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云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有声欲静三三水,无势不奇六六峰”,此山此水,游时让人流连忘返,别后让人牵肠挂肚,一点儿也不奇怪!
  竹林丛中的山洞,有一缕烟云;岩洞里的石头上,还有一段轻云;伴你上天游峰,那是层层梯云……
  说起“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大多数人可能立即会想起萦回于幽峡碧谷之中的九曲溪。确实,迂回盘折的九曲溪水碧澈见底,波映翠影温柔可人。也会有人想起武夷山的山,确实,矗挺在溪水两岸的36座山峰,峦壑秀拔奇伟,竹葱松郁雄姿英发。“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有声欲静三三水,无势不奇六六峰”,此山此水,游时让人流连忘返,别后让人牵肠挂肚,一点儿也不奇怪!
  但一提起武夷山来,更让我梦怀萦绕的,首先是武夷山的云。
  也许是武夷山的云与我有缘吧,种种奇云竟都赐我一面。例如,刚一步入“五曲”,岩上就撞见两个大字:“云路”。接下来,导游指着面前的那片依山临水的地方,说:这里就是“云窝”。呵呵,云儿有“窝”,福建人真是挺会用词儿的。一个“窝”字,极言云之多,俗字入词而词极雅。导游见多识广,笑着说,不是言其多,是这里真是云的窝,有大大小小几十个洞,冬春两季,洞里会生出许多许多云来呢!
  话音才落,导游竟惊呼了一声:“咦—”
  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我也精神一振,原来,在半山竹树丛中的洞里,真的冒出了一缕缕烟云!那云静静地、轻轻地直线上升,没多高后突然向左一偏,开始在峰石之间游荡,到了一块大石前,云便不走了。后来的云就越来越多,成了一个大云团,云团越来越大,忽然一下子散开,越过大石,又开始在树石间飘飘荡荡,一会儿舒一会儿卷,无比自在。有一团云升得太高了,被风一下子吹散,不见了,可新的云团又升了起来—这里真的是云的窝啊!
  如此风景胜地,自然历代都有人在这里或隐居、或清修。其中明朝的少司马陈省曾在此隐居流连10多年,建了不少亭台楼阁,各个都和云相连。有宾云堂、栖云阁、巢云楼、生云台、迟云亭、停云亭……看来此公也是个和云苦恋的人。只可惜他见的那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不过,听听这些名字,就会知道云在这里的山间如何千姿百态。
  过了问樵台、碧漪亭,就是“卧云洞”。停住脚,仔细一看,原来岩洞里的石头上,竟还有一段轻云。那云,袅袅婷婷,娇柔无力,真像一位卧床的美人。这就是“卧云洞”得名的由来吧!
  因为不想打扰还没起床的云姑娘,我们没进这个洞。但是看到前面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在向外喷吐着缕缕白云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冲了进去。这个叫“嘘云洞”的洞不甚宽敞,但里面和外面的温差很大。如果外面有三十度,里面却只有十七八度的样子。刚刚还汗流浃背的我,一会儿就遍体透凉了。仔细看看,洞的南北各有一条岩罅,东南风把暖热的水气吹进北面的岩罅,一冷,就成了雾;再有风吹来,洞口就喷吐出缕缕白云了—原来云是这样生出来的。导游说,到了冬天,洞深处的暖气蒸腾而上,在洞口遇到低温也会形成白雾,所以这个洞冬天也会“嘘云”。她还说,云窝一带这样的洞很多,所以才能成为“云窝”。真是天工造化,无奇不有,信然!
  出了“嘘云洞”,有“幽兰空谷香生径”的幽兰,有“方竹满山绿满溪”的方竹;在水月亭能看到周围苍崖环立;在茶洞里能赏雪花泉、仙浴塘。这里的每一处景色都美不胜收。然而,最令我动心的,还是“梯云”的云。我又一次领略到“福建人会用词”,不叫云梯而叫“梯云”的妙处。叫云梯,无非是说一种工具,而梯云,却是一种感觉。登崖而上,云雾往来于脚下,有时就像登云而上,飘飘乎,冉冉乎,我乃仙人乎?
  梯云而上,直到武夷第一山—天游峰。让我兴奋的是,居然在这里看到了浩瀚无涯的云海奇观!看云海,我不是第一次,峨眉山、黄山的云海我不止一次地看过,每一次都令我心荡神迷。不过,峨眉山的海拔是3300米,黄山天都峰的海拔是1800多米,而这天游峰顶的海拔才409.6米啊!只见大片的云,像滚滚的波涛,漫过巨壑、漫过深谷、漫过群峰直涌到我们脚底。云层翻滚,瞬息万变,一时如万马奔腾,一时如巨浪涛天,偶尔云海中现出远近峰峦,恍如海上仙山,又一次看得我血脉贲张!
  离开的头天晚上,忽然听人说,还有个我没去的地方叫“白云岩”。说是每到拂晓,会有白云缭绕于岩的半腰。
  拂晓,果然有白云在岩半腰缭绕,忽聚忽散,舒卷自如。只是时间不长,就消失了。但它毕竟和我见了一面。
  或者云也是有灵性的,你追求它,它就会垂青你。或者,世间多数事物都是这样的吧!
