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海明威通过《老人与海》这一作品向世人展现了主人翁的硬汉精神,给很多作家和读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虚无主义的角度来对《老人与海》这一作品进行讲解,从而分析作品中主人翁的崇高意志。并挖掘作品中被隐蔽的虚无主义色彩,从而明确作者海明威的虚无主义思想,加强人们对海明威其他作品的认识。
【关键词】海明威;《老人与海》;虚无主义
多年来,读者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得到了启示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被失败所征服,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理解方式,并不能全然代表《老人与海》作品中作者的全部思想,另外,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事物持有不同的看法,因而《老人与海》作品中的虚无主义色彩逐渐浮现在人们面前,帮助人们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1.虚无主义的介绍
虚无主义是与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相对的一种思想。虚无主义思想认为,人的一些行为都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周围的事物的可靠性很低,人们生活在自我欺骗的一个世界里,虚无主义让西方国家的人们对意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人们逐渐将时间花费在寻找生存的意义的事情上。其他一些虚无主义思想的拥护者持有不同的关点,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冰山理论”和虚无主义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2.对“冰山理论”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冰山理论”的理解就是海明威的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手法,没有对“冰山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因而读者无法理解海明威在《老人与海》这以作品中的真实感情。根据海明威作者的一次访谈节目我们可知,海明威在创作《老人与海》的时候,总是在读者的角度上进行描述,从而将讲述的内容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3.《老人与海》中的虚无主义色彩的主要表现方面
3.1死亡主题
3.1.1死亡主题中的虚无主义
一些存在主义者认为,人们生活在客观世界中所面临的境遇是虚无的,因而以“忧虑”的方式存在着,因而人们被沉浸在烦闷与恐惧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人们摆脱烦闷与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因而,存在主义者将死亡与虚无主义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并揭示了摆脱虚无的方法。
3.1.2《老人与海》中作者对死亡的看法
大多数人们在阅读《老人与海》这一作品的时候,只是在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没有对作者海明威的思想感情进行剖析,因而没有找到死亡主题中的虚无主义,不能对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解。在《老人与海》这一作品中,主人翁即代表着富于冒险精神的作者海明威,作品中的主人翁无数次感受到死神的逼近,作者意识到死亡是人的必然结果,作者要通过不断的冒险行为来加深人们对死亡的认识。
3.2苦难意识
3.2. 1虚无主义在苦难意识中的体现
大多数西方哲学家认为,苦难伴随着人们的出生而产生,苦难的种类很多,因而才让人们向苦难进行抗争的行为,拥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我们就可将虚无主义与苦难意识结合起来,从而对虚无主义有更深的认识,加深人们对《老人与海》的理解。
3.2.2作者海明威的悲苦一生
海明威在一战期间,富于冒险精神的他为了去欧洲参战,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在战斗期间,身体留下了很多的伤疤,之后在非洲遭遇的第二次飞机事故中,海明威患上了严重的脑震荡、括约肌麻痹、右眼右肩挫伤等,过了一个月之后,为了扑灭一场野火,腿部、腹部等身体器官都受到了严重烧伤,进入晚年的海明威由于年轻时身体受的损伤过重,又患有各种疾病,让海明威身心俱疲。最后,海明威用最喜欢的猎枪结束了自己没有创造力的生命。
3.2.3《老人与海》中主人翁的苦难境遇
海明威将主人翁描述成面容消瘦憔悴,脸的两侧拥有褐斑,双手有很深的伤疤的老人,另外,老人身上的东西都很古老,说明了老人常年以捕鱼为生,并且要承受日晒雨淋的考验和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的摧残,利用语言描述将老人的悲苦生活生动地表达出来。
3.2.4主人翁对苦难的理解
在《老人与海》这一作品中,老人虽然生活清苦,但老人采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老人产生永不服输的原因是老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充分向别人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3荒诞意识
3.3.1虚无主义在荒诞意识中的体现
从古至今,一些伟大的艺术品都来自艺术家荒诞的想象,从而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表现出来,引发人们的思考。荒诞意识使得西方国家的人们丧失了对上帝、对英雄和对理想的信仰,让人们深刻体会到虚无的感觉。
3.3.2《老人与海》中的荒诞感
作品《老人与海》涉及到的社会历史能容较少,因而存在主义者认为的荒诞意识较少,但是当老人通过不懈努力获得大鱼的时候,上天却和老人开了个玩笑,夺走了老人的劳动成果,因而带给人们很重的荒谬感。
4.总结语
人们如果采用传统的观点来理解《老人与海》作品带给人们的启示,就无法窥探到作者海明威的内心世界,就无法理解海明威死去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无法理解作者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会使《老人与海》失去它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鸣.孤独的狂欢——《老人与海》的原型解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39):111-112
[2] 柳东林.《老人与海》的原始主义倾向及禅意体验[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11.10(16):120-121
