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漫步成贤街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2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贤街我去过很多次,看过它在艳阳下的明媚,亦看过它在暗夜里的萧索。而最爱的却是黄昏时,老街半透明的样子,大杂院的居民蹬着自行车下班回家,浓郁的生活气息,拉近了历史与现世的距离。
  成贤街是老街的旧称,现在叫国子监街,位于雍和宫和安定门之间,是北京城内现存不多的古老街道之一。街内有始建于元代的国子监和孔庙,是古时的文化教育圣地,想必为其取名“成贤街”,是为了寓意学子们能够成为贤德的有用之才吧。
  因老街的东侧毗邻雍和宫,一座香火十分旺盛的藏传佛教寺庙,从雍和宫地铁口出来,向老街方向走,沿途会经过很多卖祭祀品的店家。每次我都会饶有兴趣地观察一番。其实店里卖的东西并没有很特别,无非是香、纸品、佛像之类。有趣的地方在于,好多店家会在门口贴上一张肖像画,估计是店里的大师之类,肖像的背景佛光万丈,是在昭显大师的功力非凡吗?如我之辈不敢对大师的法力妄下断言,只是对这种从众的营销手段置之一笑罷了。
  老街的东入口处,树立着一座古香古色的牌坊,上书“成贤街”,整条街上共有四座这样的牌坊。东入口的右侧壁上有对老街的简介。信步街内,两侧夹道的老槐树,亭亭如盖。每次我都喜欢透过斑驳的枝叶仰望天空,看冬日残阳的苍凉,感受夏日斜阳的余暑。
  走在老街里,总是会不自觉地被它浓厚的历史气息感染,仿佛着魔一般,慢慢地看,细细地品,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东入口大概到国子监的位置,沿路列着齐齐的两排青色小石墩,有方盒子状的和石鼓状的,上面刻着“国子监街”。在邻近孔庙的东西两侧各立了一座下马碑,上面用六种文字(满、汉、蒙、回、托忒、藏)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据说是古代官员前来庙内祭祀时,都要在此处下马或下轿,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之情。
  孔庙和国子监以前是分开经营的,今年去时已合为一体经营。不久前,我曾入内游览。孔庙入门处两侧有两片碑林,上面记录着明清进士及第者的姓名、籍贯等,穿梭其间,仿佛可以看见古时学子为博功名苦读的样子。庙内的主体建筑大成殿里供奉着孔老夫子,殿外有一其貌不扬的古柏,名曰“触奸柏”。传说明朝奸相严嵩祭孔时,行至树下,树枝揭掉了他的乌纱帽,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
  国子监是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整座园子庄严肃穆,其主建筑辟雍外,由圆形水池环绕,甚为恢弘。相传乾隆皇帝临雍讲学时,众多虔诚的学子前来跪拜聆听,听课的队伍甚至排到了成贤街外。
  老街内存留的民居也颇具古风。一些民居门前放置着古老的石门墩,上面刻有寓意吉祥的神兽、花草;一些民居的门楣上刻有平安、吉祥如意等字样;还有不少民居门前仍保留着挂楹联的老习俗。
  成贤街除了遗留的古迹外,因旅游业的日益兴盛,这里也陆续开了一些独具文化特色的小店铺。书铺、墨具铺、卖老北京小玩意儿的铺子,还有一些看起来不太张扬的咖啡馆。曾去过一家卖老北京小玩意儿的铺子,里面竟看到了市面上很少见的“毛猴”,一种用昆虫和中药材扎成的小玩偶。“毛猴”们排着队,举着牌子游街,场面别有趣味。除了“毛猴”,兔爷泥塑、皮影、剪纸也能在这里看到,都是有着“京味儿”的物件。街的西口处,有一喜鹊咖啡馆,“喜鹊”这名字透着喜兴,而这个咖啡馆的英文名字就叫“ZhaZha”。据说是店主懒得翻译了,干脆模拟了喜鹊的声音,直接采用拼音,却是那么朗朗上口,无论中国人还是常在这儿混的外国人,都能过耳不忘。咖啡馆有胡同里最常见的红门,门上有一挂帘子,来的人推门撩帘进屋,很像过去在胡同里相熟的邻居串门,那份亲切与随意让人回味无穷。门前有一铁牌,上写“热爱北京,请骑自行车”,彰显着文艺小店铺的环保意识。我经常逛街走累了,就进门坐会儿。别看咖啡馆店门不大,里面却是异常敞亮,由于咖啡馆顶棚的设计是透明的,阳光能完全倾洒下来,所以很多看书人和发呆者都爱沐浴在这一小片天地里。我一抬头,看到的是斜屋顶和粗壮的方木头大梁,几扇窗户也迎街挂在墙上,半躺在窗下的沙发上,小酌几口咖啡,闲散地看着店里客人们涂鸦的画册,同时享受阳光和惬意的生活。窗上贴着咖啡店的logo——斗大的红色“喜”字,从外面看起来足够醒目,过往的人也就都能被吸引过来,不经意地朝里头看两眼。当然,也就看到了窗根下坐着的我。隔着这一层玻璃,没有距离,平等接触,这种感觉总是很好。
  走过北京不少的老街道、老胡同,唯独最爱成贤街。许是因这街里独特的文化味与时尚气吧,古槐、牌坊、创意小店、咖啡屋……看不够,忘不掉,也痴痴然幻想着,这浑厚的历史遗存,会不会因那一指的碰触,韶光倒流,梦回前朝。
  (编辑  韩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11日,被称为百年一遇的极品光棍节。北京的各大社区这一天也都活跃着“脱光”派对的帖子。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沉重话题。  天通苑作为亚洲最大的社区,常住和流动人口的数量达五六十万,其中单身男女占了很大的比例。李艳生最想做的,就是让他们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春节别一个人回家过年。    周六上午11点,天通苑东区一栋普通居民楼的三居室里,30岁的雯雯在说笑着和大家一起择