  
其他文献
《茶馆》,北京一个时代的缩影,经过老舍先生的笔,凝聚了众多艺术大师的心血,半个世纪以来在舞台上长盛不衰。茶馆里那些百年前的达官显贵、遗老遗少、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展现给世人一幅活生生的老北京生活画卷。  出了门儿,阴了天儿,  抱着肩儿,进茶馆儿,靠炉台儿,  找个朋友寻俩儿钱儿。  出茶馆儿,飞雪花儿。    书茶馆  养鸟,毕竟是需要既有钱又有闲的,还需要搭上无尽的工夫。然而社
期刊
在一群人中,你能迅速发现李方。就像一个充满能量的小宇宙,她似乎无时无刻散发着正面能量。这个爽朗阳光的女子,进入茶行业已经十年。她笑言:“我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毕业之后,李方跟随老板先后经历了手机业、房地产业和汽车配件业。从对茶行业一无所知,到对茶知识和茶产业了如指掌,她凭借的是一种对待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句话放在旁人身上或许有些虚浮,但在她那里却是实实在在的自然。  她是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期刊
茶空间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人们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审美。饮茶之所以被看做是一种文化,主要是因为它在满足人们解渴的生理需要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审美欣赏、社交联谊、养身保健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茶空间能提供的审美对象是多方面的,一般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自然之美  很多茶空间都设置在风景名胜区内,它们或依、或临,或处于幽静之中,或立于林间石旁,供游人小憩,品茗赏景,在茶香萦绕间享受大自然
期刊
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红墙绿荫深处,有一条长近700米的老街,清代时它名叫“成贤街”, 因孔庙和代表过去最高学府的国子监都坐落于此,故世人爱称其为国子监胡同。就在国子监胡同13号,孔庙院内,2009年时,迎来了一位行色匆匆的年轻人,他叫银汉晴,他在这里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小的茶会所—成贤茶道,仅能容纳一桌,但却精致有韵,因为它承载了一个中国茶人的理想。在那一年,有许多个晨昏日暮,银汉晴会推开院门,望着
期刊
现代茶空间风格在传统中式的基础上不断加入新的元素,风格类型逐渐多样化。  古典式  古典式茶空间崇尚庄重与优雅,在装修、室内装饰等方面,多以某种古代传统为蓝本,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结合茶艺的内在要求重新进行现代演绎,全面展示古典文化的整体面貌。  古典式茶空间在设计上将传统装饰的特点表现在布局、线型、色调、家具、造型各个方面。室内的家具、陈设、字画、装修等多方面组合为一个整体,采用对称式布
期刊
http://www.rongshuxia.com/book/1003279.html    萦萦茶香,伴我一世;悠悠岁月,与茶共度。与细品慢啜中体会茶之神韵,追求人生的泰然!  虽然今年年方二十年华,但自诩为“老茶客”,窃以为还是够资格的。  我是潮汕人。潮汕功夫茶,饮誉海内外。打小我便是在萦萦茶香中成长。尚在襁褓时,父亲便开始喂我喝茶。据说,当时我小啜一口,眉毛微皱,但吧咋一品,居然用婴孩的索
期刊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40421&PostID=27862550&idWriter=0&Key=0    南方有嘉木。嘉木在福建。嘉木是茶树。有话说,药治一病,茶治百病。   福建茶叶,晋有文考,唐入茶经。三朝贡品,明始外输。六类茶叶,其中四茶为福建所创。茶在英语中的tea,就是闽南话茶的发音tey。至今,福建茶叶总
期刊
逆风飞扬  我们在江元勋的正山茶厂门口,看到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正山小种发源地。立碑的日期是2005年的4月。  不知道江元勋和桐木关的茶人们在立下这块碑的时候,是否预见到了未来几年中国红茶界的盛况。据说,那时的金骏眉还在酝酿之中,离最后成品上市还有半年的时间。此后半年,中国茶叶市场上“金骏眉”声名鹊起,所向披靡。再往后,正山小种红茶重出江湖,并且由此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红茶热。  “几万颗看似
期刊
我轻酌一口,茶味变得比原味更厚、更醇、更香,苦涩变甘醇,薄弱味变圆润。一杯茶进口,一股甘甜味从舌面中根部,从两腮直入咽喉,再由咽喉返回至舌头中部,停留两腮、甘甜生津、持续数小时,挥之不去。  林语堂曾这样说:“从人类的文化和幸福的观点上看来,我并不觉得人类史上有一样比吸烟、饮酒、喝茶更有意义、更重要,而且对于闲暇、友谊、交际与谈话的享受更有直接贡献的发明了” 。  四月的德宏之旅便是我一次茶香和友
期刊
http://blog.sina.comcn/u/1705323723    自古中国茶文化都是热水沏茶,闻香品味。而时下,在日本、韩国等地悄然兴起了冷水泡茶的热潮。  专家发现,用冷水冲泡茶,不仅能使茶叶释放更多的儿茶素,还可以让咖啡因含量降低。泡出好喝的冷泡茶,简捷适用,适合忙碌的上班族、上课族、开车族。  何为冷泡茶  传统的饮茶文化,多以热开水冲泡,这样既可享受茶叶散发的优雅香味,品尝茶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