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暗无天日”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aj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乙己》作为一篇中学课本之中的必读篇目,常使研究者们习惯于从社会的维度进行研究,这就造成了研究者对于孔乙己性格中“善良”一面的分析浅尝辄止,从而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笔者认为,片面地看到孔乙己性格中迂腐、陈旧的一面,并以此控诉社会的黑暗,实则是对鲁迅先生创作文本及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的曲解。就这个层面而言,这样的解读实际上是在淡化小说的内涵。因而,作为中文系的学生,以孔乙己性格中“善良”的一面为切入口,挖掘孔乙己性格中的深层内涵,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孔乙己,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孔乙己》 性格分析 悲剧性探究
  仔细研读小说《孔乙己》后,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关于孔乙己“善良”一面的描写不在少数。这就需要我们拓宽视野,结合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性格的塑造及其对大众价值观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孔乙己“善”的表现,挖掘其“善”的思想内涵,从而对其悲剧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一、孔乙己的“价值观”
  (一)孔乙己“窃的逻辑”
  孔乙己有一段名言:“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中学语文教材对这一段话的注释是:“孔乙己故意卖弄斯文,‘窃书不能算偷’,借此为自己开脱,似乎读书人所做的一切全高人一等。……他以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显示出对其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与痴迷。”a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曾在其《阳城》中说:“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其中解释,窃书不是指偷书,而是指偷读,即拿了人家的书去读。另有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其《镜花缘》第十九回《受女辱潜逃黑齿邦 观民风联步小人国》中写道:“此地把窃物之人叫作‘偷儿’,把偷书之人却叫作‘窃儿’。”b前者可视为正式的解释,后者虽是作家借小说人物之口所说,但也不难看出,这是大众普遍接受与认可的说法。在这一层面上,“窃书”确实不可与“偷盗财物”相等同。
  孔乙己作为读书人,尽管是一个不受世俗承认的“落魄的读书人”。但在其观念里,书是用来阅读与珍藏的,它不同于其他物件,其价值亦不可与一般物品相提并论。这并非是他对于读书人身份的刻板化,而是一份对于读书人初心的坚守。
  (二)孔乙己为何只“窃”笔墨纸砚
  小说中写道:“孔乙己……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我们习惯于看到孔乙己的好吃懒做,却往往忽略了一点,他替别人抄书,为何失踪的仅是“书籍纸张笔砚”呢?在孔乙己的认知里,唯有“书籍纸张笔砚”才是有价值的。生活上的穷困潦倒并没有改变孔乙己的价值观,他依旧不会为了金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依旧坚守着孔子“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的精神。
  孔乙己丧失了一切世俗观念中的面子,却唯独坚守住了一个读书人的尊严。然而这些坚守,却被当世之人鄙夷,被后世之人误读,成为那个时代“士”的阶级穷困潦倒却又自恃清高的象征。身为读书人,就要承担“读书人”三个字的责任,就这一点而言,孔乙己无疑是成功的。
  二、孔乙己的“知识观”
  (一)孔乙己为何分茴香豆给小孩
  小说中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分给围观的儿童茴香豆吃:“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茴香豆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可是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的年代,在卖酒都要羼水的年代,对于一个穷困潦倒之人来说,是何其珍贵。可他却一人一颗,一直分到所剩无几。一个“便”字足见其大方,真是分得毫不迟疑。而掌柜和长衫客们,谁不比孔乙己阔绰,但又有谁分豆给孩子们吃呢?最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当孩子们再次把眼睛望向碟子时,他不是谩骂,不是恐吓,而是“着了慌”,用“之乎者也”的调子直哀求,一个善良的孔乙己跃然纸上。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旨在说明读书人在不得志时仍旧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孔乙己虽无法“兼济天下”,却依然用自己的一份善意去温暖着周围的人。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之下,闪耀的是一颗赤子之心。
