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融入“现代性”元素的重要性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水平要求不断提升,传统文化因此也得到了弘扬,民族民间舞蹈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得到了创新性的传承。舞蹈编创的“根”应该扎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土壤之中,并融入“现代性”元素,使这一文化瑰宝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现代性”元素;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89-02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不同的民族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间舞蹈,也造就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多样化发展,为我国优秀民族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其最基本的要素是要坚持可持续性的创新发展。尤其是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代,强调民族文化与“现代性”相融合,对于促进我国优秀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性”溯源
  在艺术领域的“现代性”体现的是实践创作,站在理论研究的角度展现一种人们内在的精神追求。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来自过去,但是编创使得它具有现代化的因素,留存于当下。随着人们思想的变迁,艺术随着思想的变化而改变。不论站在编导的角度还是欣赏者的角度,都是追求创新的。新的元素不仅体现在新的具体事物上,也可以体现在现代人的思维创新,而这种思维的创新就体现在艺术作品中。舞蹈处在不断更新变化的时期,更是应该充分表达其时代性。
  “现代性”最早出现在西方,是表达处在一定的时期中,想要寻求发展和突破当下发展阶段道路的思想理念,是完全不同与传统社会层面的特殊本质。然而对于舞蹈的发展,现代性使得舞蹈的内涵逐渐随着社会理念产生变化,在不同社会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艺术使命,有更新的社会艺术认知和审美特性。现代性中的时间概念和独立的审美意识,再加上不断追求向上的创新思想,赋予时代更多更美好的意义。
  二、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现状及窘境
  从时间的角度,民族民间舞蹈相比于现代舞是过于陈旧的,当下存在的“快餐性编创”现象除了能带来某阶段的物质收入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传承没有太多实际意义。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原始性而又真实的情感表达方式,其创作灵感是来自各个方面的。然而在现代化、多元化的影响下,民族民间舞蹈也向着多方向发展,甚至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了一门课程。
  在某一人文环境领域,各民族舞蹈实现的跨越虽然形式改变,但是自身还有着来自历史遗留民族舞蹈元素的局限性。其最直观的体现在于,在一场晚会中,民族民间舞蹈节目被安排在其中,观众第一感官是通过舞者的服饰和舞台背景音乐分辨来自哪个民族的舞蹈,这是最局限的。然而,各民族的舞蹈分类还很多,比如维吾尔族舞蹈还有“赛乃姆”“多朗舞”“萨玛舞”“夏地亚纳舞”“盘子舞”等舞种,“赛乃姆”作为表演性的民族舞还可以根据地域往下细分。
  由此,民族民间舞蹈的地域性是禁锢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围墙,编创时要考虑到舞蹈本身的复杂方面,还要创新发展,打破壁垒,融入现代因素,而这种做法就像快餐一样,逐利性地让民族文化中珍贵的原生态元素流失了,是民族的损失。
  三、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融入“现代性”元素的方式
  如何运用现代性的创作手段去破解民族民间舞蹈的素材是关键。将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程序化改变,把现代性的元素融入舞蹈中,让舞蹈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充满现代性,表现力更强。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谈将现代元素融入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的方法。
  (一)编创中的舞蹈构图。舞蹈编创的语言之一就是构图,是将舞蹈表演中的动态画面进行合理规划构建。人们受到新艺术元素的冲击,对艺术创作的视觉体验要求提高了,模式化的民族民间舞蹈舞台调度,在灵活性的把握上较为有限,以至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多元化的审美要求。在舞台构图上不是简单地追求视觉上新鲜的刺激,而是将构图融入舞蹈语言中去,成为其表演的一部分,参与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促进情感的表达,使得舞蹈适应复杂的审美追求。
  在西方舞蹈和现代舞表演中,舞步交叉、起落,队形穿插,隐与显的对比等运用,让整个舞蹈舞台构图灵动,空间感强,更贴近舞蹈人物形象和内心情感,这种类似的表演方式在很多国家的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有所体现,而且越来越受欢迎,因此投入到不断创新的表达方式中去,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
