能、增长自己的专业能力。其次,要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如制定符合农村中学教育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保障教师的利益;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他们安心工作;给长期在农村普通高中工作且业绩良好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评职称等方面优先予以照顾等。第三,建立农村中学教师培训中心,为农村普通高中培养、培训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的高水平教师,并为农村中学教师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等。第四,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为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不断地充实新思想、新知识、新思维。只有通过积极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师本土化职业教育的素质,才能确保农村普通高中改革后的教育质量。
(四)深入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高中教师在本土化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既开发学生的潜能,又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二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质疑、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三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四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运用农村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体验学习,体验创新,密切知识与农村生产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爱农村、爱家乡、爱农民、爱劳动的情感、意志、品德、个性等,形成为人处事的本领。
注:本文为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教育本土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0YB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