  (二)孔乙己为何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
  小说中还有一处花费了大量笔墨,那就是孔乙己教酒店伙计“我”茴字的四种写法。笔者认为此处是对孔乙己善良人性最直观的写照。
  孔乙己问“我”是否读过书,当听到“我”肯定的回答时便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我”寄予了美好的期盼,开始对“我”进行认真细致的教学。而“我”不屑于同他交谈,并且“毫不热心”,他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在封建社会,通过科举制度走上官场的“读书人”们大都把“知识”看作加官晋爵的工具,他们是自私且势利的。而孔乙己对待知识的态度,却是完全不同的。身处于科举制度的桎梏下,孔乙己对“知识”的理解也是有局限性的,但是他本能地认为知识是积极向上的。唯有拥有知识,人们才能够在物质上摆脱贫穷,在精神上摆脱愚昧。他并没有因为“我”是酒店伙计就小看“我”,显得自己高高在上,而是真诚无私地期望“我”也能够了解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三、孔乙己的“金钱观”
  (一)孔乙己生活穷困,却为何从不欠酒钱
  小说中写道:“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相较于费尽心机往酒里羼水的掌柜,以及欠着酒钱不还的酒客,孔乙己则显得诚信许多。孔子有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旨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而在那样的时代,当“诚信”已经成为一纸空谈时,孔乙己却依旧“倔强”地坚守着古之圣贤教给我们的诚信观。
  (二)孔乙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何还说“酒钱下次还清吧”
  小说的结尾是在一个寒冷的初冬,孔乙己“穿一件破夹袄”,来到酒馆,喝下了或许是他人生中最后一碗酒,从此人们就再也没见过孔乙己。也许在来的路上,孔乙己已经感觉到自己将走到生命的尽头。然而面对掌柜的询问,孔乙己并没有想依靠自己的惨状博取他人的同情,也没有耍赖不归还酒钱,而是“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孔乙己自知很难再有喝酒的机会,却依然承认了自己欠着酒钱的事实,并表明自己如果有能力,仍旧会归还酒钱。虽然孔乙己最后“大约真的是死了罢”,并没有还上这笔最后的欠款,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孔乙己在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诚信”二字。作为读书人的他也许并没有理解“诚信”二字的全部内涵,却将其奉为圭臬,并至死不渝,这份善意,理应得到尊重。
  综上所述,当我们从孔乙己人性中的“善”去重新认识并研究他时,就能发现小说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即孔乙己这个“掘墓人”的死亡。他既是自己的“掘墓人”,也是整个时代的“掘墓人”。而他的一生,则更像是一块墓志铭,写满了那个时代的弊病——人们对于知识的鄙弃、底层人民之间的相互歧视、人性及价值观的扭曲。“孔乙己们”的消失,换来了鲁迅先生等一批启蒙文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思考,换来了无数革命先驱呕心沥血建立自由平等的国家,换来了如今继往开来的新时代!愿每一份善良都被善待,愿每一份善心之花都能结出善举之果,愿我们不会忘记那个穷困潦倒却仍旧坚持善良的孔乙己。
  a 温儒敏主编:《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7页。
  b 〔清〕李汝珍:《镜花缘》,华夏出版社2013年版,第83页。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孫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作 者: 章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读本科生。
  编 辑: 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将小说《傲慢与偏见》置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历史语境中,结合历史学家娜奥米·塔德莫对英国18世纪“家”概念的论述,讨论最初达西的“傲慢”与伊丽莎白的“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他俩对“家”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他俩的婚姻象征着这两种“家”概念的融合。这种融合是奥斯丁对两人所代表的社会关系的一种美好设想。  关键词:个人主义 谱系家庭 个人品质 傲慢 偏见  作为简·奥斯丁的“心肝宝贝”,《傲
期刊
