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素养如何在教学中真正落地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究为例,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数学素养的问题,首先分析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能力方面的价值,然后结合改进前的教学环节逐一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
  【关键词】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数学素养;数学学科能力
  设计适度开放、有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平面几何的学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素养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例,探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有目的、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笔者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文献分析发现,教学目标的制定虽然表明教师具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意识,但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和落实[1-3]。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質的教育价值分析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为概念性知识的价值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揭示了等腰三角形边角等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各个要素包括等腰三角形的边、角这些基本的组成要素,也包括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等衍生要素,还包括角的大小、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周长等度量要素,性质就是组成要素、衍生要素和度量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等腰三角形的诸多性质中,“两底角相等”和“三线合一”是两个最重要的性质,其中,由于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的证明方法巧妙而烦琐,“两底角相等”的性质不容易被初学者理解而被称为“驴桥定理”(Asses Bridge)。这两个性质也是等腰三角形直观而又优美的对称性的体现。“三线合一”的性质实际上是三个命题,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分解出三个命题,写出已知和求证并进行证明。性质的证明不仅仅是常规的作顶点的角平分线、底边的中线和高线,还可以作腰的中线、高线和对角的角平分线,不同的作辅助线的方法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难度,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好的锻炼作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轴对称的具体形象。借助等腰三角形,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一般轴对称的性质。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为方法性知识的价值
  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了等腰三角形,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并能够猜想出一些结论。学生的这些经验和直觉在教学中不可被忽视。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猜想性质并推理论证,形成结论,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探究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同时,猜想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两个性质,可以发散到更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中去。教师对性质进行梳理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提炼猜想探究的方法,比如类比、直观、推理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证明性质定理,学习添加不同辅助线的方法。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这些方法是什么,更需要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想出来的。方法和方法是如何形成的,是比概念性质更高级的方法性知识,在解决更为一般的问题时可对其进行创造与迁移[4]。
  (三)数学交流与反思: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价值
  清晰地进行数学交流与表达的能力是学生须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和阐释自己的数学观点(th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y)也是一种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2012数学素养测评的核心数学能力[5]。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都有哪些,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如何推理与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借助文字、图形和数学符号等工具清晰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思路,学习如何恰当地质疑他人的观点,对他人或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与提升,学习借助小组合作突破困难。
  学生在经历、感悟和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运用和发展观察、类比、猜想、解释交流、推理论证等数学学科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让数学学科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地呢?下面,笔者借助两次教学的改进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二、等腰三角形教学改进前的案例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目标:
  ①学生通过制作或者画一个等腰三角形,经历提出问题及探索、概括、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发展猜想探究能力。
  ②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1和性质2及其不同证明方法。
  ③在探索过程中,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数学交流的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观点,敢于质疑和反思。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添加辅助线的不同方法。
  (一)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的环节,也常常被称为情境引入。问题情境包含本节课的研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把研究问题明确提出来。
  1改进前的情境引入:限制了学生的思路
  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如下的方式提出问题。
  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照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如教材图133-1所示)
  师:请同学们按照图片所示(此处图略)的方法剪一个三角形,并判断这是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2问题情境的特征
  问题情境需要满足三个特征:挑战性、有趣、关己。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按照教师出示的方法制作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判断△ABC的形状。此举看似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得到结论,实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指示操作,这其实存在着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如此剪三角形?该方法的根据则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小学,学生已经了解等腰三角形,也有很多办法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因而,该活动并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挑战性和开放性也不足。   (二)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改进前的等腰三角形性质探索
  观察猜想:
  师:(引导学生折纸)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AD所在的直线)对折后,你发现了什么?观察折叠后的图形,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表1[6]:
  师:你能猜一猜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
  2不能降低学生探究的思维含量
  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索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折三角形纸片,观察折叠后的纸片,找出重合的角和边,提出问题: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本活动的特点是,研究问题由教师提出,研究方法(重合)与研究思路(对折、列表、观察)也是由教师设计,学生仍然在教师的强力牵引下,思维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几何研究图形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重合意味着数量上的相等,本应该由学生探究的结论却由教师直接提出、学生操作验证,由此降低了学生猜想探究的思维含量。本活动可以更加開放,直接放手让学生探究等腰三角形具有怎样的性质。教师可以不拘泥于“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这两个性质,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发散思维,然后经历对猜想进行归纳和提炼的聚焦过程。
  (三)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倾听学生的思维过程
  1改进前的性质证明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2)讨论研究,验证猜想
  ①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②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
  ③如何证明性质1和性质2?
