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容忽视。新实验教材里面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正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对于一所农村小学,在教学中发现,由于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许多农村低段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上存在着节奏慢。《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在数學教学中,要把它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培养的观念。
关键词:数学教学;表达能力;数学语言
一、课堂现状
目前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有如下现象:
1.几个优秀学生的发言代替了全班学生的发言。
2.发言的同学语言罗嗦、表达不完整或词不达意。
3.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站起来发言或站起来了,发言声却很小等。
二、原因所在
1、老师不放心
我们担心一旦放开了让学生说,会浪费很多时间,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所以,为了赶进度,我们不得不进行着“一言堂”,忽略了学生思维的表达。学生也就习惯于听从教师的讲解,满足于被动的完成任务,不会自己思考,不会和同学交流。
2、学生不想表达
关于课堂发言,老师们一直很重视,但是课堂上依然存在着越到高年级举手发言的孩子越少的普遍现象。这除了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没有把握好时机,为孩子打好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为了提高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从低年级抓起,让学生“说”好数学。
我调查了我班学生上课不爱表达的原因大约如下:害怕自己说错。(多数同学),上课变小动作,说小声话,导致不会回答。(个别人),有时是不会回答,有时是被别人说了。(个别人),懒得思考。(个别人),留给思考的时间太短。(个别人)等
[我的做法:针对这些原因,我尝试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及时表扬他们的表达。这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了,慢慢地,持之以恒地学生会树立起爱发言的自信心。比如,用语言夸奖:声音真甜、说得很流利、很勇敢、表达得很清晰、有进步、真像个小小播音员、好棒啊!……(眼神也要和学生近距离地交流,发出真诚的微笑)。用动作夸奖:竖起大拇指、全班有节奏的掌声、拿起自己的耳麦给孩子扩音。我也会在上完一节课,全班广泛性地评星,贴在自己的数学书上,只有极个别没评上。现在我班的孩子发言非常积极。今后我将针对发言的质量做一些尝试。]
3、教师缺乏鼓励
赏识和鼓励,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表达能力较好的班级,教师对他们的表达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即使学生表达得不够完整老师也进行了鼓励。而数学表达相对较弱的班,老师对学生的赏识和鼓励是比较少的。建议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与赞赏。
4、示范作用不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数学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像敲钉子——声声入耳”。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教师精彩的教学语言并非与生俱来,只有丰厚的积淀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变得更精彩。
三、培养途径
(一)怎么说
说话是一门艺术,数学又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要求学生准确、简洁把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而且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较弱,模仿性又很强,所以教师语言的示范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1、语言示范
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规范,为学生做出榜样,并要求他们认真倾听,给其模仿的机会。虽然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语言,可往往随意性大,显得零碎不够完整。为此,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加强示范。结合实际教学,教给学生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从讲一个正确的数学名词到讲一句完整话,再逐步发展到说一段完整话,示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概念,数学术语,描述数学现象,揭示数学问题。
2、同桌交流
比如教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为了巩固读法,针对书上的习题,让同桌读给同桌听,错了要及时纠正。再如名数之间的化法。1米25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因为1米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加上25厘米等于125厘米,所以1米25厘米=(125)厘米。简单的三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而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及时纠正或补充
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当他们说得不规范,不完整,不正确时,可以用这样一些方法进行对话提问:一是质疑型提问,如“你讲的我不太明白,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些”?二是反驳型提问,如“如果是这样,用你的方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三是补充型提问,如“前面我想的跟你差不多,但是后面我是这样想的……”。
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互动,在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又可培养学生敢说敢想,善于纠正和补充别人的说法的好习惯。
(二)说什么。
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而且不同课型不同环节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说算理
只有算法的直观化才有算法的抽象化,说算理就是摆脱摆小棒,凭借脑海里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如计算“13-8=?”时,有不少学生算出得数是5,但要他说出算理时,却说不出来。我便引导学生按课本所提示的三种思路去想:①因为8+5=13,所以13-8=5。并按照这个思路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②从10中去掉8,还剩2,3再加2就是5。③把8分成3和5,13-3=10,10-5=5。经过这样多次练习,学生会用语言口述思维过程,说清算理。
2、说方法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可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口述解题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说题意、说思路,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为今后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说总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说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如在学习了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先让学生同桌讨论,完毕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懂得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三位数比二位数大”。有的说:“比较四位数的大小时,先比千位上的数;千位相同时,再比百位上的数;这样一位一位比下来”。有的说:“比较数的大小时,都要从高位比起”。总结的方式可以很多,如,老师有重点地说—示范作用;师生一起反思回顾;让学生说,说得不完整或太简单,或通过“追问”丰富内容;写数学日记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它必须经过我们,进行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