期刊
北京不只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越来越贵,她也越来越高。  2010年8月30日,北京国贸三期竣工,以330米的高度获封“京城第一高楼”,令之前拔得头筹的京广中心、央视新楼相形见绌。然而,这个宝座国贸坐得并不安稳,它雄心勃勃的纪录,在令北京老百姓艳羡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周边商圈乃至各区县市政部门、建筑、商贸集团的神经。在国贸三期规划、破土、完工的几年间,“继任第一高”的争夺战始终硝烟弥漫,而战
期刊
历史已经尘埃落定,但闪烁在其中的那些真实、那些细节,至今还在被掩埋,我们的任务,是把覆盖在上面的那层尘土轻轻抹去,露出历史本来的面目。尽管它曾经是那样残酷,那样让人触目惊心……    吕植中:爱国将领吕汝骥之子原民革北京市委秘书长    吕植中,是我采访的这些将领后代中口才最好的一位。那天我们在玉桃园民主党派办公楼里聊天,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仍感觉有些话没有说完。  他说,他父亲吕汝骥1920年
期刊
饥饿是对人性的大考验,上至位及大学士的纪晓岚,下至他的平民后人,为此演绎出了许多辛酸却不乏情致的小故事。    纪晓岚与饥饿  《清史稿》记载:纪晓岚是一个体恤民情的性情臣子,对民间的饥饿倾注了自己的一腔感情。乾隆五十四年,直隶发生严重干旱,颗粒无收,老百姓苦不堪言。纪晓岚多次上书陈情,剖析利害,奏请豁免百姓钱粮,并截取南漕官粮数万石加以赈济。乾隆皆依奏而行。  乾隆五十九年,直隶水灾。仅一年,纪
期刊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回顾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和思想主张,北京汀州会馆就是福建省闽西客家在京的历史见证。  北京的会馆产生于明朝,清朝达到鼎盛时期。会馆是指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所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会馆中有绝大部分是各地进京科考举子的住宿之地。中国科举考试到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终止,先后在京举行科考201科,全国各地进京应试的
期刊
5月的一天,小区里弥漫着各家炒菜的香味的时候,小李仍然呆坐在电脑前,玩着无穷无尽的植物大战僵尸。而旁边的同事,也无聊地玩着手机游戏或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透过贴满了各种房源价签的玻璃橱窗,外面的人们来来往往、匆匆而过,没有一个人走进来。    “没人啊,这活儿是没法干下去了!”而拿着被公司视若珍宝的联系名单打了一上午电话的小王,也愁眉苦脸地跟笔者要了根烟抽,“一上午打了100多个电话,好多接通了就告
期刊
2011年7月,北京天桥剧场,著名舞蹈编导家舒均均编创指导的舞蹈《心灵密码》成功出演,全场掌声如潮!作为红色书法家舒同的女儿,舒均均向我们讲述了舞蹈《心灵密码》的编创,记忆中的父亲舒同以及父爱的点点滴滴    父亲舒同:党内一支笔  1905年,舒同出生于江西省东乡县,他好学聪颖,6岁调泥水为墨苦练书法,被称为“神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冬,参加了红军,在红一军团四师政治部当秘
期刊
李菁菁没有学过一天表演,她的所有经验都来自舞台和片场的历练:15岁进入演艺圈,在已经演过的100多部影视作品中,泼辣、土气的农村大嫂或者下岗女工角色就占了一多半。也正因如此,她赢得了荧屏第一“村妇”的绰号。    作为女演员,李菁菁非常特别,人们给她总结了“五大四小”。“五大”即大嗓门,大体形,大大咧咧,现正做着一个大梦想,她还有个外号叫“李大盆”;“四小”即她演了很多非常出色的小角色,生活中经常
期刊
北京是个快节奏的城市,尤其是地铁,不仅跑得快,建的速度也快,拉着咱北京人东奔西跑。您说这地铁吧,跟两口子有一比:又爱又恨,因为天天得坐,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爱。可也恨啊:不管你是谁,进了车门,都把你挤得七零八落。正可谓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坐地铁这个词,说着没感觉,挤地铁,才是准确生动的。  网友们票选北京最拥挤的五大地铁站,建国门地铁站当仁不让。至于建国门怎么挤,在建国门站派出所工作了23年的副所
期刊
笑声爽朗,精力充沛,率真利落。这是燕守平给人的第一印象。随着交谈的深入,越发觉得他正如与之相随近60年的京胡一样,单纯、痛快、坦诚。小小的京胡,像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让燕守平迷恋一生。当他置身舞台,心神收定,满腔激情化作一缕琴声破空而来。一时间,物我两忘,随着剧情时而动情落泪时而满面春风,美妙的唱腔和琴声珠联璧合,燕守平为之沉醉。    “六场通透”小神童  燕守平是遗腹子,父亲22岁因病早逝,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