  2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如何落地
  这个环节是研究验证和证明猜想。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充分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轻松的环境下发表观点,尊重他人的观点,说明教师具有建立有利于猜想探究的氛围和课堂文化的意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一对一”的提问方式,比如,“谁能证明等边对等角?××,你来说一下”。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并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是直接提问让学生作答,在××同学阐述证明思路时,其他学生都在静静地听着,都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讨论交流也不曾发生。学生依据教师制定的次序,依次证明性质1和性质2,殊不知,性质1和性质2的证明思路是可以整合的。
  在第一次教学中,被提问作答的一名同学提出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BC的中垂线AD”,然后利用全等证明。学生的话音刚落,教师脱口而出:“同学们,我们作辅助线一下子能满足这两项要求吗?既是中垂线,又过点A?不能!还有没有别的方法?”那名同学讪讪地坐下,一脸羞愧。这个同学的做法有没有其合理性?首先,由于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带给学生这样的图形直观,使学生默认了中垂线经过点A而没有加以论证。其次,作这条辅助线和其他辅助线的方法不一样之处在于,需要学生去证明“点在线上”,而学生习惯利用“点在线上”,这与学生常用的推理思维是逆向的。因此,作BC的中垂线没有问题,但需要对中垂线是否经过点A进行论证,而论证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不是很难,因为前面刚刚学过“到线段两端相等的点在线段的中垂线上”这个结论。因此,这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发展从直观到推理思维的非常好的机会。
  在证明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证明方法进行分析和提炼,比如,为什么这样添加辅助线?你是怎么想到的?这几种证明方法有什么异同点?证明等边对等角常用的方法是过顶点A作底边的高或中线或角平分线,除此之外还有别的证明方法吗?过点B和点C分别作对边的高或中线呢?以此激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证明,发散思维。
  三、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在对改进前的教学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了教学再设计,并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没有改变。
  课前,教师请同学们独立制作或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环节一提出问题
  (1)如何画或者制作等腰三角形
  学生的方法预设:①长方形折叠剪三角形;②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垂直平分线上任取一点,与端点连线;③在线段的两端用量角器量出相同的角度。
  (2)为什么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预设:依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师板书等腰三角形定义要点)
  追问:你怎么想到要这么做?(为后面的证明铺垫)
  (3)关于等腰三角形,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
  提示:想想关于平行线,我们都研究了哪些问题,以此渗透提出问题的方法。
  对学生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归纳与聚焦,预设: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4)选择研究问题:本节课先研究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辨析什么叫作“性质”)
  环节二探究问题
  (1)提出猜想
  师:独立观察、思考,写下你发现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享,你们的猜想是什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2)归纳聚焦
  师:以上猜想得到的性质都反映了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方面呢?
  预设1:渗透几何图形研究的两个方面——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可以类比三角形的研究。
  预设2:研究等腰三角形的角之间的关系,边之间的关系,角和边之间的关系,重要线段(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图形的对称性。
  环节三证明猜想
  (1)推理论证猜想
  师:请把你的猜想写成“已知……求证……”的命题形式,画出图形,证明猜想。
  预设1:过顶点作底边上的高,证明全等(HL)——两底角相等,高线也是顶角的角平分线和底边的中线。   预设2:过顶点作底边上的中线,证明全等(SSS)——两底角相等,中线也是顶角的角平分线和底边的高。
  预设3:过顶点作角平分线,证明全等(SAS)——两底角相等,顶角的角平分线也是底边的高和中线。
  (2)形成定理
  概括性质:性质1(等边对等角),性质2(三线合一),三种语言表征定理。
  (3)证明思路扩展,发散思维
  由于等腰三角形具有非常优美的对称性,学生很容易想到作底边上的高、中线或顶角的角平分线。那么,能否作腰上的高、中线、底角的角平分线进行证明呢?教师让学生尝试一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本证明思路具有挑战性,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小组选择作腰上的一条辅助线,全班分享交流。如果时间紧张,这个环节可以变为课后作业。
  环节四反思与总结
  师:(总结)本节课大家的收获是什么?