[3] 黄林林,谢龙新.“存在”的“镜像”:论《老人与海》中马林鱼的悲剧意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40):135-136
【关键词】海明威;《老人与海》;虚无主义
多年来,读者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得到了启示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被失败所征服,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理解方式,并不能全然代表《老人与海》作品中作者的全部思想,另外,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事物持有不同的看法,因而《老人与海》作品中的虚无主义色彩逐渐浮现在人们面前,帮助人们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1.虚无主义的介绍
虚无主义是与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相对的一种思想。虚无主义思想认为,人的一些行为都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周围的事物的可靠性很低,人们生活在自我欺骗的一个世界里,虚无主义让西方国家的人们对意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人们逐渐将时间花费在寻找生存的意义的事情上。其他一些虚无主义思想的拥护者持有不同的关点,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冰山理论”和虚无主义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2.对“冰山理论”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冰山理论”的理解就是海明威的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手法,没有对“冰山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因而读者无法理解海明威在《老人与海》这以作品中的真实感情。根据海明威作者的一次访谈节目我们可知,海明威在创作《老人与海》的时候,总是在读者的角度上进行描述,从而将讲述的内容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3.《老人与海》中的虚无主义色彩的主要表现方面
3.1死亡主题
3.1.1死亡主题中的虚无主义
一些存在主义者认为,人们生活在客观世界中所面临的境遇是虚无的,因而以“忧虑”的方式存在着,因而人们被沉浸在烦闷与恐惧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海德格尔认为“死亡”是人们摆脱烦闷与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因而,存在主义者将死亡与虚无主义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并揭示了摆脱虚无的方法。
3.1.2《老人与海》中作者对死亡的看法
大多数人们在阅读《老人与海》这一作品的时候,只是在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没有对作者海明威的思想感情进行剖析,因而没有找到死亡主题中的虚无主义,不能对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解。在《老人与海》这一作品中,主人翁即代表着富于冒险精神的作者海明威,作品中的主人翁无数次感受到死神的逼近,作者意识到死亡是人的必然结果,作者要通过不断的冒险行为来加深人们对死亡的认识。
3.2苦难意识
3.2. 1虚无主义在苦难意识中的体现
大多数西方哲学家认为,苦难伴随着人们的出生而产生,苦难的种类很多,因而才让人们向苦难进行抗争的行为,拥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我们就可将虚无主义与苦难意识结合起来,从而对虚无主义有更深的认识,加深人们对《老人与海》的理解。
3.2.2作者海明威的悲苦一生
海明威在一战期间,富于冒险精神的他为了去欧洲参战,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在战斗期间,身体留下了很多的伤疤,之后在非洲遭遇的第二次飞机事故中,海明威患上了严重的脑震荡、括约肌麻痹、右眼右肩挫伤等,过了一个月之后,为了扑灭一场野火,腿部、腹部等身体器官都受到了严重烧伤,进入晚年的海明威由于年轻时身体受的损伤过重,又患有各种疾病,让海明威身心俱疲。最后,海明威用最喜欢的猎枪结束了自己没有创造力的生命。
3.2.3《老人与海》中主人翁的苦难境遇
海明威将主人翁描述成面容消瘦憔悴,脸的两侧拥有褐斑,双手有很深的伤疤的老人,另外,老人身上的东西都很古老,说明了老人常年以捕鱼为生,并且要承受日晒雨淋的考验和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的摧残,利用语言描述将老人的悲苦生活生动地表达出来。
3.2.4主人翁对苦难的理解
在《老人与海》这一作品中,老人虽然生活清苦,但老人采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苦难,老人产生永不服输的原因是老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充分向别人展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3荒诞意识
3.3.1虚无主义在荒诞意识中的体现
从古至今,一些伟大的艺术品都来自艺术家荒诞的想象,从而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表现出来,引发人们的思考。荒诞意识使得西方国家的人们丧失了对上帝、对英雄和对理想的信仰,让人们深刻体会到虚无的感觉。
3.3.2《老人与海》中的荒诞感
作品《老人与海》涉及到的社会历史能容较少,因而存在主义者认为的荒诞意识较少,但是当老人通过不懈努力获得大鱼的时候,上天却和老人开了个玩笑,夺走了老人的劳动成果,因而带给人们很重的荒谬感。
4.总结语
人们如果采用传统的观点来理解《老人与海》作品带给人们的启示,就无法窥探到作者海明威的内心世界,就无法理解海明威死去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无法理解作者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会使《老人与海》失去它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鸣.孤独的狂欢——《老人与海》的原型解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39):111-112
[2] 柳东林.《老人与海》的原始主义倾向及禅意体验[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11.10(16):120-121
[3] 黄林林,谢龙新.“存在”的“镜像”:论《老人与海》中马林鱼的悲剧意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4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