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学习以及教学过程中发现三阴交是被举例最多的交会穴,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经络与腧穴》[1]对三阴交的记载如下: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1)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滞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阴茎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水肿。(2)肠鸣腹胀,泄泻,便秘。(3)失眠,眩晕,湿疹。(4)下肢痿痹,脚气。以往教材里对三阴交的记载基本类似。
笔者发现教材[1]里的经络腧穴图对于三阴交的描绘前后矛盾,且和另外一本教材[2]也不一样。笔者只能推测原因之一是绘图的人以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而交会穴就得画出来是相交的观点来描绘的;另一个原因是以《灵枢·经脉》原文里三条阴经在三阴交处没有相交来描绘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以三阴交不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只是脾经和肝经在此相交观点来描绘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插图不统一会使学生对教材失去信任和兴趣,笔者认为要统一,就要弄清三阴交的具体情况、是不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以及交会穴是不是必须得在经络腧穴图上表现出来。
笔者经查阅文献发现,早在《黄帝明堂经》中记载“三阴交,在内踝上八寸骨下陷者中……主足下热,胫疼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显然文献里的三阴交与现行的对三阴交的描述相差甚远,其不在内踝上3寸,且只能治疗局部病症。曾凤等[3]认为三阴交定位于内踝上三寸始于《外台秘要》之误,并沿袭至今。陈晓军等[4]认为三阴交约在隋唐时期被误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由于误认,三阴经的病症多取该穴治之,其主治范围才越来越大。艾红兰等[5]考证发现王焘在编《外台·明堂》时,错将漏谷的一条主治和《素问·脏气法时论》的一组脾病证候归入三阴交穴下。也就是说三阴交的位置变了、主治范围变大了也错会为交会穴,才导致绘图之人对三阴交了解的不够充分,画图时前后矛盾。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也是正常的,文献是医家编写或校正的,或保存下来、或亡佚,难免有错会的情况。
曾凤等[3]考证《千金翼方·卷二十八》发现现在的三阴交只是足太阴穴的别名,黄龙祥[6]通过考证,证实隋唐时期“三阴交”穴与“足太阴”穴混同,即三阴交原是足太阴穴,宋以后,为了避免混淆,象“足太阴”这样的与经脉名称相同的脯穴名称不再使用,位于内踝上3寸处的穴便只称作“三阴交”。
教材[1]中引用的《灵枢·经脉》原文,三条阴经的体表循行路线在内踝上3寸处没有相交,只有脾经与肝经在内踝上8寸处相交,《黄帝内经明堂》载三阴交穴为厥阴、太阴交会穴,即内踝上8寸处的三阴交的确是交会穴,而其是否与肾经相交,还需要进一步考证研究。目前临床上用的都是定位为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即文献考证为足太阴穴,那么足太阴穴是不是足太阴、厥阴、少阴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其为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可以治疗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还能不能治疗肝经、肾经的病症呢?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现在把一个主治病症非常简单的腧穴在现在或以后的相关的医书里记载成有很多主治病症的腧穴,以后的人再来学习时其主治范围就真的大了,也真有效果了吗?临床只认疗效,如果其不能治疗肝经、肾经病症是会被检验出来的,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三阴交为主题搜索出9149篇文献,数目极大,不易整理,于是笔者以三阴交治疗为主题搜索出89篇文献,基本均是用三阴交单穴或是配合其他穴位治疗疾病,其中包括妇科疾病29篇、泌尿系统疾病14篇、肾经病症14篇、肝经病症6篇,再者《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肝为先天”说明肝与妇科疾病密不可分,这些足以证明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能治疗的疾病其中就包括肝经、肾经的病症,在此临床肯定还有很多关于三阴交治疗疾病的情况没有记录下来。
经络腧穴理论认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由内向外输注的特殊部位,且其現代研究[1]倾向于腧穴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构筑”,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表循行路线上没有相交,三条阴经也很有可能在内踝上3寸处体表以内相交,即现代意义上的三阴交也恰巧是足太阴、厥阴、少阴的交会穴。教材上的插图是否需要统一?笔者认为需要,教材通常是标准起指导作用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尽力避免模凌两可,统一画为交或是不交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灵枢·经脉》原文统一为不交,如关元属任脉,也相交于足太阴、厥阴、少阴三条阴经,但笔者所见过的经络腧穴图中三条阴经都没有在关元处相交,再者《针灸学》[2]列出《针灸甲乙经》所记载交会穴95个,如果在这95处都硬要把经脉画成相交的话,那经络腧穴就无法依据经典路线画出来,更起不到指导作用。
上述观点为笔者愚见,望请前辈同行批评指导。
[1] 王德敬.经络与腧穴[M].第二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9.
[2] 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25.
[3] 曾凤,罗辉.三阴交定位和主治的文献考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2):812-814.
[4] 陈晓军,方针.《经络腧穴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针灸,2011,31(2):169-171.
[5] 艾红兰,黄龙祥.三阴交主治演变考[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45-46.