  (1)猜想探究的思路
  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论证猜想。
  (2)猜想探究的方法
  类比(提出问题——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测量、折叠、推理论证。
  (3)从不同的角度论证定理
  推理的方法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可以找到线索的,比如类比作底边上的高,想到作腰上的高。
  (4)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很重要
  在第二次教学的环节一中,学生提出了四种画或制作等腰三角形的方法,除预设的三种外,第四种方法是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以相同半径作圆;在环节二,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七个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对折之后重合;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其高和顶角的角平分线——折叠或测量或简述推理;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也是其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折叠或测量或简述推理;④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和中线——折叠或测量或简述推理;[JP+1]⑤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對称轴是其底边上的高或中线或顶角的角平分线;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锐角,不能是钝角;⑦底边上的中线、高和角平分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我们从中发现,很多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设定的框架”,他们对等腰三角形做了全方位的剖析,这对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非常有帮助。同时,学生在发现性质的过程中,有的使用了测量或折叠,有的已经使用了几何推理。
  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真正落地,这就需要教师的活动设计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挑战性,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在探究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和时间。学生需要经历完整的探究环节,探究活动不能被教师强行分割成一个个单元,否则学生的思维会被教师强行打断。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误的,也会有其合理性的一方面,然后抓住这样的课堂生成,错误就会变成“精彩”,给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反思的高层次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佟胜海《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及评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6):63-64
  [2]魏晓丽,王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及点评[J]中国数学教育,2013(7/8):36-38
  [3]张维强“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的再发现:“同课异构”课题研究之反思[J]中小学数学(中学版),2011(10):40-42
  [4]季苹教什么知识:对教学的知识论基础的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凯·斯泰西,罗斯·特纳数学素养测评:走进PISA测试[M]曹一鸣,李娜,董连春,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6]蔡品柱“等腰三角形性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福建中学数学,2008(4):26-28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電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涉及控制变量法、观察法、分析法和归纳法,是学生获得科学思想、探究技能和科学态度的重要实验。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突出设计思想、分析和论证两个环节,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让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和图像分析两种方法,化难为易,定量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关系的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技能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
期刊
【摘要】《九色鹿》这篇民间故事,来自敦煌257号洞窟西壁中部的连环画《九色鹿经图》。教师将课文内容与三幅分解的连环画相对应,第一幅“调达落水”图对应课文第2自然段,第二幅“调达谢恩”图对应课文第3~5自然段,第三幅“九色鹿控诉”图对应课文第7~8自然段,并抓住传神的动作、精彩的语言、合理的想象三个教学点与学生一同看看图、读读书、讲讲故事,将整个故事还原到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去,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习、
期刊
【摘要】“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渗透教育的各个领域。基于“互联网+”的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变革”这一专题展开了一次行动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阅读教学变革;行动研究  一、研究团队  1.研究主体  仙桃市沔州小学“优课”骨干研修团队的成员:  沔州小学校长、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李启艳
期刊
【摘要】针对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文化事件,中美两所高中的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分别上了一堂辩论课和一堂微写作课。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通过梳理和比较这两堂课的流程,并探究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发现这两堂课存在诸多相似点,且均指向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也存在诸多相异之处,如课型定位、学生的活动范围、学生扮演的角色等。  【关键词】鲍勃·迪伦;核心素养;比较研究  2016年,美国歌手
期刊
【摘要】文言文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没有一定量的文言阅读积累,语感的形成、阅读能力的提升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将课文读“宽”,把教材读“厚”,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文言文教学应倡导长文长教,倡导阅读完整的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阅读整本书,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关键词】《鸿门宴》;文言文;长教;文化視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记录着先贤们的嘉言懿
期刊
【摘要】“怕”在话剧《雷雨》中是高频词汇,不同的序幕(尾声)、舞台提示和人物台词中均有多次出现,而且每次出现,即便是同一幕、同一场合、同一人物,“怕”一词在使用过程中,其内涵指向也有明显差异:有恐惧,有关心,有否定,有推测。鲁贵、鲁四凤、鲁侍萍等人物角色,通过“怕”这个核心词汇,在无意识之中传递出了自己隐藏压抑的心声。对《雷雨》“怕”一词的单独提出,梳理不同人物“怕”的指向,解读“怕”的不同内涵,
期刊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解法而忽视其实际背景,回到了数学大纲教材的老路,失去发展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良好机会。事实上,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运用视觉化表征既能呈现数学建模的过程,又能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图解法、解题程序框图等连在一起,使视觉化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问题的表征方式影响着信息的组织、解释和利用
期刊
【摘要】概念课的教学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小学的概念存在着特殊性,其概念的外围并不严谨,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比较困难。如何更好地让小学生理解概念是一個重要的课题,再加上现在的教学评价趋于生活化,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教师可以利用绘本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创造多样性方法。同时,师生一起寻找绘本与概念之间的关键联系,也不失为学习概念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绘本;
期刊
【摘要】分类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可以运用分类思想帮助学生由认识知识的本质进而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充分经历整理、分类、概括提升的过程,逐步完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结构化、系统化,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分类;梳理;分享;分层;知识结构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复习”。  二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数学教学中,直观操作的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实验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数的观念,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得以加强,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从而促进数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师的教学行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践行新课程的核心任务,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数学实
期刊