  (二)道具创新。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特色不同,使用的舞蹈道具的差异更能体现出民族舞蹈文化特色,道具的使用还是构成舞蹈表达的重要语言。民族舞蹈创新的探索,道具的创新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因素,将新的技术手段运用到道具上,比如朝族舞蹈《梅》中,运用了一个金属圆盘作为道具,目的是在跳舞时改变舞者脚和地面的摩擦力,让表演更具创新性,更加灵动,这种打破常规的道具使用方式,让一般的舞蹈旋转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让舞蹈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这种形象的展现呈现出了深刻的舞蹈民族精神文化内涵。金属圆盘的金属感把人们的目光带入了现代工业文明中,配合传统文化服饰和特殊的民族舞蹈语言,在给观众讲述着千年的文化,在创新中把握传统主流文化传播的话语权。
  (三)语言创新。情感表达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舞蹈动作的展现来表达的,使得舞者在表演中能够更好地叙事和抒情,舞蹈动作的特别之处是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同时,还能够展现艺术的美感,民族民间舞蹈作为独特的艺术魅力的民族舞蹈,通过舞蹈动作从视觉上让人们体会到艺术的美感和张力。
  舞蹈动作是舞蹈表演的核心,也是民族民间舞蹈把动作作为“先行法”的原因,要抓准动机就需要打破固有动作模式。现当代及流行舞蹈同民族民间舞蹈之间有许多的共通之处,實际上将西方现代舞蹈与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是未来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必经之路,这种融合体现在将现代舞蹈中的呼吸节奏等运用到民族民间舞蹈中。   比如,《出走》融入了现代性的舞蹈元素,很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小巴特尔与喜羊羊》《爷爷们》等作品创新大胆地融入了街舞的舞步。
  此外,民族民间舞蹈借鉴的重要经验是舞蹈素材创作技法,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技术,无论从节奏、力量还是舞姿上都综合性地融入现代舞,使得民族民间舞蹈在编创上得以创新,让舞蹈表演多元化。
  比如,河北民间舞蹈《鼓韵情》在编创中,编导创新性地将民族民间舞蹈的扭、摆、颤动作与现代流行舞蹈的力量、流畅度等方面变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将民族民间舞蹈重构,将腿部动作放大和流行舞蹈的收放技巧相结合,用呼吸带动身体动作,使民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流行舞蹈技巧碰撞产生新的艺术火花。
  四、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融入“现代性”元素的重要性
  (一)民族民间舞蹈能够凸显时代性和传承性。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融合“现代性”元素是十分重要的。民族民间舞蹈想要良好地发展下去,必须具备时代性和传承性,而传承性则体现在各民族中不同生活方式和信仰等因素,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而时代性体现在民族民间舞蹈元素与现代元素的有序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意识不断提高,从而对民族民间舞蹈不断创新和变化。
  万变不离其宗,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特性是核心,充分展现出我国特色的民族舞蹈文化精神。在我国特定环境下的节假日等聚会场合中,民族民间舞蹈的展现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现代性”元素能够凸显渗透性和撞击性。“现代性”元素与民族舞蹈充分合理地融合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其融合的意义体现在其重要的渗透性和撞击性。当下鲜明的“现代性”因素是多元化的,且随着经济文化快速的发展,这种“现代性”元素依托于现实生活,在很大层面上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和心理变化。
  “现代性”与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虽然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传承性,但是民族民间舞蹈展现出了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各个民族的民族性强,然而“现代性”则是开放性的元素,包含性强,能够很好地融入各民族文化舞蹈中去,这样不同风格的民族民间舞蹈与开放性的“现代性”融合,呈现出了新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由此可见,这种创新性的融合可以充分體现出“现代性”元素的渗透性和撞击性,这为以后二者更有效的融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之所以经久不衰,被人们融合成各种舞蹈形式进行表演,最基本的原因是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虽然经过历史的发展,民族舞蹈逐渐掺入了各时代的文化因素,成了新定义的民族艺术。但是正因为“现代性”元素准确的定位融合,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既继承了传统艺术又发挥出现代的时代个性,进行了思维创新,在舞蹈编创过程中加入了多元化的民族民间舞蹈,一直传承至今。
  然而,值得深思的还有怎样从多样的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中挑取精华融合“现代性”,这是很多创新编创者要重点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只有在编创中保持民族民间艺术的原生态,使其发展变化,才能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展现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将这一文化瑰宝继续传承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仝妍.关于中国当代舞蹈“现代性”的思考——以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3):7-9.