[6] 黄龙祥.“足太阴”穴与三阴交[J].中医杂志,1994,35( 11) :695.
笔者发现教材[1]里的经络腧穴图对于三阴交的描绘前后矛盾,且和另外一本教材[2]也不一样。笔者只能推测原因之一是绘图的人以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而交会穴就得画出来是相交的观点来描绘的;另一个原因是以《灵枢·经脉》原文里三条阴经在三阴交处没有相交来描绘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以三阴交不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只是脾经和肝经在此相交观点来描绘的。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插图不统一会使学生对教材失去信任和兴趣,笔者认为要统一,就要弄清三阴交的具体情况、是不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以及交会穴是不是必须得在经络腧穴图上表现出来。
笔者经查阅文献发现,早在《黄帝明堂经》中记载“三阴交,在内踝上八寸骨下陷者中……主足下热,胫疼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显然文献里的三阴交与现行的对三阴交的描述相差甚远,其不在内踝上3寸,且只能治疗局部病症。曾凤等[3]认为三阴交定位于内踝上三寸始于《外台秘要》之误,并沿袭至今。陈晓军等[4]认为三阴交约在隋唐时期被误认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由于误认,三阴经的病症多取该穴治之,其主治范围才越来越大。艾红兰等[5]考证发现王焘在编《外台·明堂》时,错将漏谷的一条主治和《素问·脏气法时论》的一组脾病证候归入三阴交穴下。也就是说三阴交的位置变了、主治范围变大了也错会为交会穴,才导致绘图之人对三阴交了解的不够充分,画图时前后矛盾。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也是正常的,文献是医家编写或校正的,或保存下来、或亡佚,难免有错会的情况。
曾凤等[3]考证《千金翼方·卷二十八》发现现在的三阴交只是足太阴穴的别名,黄龙祥[6]通过考证,证实隋唐时期“三阴交”穴与“足太阴”穴混同,即三阴交原是足太阴穴,宋以后,为了避免混淆,象“足太阴”这样的与经脉名称相同的脯穴名称不再使用,位于内踝上3寸处的穴便只称作“三阴交”。
教材[1]中引用的《灵枢·经脉》原文,三条阴经的体表循行路线在内踝上3寸处没有相交,只有脾经与肝经在内踝上8寸处相交,《黄帝内经明堂》载三阴交穴为厥阴、太阴交会穴,即内踝上8寸处的三阴交的确是交会穴,而其是否与肾经相交,还需要进一步考证研究。目前临床上用的都是定位为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即文献考证为足太阴穴,那么足太阴穴是不是足太阴、厥阴、少阴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其为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可以治疗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还能不能治疗肝经、肾经的病症呢?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换个角度思考,现在把一个主治病症非常简单的腧穴在现在或以后的相关的医书里记载成有很多主治病症的腧穴,以后的人再来学习时其主治范围就真的大了,也真有效果了吗?临床只认疗效,如果其不能治疗肝经、肾经病症是会被检验出来的,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三阴交为主题搜索出9149篇文献,数目极大,不易整理,于是笔者以三阴交治疗为主题搜索出89篇文献,基本均是用三阴交单穴或是配合其他穴位治疗疾病,其中包括妇科疾病29篇、泌尿系统疾病14篇、肾经病症14篇、肝经病症6篇,再者《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肝为先天”说明肝与妇科疾病密不可分,这些足以证明内踝上3寸的三阴交能治疗的疾病其中就包括肝经、肾经的病症,在此临床肯定还有很多关于三阴交治疗疾病的情况没有记录下来。
经络腧穴理论认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由内向外输注的特殊部位,且其現代研究[1]倾向于腧穴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构筑”,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表循行路线上没有相交,三条阴经也很有可能在内踝上3寸处体表以内相交,即现代意义上的三阴交也恰巧是足太阴、厥阴、少阴的交会穴。教材上的插图是否需要统一?笔者认为需要,教材通常是标准起指导作用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尽力避免模凌两可,统一画为交或是不交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灵枢·经脉》原文统一为不交,如关元属任脉,也相交于足太阴、厥阴、少阴三条阴经,但笔者所见过的经络腧穴图中三条阴经都没有在关元处相交,再者《针灸学》[2]列出《针灸甲乙经》所记载交会穴95个,如果在这95处都硬要把经脉画成相交的话,那经络腧穴就无法依据经典路线画出来,更起不到指导作用。
上述观点为笔者愚见,望请前辈同行批评指导。
[1] 王德敬.经络与腧穴[M].第二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9.
[2] 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25.
[3] 曾凤,罗辉.三阴交定位和主治的文献考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2):812-814.
[4] 陈晓军,方针.《经络腧穴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中国针灸,2011,31(2):169-171.
[5] 艾红兰,黄龙祥.三阴交主治演变考[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45-46.
[6] 黄龙祥.“足太阴”穴与三阴交[J].中医杂志,1994,35( 11) :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