摘 要:听觉叙事是非理性叙事的一个支流,它可以追溯到东西方文化叙事的源头。本文以艾伦·坡的《泄密的心》为文本对象,将声学概念与叙事理论相结合,对其听觉叙事特点做了分析,试图通过 “重听”经典,阐扬和丰富小说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泄密的心》 听觉叙事 重听 经典  一、引言  艾伦· 坡(Edgar Allen Poe)(1809—1849)是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
期刊
摘 要:民国时期自编英语教科书系列成果不仅是中国英语教学史以及英语教科书史的重要阶段成果,也是当前基础教育英语教科书改革以及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林语堂《开明英文读本》,从教科书的出版缘由、教科书内容设计和中西文化内容设计等方面,以及该套教科书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教育层次学生的教育影响情况,代表着民国时期英语教科书的编撰水平。为解决当前英语教科书侧重国外语言和文化语境再现,忽视中国传统
期刊
摘 要:获得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中的格诺韦法是一位波兰士兵的妻子,小说采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以女性的叙事视角,使用了共计五个时间碎片来讲述属于她的独特的时间,为我们展示了战争后方女性的孤独与痛苦。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格诺韦法这一战争后方的女性进行分析,她不仅心理得不到关怀,生理也得不到满足,还要面对生活的重负和内心的屈辱,她代表了战争后方女性的真实处境,发出了一种战争中被
期刊
摘 要:本文就中国经济实力、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时代,教师该如何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一名合格的传统文化教育者提出见解,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客观规律性、教育者本身应该具备的教化精神,以及如何结合当代活化古代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师 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
期刊
摘 要:《长恨歌》作为王安忆于1996年所创作发表的代表作,描绘了一个上海女人王琦瑶“锦绣烟尘”式的传奇和悲剧的一生。王安忆作为一名女性,在《长恨歌》这部作品里将女性心思的细腻婉转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以旧时代“十里洋场般的东方不夜城”——上海作为王琦瑶故事开始的大背景,用独具情调的散文化的笔触描写了在当时的新旧势力及男权社会的压迫下,女性的悲剧宿命走向及必然性。  关键词:悲剧命运 人生形态 女性
期刊
摘 要:《游园惊梦》中互文的写作方式和意识流表现手法,造就了值得深思与解构的钱夫人形象。古典文化对白先勇的熏陶,以及现代西方写作技巧的两相融入,让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在卖弄风姿的同时不失典雅。本文以《游园惊梦》中的钱夫人作为切入点,从人物自身、社会因素及作家的创作心态角度分析他笔下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游园惊梦》 尹雪艳 女性形象 白先勇  白先勇是台湾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他视文学为表现人性的艺术
期刊
摘 要:严歌苓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善良、纯真的东方少女形象——小渔,她所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异质文化,作者旨在借此缅怀人性中的这种美好品质,而这种优秀的品质却在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明中渐行渐远,甚至消失。本文基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小说中东方少女小渔身上所呈现出的本质化倾向,进而深入探讨这一本质化倾向所带来的弊端,窥探出跨文化视域下华裔作家在东方文化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作者严歌苓在小说中极力刻画了扶桑温顺、宽容、甘愿牺牲的母性特征,从而展现出深蕴于人物性格中的悲悯情怀。这些母性特征的背后潜藏着作者对故土的思念、精神力量的寻求以及对女性意识的注重。本文基于小说《扶桑》文本内容以及作者严歌苓的移民经历,在东西方文化的双重语境中,对扶桑身上的母性符号进行归类,并解读母性符号的隐藏含义,阐释其母性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严歌苓 母性 人性 身份认同  在《扶桑
期刊
摘 要:萧红和迟子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位著名的女作家,是东北地区两颗璀璨的明珠。二人的作品均对女性生育有大量的描绘,但二者透过生育表达的性别观念却截然相反。萧红在其作品中表现了对生育的抵触与厌恶,她认为生育是对女性的刑罚,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而迟子建与萧红不同,她认为生育是女性对生命最直接、最鲜活的感知,生育甚至可以成为女性的精神救赎。本文通过文本解读,具体分析两位作家不同的性别观,并探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