  [2]刘皖皖.“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兼容并包——浅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创作[J].舞蹈,2016:61-62.
  [3]王昕.“文明碰撞下”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的困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1):18-24.
其他文献
【摘要】 “移情”原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情感的转移与传递的过程。将“移情”这一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有助于把握作者倾注到作品中的思想感情。通过将其引入到日语古典诗歌的汉译之中,可在准确进行语言间的转换以外,最大可能性地传达原作所蕴含的心绪和情感。  【关键词】 “移情”;日本古典诗歌;汉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
期刊
【摘要】 归化与异化之争由来已久。本文以《非自然死亡》日语字幕的汉译为例,分析在文化差异影响下,译者是如何进行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选择的,以及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研究再次证明,归化和异化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各有所长。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孤立地看待二者关系。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合适的翻译策略选择,才能减少字幕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流失,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 在关于人类社会活动的研究中,西方时尚传播理论从时尚传播的角度出发,对考察人类社会的阶级分野以及不同阶级间人的流动有着重要意义。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看,阶级分野论、滴流理论和有闲阶级论是时尚传播理论中最为经典、最为重要的理论,也是构成时尚传播理论框架的关键部分。以人的社会特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当代意义为出发点,对上述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批判与评价,能够发现其对于分析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作用
期刊
【摘要】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家形象在媒体层面进行多模态话语研究,分析图片、文字等多模态符号如何塑造国家形象,阐释它们的社会文化语义和功能,提出多模态视角下我国国家形象媒体语篇建构策略,以期为媒体话语使用多模态符号进行国家形象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家形象;媒体语篇;多模态话语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现阶段,我国经济领域在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等各种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在这种形式下建立新颖的媒体以及传播形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并且,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逐步提升,也令网络传播为新闻传媒带来较大的影响,相关工作者要积极探索网络传播为新闻媒体带来的影响,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传媒行业的发展。对此,本文首先分析网络传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网络传播为新闻媒体带来的影响,最后
期刊
【摘要】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愈来愈以全球化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而与之相随的是处于全球化浪潮中的个人、组织、国家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如何思考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实践的需要呼唤着科学理论的指导,而马克思在150多年前就对此问题做出了深入的思考,并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做出了经典论述,其论述即为世界历史理论,对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产生、发展趋势、根
期刊
【摘要】 二战以后,年鉴学派开创的经济社会史研究范式风靡全球。同西方学界相比,国内的社会文化史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渐兴起。社会文化史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又有何独特内涵,这一时期西方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以及关于社会文化史资料的一些问题。作者试图从这几个问题入手,粗浅地分析当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史;新社会史;资料来源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蒙古族风格铜管重奏作品是现当代作曲家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将内蒙古传统音乐与西洋铜管乐器之间形成的创作融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尝试,最终找到二者在音色和音乐表达语言方面的契合点,将其融于室内乐的重奏体裁之中。这一类型音乐作品的出现,不仅有益于西洋管乐在中国的传播与社会普及,也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及与时俱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民族音乐绽放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 管乐重奏;室内乐;蒙古族风格
期刊
【摘要】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形式与传统符号在世代弘扬与发展中持续完善、再生。对文化交融发展而言,只有长期发展才能持续继承与提升。从目前文化的发展情况来分析,发扬和继承优秀传统国风文化是目光投放之处,无数的创作思路和灵感也因此从中萌芽和得到应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元素文化;现代平面设计;交融发展  【中图分类号】J51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领域创新改革迎来重大机遇,而我国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近几年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整理,但是存在的滞后性仍然十分明显,而借助文创产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开发,可以避免其消亡。鉴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和开发情况,以某产品为例进行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