作者简介:
周莎(1987.5.17)女,汉族,湖南省岳阳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小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表达能力;数学语言
一、课堂现状
目前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有如下现象:
1.几个优秀学生的发言代替了全班学生的发言。
2.发言的同学语言罗嗦、表达不完整或词不达意。
3.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站起来发言或站起来了,发言声却很小等。
二、原因所在
1、老师不放心
我们担心一旦放开了让学生说,会浪费很多时间,教学任务就完成不了。所以,为了赶进度,我们不得不进行着“一言堂”,忽略了学生思维的表达。学生也就习惯于听从教师的讲解,满足于被动的完成任务,不会自己思考,不会和同学交流。
2、学生不想表达
关于课堂发言,老师们一直很重视,但是课堂上依然存在着越到高年级举手发言的孩子越少的普遍现象。这除了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没有把握好时机,为孩子打好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为了提高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从低年级抓起,让学生“说”好数学。
我调查了我班学生上课不爱表达的原因大约如下:害怕自己说错。(多数同学),上课变小动作,说小声话,导致不会回答。(个别人),有时是不会回答,有时是被别人说了。(个别人),懒得思考。(个别人),留给思考的时间太短。(个别人)等
[我的做法:针对这些原因,我尝试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及时表扬他们的表达。这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了,慢慢地,持之以恒地学生会树立起爱发言的自信心。比如,用语言夸奖:声音真甜、说得很流利、很勇敢、表达得很清晰、有进步、真像个小小播音员、好棒啊!……(眼神也要和学生近距离地交流,发出真诚的微笑)。用动作夸奖:竖起大拇指、全班有节奏的掌声、拿起自己的耳麦给孩子扩音。我也会在上完一节课,全班广泛性地评星,贴在自己的数学书上,只有极个别没评上。现在我班的孩子发言非常积极。今后我将针对发言的质量做一些尝试。]
3、教师缺乏鼓励
赏识和鼓励,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表达能力较好的班级,教师对他们的表达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即使学生表达得不够完整老师也进行了鼓励。而数学表达相对较弱的班,老师对学生的赏识和鼓励是比较少的。建议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与赞赏。
4、示范作用不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数学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逻辑性强,“像敲钉子——声声入耳”。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教师精彩的教学语言并非与生俱来,只有丰厚的积淀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变得更精彩。
三、培养途径
(一)怎么说
说话是一门艺术,数学又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要求学生准确、简洁把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而且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较弱,模仿性又很强,所以教师语言的示范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1、语言示范
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规范,为学生做出榜样,并要求他们认真倾听,给其模仿的机会。虽然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语言,可往往随意性大,显得零碎不够完整。为此,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加强示范。结合实际教学,教给学生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从讲一个正确的数学名词到讲一句完整话,再逐步发展到说一段完整话,示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学概念,数学术语,描述数学现象,揭示数学问题。
2、同桌交流
比如教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为了巩固读法,针对书上的习题,让同桌读给同桌听,错了要及时纠正。再如名数之间的化法。1米25厘米=()厘米,可让学生叙述:因为1米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加上25厘米等于125厘米,所以1米25厘米=(125)厘米。简单的三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而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及时纠正或补充
在倾听同学发言时,当他们说得不规范,不完整,不正确时,可以用这样一些方法进行对话提问:一是质疑型提问,如“你讲的我不太明白,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些”?二是反驳型提问,如“如果是这样,用你的方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三是补充型提问,如“前面我想的跟你差不多,但是后面我是这样想的……”。
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在相互尊重中互动,在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又可培养学生敢说敢想,善于纠正和补充别人的说法的好习惯。
(二)说什么。
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对学生说的培养,而且不同课型不同环节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说算理
只有算法的直观化才有算法的抽象化,说算理就是摆脱摆小棒,凭借脑海里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如计算“13-8=?”时,有不少学生算出得数是5,但要他说出算理时,却说不出来。我便引导学生按课本所提示的三种思路去想:①因为8+5=13,所以13-8=5。并按照这个思路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②从10中去掉8,还剩2,3再加2就是5。③把8分成3和5,13-3=10,10-5=5。经过这样多次练习,学生会用语言口述思维过程,说清算理。
2、说方法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可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口述解题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说题意、说思路,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为今后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说总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说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如在学习了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先让学生同桌讨论,完毕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懂得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三位数比二位数大”。有的说:“比较四位数的大小时,先比千位上的数;千位相同时,再比百位上的数;这样一位一位比下来”。有的说:“比较数的大小时,都要从高位比起”。总结的方式可以很多,如,老师有重点地说—示范作用;师生一起反思回顾;让学生说,说得不完整或太简单,或通过“追问”丰富内容;写数学日记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它必须经过我们,进行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
作者简介:
周莎(1987.5.17)女,汉族,湖南省岳阳市,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小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